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7 17: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是抢劫罪
$ L+ @9 Y! d$ s. A) c- R! U! `% X首先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5 Q$ G" ~$ K' q! B% F2 v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5 T! m' E5 H: H J. M6 J4 e
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K7 k$ y! y4 o5 j$ x
2、抢劫罪的"威胁"是扬言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都是当场可以实施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一般是扬言将要实施,并不一定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可以当场能够实施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才能实施。: A8 E" F0 D/ b& r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迫使被迫交出财物的时间、地点,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在以后指定的时间、地点交出。
4 j3 \) Y* }. e! Q$ ? 4、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8 }& O2 c# q6 w* `; i S! t
5、抢劫罪除使用威胁手段外,还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因而往往同时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敲诈勒索罪,不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因而不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
0 y# N! g. B6 m% `" X1 `) i6 {$ r6 w 6、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敲诈勒索罪故意的内容是敲诈勒索。
! ?% E4 q) ^3 G) l$ q% V* i0 f3 l% h; U* l0 u
本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v) H9 g) @. Q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将其财物劫走;绑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不排斥财物所有人)、经管人的亲属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手段,将其劫持,利用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迫使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人交出一定的财物,换取被绑架人的人身安全,因此财物不是当场取得,而是在以后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取得;不是由被绑架人直接交出财物,而是由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交出。
, l9 G4 x# {: r. Z" |/ d$ p4 V) E) R
. x' U. ~! S+ P, A) Q! n; Z- q
处罚* o; z$ p1 ?8 {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K- |5 ^3 `6 I/ t2 w" P. T
入户抢劫的
) g, b( H5 K' G* W 这是指行为人用各种非法手段进入公民家中实施抢劫的行为。入户抢劫是近年来抢劫罪中的常见多发情形。这里所说“户”,应理解为居民住宅,并不包括其他场所,如单位的办公楼、学校、公共娱乐场所等,否则,有悖立法原意。对“入户”不能仅理解为进入住宅房间或者室内。对于抢劫独门独院居民住宅的,只要行为人进入了住宅院内,也应视为“入户抢劫”。人户抢劫的犯罪分子的入户行为,在实践中往往是到居民住宅破门撬锁,危害非常严重,这种入户行为本身就已构成本法第24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只是由于抢劫罪的入户行为是其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的一部分,根据刑法处理牵连犯的一般原则,只以抢劫罪一罪从重处罚,不必再以抢劫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并罚。
) U6 P+ H, s+ W。。。。。。。。。# p+ _, s# Q/ v# x; i( ?3 J
; s5 q3 |) e/ x, E2 L! N6 n% R# X) k# p2 e" A% W2 e
在本案中甲某以借钱为由,当着叔父的面将叔父的孙女用刀威胁,主观方面是当场威胁并且要钱,是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