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5 16: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接第十四章少年壮志,幸福时光
# |' v3 V6 N N. U6 ?
. o- D/ o' X! Y6 a! M4 X% X% e8 U 我就自告奋勇地说道:“我跟大伯说说,让你不要去当兵了,好不好”
9 E. L4 Q' [6 Y. U& l4 Y
4 z; E' @( e2 c2 b8 e 哥哥笑道:“爹是不会改变的!算了,不说了。奶奶叫我不要叙了,浪费你话费了,就这样吧,有时间给你写信!”
' h. u/ b1 @4 ?" \+ Q+ i+ @8 f0 `7 U/ Y, _3 g. C
“写信?好,等你信件啊,再见,哥。!”我就挂了电话正准备回屋时,电话铃声又响了。
0 ^/ j, B. f! ?& j: a$ w- e0 h+ z | X6 \* G& l& e
“喂,你找哪位啊!”我问道。- B! M; C+ R1 r& c2 v. O& _# D
% J5 y0 f9 o, @2 ~
那边传来了一声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呵呵,就找你啊!弟弟。”
1 Z, f0 \7 Y' B- x3 F" I% {
& T# |9 Q5 h t3 w! O2 c& r4 Y 真的是他,我忙回道:“是哥,你也有时间打电话啊!”我也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讽刺还是真的惊讶!
8 N5 n5 |* m; C& _
$ x0 V# i' N) I; G3 q1 v) s “是啊!”哥哥的回答也让我弄不清楚他到底是惊讶自己也会有时间,还是承认了自己真的很忙。又说:“打你一次电话也真的不容易啊!”; i& S5 `, `/ g, a3 l, K, T
5 `+ d$ g" C# M9 l3 Z
“怎么了?”我问道。
) M8 l% P0 m1 T7 Y4 c7 T& T* H1 X- @% |! S( X/ I* y
“今天除夕,我们有半个小时时间可以打电话。我就想先打给你,一拨号是占线,再拨还是占线。我就先打回家给爸爸,完了,打你家,占线!就又给我舅舅姥姥打!也是长话短说!然后又打给你,亲娘啊,你家电话还在占线!我又打,乖乖,还在占线!!临了我正待走前,抱着试试看态度又打了一次,总算是通了!我简直怀疑是不是合肥市除夕夜打电话全部免费啊!看你打电话都爆了!”虎子哥绘声绘色的说着,我津津有味的听着,还不时笑着他的语气。 e! s# ?! Y: m+ p% E# i
! J# t: C* J6 X% g* I: Q 我就问他道:“怎么,半个小时时间估计打给你爸爸舅舅姥姥怎么说也用了十几分钟吧!怎么?最后的十几分钟准备就这样发牢骚吗?嘿嘿!”" b1 @2 [' `( n; S- Y% X( @
# u, _ ?+ v) q: q5 `6 F
“哦,没事!通信连的战友我们新兵连都是一个班的。而且通信连连长对我很好,之前我在通信连时,经常指导我通信器材的安装和拆用!没事的,我多打十几分钟都没事的啊!”
7 R' H: n/ D& C( ^, E$ {5 W; Z! \) {# l) c# E! h- y) V# [
“哦,难得有人对你这么好啊!呵呵。”我有点心不在焉地说道。哥哥调侃道:“怎么的,谁家醋坛子打翻了,隔了数千里地都可以闻到醋酸味啊!”
5 I9 y# ?7 K. e5 Z' f$ i% k+ ?
; g) z+ K8 `$ I" H( u. g7 D 我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说道:“我不知道,我没闻到。”
. U1 L$ k, a6 ^ e7 H7 X
) r( O) z( D! \8 o. P “哈哈,你啊你!吃醋了还不承认!我还没有问你,这么长时间你再和哪个帅哥煲电话粥呢!你倒先怀疑起我了!”哥哥笑着问到!. F9 o- U) m0 m: K. v G- \1 `
8 {* Q2 |) s' Z6 E6 Z3 X- i
我这才明白过来:“人家哪有吃醋啊!晕呀!真是欲加之罪。刚是和大伯大娘还有哥聊天呢!”" U4 w P% l6 M4 G/ r- G
; j; G0 f0 Y& G" u2 s
“哦,和大伯大娘能有那么多好说的,是和你哥说的吧!”哥哥一语便中的。8 O6 N# e# q" W" [: d$ p) \
3 K; @/ ~9 D2 c$ \ 我怕什么,说道:“是,怎么了,和自己哥哥说怎么了,说有人吃醋,我看没错,也不知道谁吃醋了!哼!”
! D8 c5 @5 W3 e0 x+ S' f! H7 }! H4 G7 S4 G, k) R
“呵呵,行,我吃醋了行吧!怕了你了!你那个哥哥我和他通过电话,那一次我问你妈妈拿到了你成都老家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就是他接的啊!”
$ y9 ^) I+ u f c% h3 l! ~2 }4 o# a3 }& S0 X
“我知道,怎么了,该不会你对我兄弟俩都有意思吧,想一网打尽了还!”我开着玩笑道!* K5 D6 J% A. d7 O) k
8 ~" V1 T% f: I9 [% y) C
哥说:“呵,哪能啊,我只对弟弟一个人感兴趣啊!每次部队里洗澡训练在一起那么多战友,我一个都看不上,只有弟弟最好!”$ R% x- f, T O! Y
& H- s5 y7 V. V2 g “油腔滑调,不过说的还中听!”
+ b, V2 @9 Q6 }0 Z: X' ^8 o: F% {8 d, J
“嗯,你爸妈睡了吗?”( B1 j0 x7 A- w; T* d. W
' _) O) f0 h% _, \0 Q% g+ \
“嗯,刚出去隔壁邻居家串门聊天去了,不然我敢说这些吗?”我解释道。
H% I* z/ b& s: Y7 G) m' k% j# Z& t
“哦,弟弟啊,我在部队每天除了训练就是想你!不对,有时候训练也在想你啊!只要想到你,我就感觉训练也不那么累了!”哥哥夸张的说着。) w- S3 a* E) a% l( A, Z8 r3 @
7 R; f5 h( g6 i6 B0 p
我扑哧一笑,说道:“有那么神乎其神吗?说的人家都不好意思了!”我虽然表面上说是不好意思,不敢当,可是怎么说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小样,出门几个月,嘴变甜了,下次我可要多咬几口尝尝!
* r3 \$ P b/ I
& e( x9 J+ T' @2 e# o 哥哥就忙说:“真的,弟弟,好想你啊!什么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哥神切的体会到了啊!唉,难怪电视剧情侣们常说‘对月行单望乡互,只羡鸳鸯不羡仙’真的,如果可以选择,我也不做神仙,只想和你做一对永远快乐的鸳鸯!你说呢?”哥哥说的很动听,却也很沉重!9 X9 i% ]% L# n$ @5 L4 k' i
$ W# S8 V& P) H
我不希望好好的一个春节弄得我们个个郁郁寡欢,便开玩笑岔开话题道:“那你是做‘鸳’还是做‘鸯’呢?”
* ~$ _& K3 |6 ?8 u& ~+ ?7 S/ m \" j+ W0 y; W- e9 A, m2 t
“你这样岔开话题,算是在回答我吗?”哥问道。我便也很认真的说道:“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可以算是回答你,可是我知道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做成一对鸳鸯的。可是我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爱上你!这份感情来之不易,就算我们最后还是天各一方,我还是永远爱着你的!虎子哥,我要得不是结局的,曾经拥有过你我已经很满意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说这番连自己都为之感动的话,或许我终究还是理性不敌感性的。3 T3 D& D5 ?9 ?
4 i. ?. b! J2 {: I0 T' V
“嗯,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可是我真的好想,好想,好想和你永远在一起!弟,我真的每天都在想你啊。”哥说着这些话我当时非常感动,好想可以飞到哥哥身边和哥哥一诉衷肠,哥又问:“弟,这辈子你能陪哥多久啊?”。* o% W8 s+ {( S' B
9 i) @7 [. i; }+ L( l4 C/ \7 e- ]
我只说了两个字:“永远!”- ]. a* E& F2 b, k" i; x" H, Y4 P
# I+ ], R5 R/ i
“那永远有多远?”哥哥赶紧问道。' p- o7 p4 w* E' C9 `; ^
# e, k; z# N& \3 ~2 H 2009年清明节晚(未完待续)4 c ^( j8 h' t4 r. O" ^8 y
" H" \5 X1 k2 d7 N 我便很委婉的解释道“永远有多远呢?到了那天你就知道了,可是已经迟了,你我都见不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了。”
! g$ }3 j( z+ k ]# M1 a9 C7 Q: O5 j, F" Q, ~0 l
“我笨,不明白什么意思!”5 \8 g8 _ A3 D5 j% d5 ]* m
2 f% P% M/ Y& s, A! j; u3 b( e
我也不知道他是装笨还是故意问的,只好再次解释道:“哦,就是你我都老死的那天。”听到他在笑,我又接着说道,“是够笨的,告诉你不要喝酒抽烟,你不听,现在好了,影响脑部智力发育了吧!”: P9 [( T; a+ x/ J
/ S$ U( q3 G! u: D5 ?8 G9 ^+ I# J4 C “你什么时候和我说了啊?”哥哥笑道,“不过你怎么知道我学会抽烟喝酒了?”
$ C1 ?. s( M$ d: E9 Z) w2 T) n" Z& s& q7 H
我就逗他道:“我是谁啊,能掐会算的,这点事岂会不知?”嘿嘿。9 P4 ^7 _4 D' V2 Z6 L1 _6 U
' X' c8 i% @0 Q' z+ N 哥哥就说道:“说吧,说你怎么知道了的,你在你老公身边安排眼线了吧!嘿嘿。”
. R! G% S8 {: \( V- w4 H4 G$ P, c# g `5 h- f( J% `. ?
汗,这是他第一次在我面前自称是我老公,我当然要为自己名誉而战了,便说:“你叫我老公,我就说!不然我挂电话了!”* T# H. x6 T& l9 j- g6 b) g5 ]
. r/ f8 u8 e0 q4 q' @- w" B0 ^ “好好,好,老公,老公,行了吧!真是我把你惯坏了,呵呵。可以说了吧!”! j; n! k) s) D
( P4 f" Y' ^! |& P5 H% ^. l- m “嗯,表现还可以。”我呢喃的说着,不过只轻轻松松一句话便拿下了他,小样,和我弄!在学校时你不是我对手,现在当了兵照样不是我对手!我就说道:“你说哪个当兵的不会抽烟,不会喝酒啊!嘿嘿,再说你上次你写信的那信纸都是一股眼味儿。”6 R$ A$ F! R7 P% P6 m
" y5 R/ w. K! T+ R 哥哥笑着道:“嗯,那也没办法啊,军营生活枯燥的很,抽烟喝酒不过是一种方式,排遣而已。如果你来了这里,也会学会的!”
6 u; c3 J% V$ Z0 W, j! E& @ x. U8 j8 i" V2 r
“是吗?”我多此一举的问道。" T* N0 |7 b0 @, Z4 S' o* f
3 l( x' |% h( @ x “是,好了,时间过得差不多了。我也不能老占着这个封闭公话亭。呵呵,记住要想我啊。挂了啊!亲爱的老婆!”
* V! _! L4 w( f/ C t+ A3 b+ g w
0 T3 }9 _2 u+ }- [) @7 X/ S “谁是你老婆啊!”7 f9 o" f! x, s) C5 z' k, Q6 S
8 Q$ q& S; O& I1 n$ w3 d
论茶自古称壑源,品水无出中灵泉。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井水煎。器新为活清味永,且从平地休登山。王侯第宅门艳品,揣分不到山翁前。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
: w0 q. d" q; v5 @8 ^* q1 G( j0 w( n/ s$ _! j+ Y. T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得特别的感觉。”这是鲁迅先生在《喝茶》这篇杂文中说的一段话。
: t g* Z! D F4 m2 v; b1 q" o. g+ V3 _1 l
鲁迅先生生长于茶乡,喝茶是他的终身爱好,所以在它的文章中,提及茶事甚多。20年代的北京城,茶馆遍布。鲁迅在北京的时候,也是茶楼啜茗的座上客,这在他的日记中记述很多。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青云阁,喜欢在喝茶的时候伴吃点心,且饮且食,常结伴而去,至晚方归。30年代的上海,每至夏季,沿街店铺备有茶桶,供过路人饮用解乏。鲁迅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在上海四川北路开一书店,门口也置一茶桶。鲁迅得知十分赞同内山此举,多次资助茶业,合作施茶。/ B* M3 e1 g: p
* V* V* x( j6 ?( h. U! |+ n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淡泊,关心民众。他以茶联谊,施茶于民的精神,更为中华茶文化增辉。
, n+ s* z2 p- I1 w7 F1 Q8 o
# c! ~7 L3 f) V4 G4 [& \ 袁枚(1716-1797),字子才,晚号随园老人,钱塘(杭州)人。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代表,诗人和主要诗论家之一,也是一个地道的爱茶人。. T( L+ Y- Z3 Y4 M9 E3 n4 Q" @ [
: h% R- ]* a: x/ a: W3 U1 C5 b% g
袁枚尝遍南北名茶,在他70岁那年,游览了武夷山,对武夷茶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他有一段记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疴、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5 M Z% C! u: @3 C, @1 ?8 @& | ~5 j: u; }* a- {
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洫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尝尽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
) c5 R' _, D! K7 |6 D1 `# Y7 J0 n* K+ M- b6 s+ [
乾隆品茶
; L# ]7 |2 J5 M' Y9 H/ R7 s3 ?3 g2 b! ]7 `' p4 t
江南出名茶,西湖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有口皆碑。乾隆六下江南,自然是为了巡视督导为了游山玩,乃至为了“寻寻爷老子,看看俏妹子”,但不乏也有尝尝江南名茶的意思。
5 b8 @$ I: [2 o4 G/ s5 n/ i# w- A! r/ H4 i7 ^, F4 e R
乾隆巡杭州时,曾在狮峰山茶园摇头晃脑,一杯接一杯地啜饮“色香味形四绝”的当地龙井。喝过之后,余兴未尽,又挥毫题诗,中有“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之句,足见乾隆品功底不凡,堪称行家。当时茶农为感恩这位皇帝知音体己,就把乾隆“垂青”过的十八棵茶树围作“御茶园”,以志纪念。这些茶树至今犹在,清明前后,枝盛叶茂,茶香飘逸。乾隆在太边品尝了一种叫“吓煞人香”的绿茶后,对其冲泡出来的绿汤澄汁,“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大加赞赏,只是稍嫌其名粗俗,不中听。遂据茶叶外形状螺,改称为“碧螺春”。从此碧春,名闻天下。碧螺春的脱俗扬名,当与乾隆皇帝的一解颐一蹙眉大有关联。“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后来跟“龙井茶叶虎跑水”并称为茶水双绝。对于这样的绝品,作逍遥游的乾隆自然不会等闲视之。这位大清皇帝到了四川,又是尝,又是评,硬是把个蒙山山茶喝得有声有色。到了福建,又慢条斯理地酌起青茶极品铁观音……乾隆一路游江南,一路呷香,既大饱了眼,又大饱了口福。作为风流君王,乾隆真会“好享受”。
$ v9 ]; X5 v9 K$ y+ x
3 n7 [$ M/ Z7 I 乾隆不但品茶,还别出心裁地评水。茶圣陆羽在他的专著《茶经》中曾把煮茶用水分为二十等,其中无锡惠泉名列第二。乾隆则用银斗测水,把天下奇水一一注入量斗,以轻者为佳,重者为次,居然轻而易举地评定了名尔座次,并赐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江的冷泉为“天下第二泉”,无锡的惠泉为"天下第三"。好此“轻重测定法”,真叫前人后人一时惊叹莫名!乾隆嗜茶如命,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作引退让位之举,有大臣叩头面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这位皇帝老儿一边捋着银须,一边不无幽默的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
0 E6 D6 g9 t- o3 E4 t' F$ O
4 V: j2 Y- k5 F4 E8 ]+ _ 春秋战国骚客旅人皆好饮酒;至晋陶源明,五柳先生独好明目菊花茶;而众多茶叶之中我最喜欢西湖龙井,然而喝得最多的却又是黄山毛峰和六安瓜片,但其实什么茶叶无所谓,正如鲁迅所说,喝茶喝的是那份感觉,又好像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旅行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