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楼主: IKARI

中国中部省份的大学介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她包括分别隶属教育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的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5所高校。新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
' Z+ f) ]) U/ q5 Z' I( y! n0 Z$ v   合并前的五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东北人民大学,伴随着新中国高教资源在各大区重点布局而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是一所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伴随着我国汽车、农机工业的兴起而成长,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几经变迁,建国后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学校于1939年在抗日的烽火中由聂荣臻元帅创办,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参加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医疗工作。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10月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首任校长李四光,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1947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五校在各自的办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原五校都由我党亲手创办,林枫、吕振羽、匡亚明、唐敖庆、李四光、江一真、钱信忠、饶斌等老校长和曾在学校学习和工作过的杜若君、王湘浩、余瑞璜、蔡镏生、朱光亚等著名科学家,为学校优良传统和良好学风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形成了“五湖四海”的办学特色,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崇尚务实,具有良好素质和优良学风的显著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五校实现实质性的合并,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为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迈出了重要一步。
3 L+ N' v( J6 t( V   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22的所大学之一,也是国家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21所大学之一,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科研成果入选国家九五期间211工程十项突破性成果,211工程验收委员会对吉林大学高度评价“吉林大学是一所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享有良好声誉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1998年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启动中国高校进军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吉林大学随即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十几所高校之一。
: k, z- i* ~7 Q* X9 e9 C   吉林大学还是国家的重点科研基地之一,并且吉林大学已经成为各个自然科学类学报全部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五所大学之一,合校以来吉林大学科研经费每年以百分之八十的速度快速增长。近年来,吉林大学更是各项教育部科研课题数量与经费投入均进入全国前十。  2 p! p. U9 f8 v- K* _" K  I+ a5 K
   吉林大学科研实力在国际享有盛誉,自从我国大陆地区有sci论文收录数据以来吉林大学一直稳居全国前十,并且在1995年被世界著名的science杂志评选为中国大陆最优秀的十所大学之一。
' ^) S# o3 J5 m1 K8 O( m  g" B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18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6个,在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计算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工程、神经病学等学科领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 ]5 n9 u) T' M0 I6 ]# I0 o- \5 K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和客观条件。学校是国家确认的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有国家基础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2004年吉林大学本科本科招生8000余人,并将继续适当压缩招生规模。学校实施精品人才战略,本科生211尖子工程等使大批学生在本科时期脱颖而出。学校目前在校博士生、硕士生近1.4万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 _/ t0 x. o0 U  学校在一贯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拥有几百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另有一个待批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1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7 Y' N$ q6 Z4 j% f; C" h# F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有教师5800人,其中教授111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795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吴式枢、孙家钟、徐如人、沈家骢、宋玉泉、林学钰、邹广田、周其凤、李廷栋、藤吉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陈秉聪、沙庆林、李京文、王立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13人,国家首批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教授7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
7 }# R% R1 i% d, w8 C) z( v  吉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30多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0多万平方米。本科教育主要集中在长春市的7个校区内,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每个校园都环境优雅,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独具特色,而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又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490万册。校图书馆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是教育部综合性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是东北地区惟一的理科外国教材中心,同时是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引进图书文献中心。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吉林大学还是全国八大人 3 t0 k2 N# o& q5 W& o( l6 X
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T# k2 Q4 F7 Q0 ]7 s4 ~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合并后的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吉林大学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使吉林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整体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学科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家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成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
+ y* s% w0 z, m* N  z/ M) _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从而实现***同志提出的“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惟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河6 W$ Y" e# {) V- ^; J3 U
南省惟一重点支持的高校,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性高校。郑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 贾庆林、李长春、罗干、李岚清等到校视察指导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主要领导多次来郑大现场办公,给予学校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T) l) D  k* T+ u7 v7 ^0 X/ r) v/ ?
    郑州大学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311亩,其中坐- }, f' r. C4 l7 ~- J, B  k
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学校是首批联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百所大学之一,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家单位”。图书馆藏书390万册。拥有1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3种。郑州大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4.4万人,其中本科生32542人,硕士研究生4710人,博士研究生354人,外国留学生470余人,专科生4830人。另外,还有专业硕士学位和在职硕士学位学生34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2万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5000余人。另外,学校合作兴办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3所二级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5500人,其中,专任教师2389人。在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4人(专职3人,双聘11人),教授475人,副教授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6人,硕士生导师11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4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63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3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河南省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8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17人,占 专任教师总数的25.8%。现有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教育学等十大学科,现有42个院(系),4个附属医院,86个本科专业,1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8个博士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211工程”二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2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65个,其中有1个国家橡塑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1个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郑州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目前,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44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多次获得过省级以上的荣誉称号。
6 F6 M: `1 s. U& ]( a6 w: ]    近年来,学校不断实现着高层次突破和跨越式发展。2004年2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郑州大学的协议;7月2日,学校成立研究生院;7月9日,郑州大学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8月底,学校管理中心全部搬迁新校区,实现了工作重心向新校区的转移。新校区的建设一日千里,一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生态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一流大学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 ~( C6 N6 E: {    郑州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突出特色,扩大开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跟踪世界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综合性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她创建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经中州大学(1923年),河南中山大学(1927年)、省立河南大学(1930年)诸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0年7月,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河南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了新的河南大学。1 N/ O3 \9 B5 z( F$ c* @5 p
  建校90多年来,河南大学向社会输送各类专门人才30多万。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如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等在此任教。校友中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杨九章、高济宇、王鸣岐、姚雪垠、周而复、马可等都是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或社会活动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 A" M) l6 W; w% z: V  目前,学校拥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医学十大学科门类,下设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民生学院(二级学院)等26个学院,有72个本科专业,13个省重点学科, 8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职工3600多人,其中有院士9人,教授、副教授800多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近300人,硕士学位的近500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 j: n9 j* z9 e- u3 N) R
  校区总面积3600余亩,800亩的中心校区以中西合璧、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为主,庄严肃穆、泱泱大气;在建中的新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规划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是一座生态化、园林化、智能化的大学新城。目前已完成的一期工程已有7个学院入住,一座英姿勃发、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校园与古朴典雅的老校区东西守望,共同见证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河南大学已经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基础较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大学,是河南省文化底蕴最为丰厚、办学资源最为优良的高校之一。: i5 a/ \3 [1 v& i2 ]6 E. V* A- M) @
  伴随着全国高校改革的深入,河南大学的发展又揭开了新的篇章,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办学渠道进一步拓宽,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学校正朝着综合型、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方向迈进。河南大学将成为一所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她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兴建的焦作路矿学堂,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后,学校历经福中矿务专门学校(1919年)、福中矿务大学(1921年)、私立焦作工学院(1931年)、西北工学院(1938年)、国立焦作工学院(1949年)、焦作矿业学院(1958年)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 ]+ e* g& c9 i2 ?+ u
% z) R, r6 B0 q/ N$ t2 Q/ l. d
河南理工大学座落在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焦作人杰地灵,生机盎然。韩愈、李商隐、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令华夏儿女景仰不已;云台山、青龙峡、神农山、青天河、群英湖等太行风景群,山水相依,雄险奇绝,名闻遐迩。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秀美的山水城市景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和社会环境。 3 N* c9 D) g) X8 G
3 y4 H( n& |3 c7 w0 q" p2 |" v6 {
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等前辈先后引领学校;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等众多留美专家、学者先后在此主校或任教。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学校高举实业救国的旗帜,大力发展以矿业为主的工程教育,使学校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府。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致力于矿业工程教育的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从四面八方汇聚学校,为培养矿业工程技术人才贡献毕生的精力。目前,更有一批包括工程院院士和长江学者在内的矿业界和其他学科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于此,潜心耕耘,培育后学。在学校现有的83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02人,副高职称者224人。近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积淀形成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勤奋务实、爱国爱校”的校园传统和“好学力行”的校风、“勤勉求是”的学风。
6 _3 @, M1 X8 t1 R& M  P  D8 P3 u! M; V
目前,学校拥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297.64亩。设有16个教学单位,分别为资源与材料工程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测量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社会科学系、外国语系、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万方科技学院。目前,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测试中心,1座地球科学馆。设有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瓦斯地质研究所、痕迹古生物研究所、精密工程研究所等18个研究所,是国家和河南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基地、河南省煤矿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9个,面向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4193人,研究生320人。 6 W" m6 P- V" a

, i" r4 g. e/ U) m; f* ~1995年以来,学校先后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17门,校级优秀课程45门。承担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7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近三年出版包括国家规划教材在内的教材和学术专著92部,《安全工程学》等16部教材获国家、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 \& o4 o, i: F6 J, f

% d9 |3 M. ]: U3 c3 {* M近5年来,学校新上科研项目1064项,总经费1.1亿元,其中2003年科研项目395项,经费3144.59万元。“九五”以来,我校共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发明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80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54项。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有210篇被SCI、EI、ISTP收录。 % n" ^- j0 D, i$ D! U( _/ c# R) {
" d! f8 m3 I% W- f
我校是河南省较早实行开放办学的高校之一。八十年代以来,先后与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10所高校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进修,或交流学生,或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深化高教体制改革,成立了董事会,建立了大规模的产学研基地,并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兄弟高校等进行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合作办学,为拓宽办学渠道,丰富教育资源,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对外联合办学平台。 6 y2 P9 }$ ?' c0 U

  _9 P6 G9 S0 C4 n/ H5 a+ n学校建校近一百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6万余名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分布在以中南六省为主的全国各地并辐射海外,主要服务于矿业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其他领域。我校的历届学生,以“朴实、勤奋、实干”为特点,深受社会好评和欢迎。近20年来,我校毕业生中涌现出许多省(部)、市(厅)级领导干部和著名特大与大中型企业的领导人,涌现出一批包括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以及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和先进模范人物。
+ y/ u" _/ \4 \$ ~7 q+ q
5 A& V+ Y* O0 ^! H+ \, _7 c4 v秉承百年老校传统,发扬“好学力行”校风,全体理工大人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管、文、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地矿、安全等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洛阳工学院始建于1952年,定名于1958年,是河南省内最早创建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工科院校之一,先后隶属于国家农业机械部、国家机械工业部、河南省领导。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分别创建于1958年和1975年,是豫西地区培养临床医学和农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本科教育始于1958年,研究生教育始于1983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 S+ M1 h, K, v) g3 B( y# r* j7 Y9 F, O1 j8 @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河南科技大学已形成完善的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18个学院、3个系(部)共21个教学单位,有工学、理学、医学、农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57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世纪80年代起,和其他院校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教育部授权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492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2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26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科技功臣、优秀科技专家、学科(学术)带头人等高级人才200余人,共享院士5人。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近3万人。" u8 n, x& R! Y

& p' A! e/ b. i/ W1 w- q    学校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省级研究基地,还有“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及多家省级以上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学校。《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三种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自然科学版在教育部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6 @' K$ @' _9 M

( T! N7 g7 p! C( Z2 M& w1 W    学校占地面积5000余亩,现有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1万册。学校有3所资产数亿元的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工业大学

2004年5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南工业大学。
! e. f& B* Q8 m- K  s8 b2 I9 i
- d' Y% W" _% n$ v2 C# v   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均创建于1956年。郑州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北京粮食专科学校,1959年迁至郑州,组建郑州粮食学院,开办普通本科教育,是原国家粮食部所属第一所本科院校,也是河南省较早创建的工科院校之一。  * G0 R2 f5 a& T. ]+ F  I
  学校先后隶属于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6月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为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的配套项目,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先后更名为河南机械制造专科学校、郑州机械专科学校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实行中央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全国第一批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之一。  
6 V4 L+ b4 u2 p* G8 z" k1 W  I/ ^% I5 J8 q' Y1 ?% W" L0 v* B# G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面积3275亩,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其中占地面积2772亩的新校区座落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是“十五”期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学校建有标准田径场、训练厅等各种体育场馆,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现代化设施齐全,花园式的校园整洁优雅,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9 k, R  o0 L3 E- }$ s7 U8 J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47人,其中专任教师1039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2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444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省部级的优秀专家、学术骨干、创新人才、学科带头人等共83人,受聘担任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6人。同时,还聘请了117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开展科学研究。! z$ e4 L3 ~) C1 b
  ~7 V& Y* ^" K  I6 V: w
  河南工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390人,其中研究生378人,本科生14113人,专科生7899人。学校拥有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应用化学,结构工程,产业经济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涵盖工科、理科、商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农科6大学科门类的40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学校拥有14个硕士点,另有3个专业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并同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保持着长期友好关系,本校优秀毕业生可直接推荐到这些学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完善的学士、硕士两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建有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在我国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和特色。在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自动控制和以超硬材料、磨料磨具为代表的新型、特种材料应用领域也具有明显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优势。
; p2 N% Z8 N' {8 `. E4 u2 k7 m  O8 ]( e# E% a5 C
  河南工业大学建有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加工分中心、国家大豆改良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甲级院)等23个学术研究机构。学校馆藏图书16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073万元,拥有80多个实验室,136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5项。一些课题的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国家投资347亿斤的国家储备粮库重大建设项目,全部采用该校提供的储藏工艺与技术。学校还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承担了投资总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港口、码头、仓库等工程设计任务。  S9 M' i! ~2 s; }
+ K  G+ A1 u" m2 |( t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屡创佳绩,总分位列全国高校第57名、第42名。由于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和年度整体就业率2001、2002和2003年连续三年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居同类高校前列。
: r  I2 }3 h0 f7 X. \; \! ]6 [3 W% w, ^4 m9 e2 S  y( c' _( h
   河南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努力把河南工业大学办成一所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原河南大学理学院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 B3 v; s' q. p& X7 m6 c/ j 
8 T0 v8 U( I6 w" I1 z$ \' R2 z   八十一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已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有12个学院,6个单列系,4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具有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理学、工学、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和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有13个研究所和10个省级重点学科,并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学校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0万册,中外文期刊和电子文献3600余种。全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48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每年来校工作3至6个月),教授148人,副教授404人,讲师588人;副高以上职称占37.2%,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占43%;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4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5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河南省高校杰出人才创新工程项目获得者4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2人;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外国留学生17000人,成人教育学生12000余人。! U6 G& a- }) b' ]- g' H
  % g' I" D/ I4 F& Y9 R2 \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河南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止于至善"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2 U1 y+ ?3 b. ^& f1 o  + M7 g* ~8 m. W
   河南师范大学以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基础课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教学创新、教育创新为突破口,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为保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学校应届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一路走高,2003年达到33、2%;应届硕士研究生考博率稳定在50%左右,个别院系的考博率高达90%以上。
( [6 v, j4 b: P: ` 
% _4 l# |( r/ s# `8 c6 k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十年来,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30多项,已通过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180多项,其中50多项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近5年来,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药物合成、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以来连续8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 u: K7 ~# C$ b/ c5 J
 
8 p1 n9 N9 g  B9 Z  l* E3 y/ s0 \! }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派出近300位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冯端、汪尔康、吴祖泽、沈韫芬等10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德、日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
' ?+ K! k6 [: _* {% d8 J 
6 G/ l9 j4 J8 Z0 m3 b   八十一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属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优良率均居河南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型,有的成为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发展经济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绩卓著的党政工作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 \3 f8 S0 A+ _" r0 N. K
 
: R  h. P# d) V  N6 f" V7 F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分配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连续13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教育质量年活动先进集体”、“河南省两课先进单位”、“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 t  f3 u, X' [6 f" K
 
. j( D  c( o' d7 v7 c4 P, \, Q) o   在新的世纪里,河南师范大学将进一步优化组合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综合实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教育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十五”期间,要把河南师范大学建设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R! L. V7 h5 l
    E8 O4 ?$ }5 k$ _/ ~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河南师范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22: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理工大学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环境优美。现有占地面积3000亩,一个占地2000亩的现代化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学校拥有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0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3亿元。在职教职工5700人,其中专任教师25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2000人。有院士4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75人,教授350多人,副教授900多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8,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
! }. k8 j, ~/ H. }    学校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75个,硕士授权点7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授权点4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0个。4 @, p- a% J, m7 h) I
    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绩显著。近年来承担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1.5亿元。近几年来共获国家级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0多项。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运用,以光纤传感器、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软件开发等为代表的校办高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1000多亩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 N& y5 ]. d* T- r0 L0 E$ u+ e) D    学校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美国、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联系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和名誉教授,每年派出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出国留学、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学校每年接收来自德国、法国、日本及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与国外高校直接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除此以外,学校每年还从在校生中选派优秀学生到美国、芬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学习和深造。
! L  d* p% O3 R' ~" d    武汉理工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特色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创新战略,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以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3 1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已有74年的建校历史以及60余年本科教育、27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经历,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占地1100多亩,坐落在华中重镇武汉市武昌沙湖之滨。东接十里武钢,西望黄鹤琼楼,南瞰浩淼东湖,北临滔滔长江,毗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之一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校园内湖光辉映,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a: b1 ~; G# s0 @  ?# _
    江流浩瀚,滋润出学校“唯楚有才”的文化底蕴;湖波浩淼,孕育出湖大崇德重才的儒雅之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经过“八五”、“九五”湖北省重点建设,湖北大学已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理、工、经、法、管、教、医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文学、历史文化、商学、政法与公共管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化学与材料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教育、艺术、体育、外国语、哲学等14个院系,另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培训学院、知行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高校古籍整理中心等研究机构28个。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2个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共有31个省级、校级重点学科,47个本科专业,45个博士、硕士点,校本部有全日制本科生1.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200多人。) W: O+ U6 m7 t5 j9 b. R4 o
    学校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1996年5月成立了由28家企事业单位、5个地方政府、1个驻汉部队以及20个省直厅局参加的湖北大学董事会。学校的教学、科研、招生、体育、毕业生分配、成人教育、共青团等工作均曾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我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学校在加强学生基础教学和基本训练的同时,突出抓好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解放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2万余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校各类毕业生均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左右,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全国“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和英语大赛中共获各类奖励100余项。6 f' G- |* p* ]& Q* F
    学校有一支事业心强、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学科研和实验人员1000多人,双聘中科院、工程院院士3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3人,遴选了校内特聘教授42人,正、副教授580余人,博导、硕导3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近660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科研骨干。有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7人入选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有28人和14人分别入选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7人曾被授予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1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八五”以来,80余名教师获曾宪梓教师奖等省部级以上表彰。
0 J  [5 ~) v' j, B    学校在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研究成果的转化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或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潜心钻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八五”以来,在新材料、生物技术、基础数学、精细化工、中药现代化技术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项目、“973”预研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项目,化工部、农业部等一大批省部级项目,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以及教育部、农业部、化工部和湖北省的科技奖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列宁思想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仅2000年,我校就一次获得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9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校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服务经济建设主站场三个层次并重的布局。1998年以来,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0余项、地方政府项目270多项,共获得科研项目经费3586万元,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实施经费6000多万元,高级职称年均可支配的科研经费2.37万元。出版学术著作355部、出版译著和教材27部,共发表学术论文4856篇,其中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3400余篇,被SCI(光盘版)、EI、ISTP收录197篇;通过鉴定或验收的成果395项,44项成果实现产业化。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8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6项。部分成果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长江三峡等重点工程以及汽车、钢铁、化学化工、种植、旅游开发、航天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8 d  d3 j' |3 w' a% p    学校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园布局合理,干净整洁。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另有学生公寓17749平方米。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全国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校内超市。全校有122个教学科研实验室,88间多媒体教室,仪器设备12000余台(件),图书馆藏书152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教学实习基地121个。我校是最早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的用户,利用教育网与Internet互联,共享网络资源,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
# Y) c' P& X' J+ J+ h4 V& P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现有22个全国性或省级学会(研究会)挂靠本校。办有《湖北大学学报》、《蛛形学报》、《胶体与聚合物》等9种学术期刊。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文教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受国外及港、澳、台的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
7 o- E- G4 X5 `6 D    回首过去,岁月峥嵘;展望未来,前程辉煌。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湖北大学的重点建设力度,将湖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知名、水平较高的大学。目前,全校师生员工信心百倍,决心在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为根本目标,为把湖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5 T# W: O: z- g
8 C6 ]0 s9 `! }/ q) y1 f湖北大学校训:日思日睿 笃志笃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4 1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建于1955年,是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本科院校。1998年,按照“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方针,学院由原中国纺织总会划转地方管理,成为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共建、河南省主管的高校。2000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原工学院。2 y" }) }# ~6 D* b
    学院占地1360亩,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2万余人,教职工1017人,其中专职教师565人,高级职称238人,其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0多人,硕士生导师43名。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 d4 I, o, z% [: R. N2 W0 f' M, h8 v
    学院分西教学区、龙湖校区和院本部三个校区,另设高等技术学院、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亚太国际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四个二级学院。学院设服装系、艺术设计系、计算机科学系、电气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政法系、纺织工程系、能源与环境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外语系、基础学科部、体育教学部、教学实习部、成人教育部等14个教学系部(院),拥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企业管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共5个硕士学科点,开设艺术设计(含服装表演、装潢艺术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专业方向)、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旅游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纺织工程等27个本科专业。目前,学院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 s  ?) J6 h" s3 c) \4 Q% d, ?( l    学院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幅增加教学投入,教学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11月中旬,学院顺利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9月,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办授予“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立了五个硕士学科点,办学层次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学院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创新和发展个性,造就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其中有不少人在校期间,就在全国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大赛、高级别服装表演大赛等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75%以上,其中本科生签约率达80%以上。" O" F& V0 Z8 r& w; J& Y. L, m( n
中原工学院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创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不久,它的前身是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在上海周家桥创办的经纬技工训练班。
# Z# y: c  z$ ]  1951年,随着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纺织机械厂——山西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的建设搬迁至山西榆次,并改名为山西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技工学校。1955年,根据纺织工业发展需要,纺织部决定在原经纬技工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中等专业学校,改名为榆次经维纺织机械工业学校,作为纺织部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并报国家教育部批准纳入国家中等专业学校的序列。* h2 p, C) d) t; N+ a& _) p- A2 i  Z

. B0 n" H" C# O* v% p% ?  1956年,纺织工业迅速发展,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纺织部在山西榆次原学校的基础上选定在郑州建造纺织机械制造学校。1957年学校由山西榆次市迁至郑州,并更名为郑州纺织机械制造学校,是纺织部直属中等专业学校。1958年青岛纺织干部学校机电专业并入。1959年学校更名为郑州纺织机电学校,至1960年以前曾两次改建郑州纺织机械学院和河南纺织机电学院。文革期间学校停办。7 J- E% m% M# q: W, P- m
+ Q7 d; b6 g3 C7 s& w
  1978年8月纺织部下文恢复郑州纺织机电学校。1979年3月,学校教师陆续返校。同年11月原郑州纺织机械配件厂恢复为学校实习工厂。1980年5月,学校升格为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学制三年,面向全国招生。至此,学校已成为规模为1600人,拥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金属学与热处理、工业电气自动化、工业企业及拖动四个专业的大专院校。1981年至1986年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先后建成机电实验楼、阶梯教室、图书馆,并完成了实习工厂外迁,新的学生宿舍也破土动工,在这六年共投资1650万元。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在原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校规模为3000人,实行本、专科并存,并批准同年招收本科生。1991年4月,由国家教委、纺织部及兄弟院校的领导及专家组成的办学评估小组对我院进行了评估。并对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权进行审议。在评估合格的基础上,同年7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院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次在九一届本科生中颁发学位证书。1993年,为加大改革力度,适应高校改革的发展趋势,拟在九四级本科生中试行“学分制”。1994年,我院正式实施“攀登计划”与中国纺织大学、郑州工学院、焦作工学院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我院成人教育工作顺利通过合格评估。1997年3月,我院第一届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公开答辩,产生了我院实施“攀登计划”以来的首届硕士毕业生。1998年9月,学院正式改由国家纺织工业局和河南省共建。本年,学院原校办工厂改建为西教学区。 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
) q9 {8 f" |  x) V3 D6 b: _& f
/ ?+ o" c3 P, ]6 v   建校45年来,历尽风风雨雨,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历程,以建国初期的中专,到八十年代的专科,本科,终于立身与高校之林。 在中专时期的近20年中,尽管道路坎坷,但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全校上下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能上能下的具有实干精神的优秀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院抓住良好的机遇于1980年升格为专科,学校稳步前进,成效显著。1987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面对高校林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深知不进则退,全院教职工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努力推进教学及各项工作的全面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积极稳妥地进行专业改造,增加热线,短线专业,开展多层次办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闯出一条新路。以教学改革为先导,推动全校各项工作改革措施就位。同时注重了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派出去,请进来,先后与六个国家建立了有友好往来,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8 I) `9 O  B3 A$ m: N/ U7 h) ^% m6 s5 P$ b' t4 M1 T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教育腾飞,祖国才能繁荣昌盛,民族才能扬眉吐气。我们深知办好一所工科高等院校,没有几代人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是不行的,历史的责任赋予我们在办学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少说空话,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开拓进取。
+ {- }% M5 N, [+ V/ z% }; L, T! Z; j  H+ J/ d3 r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并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全国和河南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振兴纺织、服装业为己任,在学科建设上突出纺织、服装特色,积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并坚定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投身于技术改造和革新方面的研究,为河南经济和纺织行业的振兴作贡献。目前,纺织学科学术梯队有教授7人,副教授29人,并新建郑州市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并完成了“高档纺织面料的研究开发”等多项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具备了较强的实力。7 B3 g( e  z( a) I' D% i
    学院现有郑州纺织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纺织服装CAD研究开发中心、河南省静电检验测试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和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近五年来,学院取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技成果3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4.5亿元。学院出版有《中原工学院学报》、《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及《河南纺织科技》三种学术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在专业领域享有一定声誉。 “十五”时期到2010年,是我校上规模上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建设一支适应我院跨越式发展要求的数量适当、结构优化、政治业务素质精良、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我院制定了《中原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03~2010年),全面实施“312”人才工程。9 H! P' h6 B; b3 F& m- X0 q4 d
2 x" B6 d" `, A8 a
师资队伍现状5 D* Y1 t& Z4 n! Q% P

( ]. T& f1 i3 W  近年来,我院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得到很大改善。与“九五”末相比,我院教师数量明显增多,由2000年的314人增加到570余人;教授、副教授数量也明显增加,分别由2000年的110人增加到220人;研究生数量提高了近2倍,由2000年的67人增至180人;36~55岁的中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570余位教师来自170余所不同高等院校,使教师队伍的学缘构成极为宽广。硕士点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批准了5个硕士学科点。这些都为建设一支适应我院上规模上水平的总体发展目标的师资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m8 r) t' M" O
& s- E9 ]5 i! a; o
师资队伍建设有关规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1-21 18:55 , Processed in 0.07070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