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4 g6 }7 f' ]. ^, C" w$ J/ P
~六祖惠能大师~
4 T2 L: t- g* c9 P! t' \
t: R/ j' A: w" ]2 T佛法就是「活法」──生活的方法。佛法離開了日常生活,就成了空中樓閣式的哲學論理,也許能夠滿足一部份人抽象思考的樂趣,對於身心的實際成長卻毫無助益。換句話說,所謂解脫,必然是扣緊了我們的生活的,離開生活、企圖另外找一個「解脫」的狀態,無異緣木求魚。廣義的「解脫」不必然要像古來聖賢、祖師大德那樣地大徹大悟,它可以是:生活裡一個觀念的開通、對於某事忿忿不平的釋懷……等等。透過對佛法的思惟,將能夠漸次整合我們的身心靈,活得更自在。
8 {) o5 J* z/ u( u, \0 K Q! c* d* K; z# o ?; Y
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 U# [* H2 t5 O2 }~六祖惠能大師~ , t% \& l* ]% W( m9 d4 `+ q
0 d) x* x- `+ w/ V5 q- j# P* h \# x
六祖惠能說:「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成佛作祖,用的是這顆「心」;地獄餓鬼,何嘗離開得了它?六祖復云:「人性本淨,為妄念故,蓋覆真如」,是我們的分別心從中妄分染淨、好惡,以致生出種種煩惱、牽絆,自作自受。一旦能夠了解我們的本心具足萬法、無欠無餘,則儘管種種妄念暫時未能弭平,亦當視其為空花水月,笑看來去,無所罣礙。 ( `2 O, n- l) L9 u* p! o$ o1 [
9 H, a' M5 }6 \) A3 q- x {3 V
不學趙州茶,不仿臨濟喝,不添拾得足,不饒豐干舌。
$ l2 X7 y' z$ x) V/ ?% h. f; Z! j' f只述現前因果,便是真正佛法。 ; _# z; d" O7 o5 C4 N- c* `
~古德~
* k* |4 v0 O: ?( E# b7 e$ T) }! M. M7 P" m9 F0 @' n" G; N9 ?6 a
古來禪宗祖師不單單透過語言文字啟悟****,也常藉由身邊尋常用物以及慣常的互動方式來彰顯悟境。當叩問佛法大意時,趙州禪師的「喫茶去!」、臨濟禪師大喝一聲……等等,都足以讓根性成熟的****當下契悟;即便是唐代高僧拾得、豐干兩人互動時的嬉笑怒罵,也都含藏了無限禪機。然而,不論是臨濟喝、趙州茶、雲門餅、德山棒,還是豐干拾得的瘋言瘋語,無非是權宜施設,教人暫時拋去頭腦的算計,當下契入不生不滅的真道。但是,「喝、茶、餅、棒…」是得道禪師的殺人刀、活人劍,尋常凡夫若想也來東施效顰、畫蛇添足一番,那麼不僅求悟求道無望,更且多了一身葛藤,自塞悟門。與其如此,毋寧闡因、論果,把對「因果」的瞭解與敬畏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便是真實佛法、無上密意啊! $ a, W8 i2 _$ T* o, B
2 y" M9 u6 c+ ?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坐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佛恩。
# [' j" h& ^4 M7 A3 |~元代?《緇門警訓》~
0 m+ W+ P9 _5 m2 M5 H1 `, V/ O- s& [6 v( t4 [. v) a$ r9 i
諸佛菩薩為了度化芸芸眾生,分身千百億,在十方國土不辭辛勞地以各種方便親近眾生、伺機教化。經論中,甚至以「乃至無一芥子地非捨身處」來形容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在我們娑婆世界「捨身飼虎、割肉餵鷹」的種種無畏舉措!佛菩薩之所以孜孜矻矻於接引眾生,在於:他們以清涼的空性智慧洞悉凡夫煩惱三毒的虛妄不實,進而生起大悲心,欲救脫眾生永離三界火宅。同樣地,一介博地凡夫雖沒有諸佛般的神通廣大、無礙智慧,卻可以藉由努力學習佛法、化同理心為菩提心、與他人分享佛法的殊勝……等方式修學菩薩道以報佛恩,一步步趨近諸佛菩薩自覺覺他的偉大境地! " C2 h8 P' q( \/ u
+ K+ Q( @6 ^& ^3 T
眼不視色, 耳不聽聲,鼻不嗅香, 舌不嘗味, 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 如此謂之袪褪六賊。 8 r. l0 Q6 O6 v/ j1 d
~古德~ ) R: P- a! n3 d1 m- Q2 G
8 y$ }8 U+ [' v& Q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我們接觸外境的六個管道(六根)。在正常情況下,外界的訊息一個個接踵而來,這六根一一識別,善盡其接收訊息的責任。然而,我們內心的好惡卻時時在這原本自然流動的訊息網絡裡挑三揀四,遇見不順心的就起瞋、碰到順境就貪戀不捨……。於是乎,就好像原是平緩流動的河水,在畸石牽引下顯得破碎而醜陋;我們的心也是如此,本是無礙順暢的訊息接收過程,卻因著好惡而變得窒礙難行,在其間起貪起瞋。「眼不視色, 耳不聽聲,鼻不嗅香, 舌不嘗味」並不意味我們須當個木頭人,而是,當這些色、聲、香、味湧進六根的時候,就只是讓它們「如是來、如是去」,保持自然流動狀態,那麼,我們的心將不致因好惡習氣而受苦。
" g- R. s7 t# H _* O; Y- }- m- ~# F6 y$ [5 s, b: k5 K4 _7 J: [4 I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受盡,規矩不可行盡,好語不可說盡。 4 v+ z9 o/ x. N4 z+ T3 a
~宋?五祖法演~ 8 g4 z4 g0 e8 }+ Z% @: i+ y7 U! C# f+ b
* Z5 x1 _/ d! ^8 s. g6 n俗話說:「過猶不及」,這是因為,凡事都有生、住、異、滅的發展韻律與節奏,若不能善加體察而欲強施己力、一意孤行,勢必得到反效果。人們的福報、權勢也是如此,若是心存揮霍、行為放肆,那麼再多的福氣也有用完的一天。一個團體的規矩訂得太過嚴明而不近人情,則底下成員必然陽奉陰違;當老師的把讚美話語講得浮濫了,時間一久,學生聽猶不聽,不當一回事。從佛法角度看,正因為凡事無常,所以當我們「有」的時候,就應預想「沒有」的狀態,使我們的心隨時保持某種彈性和空間,以因應可能發生的狀況;否則,就像電腦硬碟塞滿了資料,不留一絲空間,隨時都有當機的危險。 ( B& u4 A0 y2 u4 i
) s5 D7 Y7 d5 J; [5 M
楞严一笑
c# U, F( P- ^: O4 h0 c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 $ I: z2 c) T6 w5 X3 m8 T
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3 Y; ]& I4 V- F) b$ i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 v5 l1 t! M* B# I1 N! o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 # q, X) Q4 q' |5 \5 o) v6 M% @1 `
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 ?2 T4 ]$ l! {$ Y" y' m, \; Z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