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也是以四大菩萨作代表:
+ a% x# J4 C8 i9 h) D0 q: N) y4 S# H$ M7 X" w" [: b$ X! a4 S
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 M# z" l, S4 V7 V( P3 b+ F* O$ H1 f% B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 V* N: {. ]+ k* E5 a$ E9 M4 W
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
# P1 j4 X/ U6 @: U1 |& }9 g! O2 s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贤菩萨” 。# N# f: ~' K* G' }! Z
% r5 [5 k! ^7 a7 m+ F. m
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的佛法。即大乘圆满法。“地”是大地,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活我们,我们离开大地就不能生存。地下的资源宝藏,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满足。所以佛就用“大地”比喻我们的“心地”。我们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圆满,本来具足无量的慈悲、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般若,乃至无量的吉祥、无量的福德。因此,佛所说一切经论,没有一样不是无量的。
5 M$ S& a! _, {2 t3 {, [, R& |# j# e
四大菩萨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也于十方国土弘扬佛法,令无数众生同登快乐彼岸。以各自的本愿力成就了大愿,同时为佛法在人间广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 p# I% n7 y9 ] ]/ m
) F0 k1 B" a; }8 l* ^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 r, C( U+ L {/ z' C3 L7 Q
& J8 C2 y7 U# c# q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 ~1 Z" p1 g- I) F+ o7 S
3 [ V, \; h7 s+ Z1 t1 d3 y9 p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 X8 Z# H+ w4 f# p* m; l
4 v, s1 y" k# j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 k4 S. _$ D/ {1 h+ `4 t3 X6 D! X4 @* X2 B* M l6 Z+ u
郑博士认为正是由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为众生做出了贡献,所以人们尊敬地合称为四大菩萨。
1 _' s# N* I, c4 O7 \. A7 d f( K0 `) V1 A
不但一切经皆是大圆满,甚至于每一部经,字字都是大圆满。诸位什么时候能看出这个,那才知道其味无穷啊!“地藏经”主要是给我们讲入佛门最初的修学方法,就是“孝亲尊师”。佛陀教育是 “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不孝父母怎么会尊重师长?不尊重师长,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所以“尊师重道”,才能成就学业。1 F& I+ r1 m7 d" p
; L/ ^" N- l9 F$ D9 f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孝道”就是“大圆满”的大根大本,一切圆满从这里开始。再将“大圆满”扩展提升——我们孝亲尊师,将孝敬发扬光大,孝敬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一切平等,孝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观音”法门了。所以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没有地藏哪来的观音!好像盖楼房一样,没有第一层楼哪有第二层;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称为大慈大悲。“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处。所以第三位菩萨,就是“ 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 ”代表“实践”——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能够随心所欲都不违背这个原则,就是普贤菩萨。谁是普贤?人人都是普贤,普贤法门是圆满的法门。所以华严经说: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为什么呢?普贤是心心大圆满、愿愿大圆满、行行大圆满。如果这当中没真实的智慧,普贤菩萨的大愿就不能圆满。四大菩萨表现此义,代表大乘圆满的佛法。所以要从地藏学孝敬,进而学习观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愿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