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除疾病痛苦的方法 @ e, O( H7 N8 e5 ~: O
以佛法的因果来说:『杀生、吃肉,得到多病及短命的报应』。会生病是由杀生、吃肉而来的。从佛家讲因果报应的故事中,有一大部份都说:过去世因为杀了某人或某一类动物,牠的冤魂今生就附着在自己身上,在身上长一个肿瘤,或在身上产生一个疾病,一直都不能治的好。像类似这样的故事,多得数不清,由这些佛教的因果故事中,可以证明:『杀生、吃肉,确实是产生疾病的原因』。
" x# R1 n X+ b) M; @, x
k6 z8 N$ B- l; |" s" N$ h, I9 ^8 L# ^% x
今生会多病的原因,就是过去生及今生,多杀生、吃肉而产生的,要自己不产生疾病,除了今生不再杀生、吃肉,来断除以后不再生病的原因。但是,过去生及今生杀生、吃肉,所害的这些物命,还是会来讨债让自己得病,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冤亲债主』。要避免这些『冤亲债主』,不来找自己的麻烦,佛家都是以超度的方法。
- O4 h# m# s: p7 z G% u+ h8 }2 Z3 r
( y; u/ g% f5 g' @( V* k; k# {: P2 d2 n7 l0 Z* ?3 T$ u
佛家有一部不可思议的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专门来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只要自己念满108遍,无论是过去几生及今生,所有的『冤亲债主』都能超度圆满。但是念满108遍「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人,当生就不要再杀生、吃肉,不再造新殃,这样所念的108遍「地藏菩萨本愿经」,才能达到效果。2 F6 B2 o2 N' R: P
0 `4 O% \6 ]# i9 h
4 B2 Q. v/ ~2 o* k如果想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那今生在临命终前,最好先念108遍「地藏菩萨本愿经」,把自己『冤亲债主』都度脱圆满,到临命终时才不会再有『冤亲债主』,来阻碍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 D9 h9 C2 f
/ k' @3 J9 E/ n; l/ b8 X9 C, z) F# B7 ^; c! S
如果是自己的父母亲长辈,长年卧病在床,自己不能念,不可思议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可以亲属后辈来代替读诵,但是七分之六的功德是读诵的人得到,疾病患者只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说的。
$ G, P8 ~2 m _0 [! O 0 E: R9 W2 @% H
【正确认知】
" i. a, t- \) N R就算自己身体健康,活到长命百岁,若今生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下一生,有隔阴之迷,还是要继续杀生、食肉。应当发出坚定愿力,往生西方及极乐世界,永远脱离这生死轮回的大痛苦,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Z f) l8 N2 Y, F* x) S
! W8 A1 |0 |# D1 L. x
佛学入门(一)如何理解佛教(圣严法师)
5 t7 S( n7 F7 v" R. W4 p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
5 O& f6 {: A* X ^* x8 A7 q- k; N. {9 {& Z- J# H( V
+ Y2 W. x+ t1 ^/ q5 p% _- X
: g: G4 k! V) E# S/ Y1 v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
, i3 J0 q! K# s5 t6 e! O0 x, A2 \: |, h- }& D ^0 X
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 V0 ]# V2 P" H ) Z$ O* V( {6 t8 A2 I# w
( J; A; ~, Y$ J8 \5 q& l) x这也难怪,纵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佛教于两汉之间,由西域传到中国以来,虽有不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为佛教的弘扬和实践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儒释道三家的优劣论争,尚在其次,而以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主张毁佛灭释的史实,也是历历可数。! B% p/ y F" ?* j2 P* J
+ w% D& {7 v5 E6 S9 F* d9 E $ k! z/ X/ i. V M
% { ^% {' D5 p1 m" p2 H' b
他们所据的理由是“尊王攘夷”,为了维护中国的国粹,就不得不打倒或消灭来自印度的佛教。这些知识分子,大多不先要求自己理解佛教,便竖起了灭佛的招牌,例如唐代的韩愈,便是典型人物。有些是先有了儒胜释劣的成见,再来阅读佛书,并进而采用佛理来充实他们的儒学思想,但仍抱着出主入奴的观念,排斥佛教,此如宋朝的朱熹,也是典型人物。
7 R) l- R7 ?" Y! d6 _$ f. k" ^3 {2 f# e7 l
n5 Z. X; t7 W1 B6 ]6 @
. c) N1 {7 k& P0 i' K此后所谓宋明的理学家,无不走着崇儒辟佛的思想路线,他们所持的理由,总以为佛教是出世遁世之学,儒家才是入世治世之学。道家则更有趣,排斥佛教,却又模仿佛经的形式,抄袭佛典的内容,编造成道教的经典。实则,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仅有方士而尚无道教,毋宁说中国的道教,是由佛教哺育而成的中国宗教;中国的儒学也由于佛教的滋润而开出了宋明理学的新境界。
~: j, ?9 L7 c#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