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492|回复: 8

电击同性恋一生命不能承受之击:现代社会的野蛮凶残的思维和行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6 14:0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F) e/ M  A* S4 O  q/ V电击同性恋:一个“不存在的疾病”的治疗骗局?) g! X' ^$ y6 D
2014-06-06 张瑞等 南方周末3 L6 u6 j5 E' ]& Y

# h0 G4 ]) S4 D吴振躺在沙发上,看见咨询师捧着电击仪走了进来。他看了看,有点像高中物理课上的毫安表,上面写着“厌恶疗法治疗仪”。# d+ `% |9 K6 c: t1 ~( s
' x/ C5 ^- z' |! i" N' d
咨询师让他躺好,全身放松,闭上眼,想象同性的嘴和身体,想象和他们亲热。& R1 Z4 P2 Q/ a7 s% J' Q

8 |8 E2 u2 v& X- c" Z5 V* Q吴振想象不出来,那个方头方脑的机器,像一对怪眼,让他紧张。% S5 U: `) Q+ V# O  I& B4 O' A

& C5 x! o" u( o1 I4 z, |不过五六分钟,咨询师将电极刺向他的手臂,虽然只是一下,但电流冰冷,他还是一骨碌跳了起来。
0 V$ i" o. f; l8 n. A2 C6 ]: A. }! ~8 H) k
这是一次价值五百元的体验,事后,吴振得到一张收据,抬头写着“同性恋矫正”。
8 h- _, w# F( d$ E8 B8 \1 H7 I2 T; S
这更像是一次卧底,身为“同志”,吴振反对成为矫正的对象,但这之前,他并不知道这样的矫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直到电流过体,他想,这种痛苦,真的没必要。( _. s  u, e. v  ?% p

0 f9 `; p9 e4 s5 b' x2014年3月,吴振将重庆心雨飘香心理咨询中心告上了法院,同时成为被告的,还有百度公司,只要在其网页搜索“同性恋矫正”,置顶的总是这家机构。7 [7 M7 I8 f8 @! f

9 B  {: S, n  }; ~8 L* o8 A- @# J这只是冰山一角,2013年,同性恋公益组织“北京同志中心”曾向全国十个省的十家同性恋矫正机构寄去投诉信,结果不了了之。
+ C" M% i  B  K! R7 d3 }: ?6 O
' @( K: w& ~/ s% h* C早在1990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就证实,性倾向改变的可能性几近于零。但在中国,针对同性恋的治疗却方兴未艾,矫正、收费,再矫正、再收费,同志、医生、咨询师、焦虑的父母,共同繁荣了这盘“隐形的生意”。
3 U7 c: F2 L6 |, ]6 Q& \, h/ F% y# h$ O- Z' M  i8 F
“厌恶疗法”4 y# _! I: ?/ m* b/ P

& K( W& j8 [, B- G2012年秋天,一个女孩在微博上向北京同志中心求助,她的“女朋友”被自己的父母送进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同志中心试图介入,但孩子无法反抗父母,最终失去了联系。1 B. ]. t2 Z& F$ o+ L

- R( Q, H( a3 S# @1 H! J这之后,中心开始关注中国的同性恋治疗。但甫一开始就陷入困境,负责人说,他们找不到愿意讲述治疗经历的同志,虽然在同志中心,他们就知道至少有两个人接受过治疗。! S/ `4 N/ [* t3 L

- c1 V, |) x  d- Q9 z' h“他们说,这是唯一不想提起的经历。”+ w+ R8 P: C2 x: j: w

7 S( T- b% Z+ a8 B对同性恋的治疗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弗洛伊德曾研究用精神分析法将同性恋转变为异性恋。1920年,他尝试为一位女同性恋进行治疗,通过催眠和精神分析,重塑她对异性的观感。但后来,治疗不得不终止,当弗洛伊德发现她对接触男性如此厌恶。7 s: @) _& |. Q/ N$ W) R3 U; _
: E6 r7 N7 v/ S( g  d6 m+ U3 Z
之后四十年,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既有简单的冷水浴疗法,也有新兴的激素疗法,通过摄入雄性或雌性荷尔蒙,改变性向。脑叶切除手术,也成为一项并不惊悚的选择,出于人道主义,也有专家认为对男同性恋,最好的办法,是“教育性”的嫖妓。8 K# M2 D) o" |0 p3 b$ W) \! ]# p

! M( p- z% g+ a" X1 t+ p! E/ X在这些矫正方法中,最流行的是厌恶疗法。将同性性冲动和惩罚以及令人厌恶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反射。医生会提供同性的裸体照片或者性爱视频,当出现性兴奋时,有两种常见的选择,一是进行电击,二是注射“阿扑吗啡”类的药物,后者会带来剧烈的头痛导致呕吐。
/ Q7 u, B) z5 B3 K& j& l
7 U9 a/ F' B+ W- j在美国,1972年的一份报告显示,40个同性恋“病人”经受了5天的电击治疗,平均每人总共接受了1050次电击。9 R) g5 |+ ?0 l( m

6 j$ e1 Q; a/ T3 H. G, A4 Y北京同志中心找到了李言,他是吴振的朋友,曾接受过长达三个月的矫正治疗。如今,他成了一名坚定的反同性恋矫正者。
8 _9 ^- }+ O, y! P# ]) V' o: p3 C+ s* c' S: o$ e
那是2011年,李言和男朋友的地下恋情被对方的父母所知,男朋友被押回老家相亲结婚,他无力挽留,整晚失眠。
( P4 [: l1 K2 A& p
0 l8 ], x9 e; \5 i) ^在一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李言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比男朋友做得更绝,他不要再当同性恋了。
- s5 h  u, Z/ u
  {8 b, L$ ~: V- u8 w5 a3 k) ^在深圳的一家心理治疗中心,治疗师声称,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已经有很多治愈的先例,只需要三个疗程就能治好,每个疗程3000块,一次付清还能打八折。
% S6 ~9 x7 e9 Q8 o7 n) {. C5 z4 ]+ l* X( _: K6 e5 I
李言刚刚大学毕业不到一年,他将自己的所有积蓄拿出来,还向人借了钱,“我只是说我有病,要治”。# V3 G5 s  p0 K& i  c; `5 m
% L, Z% `/ ~/ L5 A) X7 \$ b- S
电极被粘在下体,冰凉得让人不安,还来不及不好意思,治疗师就让他观看男同的性爱视频,鼓励他放松,发挥想象。
) m8 O7 v1 n- P) w! x. {
4 \- o# P# o8 Y2 ^7 n1 k" E: R- x然后,电击开始了。“那个疼啊。”回想起来,李言咬了咬牙。8 c* [& }  S! k; E
5 Q: h$ p7 ?' x/ c
机器是自动的,每当他出现性反应,就会产生电流,像一根针一样,从一点划遍全身。电流过后,他开始发抖,剧痛之后则是头晕,五六次后,他有些迷糊了,但治疗师鼓励他继续,否则他的病会一直这样子,他该想想被父母知道的后果。* B. l6 [, i( S' y( _7 C' v
! b: h& n2 M6 c6 {
治疗师说,如果实在受不了,他们有皮带,可以帮他固定在椅子上。
; _0 O2 |# u8 v* m4 I3 ~9 J- |& u6 c, Z1 L* p2 `
这样的电击一周一次,除了身体的疼痛,更多的是恐惧,李言控制不了自己,一种强烈的耻感攫住了他,这就像是一种惩罚,在和他开着下流的玩笑。
9 o+ ]; @/ h# ~: |9 M
. D, V: u0 o! i/ m# u两个月后,他突然被一种更大的恐惧吞噬,要是治不好怎么办?在这之前,他从未想过这种可能,但突然间,这种可能性像一道闪电击碎了他,他没法改变自己。
) d. p3 L$ ^! M' z; n! X5 e; l, M9 R' F* o8 d
后来,他质问治疗师为什么没有效果,对方坦白,还有治了一年都没好的呢,必须继续治疗,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但李言已经拿不出一分钱了。
! }2 ?0 o, i: q& J3 Q. |( n
9 K0 {9 z( V2 A# Z; m! ^* e0 `几年后,李言将这次失败的治疗告诉了吴振,这成了后者决定“卧底”的动力之一,在起诉状上,他们这么写道,同性恋不是病,不需要治疗,更不能被矫正。' n7 @0 m  F5 j; z
5 I# ]( b0 b# h( ?
留下一个尾巴) @* R, |5 O7 R/ X, h
4 M/ @$ L& J) H; D% e
吴振的依据,是2001年修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已经将同性恋剔除了出去。6 O7 N/ o: D& H' N* @3 V. d' o

, G. R5 ^% k1 x  m: N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改变,至少三千万中国同性恋,在一夜之间摆脱了病人的身份。之后十余年,这成为中国同性恋者为自身正名的重要依据。
) U6 E* G, g  ?/ {  e8 A. V$ s" c; V6 a& e6 n' L# \* H
但在万延海看来,这更像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标准中没有‘同性恋是正常的’这样的表述,那是标准制定工作组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口头说的,但没有落实到文字上。”: V" ]2 X0 E9 z$ [8 a. N: m

/ O$ v, V. R6 c! e真正的表述是,“就性爱本身而言,不一定异常”。
9 F0 s' a# g: U$ w3 i, d1 [6 ?
0 u3 o% I+ N$ T“这个语气是很弱的。”万延海说,与之相对,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表述,“单纯的性取向问题不能被视为一种障碍”,就要强上许多。
$ R% h4 @2 v3 P* L
% v+ V' F$ C5 ?/ o! Q1988年,万延海在卫生部下属的健康教育研究所工作。以防治艾滋病为契机,开始接触到北京的同性恋群体。( ^% ?) T" m+ r0 e/ T* [

6 d. c( c- i7 q2 ]: b1 D八十年代末,也是同性恋群体觉醒的时候,年轻人彻夜上街,夜游不回,路边的厕所成了他们相互打量的地方。四年后,万延海开办“男人的世界”沙龙,探讨同性恋的生存和发展。后来,沙龙被公安部以“有悖社会道德”关闭。7 l( k0 J7 y; o/ }8 L
& P! U- ]8 J. M% [6 L) S7 C
这一时期,将同性恋视为一种精神疾病,是医学界的主流。后来成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生的丛中,当时在“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班上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精神科医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
: e0 K$ C# k$ p( E, R1 w! B2 p+ J2 c
6 z+ o: t; J  ?2 A  v& y将同性恋当做疾病,在当时,也可能是变相的保护。一位精神医学家告诉万延海,曾有一次,警察带着一个同性恋来医院找他,问,这到底是流氓还是精神有病?有病就留在医院,没病我就带走。1 h+ l& B+ S' ]8 K' n
9 T) T  ~  E- j+ M
但同一时期,在同性恋治疗的发源地美国,同性恋已经不被当做一种疾病。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通过投票,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删除,对同性恋的医学矫正渐趋停止。当中国的大量同性恋者被送入医院接受厌恶疗法,期待脱胎换骨时,在西方,社会正在学习如何接纳这样一种人类性向的自然形式。
& [! k2 Y; _* h
! p3 n) I1 _) J6 z1 X电击、药物催吐,中国的精神科医生接受了“治病救人”的教育,在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极度不适的时候,就是治疗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让患者坚持坚持再坚持。7 G! N* }3 v# j8 i/ B

2 l$ p1 g. W3 a- [1996年,中华精神科学会开始制定新一版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万延海邀请标准制定工作组的专家到同性恋群体中来,进行心理测量和研究工作。最终应邀前来的,只有时年30岁的北京回龙观医院的青年医生刘华清。" v( F& d" n1 b8 {

) `! \: `. z0 H刘华清原本研究自杀者的心理问题,当他偶然发现这些自杀者中,有一类是同性恋时,他开始关注这个被忽视的群体。  X8 b/ O% [8 }/ J8 r
3 L! ?/ u8 Y3 N& D- I
“我当时想,绝对不能让他去研究精神病院或者医院里的同性恋。”万延海将刘华清带到半地下的同志酒吧“柠檬树”,让他参加同性恋的大小聚会,将那些正常生活的同性恋者介绍给他,刘华清则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测量。' }/ f0 }- V0 I$ ^, Y9 s
: N4 t5 ]/ J* b1 k- {! d
他是第一位来到他们中间的精神医学家,这些同性恋者希望向他证明,自己不是心理障碍的患者。
9 _' J3 w  ]" \3 h8 ?/ J0 W4 a' h# L" d3 r4 e
测量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他们都是和异性恋一样的正常人。”刘华清将研究结论提交给了标准制定工作组,为换得那句“不一定异常”起到了重要作用。& u9 U: x) A% U9 ]% D4 N

7 Y' d: k+ E7 o- ^! j2000年,工作组的部分精神医学家参加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年会。在这次年会上,美国反同性恋的宗教团体联系了著名精神病学家Robert Spitzer教授,发布了关于同性恋矫正有效的报告。中国精神病学家和他们举行了座谈。9 p% P% d& o' C9 T  B

/ m# l8 s& R! T$ B9 o1 `这对标准产生的影响,即是保留了一个尾巴,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作为性指向障碍。工作组对此的解释是,考虑到一些同性恋个体并不认同自己的身份,出现的焦虑和苦恼,“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成为可以进行治疗的疾病单位。2 L" Q+ C6 d* v

0 `& q% B0 V' {2 N! k, C7 S: d但最关键的是,“对于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需要治疗的,到底是“自我不和谐”,例如焦虑和苦闷,还是同性恋本身,表述依然模糊。
7 Y: |4 N+ O1 ]* q. F9 c- c# P5 F) L3 ~+ u  j' a
其中原因,是工作组内,就同性恋是否是一种疾病,发生了明显的分歧,一派主张删掉,一派主张保留,最后只好相互妥协。
6 U) P7 C( a5 |, K- m
/ ?, D- h- {) n$ U8 d1 A2012年,Robert Spitzer教授公开向同性恋群体道歉,承认自己的研究有误,他无法证明矫正有效,反而强调尝试去改变只会带来失望和伤痛。- q; `0 S3 }# P8 E

& _8 d  f( L. r“八九十年代,中国那一批研究治疗同性恋的专家,也是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万延海说,其中有的自身就是同性恋,他们隐藏身份,对治疗投入心力,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Z$ a) T6 u4 ]% T
" G- f  y, w. V3 C* \1 D# o
“肉鸡”  h+ x9 W7 q/ m) @( d

$ B. q2 b' G, J! i: o“现在,中国的同性恋治疗就是一个商业活动。”万延海将与吴振对簿公堂的心雨飘香归于这一类。同性恋者阿强则有个形象的比喻——“把我们当作送上门的肉鸡。”) |; k5 A- N7 ~

" d" @  w; S1 e- G4 E3 N& U) F, D! j上述这家咨询中心位于重庆市中心的一栋商住两用楼内。价格表挂在客厅的墙上,对于性取向矫正,需要5个阶段30次治疗,每一阶段6500元,一次付清可以打折,优惠价30000元,是所有项目中最贵的。
! ]# N8 }8 e; G9 X9 f
+ J' S( f& t  }9 [3 D- U, g7 O姜开成50岁上下,是中心的创办者和主任咨询师,似乎也是唯一的咨询师。按照网站上的说法,光是2011、2012年,经由他矫正成功的例子就达到20例。
' k6 \% I9 [8 u. I1 v8 }1 m0 {0 [
3 s1 v! T& W) q他宣称自己的“矫正成功率可以超过50%”,并将方法总结为催眠厌恶矫正。在网站的介绍里,这种方法指在深度催眠中,由治疗师发出指令,让他(她)想象和同性发生亲密接触乃至性爱场景,此时突然地采取电击厌恶治疗,瞬间的脉冲电击会立即瓦解他们的兴奋和高潮,使他们的身体和潜意识都产生恐惧。
8 C& O4 \4 r$ O: d3 M3 r( `
, J# P5 `0 C! b* x1 m姜开成如此迷信它的效力,他甚至有把握将“异性恋变成同性恋”。“这有什么不可以呢?”他胸有成竹的反问道。
5 L) W9 q: V  E  d7 \( I- U/ m0 Z8 ?
在全国,如姜开成一样,宣称自己可以矫正同性恋的还有很多,在重庆,一位母亲被告知,只要动一动祖坟的风水,她的女儿就能顺利地结婚;在上海,一位医生建议服用安定,医生告诉病人,“多睡觉总比出去搞同性恋好”;在广州,一位医生为自己的治疗方法取了一个冗长而有信心的名字——“视、听、味多觉联合条件消退结合眼动脱敏认知重塑训练”。
+ x" y& v' V2 ^! G' |8 t: t3 ~( Y" r
“都是假的。”丛中说,国外经验已经证明,性取向无法改变。
& h, ]0 t! }- N
/ ]% N9 o- q5 D9 ?% ^( u“许多人,特别是同志的家长,都愿意有人告诉他们这可以治疗。”阿强组织了同志亲友会,曾有家长打电话来骂,“医生都说可以改,你们为什么让我的孩子当同性恋?”# A9 g8 Q2 k- y0 q

" j% q2 [) R9 \$ ]- l姜开成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被推上风口浪尖。他还记得吴振来的时候,只付了500元的咨询费,这本来是不包含电击的,但吴振告诉他,他想试试自己受不受得了,才好决定是否付出3万块。他觉得这合情合理,电了他一下,然后就成了被告。
+ y$ k6 e1 a2 G
2 p9 k' f0 I( X* r% w- d/ m“没想到他是带了阴谋来的。”被吴振指责为“骗子”的姜开成也这样坚称自己受了骗。7 ~; W- M5 f9 ^4 C4 g% k

2 u) s& ^5 y. E姜开成对自己可能招致的反对还是心里有数,在百度上进行商业推广时,专门放过了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四地,因为他判断这四个地方,对同性恋的接受度都比较高。
* H5 u5 F# A; J) t  w$ a, h* U3 S& H7 R8 C$ _/ C/ A8 Z
他矫正的第一个同性恋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个男同志,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无法结婚,迫于压力,希望能够改变,给家里一个交代。
0 [1 k1 m$ V3 Z; H- B
& z7 q( n+ @) c6 _, w  R& V  z“经过治疗,他可以和女性发生性关系,虽然情感上还是喜欢同性。”这算是半成功,但姜开成发现,对方的父母已经很满足了,事实上,重要的不是戒断和同性的关系,而是能够接纳异性,结婚生孩子。) ~1 \) z! o4 E5 s7 n* \+ h

$ K" t9 \: h9 @5 a“中国是一个传统国家,传统的观念还是要保留。只要能结婚生子,以后离婚也不管。这是会增加一些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但也会让家庭更好过。”% ~+ a+ b2 S; u9 e8 Z# e

7 x0 V5 a5 {. m( f* s! ~1 ]" y很快,姜开成将矫正是否成功的标准,定位在能否结婚,在讲究传宗接代的血脉文化里,这无疑是一个讨巧的选择。无论是为了掩藏身份还是做出妥协,同性恋者的结婚率,一直不低。0 W% M. {+ q. j/ r8 U, M

) b: y! g% E: ?% ?; Y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王小波在他的《东宫西宫:调查报告》中就说,“在中国,许多男同性恋者最终会和女人结婚,这可能是他们同西方男同性恋者最大的区别。”
. p2 n% D# z* S
6 }8 _1 h! m6 v3 X由此产生的同妻人数,已经超过了1600万,这是另一群阴影中的人。“和一个不爱的人生活,这样太残忍了。”李言说,自己不会像男朋友那样,走进异性婚姻。( ?0 ?: B+ A9 ?9 l
/ d7 Q1 q9 ?6 ~) v" C
三年前,他的男朋友被父母押回老家,结婚生子,痛苦并不因为被掩藏就消失。他和妻子总是吵架,他打了她,他想离开但又无路可走。& c7 F5 n! i& L* Z' ^% Q
6 V/ r6 A; \; G
几次三番,这个曾经的男孩向李言倾诉心中苦闷,两个人就都难过起来。. A) Y8 c$ z9 J6 E6 a9 K

- T; n0 @1 V8 G: z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声明《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治疗》,强调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无需接受治疗。呼吁立法惩处提供性向治疗的机构。1 [! F- P  _* C) C7 f/ [, Y

/ D# t6 H/ y0 g: E不可能支持他们
( ?3 h0 A" o' T( v3 U
8 k' u, y! k2 N“目前没有法律可以禁止同性恋矫正。”身为精神科主任医师,丛中能做的,只是告诉每一个来向他咨询的同性恋孩子的家长,同性恋无法治疗,也不需要矫正。除此之外,他也无能为力,如果心理咨询师开设了同性恋矫正咨询,中国的精神医学界也没有相应的规范可以产生约束。5 v9 P& F3 H" W: z9 Y

( C! q* A: t3 M从2001年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的同性恋研究基本没什么进展,丛中和刘华清,对此都持相同的看法。
+ ]* q) G! G( \5 k# J# W2 o$ b/ K% |* s$ d. {
“同性恋只是精神医学里面很小的一块儿,大部分人不了解,关注的人也不多。”刘华清说。
) a( y1 g& ^' ~! i% u' L& K
2 \3 O4 d; ~9 w: E; H4 E这正是万延海担心的,相关法律和科学证据的双重缺失,吴振将很难胜诉。如果输了,将带来消极的示范效应,其他的同性恋矫正机构将更加肆无忌惮,无所畏惧。9 @* S6 j: X, Z8 K  `4 ^, e1 Q% k( r; w3 I
+ f, M* c$ q9 g+ i
吴振倒是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起诉能立案,本身就是突破。以前,公众看见的是同性恋群体,现在,更需要的是同性恋的权利被看见。如果输了,还可以再上诉,这个讨论的过程将使一切越辩越明。
7 ~4 M- w8 V' p; h; [* q( q1 F8 \+ `- H5 T4 O( }" r
2014年5月14日,法院正式立案,一开始吴振不知道起诉状上填什么案由好,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建议他,写上“服务合同纠纷”。+ Z7 C' D8 P! ^/ F# s
* d9 j  B( H0 t+ B  l, N, w
这是两代同性恋行动者的分歧。作为中国最早的同性恋行动者,万延海希望能将行动限定在科学的规范内。当务之急,是同性恋群体去和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接触,让他们来研究自己,形成科学的证据,才能改变科学的标准,影响法律。
# i) T1 F! S0 u1 C' d
$ u* c3 G+ m. F% v, n# c2 h- n但对于吴振和阿强这样的新一代行动者,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充当专家的“小白鼠”,如同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同性恋平权运动般,他们希望掌握主动权。
" c4 R' e$ A3 d9 c6 ^$ R0 o9 z$ L+ G) B+ J# d  r
“以前,都是通过专家,是内部的途径。同性恋群体和专家接触,取得哪些进展,在公众层面并不为人所知,我们想改变这一点。”吴振说,这也是为何,他们决定用公开诉讼的方式进行起诉。这是法律维权的方法。. ?+ o( W1 |: B; N

2 A! P' V+ Q$ J+ g. z无论哪一条路径,都比想象中困难。2014年5月16日,北京同志中心发布了中国同性恋扭转治疗的报告,显示超过百分之十的同性恋者有接受扭转治疗的想法,他们的抑郁程度更高,所受的压力多来自家庭和社会。调查报告的发布会上,同志中心邀请的精神医学家没有一个到场。
. E0 R6 X9 i' b! r' Y; `3 N& P" R0 e! [( `/ ]  d7 `9 W& Y
九个月前,在第十一届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的会场,同性恋志愿者打起彩虹旗,拉出标语——“同性恋去病理化需要中国好医师”,这个灵感来自一个选秀节目,目的是拉近和专家们的距离。他们呼吁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也从疾病分类中删去,向国际标准看齐。7 j! F7 J8 E7 d2 n5 O+ e) }" s
  }* p' C$ z* k
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医师的注目。一位老医师认真地告诉他们,“同性恋是病,但是一种轻的精神病。”另一位中年医师则更加戏谑,他说,作为医生不可能支持他们,不然人类不就要灭绝了么?! _  C4 V! C- f8 Q, W' o

8 ]3 |  s1 b2 q9 Q. Y(文中人名吴振、阿强、李言为化名)1 ?% X; p3 O$ C" m
- v$ r7 o3 t# @" u1 H5 b* h1 q: @0 h
南方周末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4:0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开放到今天,真正该学该改变的,都没真的改变,西方不好的、野蛮残忍的,甚至人家抛弃的,却很快学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14:2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奇,能告他非法行医吗?或者诈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4:3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告!难点是举证!心理这类精神性疾病治疗是否真正有效,现实中非常难举证说明!! j' Y! z0 E5 K* p- K8 ]
更加为难的是一些同志家长,无知又好心,总想自己亲人好,结果把自己亲人推入这种骗钱的火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15: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ezhiqinht 于 2014-6-7 13:15 编辑
) E  V( T) |, }$ w* O3 C0 I
webox 发表于 2014-6-6 14:32
# w- F. G+ R* q  C8 Y很难告!难点是举证!心理这类精神性疾病治疗是否真正有效,现实中非常难举证说明!
0 l5 Q; J* E/ v更加为难的是一些同志 ...
$ O8 a2 a+ |0 y7 P6 i
, z4 P& {0 B: e# U  x) i% K7 M
  这些骗子就是可恶。
4 ]6 \  P5 Y# h  ~1 H  以前折磨网瘾少年来赚钱,现在又开始迫害无辜同志来发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15:1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box 发表于 2014-6-6 14:32! s0 F% x3 m9 R6 K
很难告!难点是举证!心理这类精神性疾病治疗是否真正有效,现实中非常难举证说明!
- t' u* j4 B" I! F  p! o0 n更加为难的是一些同志 ...
6 T" }+ T8 N% M- b
  这些骗子就是可恶。
" i2 q1 Q3 U) Y2 l1 o* i# M  以前用来残害网瘾少年,现在又来迫害无辜同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09: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早就正是无效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2 22: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4-2 04:19 , Processed in 0.07017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