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楼主: 小闹钟

根本修持心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21: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入门(二)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
2 X0 a  |2 B, P# _- Q2 C9 B 9 g$ T4 P6 n+ x; E) X

/ H4 J5 j- z! s/ f  ~# |  J一、释迦牟尼 1 _5 }7 u  T8 j
$ Q% ^; i5 M2 \
; E( Q: M( _' A$ D# |0 h
在古代的印度,一个小小的城市家国,迦毗罗卫城,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福德的圆满者,更成了最高人格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在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3 k5 _! ]$ H$ O4 q9 j4 i
, M$ y; L6 s; Y, W$ {# n9 d
) y& o# V3 y" l" X8 W, a二、何谓佛教 0 y% E* {, _' q) H5 P* p$ F" ~
自从佛陀创始了教团之后,到目前为止,大致上分成两大系统,在世界各地传流下来。南方的小乘系统,有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老挝)、越南等;北方的大乘系统,有中国(包括西藏)、朝鲜、日本等。它与世界性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并称为四大宗教之一;但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无神”的教义。
! v) o" J+ c5 T/ R8 G0 D  f4 H+ E: o6 G
! Z' ?8 _% l, J+ R

( ?' c8 V' H. y! [+ ?不论任何宗教,若非崇拜多神的偶像,便是信奉一神的主宰;实际上,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同出于一个根源,同属于一神信仰的宗教。唯独佛教,别树一帜,主张因缘与因果,否定神的权威;因此,普通人以为,不信神的主宰,便会落于唯物的思想,站在佛教的立场,既不偏向唯神论的迷信,也不走向唯物论的极端,主张以合理的身心,促进个人以及协助他人的人格之完成。
4 X4 R/ W; @3 s% U  N7 K7 ]谁能达到这个目的,他便是成了佛陀的人。佛陀将他自己成佛的经验和方法,告诉他的弟子们,弟子们一边照著佛陀的话来修行,同时也辗转地告诉他人,这便是以成佛的方法,教化人类大众的佛教了。 : X/ s) L: r0 ~) ?5 \# }) g8 x; A
5 Y( v& M1 v+ }9 M
/ H! A7 s, H4 y
佛教既然不同于唯神论和唯物论的偏激,所以是平易近人的宗教,更是宽容博大的宗教。为了理解佛教之所以出现在印度,不妨把佛陀出生以前的印度,介绍一下。 1 r8 ^9 z& a/ P5 D. A4 a

" X' N  u' D* b/ c5 n8 c. L- B三、印度的民族   f" o$ U& m1 q: v% M

  @5 h9 l" k' k/ O# O" p/ s9 H+ q2 m
印度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便相当神秘且复杂,在宗教信仰方面,尤其复杂而繁多,但在西元第八世纪之初的回教徒入侵印度之前,印度尚未发生过宗教的战争,当回教徒以武力征服之后,和平与慈悲的佛教,即首遭灭亡之祸。
" _' E6 o6 V4 ?+ y( k2 m5 o4 [' k% C$ R, R" d0 Y) t5 [

: _1 D! B4 I( l# F+ p+ V. v
( }8 m6 v4 G$ Y" a7 c/ z# W8 `3 t经过两三个世纪回教王朝的统治之下的印度,下层社会的民众之间,也有不少人成了回教徒,起而与其原来的印度教对立,此后,印回两个宗教之间,战祸连绵,迄今未了。# x2 r0 `" a' ^$ O5 H7 G

, ^! [4 N. H: l1 L0 L/ z% P
$ ~8 O8 M8 _# m. |4 ?, A! p  B9 l& P- h) c6 e
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之际,印度从英国统治了三百年的殖民政府之下,获得了独立,但却在印度领土之内,割出了一个新的回教国家巴基斯坦,纵然在印度境内的回教徒们,有了自己的回教政府,印、巴两个政府之间,依然时起战端。 % ^0 b' I' |* C

) |% m: b5 B+ y5 P( M. ]# r" R) |! L+ [% J, E# Q
至于印度教,乃是佛陀降生之前,印度民族的固有信仰,先是婆罗门教,经过历代的变迁而成为现在的印度教。 ! m# b5 x, A0 v1 A) Q( g" y- Z" N
  ^; w: V) a2 I% K5 o

* V& v7 [& _% Z# t印度在西元前二千五百年至二千年间,即已有了属于青铜器时代的都市文明,当时的印度人民,在以农业为主而兼营工商的情形下,已在衣食住方面,享受到了高度的生活水准,此从一九二二年,印度河流域的莫恩求达罗的遗迹发掘之中,已被证实。
8 K" L) u! ?4 Q6 H$ @/ @" a% P- a6 y8 p) [8 \! T( S; ^

! j8 s8 g6 p2 n+ J# ^& ~
  r7 A/ g' W  u; G: _然而此一都市文明,于西元前一千五百年之时,由于来自西北方的印度雅利安民族之侵入,便受到了破坏,此一新来的民族,相信也曾受到原住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以雅利安民族为主流的印度文化。
3 c' z$ \6 t; d1 a' X
. b, B6 P! Q; a, S7 Z* Q1 H; j6 M0 N. X' r
从语言学上考察印度雅利安民族,和今日欧洲语系的各民族有其关连,所以统称之为印度雅利安语系的民族。其中的雅利安民族,是由中央亚细亚的高原,通过阿富汗尼斯坦,到达印度河流域,再向南侵而至恒河流域,结果,完成了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的婆罗门教,以及以恒河为中心的许多新宗教,佛教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大新兴的宗教。
& w* `& p. [7 F6 Q( G
: L8 e2 j1 y. o7 f0 X* S: r+ F$ \
) c7 s* ?# b) O: A5 X可是,印度除了白种的雅利安人,尚有肤色黑暗的土著,达罗维荼人住于南方,另有一支接近中国边界的蒙古族,释迦牟尼的降生地,现在也从印度本土分裂出来,成立了一个仅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小王国,叫做尼泊尔,以其现在的住民而言,与蒙古血统的黄种人无异。: Y) h  f. O  X2 F+ w

9 }' u3 ~( X8 ]% Q# T1 Z) _
1 A+ C# [) ?* P  V% @7 F, K
* _$ Q( {0 k1 ^2 `: _5 b  C( f& ~因此,近世的学者之中,例如英国的历史家斯密斯氏,以为释迦牟尼即是蒙古系的黄种人,但是,依据佛典中的记载,以及传统的见解,佛陀是雅利安族的白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以来业障深重,非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求生决定现生得生,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送客,穿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 ~+ b$ V4 S. _8 f5 t. N  O4 b- h# b7 h
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屡试屡验。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从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 z* j: [& \$ }7 V& \( i0 {5 r* K; j- d
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 z  j) R) N1 p3 I6 G5 i
宝王随息法门,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嗔恚必不炽盛,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可破矣。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计数,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决难成三昧。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纵光之昏钝鲁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
+ X; O$ c/ C  P+ L9 x; S  b! `追顶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至受病乎?随息不如静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听不会受病。* Y5 I* t8 Y$ B. s  `8 Y' d
三昧境相,唯证方了。若论其法,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功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着力。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f3 C& Y1 i6 o8 K6 B
念佛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能真都摄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不须观心,而心自清净明了,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观心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普被上中下若圣若凡一切机之无上妙法也。须知都摄注重在听,即心中默念也要听,以心中起念即有声相,自己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则六根通归于一,较彼修别种观法,为最稳当、最省力、最契理契机也。
, f" F, X/ I/ D4 {+ S7 G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具缚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礼诵之力,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9 f; D6 o4 A; X% k1 x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失其要;而又生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 F# w" q# ^  e# Y* D念佛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再加以至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彰,犹如杲日当空,纵有浓霜层冰,不久即化。
- a$ O- f- m' `) F& Z: _' s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纵出地狱,复堕饿鬼畜生,纵得为人,愚痴造业,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出苦第一妙法,亦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4 p/ k( y, D/ b9 n, v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 N1 [( J, R6 P: |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办做鬼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如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21: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 V8 X3 [$ I$ }  Q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为十斋,遇月小即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切戒家中杀生。
! J/ u/ z) z7 e! |  n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宜痛戒之。
1 F* J, C) f" C7 c# e: b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皆常念佛及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亲友,不蒙此益乎?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欲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0 R9 W7 ?/ z6 y$ [9 W: h: L; ^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
9 ]' L+ H7 a& E/ m) }9 L8 ~0 m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但于平日有真信切愿,定于此时蒙佛接引。5 L0 C" N# b+ h* A
女人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焚香。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若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皆同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不须一刻功夫,即得安然而生。不但无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但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
/ Q) e; V( H; l一句佛号绵绵密密,常时忆念,凡有忿怒、淫欲、好胜、赌气等念,偶尔萌动,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种念乎?”念起即息,久则凡一切劳神损身之念,皆无由起,终日由佛不可思议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须十日,即见大效。若只偶念一句两句,便欲见效,则是自欺欺人,虽有功德,欲即由此愈病,决不可得。  T7 J& B% F4 n: C# X
念佛必须至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凡有适意事,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卧时只宜默念四字,以免多字难念,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7 X" i+ ~, a; P" l6 w! f( R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心向下想,则心便沉潜不浮动,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功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花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之莲花,自可顿愈矣。若不敢作莲花上坐立想,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21: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亦如明星,只在我心,看不见,也莫不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21: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xujunhuangxu 发表于 2011-12-14 21:39 4 b- x5 Q5 N5 `! @6 m6 ]+ e1 m
你亦如明星,只在我心,看不见,也莫不着
7 e: e5 b) T/ Q6 ]2 ^% x6 s
不要这么说,我很实在的。我愿意和你分享,能得到多少得看你了,其实我也是二把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佛颇不容易,于未得一心前,断不可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着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功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
  }# v4 u) |# P2 Y闭方便关,拒绝不急事缘,甚为有益,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心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
; @4 g3 R% P. R3 I7 @/ a4 X2 l* k2 L近来修行者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不生欢喜贪著,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不为魔转,即能上进故。
2 F/ X' |9 p5 v. F4 N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家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缘之孤魂,冀仗念佛诵经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当于课诵回向后,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则于彼有益,庶不负现影一番苦衷。9 q  P2 ]6 x3 ]; r! A/ K- X' t5 w% g
人之宿生,何业不造,幸闻佛法,当认真修持,庶可消除宿业,超度怨家。若难解结者,倘肯发菩提心,并诚心超度,无不即解结矣。念佛气闷,非体弱故,乃业障所使,但恳切至诚念,如念不来,则心常忆想,能念仍须用口念,不能念,但心转心忆,久久此业即消。以后凡居心行事,必须向厚道一边做,厚则载福,薄则无福可得,若再加以刻险奸巧,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泽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
0 m7 L% N* Y4 d% j2 Y1 n5 j/ d1 i# k- O9 N- ]0 g6 {- o

# z/ H' f9 R4 W: l5 b: P& }  B除念佛外,不起别念         (印光大师 )
8 {/ T& F& D) K8 s: ~印光大师是近代佛界仰之如泰山北斗的大善知识,被尊为净宗第十三祖。弘一大师极赞印公,认为三百年来第一人,诚非虚誉。大师之法语、信函开示、深入浅出、事理俱臻,具详《文钞》。读其书起信归向佛门者何止笔者一人,而禀其教修净土法门而得大法利者,遍及海内外,无虑百千万人。
" }2 N" s& R) C; x, |4 t( j5 l4 t" w2 G) s6 C8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试就印光大师一则辗转翻印广为人知的殊胜开示,进行逐句诠解,冀阅者共沾法益。. r& k) a) j! T
: h8 p/ j7 F7 B8 {. H0 F. C" Y
  共分两部分:一、先出原文;二、逐句诠解。& P2 I' b" _9 S+ t# X; v3 H" [% w

3 z- c  Q+ m$ U  o% }( ]7 z  一、原文6 j+ }% q- Q5 t$ C( X( K
) Q$ W5 z9 n- R6 D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 `8 f* D8 Q7 ]5 k% B, |' V
& V( d8 V9 }3 E5 \  二、逐句诠解
! S% o4 Y$ H1 a. f
' Z3 W0 f9 |. J9 M5 D; Z  “无论在家、在庵”。此指净土法门所化之机。在家,指居家男女二众;在庵,指出俗家住寺庵僧尼。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似天普盖,似地普擎。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至逆恶凡夫,亦得参预其中,故无论在家居士、出家僧 尼,均是净土法门所化之机,皆堪依之修习。
9 V, b% b! v3 W# v' L
6 H) R  x* L! S8 t  “必须”,告诫之辞。此二字笼罩全段开示,一直贯穿到“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为止。即告诫必须如是知、如是行之。   * Z. [; L; Y9 F4 |+ j. q
4 H  p: X4 S; _6 m
  “上敬、下和”。“上”指尊长,如父母、师长等;“敬”指尊敬、敬重。《诗经》云:“父兮 鞠我,母兮育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岂可不加敬重、尊奉乎哉!师长于我有训导教育之恩。在家师长,“传道、授业、解惑”,教我以做人道理,传授知识技能之术业,解决我所不明疑问;出家师长,以佛法训导。诫勖于我,成就我之法身慧命,岂可不加敬重、尊奉乎哉!是故父母、师长必须上敬。《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若不孝父母三宝,于戒行有亏。又:《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为净业正因。
4 |, s/ I2 I# Q; G% o. K8 @1 ^9 P) \8 K
  “下”,指下辈儿女,下级员工,如企业主之雇员、工人、富家之佣仆等;“和”,指慈和。对待下辈、下级、佣仆应存慈和之心,常怀忠恕之道。必须和颜悦色对待之,绝不能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常思他们虽是我之下辈、下级、雇工,然而心佛众生,三无 差别,都是过去亲属,未来诸佛,应生慈悲心、平等心对待之,并发救度他们共出苦轮之心。
3 m% Y, t# C7 {2 Y. e+ d7 C
8 c7 T, `, A4 m, g( u" r. n2 n8 P  “忍人所不能忍”。此句是说于别人所不能忍耐之事,我偏能忍受。此是忍辱波罗密,乃过量大人、出格高人之行履。譬如前人无故以横逆加之于我,折辱于我,不管是非曲直,即使是彼之错,我亦能悯彼无知而不与之计较,安心忍受,是为生忍。若遇意外之 自然灾害,如水灾、风灾,别人或有诃风骂雨之言论,而我则思此乃自己宿业所感,恬然忍受而不生怨尤之心,是为法忍。3 g0 x7 x0 _6 i+ n- U

3 G$ ^7 }( ~2 ^( n0 ]6 S8 C  “行人所不能行”。行是指一切动作、行为。遇到别人所不屑行或不能行之事,此事如果于众生有利,于三宝有利,我必全力以赴地去从事,虽赴汤蹈火所不惜,此是菩萨行。如释尊因地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即是难行能行之菩萨行典范。“行人所不能行”, 必成佛道,必须努力行之。   , Y7 m9 d+ c; J0 x, m: W

9 C- Y3 y. ^# \/ }  “代人之劳”。别人有劳苦之事,我愿为代劳。若没有深切之大悲心,诚难做到。《普贤行愿品》云:“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令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吾辈凡夫,虽不能做到如大菩萨代众生受 苦,但至少要见他人劳苦,怀同情心,一定设法予以帮助,使彼减轻劳苦。假如此事我力所能及,则毫不犹豫为其分劳或代劳。
" W7 N9 \! ^  d3 S" Y8 D5 `- E1 d. O& v3 K! }4 ~7 b4 C2 E
  “成人之美”。此句谓成就他人之美事、好事。若见人做于公众有益之善举、美事,我不但不生嫉妒之心,反而多方设法帮助他把美事、善举做得更为成功、圆满。譬如有人发心施茶、施药、放生、印经,均于众生有所裨益,我一定要帮助于他,使之成就,是 为成人之美。此即四摄法中之菩萨行。财力上帮助,属布施摄;劳力上帮助,或与其共做,属利行、同事二摄。苟能如是,爱语摄自在其中。
9 b5 R3 i+ m$ g7 B6 m1 R& D+ w0 E! ?  ^
  “静坐常思己过”。此为自讼寡过功夫。夫一日之中,诸务丛集,酬酢往来,或有失言,失检之处,于休息之时,居室静坐一刻半时,检讨一日言行,有无过失,甚为有益。明人袁了凡先生每日写功过格,即是自讼寡过之极佳典范。印光大师说:“必须严以自 治,毋怠毋忽,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即武器工具之意)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管“四勿”也好,“三省”也好,均是反省思察自己一言一行有无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Z- }% C  r7 Y4 m7 \. }$ B. {

7 L; j; m* i/ |2 u+ h  “闲谈不论人非”。此句是离口过。人们相聚闲谈,每喜谈论他人之是非、过端,此最伤厚道,口过不少。若前人确有其非,议之,犹伤我厚德,乃薄福之徵;若被议者实无其事,则属造谣兴谤,口业无边矣。吾辈为佛弟子,当痛戒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0: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此句是示念佛方法。为什么一句佛号要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早到晚,从晚至晨,不间断地去念?目的是求达到心佛相应,念念即佛之境界。《维摩诘经》云:“心净佛土净”。克实而 论,净土实不在心外,十万亿外佛土,亦唯心所现。假若行人心不清净,西方净境何能临终现前,所以现在千念万念,不间断地去念,无非为念熟此句佛号,使心地得到清净。须知我人从无量劫来,背觉合尘,烦恼妄习,时时现起,熟得很!相反一句佛号,今时方念,生得很!不间断念佛,就是要把过去熟的东西逐渐疏远起 来,现在生的东西逐渐纯熟起来,此之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功夫如何得力,必须从不间断念佛中去锤炼、熏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师这段念佛不令间断之开示,实际上指示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过换个说法而已。因为没有都摄六根之专注,行住 坐卧,穿衣吃饭是无论如何达不到“不令间断”即净念相继的。
! X8 B3 y9 u7 B1 S0 M: x* u4 \+ H/ \
  “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此几句示念佛须调理得当,则易持久安适。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若唯用大声,则势有所不能,且会影响同伴令人讨嫌。又高声久念,念者亦易耗气致病,故以小声念为妥,只要自己耳根能听得清楚即可。至于睡 眠或如厕,必须默念,否则便为不恭敬,有罪过。不论小声念或默念功德一样,但务求不起一毫与念佛无关之别念。为何念佛要不起别念?因为现前一念之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体即法界,起心念佛,即成佛法界。《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起别念,则随其念之善恶,又成别的九法界矣。故欲生西方,须将心 念停留在一句佛号上面。
6 E. }% r* D$ b9 `  y8 @% c8 G4 k$ w) U8 v5 R" t; q8 \1 a
  “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此二句示歇妄之法。谁人无有妄念,但贵行人及时起觉照,立即消灭,以妄念本空故也,古人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夫妄念依真而起,全真起妄,全妄即真,如水与波。水喻真心,波喻妄念。波止即水,原非二 物。《楞严经》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又:《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历渐次。”此乃念佛除妄之妙诀也。2 E4 E1 @% o8 \* i  q# ^  @# Z

9 i4 h% J7 K0 s8 l$ y# n  “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此句示惭愧忏悔之要。惭与愧,乃十一善心所之二种,惭谓惭耻,属内心自惭。如云:我怎可作此丧失人格之事耶!愧谓抱愧,属愧对于人。如云:我若做此不道德之事,怎么对得起父母与师长,由此不敢妄为,此为愧他。二者都以 羞耻为性。修行之人,常怀惭、愧之心,自然恶事远离,德业日充;相反,无惭、无愧乃二中随烦恼,若人不知惭愧则入于下作矣。印光大师撰文,结末每署常惭愧僧,可见惭愧二字在修行中之重要。
6 I5 P9 {4 s8 U( a
* r9 c6 v5 O4 M4 V5 }  忏与悔是改往修来之行。忏是忏其以往之旧业;悔是改悔,后不重造新业。《大智度论》云:“ 世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恶,二者作后能悔。”《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也将忏悔业障列在十大愿王之一,此是普贤菩萨向已证十地法身大士善财童子说的,可见上 至等觉大士也须常行忏悔,何况吾等具缚凡夫。常行忏悔,自然业消智朗,性天显露,即使八识田中,犹留宿世恶业种子,仗忏悔之力,也不致遇缘而起现行,故当常行忏悔。) o2 w; g4 c1 h* L
0 @# ?* c- N3 W5 w# t
  “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此三句明谦德之益。矜,自尊自大曰矜;虚诞自赞曰夸。修道之人,最忌自夸,才有一分,却说有一分半,甚至两分,如此即划地自限,不能进步矣。即使确有进境,总觉我工夫很浅,还不够,如此则能自强不息。《易》云:“谦受益,满招损。”虚心令人进步、获益,自满令人落后、受损。藕益大师云:
* @( {, \: u9 D! a; F& E- D7 y, f! t- P1 z
  倘恃己修,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慢无闻者;自解义,慢愚鲁者;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毕生勤苦,止成修罗法界,去菩萨道远矣。
2 ?* l. H) ~, K  \3 G
: p5 n( }7 C6 K9 ^& }1 K  夫修罗法界心行,只合生修罗道,与念佛求生净土背道而驰,故当痛戒之。
, R4 _9 S; [, I" b/ r& h) f2 v8 [3 U( b2 m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此二句从自修上立言,非是叫您作不发菩提心之自了汉,幸勿错会。在修持上,不必去计较人家精进懈怠,用功或否,只管自己学好上进。谚云:“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M. p2 b, J- A

2 s* M  A% V: N7 d1 y, N! K  “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善是好的榜样,我去学他,取以为法;恶是坏的榜样,我不去学他,内心引以为戒,如此则无往而不受益。
( [8 k! {1 n, ^
# \1 q& I! B% d  “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前句示不慢任何人,后句示我辈障重凡夫,唯有念佛求生净土。《念佛三昧宝王论》开章明义,标目即云:“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第一。”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若能观一切人都是菩萨,是未来诸佛,则凡所见之人,不论贤愚,均可作你我增道胜缘。盖佛性平等,生佛等有,达多迷头狂走,正狂走时,本头何尝失去,一旦悟了,还不是彼此一样。; V( }( H( U5 J8 a* s# f- @5 M

; ?% e* F% f( S) x: _  z6 v我们要学《法华经》中之常不轻菩萨“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之为,不轻慢任何人。对于自己,总想我是一个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堪言之凡夫,只有一心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西方才是我安身立命之处。5 }% l9 {' |5 b& p- _+ d$ z& G
0 h5 o* ?) Z5 E! T1 e1 I  q7 k
  “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最末二句,是印光大师为我等保证之辞。果然能依我上面所说敦品励行,勉力为善,不间断地念佛,决志求生净土的话去做,尽此一报身,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4 B! n* X  ^5 u$ i' m# O
0 g5 V$ c( H9 o7 w; F2 W/ \  此则殊胜开示,不谈玄说妙,言词质朴无华,但一字一句,无不是从大师真知灼见的菩提心中流出,乃证道者阅历之言,果能将此段开示,当作座右铭,不时对照、省察、身体力行,则往生西方定如操左券而取故物也& j5 ]3 w% t) O  a5 K( m/ R

3 X7 U7 ~# |  c  h* V/ S# S" d  b) @6 I; s2 \" ~
1、星云大师在《佛教对命运的看法》中说:结缘可以改变命运2 B" R  J4 `3 \1 `" E& d9 J8 W3 m
  人为社会的一员,不能离开社会,我们一生的命运和社会大众有著密切的关系。譬如我们平日衣食所需,是仰赖社会各阶层的分工合作,搬有运无,才能日用无缺。入学校求知识,由於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才能免於愚疑。甚至将来进入社会,服务於乡梓,也需要借重同仁的帮助,上司的提掳,才能发挥一己才能,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如果想事事顺心,运道亨通,就必须和他人保持和谐的来往。佛教所谓的「结缘」,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思。0 l# i: z* N5 I4 g+ I6 W6 c
  经上说:未学佛法,先结人缘。我们要广结人缘,给人以方便,结缘越广,必能回报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助人即助己。虽然我们不断的付出,帮助别人,其实我们帮助的是自己,因为自他不是对待,而是一体,唯有在完成他人之中,才能完成自己。因此菩萨以众生为修行的道场,广施慈悲,从对众生结菩提法缘之中,而成就佛道。结缘不仅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并且是进趋佛法的重要门径。日常生活中,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鼓励的赞美、举手之劳的服务、真诚的慰问关怀,都能带给对方莫大的快乐,增进彼此之间融洽的关系。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润、命运更平坦,何乐而不为呢?9 ]& A# z; s+ D1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0: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4 X6 x" U( f* a) c星云大师在一次演讲中还说: 结缘的美德1 p1 \- p8 q' r* D) a; j2 g6 n
为人处世与经营事业,都要有结缘的美德,抱著与别人结善缘的心态,做事的成功率会高很多。所谓‘缘聚则成,缘散则灭’,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人际关系会变得圆融,事业也会得道多助。除了‘结缘’之外,我们还要懂得‘惜缘’,珍惜彼此相处的缘份,人生会变得更美好。事业正是结缘的事业,对所有人抱著结缘的心,分享福气,事业自然水到渠成;没有与人结缘之心,只想利用别人,甚至结恶缘,或是不惜缘,自然事业做不起来。因此,修持结缘的美德,不仅让我们得道多助,而且更能拓展我们的人际关系,增进事业经营的成功率。
0 K" r( o% ~2 e% q: Y3 C( T, z) K(附:地藏菩萨灵感记 林慈超居士著 四月七日,是佛七的第六天,当晚六时半开始举行‘三时系念’法会,这是星云上人接受诸信众的乞求,为消灾及超度亡灵特别举行的。首先,由诸尼法师唱经赞,声音嘹亮,清净无比。既而,灯光转熄,大家静坐,冥冥中我看见星云上人所坐之台,变成一座广大石阶,星云上人也成为金色佛身,阶下两旁挤满几万人之多,天空中排列著无数穿蓝衣服的天人。): b9 Y& [2 A0 S3 H' T; n
2、圣严师父在《身心的健康》一文中说:  
/ Q: V3 o7 V9 b# u) H, ~我的师父,也就是你们的师公,他老人家每次都跟我讲:“圣严,你有一些小聪明,但是你没有福报,你要多结人缘呀!”我说:“我没有什东西好跟人结缘的。”他说:“你要多结人缘,多为人服务。”那时候星云法师,他的信徒很多,而且多半是年轻的人,我怎么跟他比。我的师父说:“圣严,你过去没有跟人结人缘,所以你没有信徒。像星云法师他的福报很大,因缘很具足,你要跟他学,多修福。”于是我就发了一个愿,要尽我的能力把我所知道的佛法奉献给人。不过,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到什时候才能做到。
+ N8 K  z* s2 X% d! a1 u3、净空法师说:(按:老法师所讲的请客送礼,决不是庸俗的拉关系走后门。那样的做法只能是得不偿失。而是要在正当的礼尚往来中,发出真诚清净心,与人为善,决不求回报。)
6 K" r/ I* O) p) D: \) `四摄法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四种交际方法,现在人讲公共关系法,这四种是公关法,是交际法。所以它那个布施,我常讲,多送礼、多请客,这是四摄法里头的布施法。你看人与人之间怎么样建立感情?这个方法很重要。人要常往来,往来不能没有礼节,礼节不在贵重,表达我的心意。所以见面,不是常常见面的,一个月以上见一次面,就要带一点礼物;天天见面就不需要,一个月见一次,要。半年见一次,一年见一次,不能没有礼物。) T# u3 y0 y& a4 ], c5 C% [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2001年9月18日启讲于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9 d; p1 X% D# m3 L
好事’,在佛法里面,教导我们怎样落实?‘四摄、六度’全都包括了。四摄里,第一个是‘布施’。四摄里面,布施的范围不大,跟六度不一样。布施,我在讲经的时候常常跟诸位说,就是送礼、请客。四摄里,布施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的联系最重要。靠什么?靠请客、宴会、送礼。不要把这个事情看轻了、看小了,大事一桩!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密切的是夫妻。夫妻为什么不和?为什么会闹离婚?为什么家庭会破碎?不懂得四摄法。懂得四摄法,家庭一定非常圆满。先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太太,太太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先生,这是维系感情最重要的一个方法,表示关怀。不要认为这是小事,这个无所谓;大事一件,绝对不是小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要忘记请客,不要忘记送礼,这是佛教给我们的。四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交际的方法,人与人之间交际往来的方法,佛给我们讲了四个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0: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摄法里第一个是布施,所以我这一次在洛杉矶讲演的时候,同学们逐渐也意识到了多元文化的重要,要跟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多多的接触,多多的了解,化解误会,化解纷争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唯有安定与和平我们才能够有发展。二次大战之后,我们看到许多开发的国家,工商业的兴起,高科技的发展。诸位要晓得都是得助于安定的社会,如果社会不安定,人心惶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所以安定、和平是一切发展、幸福的第一个基础。我们要知道,怎么样与不同的宗教族群往来,很多人来问我,我说了两句很简单的话,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我说“多请客,多送礼”,就行了,礼尚往来!这是我们在许多宗教典籍里面看到的,馈赠礼物,接受礼物,宗教经典里面都有记载。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礼物,你以很恭敬虔诚的心赠送给别人,别人都有感激,受的人都会有感恩之心,他知道你没有忘记他,你还常常照顾他。人与人之间感情从这个地方就建立了,所以要发出真诚清净心。真诚是决定没有虚假;清净是决定没有染污,决不求回报。我们今天帮助人,有人目的在哪里呢?目的是要希求许多新闻记者知道,给我在报纸上表扬,那你的心被污染了。你为什么做这个好事,为名利,你就被名利污染了。没有条件的,无私无条件帮助别人是清净心;平等心是没有高下。
+ O% K) @$ t& c7 P
# S. o) X( |! s" K2 S: U
. c0 E4 f  H( r" E  一.涅槃的种类和意义' q+ {( v" M0 Y; o% x) K
  二.涅槃之后安住在那里: O. T: c4 @$ g9 R" L: ~# \
  三.涅槃的体验与求证% j0 u1 e0 Q5 d2 @$ [- x5 ?% I2 s
  四.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说?
; z3 b- c+ _' e8 K3 u& ^* D/ F1 P0 l1 f/ X' q& ?/ X
+ V$ l8 ^3 p# v: p+ M+ M/ A" K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9 i9 l. A$ Q* O
# `% S) M- W7 D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一天,我所要讲的题目是“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D6 X# l* A. U8 z2 ~

, k7 p- x7 i/ t' q  涅槃是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一个美好圆满幸福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归宿。但是一般人由于不了解涅槃的意义,对涅槃生出种种的误解。
% J- i5 d4 v# ]+ g
5 {+ I# {2 }/ I例如我们常常看到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槃”,或者听人家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把涅槃当作是死亡的意思。如果涅槃是死亡的话,那么我们辛苦学道,求证涅槃,只不过为了追求死亡,岂不是太荒谬可笑了吗?因此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与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脱境界。- D5 W0 R, o( F& o

0 {7 f& g, w- Q* Y9 T  有一些小乘外道把消灭、消失、虚无当作涅槃。例如六师外道的苦行派说:“身尽福尽,名为涅槃。”小乘的经量部说:“诸受阴尽,如打火灭,种种风止,名为涅槃。”毗世论师:“无和合者即离散,离散即涅槃。”认为五阴幻灭、形骸坏异就是涅槃。其实把涅槃当做死亡、消灭、消失、虚无都是错鋘的见解,不但不了解涅槃的真谛,也曲解了佛教精深的教义。
. U' Z% B3 n% s: |: ^" k) {. M( d) g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宇宙人生真理,成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了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为什么要追寻涅槃呢?+ h( i& o: L- q' C% `
6 ~' o" L$ _. D$ h- v
因为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只不过短短几十年岁,白云苍狗,无非梦境,在空间上也不过是七尺肉身之躯,“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几斛”,面对着这样有限的生命,如果我们能证悟涅槃,就等于突破时空的藩篱,将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充满于一切时间,“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这样的生命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就可以超越死亡和无常的恐惧,在无限辽阔的时空中生生不息了。. f0 p0 U1 ?( Y6 Z7 \* |8 d9 ?
4 {, g0 ~6 h5 @. k/ m: D
  所以,在涅槃的境界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物我相应,人我一如,无须嫉妒计较,更没有嗔恨分别的存在。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涅槃就是泯除了人我关系、时空障碍和物量对待的一种无上光明境界,涅槃就是我们大家清净的本性,真实的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2-22 14:59 , Processed in 0.07048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