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是用来救命的,但会不会传染疾病呢?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将输血风险降到最低,保障市民健康安全,核酸检测应运而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血液检测手段。血液中心通过采用核酸检测,大大缩短了“窗口期”漏检这一影响血液安全的瓶颈,最大限度地避免输血者感染乙肝、丙肝甚至艾滋病病毒。2 l+ ^! V; |/ }, m
人体从感染病毒到血液中可以检测出病毒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窗口期”。用本市此前一直采用的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HIV可检出的“窗口期”平均为22天、乙肝病毒为56天、丙肝病毒为72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2天内来献血,用以前的检测方法可能无法检测出来。患者输入了这份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就有可能被感染。为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缩短经血液传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目前部分血液中心实现了核酸检测临床血液的全覆盖。通过进行核酸检测,HIV、丙肝病毒检测“窗口期”可缩短至7—11天,乙肝病毒检测的“窗口期”可减少至20天左右,每一万份血液中可以多检出4—5份乙肝、丙肝病毒,最大限度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5 O9 r2 [: X% k# ?
1 W4 V# j: _) U0 O/ D6 N3 @+ ^核酸检测技术对实验室及检测人员的要求比较苛刻,检测成本较高,目前还没有大范围推广。与维斯塔合作的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及艾滋病诊疗中心,核酸检测技术已经取得极大进展,可以提供专业的核酸检测艾滋病技术。核酸检测专家指出:艾滋病核酸检测应在合适的实验室中进行,应建立与实验和实验室管理相关的标准操作指导书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9 b5 ?5 J1 W1 D5 T
, r8 f) h4 }% n# I2 ~1. 实验室应设置两个独立的工作区域:核酸扩增前区和核酸扩增后区。核酸扩增前区包括试剂准备区和样品处理区,设在不同房间或区域;核酸扩增后区包括扩增区和扩增产物分析区,设在不同的房间或区域。
# a% n: ]5 a, N9 r2 . 进行HIV核酸检测的人员须具有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上岗资格,接受过省级以上的实验操作技术及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及厂家的培训。
% O9 M- [2 ?0 ]: _, D3 .根据检测项目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各区域的设施和设备为专用,应根据实验要求在相应区域配置。) ~1 Q9 v1 u: h# W! j: s) X
4. 必须符合艾滋病实验室的通用生物安全要求。各区域只用于特定的操作,不得从事其它工作。
( @2 j* j$ D4 d; z6 f% q4 ?! L5.所有废弃物应按照HIV污染物品处理。
3 L* `5 P& d( z* H1 Y3 n3 k
! Q' M3 i6 {' `% t! H' n- T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将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二者的优势。在第六届中国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经验交流会上,专家就指出: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必须要加大我国HIV核酸检测的技术的推广力度,力求2013年底在我国20多个省普及HIV核酸检测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