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31 19: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8 N) q$ J6 G2 t) @ j9 m
: P% ~- c7 Q( M/ \' ?6 O7 y1 W【《观经》下下品众生五逆重罪,临终慌乱念佛,庄严往生】 / P: g% X+ o3 F. P
" R9 V- {0 u, F* f9 o
何况,在《观经》当中(《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经》是净土的三部正依经典),《观经》的下辈三品,都是造罪的人,到临死的时候才遇到这个法门,只念了一句佛、十句佛,就很庄严地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都是经上明文所记载的。若论罪过,《观经》下辈三品的人是十恶罪人,造作十恶不赦的罪人;还有破戒罪人,一切戒律都破坏了;还有五逆罪人,造了五逆的重罪,杀父、杀母这样的众生,他一生没有行过一件善事,没有进过一次寺院,没有拜过一次佛,没有点过一炷香,他直到临死的时候才遇到念佛法门,念了一声佛,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他有什麼清净心呢?他有什麼一心不乱的功夫呢?他有什麼“事一心”、“理一心”呢?如果我们跟他讲:“哎,某某人哪!你一辈子造罪,现在快要死了,地狱的景象都现前了,你现在要好好念佛啊,要达到一心不乱哪,不然的话,你这麼重的罪,怎麼能往生西方啊?”那他可能吓都被你吓死了!“我怎麼能做得到?”尤其是《观经》下下品这种众生。 , `' S$ o8 D! `8 y/ f4 ~5 J" B
! t) Z6 R+ u9 V" T2 b9 H6 A
那我们看这段经文(我们看第四页讲义中间的黑体字),《观经》下下品众生这一段:
K, z: }! P0 @3 R Z# m' I* Q% `* `. \$ Y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 r+ b! Y8 z: T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 \, {; k3 f& e( U& P9 A9 Q0 _9 c1 _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5 D/ d8 H- g7 I; f. @) Z! m& C; {% q6 O# [$ Y1 f
下面就说他往生了——念了十句。
8 p/ e, U6 x! u8 i: Q! K4 n0 ?* k: U5 R9 }' W
《观经》下下品是怎麼样的状况呢?这个人,他造作十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五逆重罪,他现在快死了,恶报现前,地狱的火都熊熊燃烧起来。这个时候四大分离,慌乱、恐怖,惊吓得不得了,所以叫“彼人苦逼”,很苦恼,被种种的苦恼所逼迫。遇到善知识跟他说:“某某人哪!你念佛吧!”那麼他怎麼样呢?“不遑念佛”,他心中一片混乱,要他心中忆念佛,一句一句清清爽爽地念佛,他做不到!就是“不遑”,来不及了,做不到了,没有能力做到,“不遑念佛”。这麼一个人,你说他这个时候的心,有清净心吗?有没有?
2 P% Q+ d5 H- g% a f/ c6 F (没有。) / x1 b& K! b2 ]: |* P
+ J% g5 |" z/ R6 x1 s2 U. v3 T9 @; f: L 没有啊!我们各位如果发一个高烧,四十度,你马上就觉得没有劲了;他都快死了,地狱的火都现前了,哪里有清净心呢?恐怖心! 9 S) O7 ?" l$ }* c% q w
/ ?: [+ U9 @) q5 [& N 所以,善知识一看,“唉?他心中不能明明朗朗地念佛”,就跟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你如果心中不能清清爽爽一句佛号、一句佛号这样地念,那你就怎麼样?”“应称无量寿佛”,“称”就是用嘴巴口称,“你就张嘴来喊,你张口喊出来!心中怎麼乱都不用管,只要你张口念出来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往生!” 7 s ?' u% ~, G3 M8 O
/ z' F9 { V6 C: ]. d 这个要死的人,地狱的火都烧来了,一听,“啊!这样就好啊!”他当下心裏面安稳了,所以叫“如是至心”,这个心当下就落实了,就一心归投、求救,“哎呀!这样就能得救!”他就“南无阿弥陀佛!”念出来,一句一句,一句一句,虽然心中慌乱无比,但是口中“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5 |- h/ H# I+ |) H1 {, d8 `
) P# y4 S; {1 _4 l 比如说我们在大海裏游泳的时候,风浪来了,呛了水,我们马上就要淹死了,那个时候我们念佛,一定是心裏乱得不得了,但嘴上在念:“阿弥陀佛救命啊!阿弥陀佛!”就是那个心情,心裏没有什麼一心不乱——哪有那个功夫啊!到那个时候也不可能有那个功夫。 " E! a, a, @9 z9 G& f J, W: ?
& h2 w; C& r. Y# ]. [ 唉!这样的众生,“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每一念,每一念,每一声,每一声,除灭八十亿劫!一声佛号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我们生死轮回的罪业通通扫除乾净,非常庄严地看到了像一轮太阳一样光明灿烂的一大朵金色的莲花,“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你们想不想见? 7 T2 y+ \* r9 W% o& O1 B* e
$ c9 ~( U/ r3 |- w2 h- {
(想。) % ^2 ?& e: D% u; |
/ g) h S: J1 W, Q- E( R5 r3 P
想见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啊!见金色的莲花,像一轮光明灿烂的太阳一样,“迎现其前”,来到面前迎接他,“於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 I2 ^# ]$ i% `2 n
' K% U7 `) w+ T. t& v 《观经》的下辈三品其实很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和回味。《观经》下辈三品的人,可以讲是必堕地狱的人——十恶不赦的罪业、破戒的罪业、五逆的重罪,必然堕入地狱。这样的人,诸佛净土不可能往生。但是,让不能往生的人往生,让必堕地狱的人必生极乐,这就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誓愿。
" t" z9 H+ a- y8 A+ d$ w4 _" H/ @3 ?: ~. n( Z
何况我们各位,那跟他比强多啦!如果说我们念佛的功夫浅,他只念十句佛,在座各位念的总不止十句佛吧?不止吧!请大家合掌跟我一道念: + P$ c- d+ V/ a* H0 N% g4 y, e7 Z
9 i# r4 b# r" r+ C4 L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 q# V- J: Z9 @4 i! F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J; j6 x. Z! ~& R/ A' @! `, p*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9 w3 D5 D7 K6 I) \5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x# e0 ~# }# I$ j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0 h+ J( P* y# J5 [/ s 南无阿弥陀佛。 # G, U7 M* _( q4 Z
$ Z* D2 t; C5 {9 d1 t
看到金莲花没有(我们念了十一句)?如果说我们念佛修行功夫浅,他念十句,我们天天念佛,早就超过他了;如果说我们罪业重、善根少,他这个人是十恶、破戒、五逆重罪,我们虽然罪过重,还不至於五逆重罪,还不至於十恶不赦;虽然我们善根浅,多少到寺院来拜过佛、来供过佛,多少行善积德,这一切他通通都没有;如果说我们的心不清净,他比我们更不清净,是不是;如果说我们的心慌乱,他比我们更慌乱!他都能往生,他都能被佛救,我们难道不能被佛救吗?
9 S% D& P9 p1 J( [, M4 M
% R( I: v, l/ R+ U! P 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关键在他这个人没有退路,他知道:“我一定要下地狱了,除了名号,没有人救我,所以就‘南无阿弥陀佛’喊出来。” / \$ M, I" z- R! {: U9 a
% |) M u$ s: E3 o8 K
我们可能觉得:“哎!我可以修这个法门、那个法门……”修来修去,在那裏东晃西晃,好像自己有退路一样,这样就反而不如他了。
. R, a; V: o; k2 \其实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也没有退路,我们也是造罪的凡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