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314|回复: 0

大宝法王开示 — 戒律的守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2 18: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宝法王开示 — 戒律的守持+ `1 a1 K& o9 S! K! v* d

0 O" d! B8 f2 ?* a尊圣的第十七世大宝法王中文开示问答
6 M) l, ^& B: y1 K/ l6 K, o) I戒律的守持 & 每日必须修行的功课2 g# s6 D1 F/ d( e& `; Q
4 R. o3 ]  n, V3 D( I7 l# O
开示: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邬金钦列多杰/ v) k  @1 Y' c6 K3 Z
时间:2009年6月27日" T) t4 J! G$ c9 M. T0 J% x- h
翻译:西热3 v' _) C+ X, X; j% {& K
文字整理:噶玛吉手8 |* O4 z' B' T- ~
【噶玛噶举中国论坛】编辑组参考整理自生命电视台视频
5 Y2 W, I1 c  J. Q$ g; |) L" v  m9 R6 i7 y/ i$ h- f
  k4 z- w. x& \0 x
      问:有关出家戒和在家戒的守持?
; [/ h1 T! V6 G1 h, I. D
' @( h7 O- Z9 r. L7 [        答:一般佛陀所规定的戒律,比如在《毗奈耶经》中有很多戒律大部分是针对僧众而规定的,并不针对在家人,只有极少数的一些才是针对在家人而规定的。如对于在家男女而言,没有不能触摸僧众的戒律,但是对僧众有一条戒律是不能以贪心碰触在家男女。
; S/ C! |4 O+ N$ T& I5 L
# H1 J  N. X+ V  b 0 i# S2 f0 \7 v4 u
* E+ K7 f! R. H* i  I
       不过如果自己为了避免一些麻烦也可以这样做,守护根门不要起无理不清作意,就是为了避免起烦恼,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总之如果有意义的话,保持一些距离比较好。不过在佛陀所规定的戒律中,僧众有规定不能碰触异性,可是对在家人没有这种戒律。: |7 D. i' y& y

% h! @! a2 g$ Q) [6 P
4 w5 d4 n  q2 k4 S! N& Y" H  v. r: z1 H

$ u' M7 `6 j' e( w0 {9 t* \       在律藏里面所制定的男、女出家众的戒律有不可以贪欲心来接触别人的肢体,在家弟子没有制定这样的规矩,但是你知道师父们有这样的规矩,你怀着关心或尊重他们持戒的心,跟师父保持一定距离也很好。
3 n& w, O7 o4 K9 |  q' m. T- S, ?; u' s: E" l
$ O+ t$ D  A& |8 O* |& j! E

' c8 _- v6 `0 v( `       另外虽然在家弟子没像出家弟子那么多的戒律,但由于我们贪念欲望的烦恼很强大,强烈到自己无法克制的时候,我们想些办法远离那些容易引起烦恼的外缘,这样对自身的修行与对治烦恼的修为上都会有帮助。
6 x8 `) K5 ]4 U. w' [; R
$ K9 e4 ]" r- C# i, n8 U  M' y
0 r; o6 y# z: _, P1 I' Q9 s5 t# ^. E0 j& Q6 h& D. e8 F- p' V
       就象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里所记载,他去天竺时到过一个寺院,那里有个法师比较特别,他不跟女人说话,甚至他的母亲或者他的亲戚来的时候也就碰一碰面不说话,然后他就到里面去了。
6 \! \! K& g, r6 E8 U' l4 s, J& P& H2 E4 u

0 X! G) v: k/ ]& [, ^# p
7 L  H: a4 f4 {% ?       义净觉得奇怪就问他:佛并没有在律藏里制定不可以跟女人说话的戒律,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 G0 W0 e& x9 K) U
9 S$ D3 d/ R$ I  z% C       义净说:他知道佛没有这样的制定,他因为自身的原因必须要这样做才能远离烦恼和欲望,他认为这样对他的修行有帮助,所以他自己定了这么一个规矩。这就代表有些戒条、规矩佛陀没有在律藏里规定,但我们为了自身的修行,自己可以制定一些规矩,帮助我们远离烦恼,但是要看自己的根器跟能力。
, q$ m8 m$ g0 v: G% m, z2 T) o9 h
& m* t& n/ b$ ^2 D6 P/ s) T: d' P/ }: R

9 ]* e+ U7 Y. n7 G6 i
4 F& V1 h/ A3 K5 q% R  F4 f1 C. w       另一个问题,我们常常听说出家的功德,但很少听说守持在家居士戒居家修行的功德,觉得比不过出家的功德。7 _* T+ v& B0 c8 h5 I( m
/ U; z+ K/ C0 K8 f" t, a' U% p2 `* `/ H
        现在不是要比较,但是我觉得真正守持在家居士戒在生活当中能够好好的修行,这个人就是世间跟出世间都具备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出家人是一定要远离世间,但是很多出家人自身的修行不够,当有很多的障碍跟欲望引诱时,有些出家人会还俗。5 s1 y7 n9 N2 U, a( ^
% X, \' O& Q3 I  O

/ r) `2 B1 Z: y4 ^. q
' r$ J$ {+ ]& S. x       但在家居士受五戒后还可以有家人、有伴侣,所以比起出家戒就比较容易守持在家戒。五戒也是佛陀制定的戒律,是佛法最基本的根基,受五戒后我们已经具备这个佛法的根基,不需要离开家庭或世间也可以好好的修行。
( G& n  n7 b: O
' H& y( {( s' K  k% s, ~2 i) ~) g& Q        以前有位在家的弟子,他在家修行后证得阿罗汉果,佛陀亲说这个人虽然是在家居士,但是是得道者,是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阿罗汉、真正的比丘、真正的比丘尼。所以我们能够在家很好的修行,不退转的继续去闻、思、修,这样最后会得到跟出家人同样的果位。在家居士是很有希望这样的,而且比较容易多做功德。6 M6 r6 W  T' H1 s( |8 t) `. M

! n4 k7 I8 ?( U- ^6 A8 T* H" G; c5 ?% A1 R7 j5 }" t( O
% u& m( n( A! z& E, q7 z) d2 v5 ?7 O9 K
. }/ N) G" ^3 c0 }& a! W! I
       问:除了受五戒是不是有在百忙当中有一定要做的早课、念佛?是不是没做这些功课就不算修行?! b: n3 d/ w! k$ G  `
4 p/ K% a+ s; ]
       答:这个问题的我就严肃一点,在家的修行除了受五戒之外,也有一些比较细微的戒条,像我们出家人谈到五邪命,“邪命”就是我们生存的方法是错误的,受五戒的在家居士生存的方法就要注意,我是从中文里面看到的,藏文里面好像没有这个,就像《优婆塞五戒经》里面说,
: P4 i' D7 m# Q2 X4 n
) W/ r4 s) `1 s+ W* Y& C
1 I1 g& o5 U8 P7 m6 [9 B3 h& s/ p" C4 I3 B6 `
       在家居士也有五种邪命,就是错误的生存方法:卖肉、卖酒、卖兵器、卖毒、卖众生。
) N4 D7 }0 ~( @: [6 }2 ~0 t$ d- R% N3 M
         以这种方法来生存的是不对的,这叫邪命,就是邪恶的生存。7 C! g' {$ j3 l: g  l
" H* y1 G( ^* v' ]' u5 O3 Q& g" e+ i
9 `  f2 H  |3 I/ n/ f! n8 d, V* g& p3 E

' M' n0 {% u6 k. N+ H$ G+ o       所以我们在家居士们要记得这些比较错误的生存方法,我们受了五戒之后就尽量远离这些错误的生存方法。我也知道大部分学佛的弟子不会做出如此狼狈的事情,但我们也要注意一下。5 b$ ~( ~" D4 i- v- m5 D& E
4 l: d3 f5 p6 K5 r. s

' @$ w+ L/ @" \) t! W) T
: E$ Z# T, C( ~. n/ k       也有可能我们不直接用这样的方法去生存,但有时候间接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有些人会很较真,但这也不是真正的那些错误,如果直接卖酒、卖兵器、卖肉就不对了,所以这五种邪命要记在心里。; g2 ]% v4 O  h" b
, e3 I& q4 J- |; x- |: p
" v- g# s' ^, z' c' h/ P

$ ~* F" k3 F" y0 |3 s( L+ Q& z0 q: K; K* W+ \
       再来就是早课、晚课。各宗派各有各的早课、晚课,但基本上在皈依戒里三宝的皈依文要念,白天念三遍晚上念三遍这样,但是晚上好像三遍有点难,我们早上起床洗脸、刷牙之后我们可以念一次,一次、二次都可以,中午也是吃饭之前念皈依文,下午吃饭之前念皈依文,这是藏传里面所提到皈依的戒条,这样做也是很好的一个功课。
5 F* [6 D8 A* c7 M4 @0 Z0 B- F3 s/ i2 h; O$ C% F# t5 V
4 h$ ]& q  X) \+ B& e3 _
" U2 \3 w4 n6 X9 w0 K! y

7 s1 ^# H- b% L       念佛,这些不同的宗派或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本尊跟不同的法门,早、中、晚要念哪个我就说不准了,但是无论早上、晚上或者是中午,我们一定要定个时间回想下佛法上的内容比较好,因为我们很忙的时候没有这样订规矩的话,就早已忘掉那些佛法上的东西,
6 I/ M5 B% A3 A$ j/ l  \* m( M) P3 e
+ w( s% I: H4 e  ] 2 H7 l* f" B7 f

- Z% }5 j8 t) O' ?- }, z       只有反反复复的那些世间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一大早开始新一天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脑子要记清楚,不只是洗脸就够了,脑子或者心要洗清楚,然后就开始一个新的生活或者新的生命,你要尽量让这一天成为有意义的一天,(说了一个藏文词)藏文是很有意思的,中文里不知道怎么说,好像你的心一定要送到那边去的感觉,就像你要明天早上三点起床,不是你今天晚上心里说我要三点起床,不是这样,像是你的心早已经送到三点钟,就放在三点钟,到了三点钟心就变成铃声一样,你自然就醒来,有这样的意思。
0 M$ Z8 K+ \! d% H' u+ U6 m" @1 w

: `$ l$ a6 V  R& M, g- a9 ^
7 d, _' a  j% g6 o5 X& t% R2 ]* z       不是你的心说发愿我一定要做,求求啊这样,是求自己不是求菩萨,主要是求自己。菩萨都很辛苦啊,我们求菩萨,菩萨求我们,菩萨说你要做个好人好不好,求求你不要老样子。
- z  {% l( y0 @/ o& P1 Z8 U% {2 A/ K3 L* U" l! ?

& h  _) l3 P$ j% b. h4 u) c1 H, E8 \% r; G% A
       我们拜菩萨求菩萨,菩萨求我们拜我们。我们要把心送到直到今天晚上的十二点,好像就整个日子里我们的善心在运转。一大早是一个新的开始非常重要,到了中午之后,就发生很多事情,大部分人上班或做什么,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好像怒气冲冲,当一些情况发生时我们要想一些佛法上的理论,或者感觉回到这个温暖的家庭里面,休息一下或者自己清净、安静一下,到了晚上,一天到晚工作就有点累了,所以也没有专注心了。
/ H' a" C4 J, r8 U5 k: n8 n9 h' |; Q" i3 I: e- |

: H; U8 }% G& p4 T! r, z8 V/ k8 D  B2 u5 F
       一方面你要算一算今天做得好不好,今天的日子是有意义的日子,还是还好就这样,一定要每天都这样去计算。以前的成就者是怎么做的?他们对自己很有要求,每一天都算自己的帐,今天做了多少恶的、善的,到了晚上他会算帐,像以前噶当派的那些善知识,他们像下棋一样,下棋的时候有白的跟黑的棋子,如果恶的念头比较多的时候,他就放一个黑色的棋子,善的比较多的时候就放一个白色的,0 \- q- E5 W4 \' f4 ^! \
  S/ |5 ~5 x/ j% |

5 [/ \! X5 Q1 B% F9 M% {# s. _, Z7 }: p$ C: G3 C" y" A
       下午的时候看一看今天是白色的多还是黑色的多,他们对自己有很崇高的要求。我们不是故意这样很有压力去做,比较自然就像我们在玩善的游戏,这样的话心比较自然,不要有压力去做这件事。一方面可以对治很多烦恼,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每天都有一种进步。
! z& ?: a5 H( K7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2-23 14:01 , Processed in 0.05212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