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293|回复: 0

玛欣德尊者写给所有修学止观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2 19: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库等于比丘吗?- U9 j1 y* y9 o) T5 `( |1 R$ J2 H

; |* u( K9 S7 `/ ~0 N4 K
, H+ N; S8 z3 j# S+ l- p; l) p/ K这是发生在2008年江西“宝峰禅寺帕奥止观禅修营”的一件事:
! S' _1 l2 B; Q  在一次公开佛法问答中,有禅修学员问起关于南传上座部尼僧的问题,禅修营的指导老师玛欣德尊者回答说:“现在已经没有比库尼了。”在座的听众也包括许多北传的僧尼法师,但大家都没有异议。   u5 F1 U& Q2 r
  然而,事后却有个居士对两位比丘尼法师说:“你们不是比丘尼!尊者说了,现在已经没有比丘尼了。” / k6 m2 Y1 b2 o: ^5 b0 Q( h' T
  把“比库尼”偷换成“比丘尼”,事情就这样闹开了。最后,这个居士离开了禅修营。 + ]/ R2 R! R! K$ l) s# f4 Q
  说现在已经没有比库尼,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然而,如果说现在没有了比丘尼,那么该把为数近十万之众的北传尼师们当成什么!?
  K7 n# Q  V2 h+ a$ J* V  幸好,这件事是发生在中国大陆。假如发生在台湾,那些极端女权主义的“大比丘尼”们不知会在玛欣德尊者身上做什么文章!
! M% v3 u( v6 |! X6 [( G: ]" ^6 z" C9 M6 P' K, }8 V/ y
那么,比库等于比丘吗?比库与比丘有什么不同?
4 R7 [" k! f) d. Y+ F. X6 d$ O' q2 J, R  比库不等于比丘! " ~( k) ~2 ]# F) ?7 N9 J7 I
  下面将比库与比丘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归纳为十点: # Z  @7 e" v" m3 V
4 m$ h1 C) ]7 ]4 Q* f
  1.语源不同:
' D4 @: M' j- i0 ?9 M( c“比库”源自巴利语,是巴利语bhikkhu的直接音译。
% m- }$ \9 t# |2 o  “比丘”源自梵语,是梵语bhikùu的古音译。玄奘、义净等大翻译家将之更准确地音译为“苾刍”。现在的读音近似为“比输”。 * ^4 f6 _* [( R6 C! R$ g

# G1 T9 u8 Q9 T# D# R  {# E0 N' P2.释义不同:
/ z$ S. n0 l1 @/ r2 s; R比库含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如南传《律藏》中解释:“乞讨者为比库,遵从于行乞者为比库,持割截衣者为比库。”
' a; j; o% }9 M$ @- b, i《清净道论》中说:“比库者,以应见到轮回的怖畏,或应持割截衣等,获得这样名称的信心出家的良家之子。” ( X- h9 X8 w4 }' A7 M& e; A. X* F( @
比丘含有乞士、破烦恼、怖魔等义。如北传《大智度论》卷三中说:“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复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汉羌虏,各有名字。复次,受戒时自言:我是某甲比丘,尽形寿持戒,故名比丘。复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
+ Z4 X7 O2 ^6 B8 A, q5 @( o1 t1 {/ J5 {' c7 q
3.传承不同:
( R5 D( _5 T8 R比库是巴利语传承的南传上座部受了具足戒的男子,即南传僧人。 # B+ X9 ]$ B/ q1 X* a# j" P& u
比丘是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大乘僧众,包括汉传的法师与藏传的受具戒僧人。汉传僧尼依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其实是经过中国改造了的南山律)受戒,藏传依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受戒。本文也特指汉传僧众。 ) v3 W5 Y; `, D+ S/ n
0 X# `2 q6 k0 o9 b# H
  4.得戒不同: , @- ^! N2 j/ [& O  ~8 i
  比库的身份须经上座部僧团在具足五项条件的甘马(kamma,羯磨)程序中得到确认。 , o# e& j& y" K- w# L3 t3 g0 k
  比丘的身份则在传授三坛大戒的传戒法会中确立。 * ^, V$ ]# M) g  A* p2 u/ ?7 B
3 l5 ^! n4 [$ M- J4 Z, F+ k
  5.形相不同:
; S/ u* F. t& M. u9 s) e  比库应剃除须发,常年身披黄褐色或红褐色的上下衣(一大块经割截的布)。若在寺中,可以偏袒右肩。进入俗人区时,则应披覆齐整、赤足。不得戴手表、挂念珠等。 9 m! i: F) i" W/ V& K/ A& n% Y
  比丘平时上身穿长衫或太虚褂,下身穿宽筒裤、长筒僧袜,束脚,脚穿僧鞋或罗汉鞋。在做法会等正式场合下,加穿海青、搭七衣或大红金镂祖衣。最明显的标志是头顶上烫有戒疤。 * Y( R, ~! d, J+ O, M

& R+ |+ ]) V1 l+ q1 ?  6.持戒不同:
% }0 ?' M  f, t. j) {1 X+ M  比库应完全持守佛陀制定的所有戒律,包括不歌舞娱乐、不持金钱等。 ( R; t& X. g+ a/ z+ f
  比丘除应守佛制的戒律外,还遵守许多祖师制立的清规。对于佛制戒律,大多数比丘认为“小小戒可舍”、“随方毗尼”,所以可唱咏歌乐、积蓄钱财、耕田种地、贸易买卖等。
2 G4 h+ e: u- H( a. [5 d; _' h
3 X9 s3 M( l* U% ?  7.饮食不同: 1 u+ ]2 a* U5 @9 G' ~' C
  比库不事世俗生产,饮食多依托钵获得,或接受施主送食,故不忌三净肉。多数比库日中一食,也有一日两餐者,但皆须离非时食。 " L  L' x7 L' M/ ]  D
  比丘多自炊自煮,特别注重素食,也戒葱蒜等五辛。除少数人持午外,大部分比丘一日三餐。 5 g5 i/ ?  X! _9 z& q4 l

* l# Y4 T0 s% F1 L! P7 ~0 m; o2 ]8.见地不同: 2 G+ w5 [8 D5 U, i5 T' g; k
比库普遍比较保守,只礼敬佛陀和上座比库,遵从苟答马(Gotama,乔答摩)佛陀的教导。南传上座部在教理上不曾出现过宗派,皆依据巴利三藏及其义注。现有的南传诸派主要是在戒律传承和行持细节上的分歧。 + Q9 h: [; {! p
比丘们崇拜诸多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甚至诸天鬼神等,尊奉大乘经典和历代祖师大德的论著。汉地在隋唐时期曾出现过十宗,当今则以净土、禅宗为主流,近年来藏传佛教对汉地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比丘们的见地与所宗的宗派有关,多数比丘持“自性”、“空性”、“真如”、“唯心”、“唯识”等见。 , ~$ Z) i0 l( t7 w  c" l

4 k# w  w& ~6 T$ O* _6 O9.修持不同: " Y; n- g7 N2 M& R( J
比库修行止观、戒定慧、四念处等,修行方式以坐禅、经行为主。多数比库也学习经教、说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在今生中断除烦恼、证悟涅槃。
( ?; j: k& V7 H) Z比丘们的修行方法五花八门,有参禅、念佛、诵经、持咒、拜佛、礼忏等等。较正规的丛林修行方式有早晚课诵、过堂、上供、普佛、坐香、打七、出坡、放生、拜忏、放焰口、打水陆等。对于修行目标也多种多样,有人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有人追求往生净土,有人追求明心见性,有人追求即身成佛,有人追求消除业障,有人追求神通,有人追求感应等等。 ( D8 A, G  A4 S4 K

8 Q( U! p, y3 C6 l0 n  10.身份不同: + ^! C4 p3 n& G/ \) h6 n
  除了少数比库发愿行“大菩提乘”外,多数希望依照佛陀的教导成为佛陀的弟子(声闻)。
" j% z2 P. j  D# _% B# o. g  一切比丘皆应发“菩提心”,都是“大乘菩萨”。大部分比丘把追求解脱生死、希望成为佛陀真正弟子的修行人蔑称为“小乘”。
8 @6 d4 H' d7 `# L0 x$ A6 e. r6 \2 D3 B
  在这里继续讲一件同样是发生在该次禅修营中的事:
/ q/ ?4 m; t  V1 I6 b) u: s: M/ z! K* p  在禅修营期间,玛欣德尊者每隔一天晚上都会给禅修营学员们作佛法开示。在一次佛法开示中,谈到了“障碍法”的问题。所谓“障碍法”,即是造成投生天界与证得禅那、道果的障碍。在五种障碍法中的第五种是“违令障”。经典中对违令障的解释为:只要身为比库,或自称比库者,当他故意违犯任何学处而未经如法忏悔,或未被僧团解罪,则无论如何精进也不可能证悟禅那与道果。
- n$ O) ?& u& ?! W, g; I6 O; E: O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在开示中谈到犯戒比库的可耻、过患、苦报等等。 - W- {# {" m% G7 J  h
听众中有许多北传的僧尼法师,包括宝峰禅寺的常住法师和参加禅修的僧尼,但大家都没有异议,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比库”是指南传僧人,“比丘”是指北传僧人。 " k4 b" Z' p" K0 N% o8 f
然而,假如我们把其中的“比库”偷换成“比丘”的话,那么,应如何看待北传历代祖师大德的证量?!是否在北传的寺院里面否定和诅咒北传僧人?江西宝峰禅寺可是中华禅宗八祖马祖道一的道场啊! $ o; x! r- x# k5 B) ]. B

, `6 P# q9 S) R5 b0 d9 x1 }! N虽然“比库”和“比丘”只是一个字的差别,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他们分别代表着南北传的不同传承。
  Y( ^2 [; J% S当然,差异虽显而易见,我们仍然应看到两者之间的许多共通之处。南传和北传同根同源,皆源自佛陀的教导,皆共尊佛法僧三宝。比库和比丘同为佛教中的出家人,皆是沙门释迦子。 ' o( S5 j: f6 i* M/ n
就好像一棵树,长到了一定的程度必定会有分枝,要让树不分枝是不可能的。同样的,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发展到某个程度也必然会产生分歧,会有宗派的开展和学说的差异。
; ~! a" ~6 c6 K1 K; e, \; U南传和北传就好像在佛教大树上的两个分枝,它们有共同的根,但两千多年的分流也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许多差异。 ' Y/ y/ x# m3 u; ~) A" v2 n/ t4 Y
南传上座部佛教很保守——两千多年来始终如一地保守着佛陀的根本教法。北传大乘佛教讲“圆融”,讲“方便”,讲“随方毗尼”,讲“与时俱进”,只要能够随顺众生,兼收并蓄也无妨。南传和北传的关系既不是修学次第先后的关系,更不是大乘小乘、高下胜劣的关系。南北传之间既没必要互相排斥、互相诋毁,也没必要掺杂糅合、混淆等同。南传和北传佛教各自都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当在彼此互相尊重、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保持和发扬各自的传统和优点。
8 M6 W: n$ u7 \1 \. T正因如此,我们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3 M0 e1 {* \7 i
当然,这样的分别用法只是建议而非强求。 9 f2 v4 {5 k" B: T* r% [3 ]  Q4 s6 O
就让北传佛教的信徒和主张南北传圆融者继续使用“比丘”,让有心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者使用“比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2-22 20:20 , Processed in 0.06250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