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曾经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此一切众生,临终发至诚心,念佛求生西方,无一不蒙佛垂慈接引啊!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祸害非小。何况离开这个痛苦世界,往生到那个极乐世界,是最快意的事,应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旧不能不死,反而引来不能往生西方的后果!这是因为自心与佛心相违背的缘故。佛虽具有大慈悲,对于不依佛教的众生也没有办法挽救。阿弥陀佛万德洪明,我们多生罪业,如空中一片雪,业力凡夫,由于念佛的缘故,如一片雪近于洪炉,即可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业力既然消失,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怎么可以怀疑自己不能往生,以及佛不来接引呢?这样委屈婉转开导安慰,病人自然可以生正信心。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至诚的地方,也在这里。( U* ~0 {0 g7 S( h, r6 g K- @
) S2 m1 k' w# b. S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病人将终之时,正是来世做凡做圣做人做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到了极点。只可以用佛号开导他的神识,千万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动地方。任他如何坐卧,只可顺他的姿势,不可稍有移动,也不可对他露出悲痛感伤的样子,或者忍不住哭泣。因为这个时候他身体不能自主,移动则受阻身体,均受折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就停止了。随瞋心去投生,大多堕落为毒类众生,恐怖到了极点。如果临终之人见其亲友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也停止了。随这情爱心去投生,则生生世世,不得解脱。因此此时,最有益的,莫过于一心念佛;最有害的,莫过于妄动哭泣。如妄动哭泣,引起他生瞋恨及情爱心,则要生西方,万无有一了。124
看经纶,及各典籍,不可急躁,要多看。急躁不能心静,走马观花,必然难得其中要旨和大意。有些稍微聪明的后生,倘若得到一部经书,就废寝忘食的看。可一遍看过后,再提不起兴志看第二遍。就算是在看一遍吧,也是心不在焉,丢魂丧魄,无精打采的样子。这种人,绝无成就,应当引以为戒。 - H4 C0 v2 a, X- y/ ^5 G0 p) V 0 m: Y. e. i5 h3 `- h A6 ^( p背诵,大多滑口诵过。看文,则一字一句,都去认真理解之中的要旨和大意。我们能有孔子看《易经》的恒心,持之不断地读佛经,一定可以用佛言,佛德,熏修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把业识心转成如来的智慧藏。: K E# J! S8 u( `3 w y3 r9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