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诵佛经祖语,认为这是佛祖现前,为我亲自宣说的,不敢稍微萌发懈怠轻慢的念头,能这样恭恭敬敬的人,我说他一定会在此生高登九品往生西方,彻底征得一真法界。否则,不过是游戏法门,其利益只是言语文字的多知多见,说得头头是道,可得不到一丝一毫的真实利益,只有道听途说的本事,没有真实体会。古人在三宝门中,都存真实的诚敬,不只是倾覆,不切实的口谈,而是真恭敬!今人在口里尚且不肯说一句恭敬的话,何况是实际的行持呢? 5 v( O; g- a8 l* r U & l. S' M f, M6 V! X想要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就必须用十分的诚心。大家诵经念佛,表面上都是相同的,而实际上,每个人心中的诚敬却有着深与浅,恳切与轻浮的不同,因此个人所得到的利益便大相悬殊了。世间一切事情,事事都必须凭借“诚心”才能成功,何况是诵经念佛这样出世间的大事?要以凡夫身,了生脱死,超登佛国,不“诚”而能成功吗?# ?8 b5 N0 r' }
诵经持咒,贵在于诚。即使根本不知道经义咒语的含义,但如果能竭尽诚敬,虔诚恳切的受持,久而久之,自然恶业消除,智慧明朗,业障灭尽,自心清明。这样久而久之,对于佛义尚能直达,更何况是弄懂那些文字注疏及其意思呢?相反的,即使能清楚明白经咒的意思,由于不志诚,也只是凡夫的情识浅见,私心猜度思量而已。经文的真实利益,真实感应他都无法得到。 6 P& r o* e5 @ v! R/ F7 F' F. z
经上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在过去世就已经种下了善根因缘,佛经的名字,连听都听不到,何况还能受持读诵,修因证果呢?众生在迷执中,不能清楚明白真谛,从此贪婪,瞋恨,愚痴,造作了杀,盗,淫等罪业。智慧迷失了变成了烦恼,真心不见了变成了生灭方法。经过了像微尘那么多劫数的时间,也不知道自己的迷途,不能返回自己的家乡。终于有幸遇到如来说得大乘显,密各部经典,这才知道自己衣中宝珠固在,佛性仍存。这个流落他乡的贫贱人,原来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的住处,“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才是自己本有的家乡。 ( r4 Z+ w" T3 ^5 k# C0 I3 v9 A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