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5-8 19: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朝臣清流,权贵们明显没有这样多的顾虑。; O( Y$ m0 M1 z
魏国公下朝回府与敬敏大长公主说了朝中之事,叹道,“我瞧皇上的意思,是想迎太后入宫呢。”瞧人家多么的识时务,私下连称呼都改了。0 m+ `; {# B/ L: ` K
敬敏大长公主自明湛登基后就升了一级,由长公主升为大长公主。且她家短命的女儿小郡君,在阴司也享受了封赏,被追封为贞元皇后。魏国公府身为贞元皇后的娘家,受到的赏赐颇多。( n, P+ r4 T2 ~+ h3 C
敬敏大长公主道,“愉妹妹本就是皇上的亲娘,且愉妹妹的出身再没的挑了,又是圣母皇太后,早该迎进宫去的。从没听说过太后在宫外,皇帝在宫内的道理。”眉梢一挑,露出一抹惊诧,“怎么着,听驸马这话音儿,莫非这事儿还没说定?”
9 b4 w$ P- G. a5 E1 r4 S/ k) g. R 魏国公换下朝服,叹道,“哪儿有这么容易呢?皇上隐讳提了提,朝中无人接话儿,还叫皇上怎么提呢?”
$ F1 v) |; ^6 p8 t* l: e, d J “这是怎么说的?别人不说,驸马也该说啊。不说咱们永宁侯府早就走的近,就是看着闺女的面儿,驸马也不该看着皇上在朝上遭难呢。”提起命薄的女儿,敬敏大长公主忍不住眼圈儿一红。这样天大的福气,怎么女儿偏这样无福呢。
- B/ F8 m( ^% e( ]# l3 Q 魏国公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脊背,叹道,“此事,几个阁臣尚书都没说话。永宁侯也没说话,我要跳出去说就让人笑话了。虽然有心,不是这么个用法儿。你且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 e. Y6 U5 V6 I! o! U “这几天我也没事儿,索性去看看太后。”敬敏大长公主叹道,“太后那里我倒是不担心,她从来都能如意的。只是这个时节,她倒不好出来走动了。我虽大她几岁,她却是自幼在母后宫里长大的,与亲姐妹是一样的。”9 ~" g* J/ s" K2 G( F# o) n) H
“也好。”公主老婆的好处终于体现出来了,直接能跟最高层通气儿。! c9 n9 m0 G" Y. u
“叫着泰阳妹妹一道去。”敬敏大长公主想到什么,再叹道,“谁也比不上泰阳妹妹有福气,听说淑仪又有了。”自己儿媳结婚多年却只膝下一个女儿,虽说长子也有两个庶子,到底不比嫡子金贵。
3 f' q* I$ Q' f+ O$ ~ “寿安侯府原本只有明哥儿一个,自打娶了淑仪,是人丁也有了,仕途更是如意,满帝都谁不说淑仪旺夫呢。”敬敏大长公主语气颇有几分发酸,他的长子年纪大,明艳指婚时早就已经成亲了,根本没有夫妻缘份。庶子倒是与明艳年纪相当,不说敬敏大长公主当时根本没这个意思,哪怕动了此心,明艳开始的封号就是郡主,也断不可能嫁给国公府的庶子的。
5 W8 S/ o4 h I- p7 q 如今酸不溜丢的抱怨几句,不过是有些嫉妒泰阳大长公主的好运道罢了。, P$ p# R& ]) M9 a: J+ G3 O! k
, D% w5 | B0 x4 u* n$ n 卫王妃此时并不在镇南王府。2 q- D$ E: l9 w8 G+ r: }
原本卫王妃平在都,日里不过是打理打理府里的庶务,与在云南时比,消磨时间罢了。不料一大早上的陆将军府来人报信:淑柔长公主难产。
; f, S& t. d c& g: Z 明雅以往虽只是个郡君,借着明湛的东风,她立码连升六级,直接成了大长公主,倒与明艳平级了。只是一时间公主府还没收拾好,且明雅产期将近,仍是住在陆家。7 b2 c; |$ l+ C1 U. g
明淇别的事在行,唯独对女人生孩子有些手足无措。
; |* K; h: w5 ^9 h% Z6 D 杨濯是大夫,男的。
: f( z; j9 V. o1 ?0 f" b 男女授受不亲。; x( E% _: ?9 A
再者,杨濯也没给人接生过。6 @4 ^ q, a; y
明淇已问,“请了太医没?”
3 U1 o w! Q' }* _( A 来送信儿的管家娘子抹一把额上的汗,跪答道,“请了,太医院左院判都去了,瞧着,瞧着公主实在不大好……”
7 G! e4 O" N9 ?& o1 Q$ e% j9 Q 卫王妃当日生产明淇明湛姐弟时就出了意外,故此,此生只有这一对儿女。当即道,“我去瞧瞧明雅。”
. `/ J% i; [8 T5 i3 g7 b# o; I0 x 明淇倒没说什么,直接吩咐人备车马人手,卫王妃衣裳都没换,急忙坐车去了。
- a0 l$ l! ^: g9 j$ h 陆家管家娘子差点儿吓瘫,这,这是皇上的亲娘啊!!!. N( b, t2 Q3 T% w0 U
陆家为难的无非是怕明雅真的有个好歹难以与皇室交待,故此急忙差人往镇南王府送信,却没料到卫王妃会亲至,顿时鸡飞狗跳起来。卫王妃冷淡的目光扫过这一家子人,淡淡地,“安静些。”直接进了产房。
& e1 H) F2 W/ @. Z9 ^+ l
5 L$ U0 w i2 c7 F& t D 在文睿太后传奇的一生中,真正得这位太后称赞的,史书上记载的只有三个。第一是景帝凤景乾,文睿太后道,景帝之胸襟,世所罕见。第二是武帝凤明湛,文睿太后的儿子。第三位便是襄阳侯陆天嘉,大凤朝文人封侯,由襄阳始。
9 C6 q5 c, D8 I1 m# D" T 奇妙的这位襄阳侯是文睿太后看着出生的,真正算起来,襄阳侯其实与文睿太后并无血缘关系。不过,襄阳侯与文睿太后的关系极其融洽亲密,是文睿太后执政生涯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
, q2 B G7 N$ k+ D 大史学家曾韵道:襄阳之于文睿犹如范相之于武帝。+ i( a: x; j# h
襄阳侯的一生,历经三朝三帝,誉之谤之,众说纷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