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学组委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长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今年“艾滋病日”前夕,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述的观点和透露的内情都颇为尖锐。
4 C! Z8 ~6 c3 P3 }* g
: L& L( T6 L& l" M O& j& S 性传播成主要途径 意味着将会失控" B* X! M5 L1 z$ T
6 P( j' o7 K% P/ a, ]9 Q 羊城晚报:请您介绍一下今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2 X8 U# ~( W# C
) p& g" r$ A( P 蔡卫平:从全国看,今年的流行特点有三个。一是疫情增幅有所趋缓,但绝对数不少。二是特定人群,如男同性爱增幅较快(以下简称“男同”),这是今年最突出的特点。新发感染病例中,男同性爱占32%。我知道会高,没想到会有这么高。一下子就接近那些发达国家了。这可能和去年全国在大中城市中做了大样本男同调查有关。三是艾滋感染途径,到了今年性接触感染一下子就超越了吸毒。
, d+ Q7 g" @1 P; c. P. X) B v7 v, D- R
性接触本来就是最难控制的途径,一旦成为主要途径,基本上将会失控,我说失控,很多官员不高兴,可确实很难干预。对性接触感染这块,同性爱隐蔽干预有难度,大型娱乐场所比较好干预,现在最难的是那些站街的、发廊的最难管,他们服务的对象就是流动人口,一次十块二十块,几乎不采取安全套措施。
) i: g% |; K4 `, W" E
0 u( |6 H! ^& J% H9 y; N 羊城晚报:听说今年发布的数据,广东的排名退后了一位?怎么看待这些数据和排位?
# B2 d( R# D: r! x. p* h$ a. t- z6 v7 _& n, x
蔡卫平:其实报告的病例数越高,说明工作做得越好,有越多的感染者被发现,可以尽早干预、治疗。
% O1 E# E8 M& u& Q
0 ~9 U' @. ^1 {! g" v) y7 }0 c 羊城晚报:广东感染者涉及哪些职业比较多?6 Q& n" K" j E. S* J
& |6 W! j+ c( o- T) a4 d 蔡卫平:什么职业的都有,教师、医生、公务员(级别最高的有厅级干部)。4 {9 G0 z- c3 ^# E
" J; A3 o5 J3 Y* c7 E9 f
男同多为高知群体 明知危险仍飞蛾扑火2 W$ k- S6 d8 j* O' e
, b* T1 x' N* a/ t
羊城晚报:您说的男同的调查涉及哪几个城市?) j8 z T5 M6 c
8 c) b5 D) T c" [: F% v
蔡卫平: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深圳、重庆这几个大中城市男同群体中的调查,HIV阳性平均感染率达到5%,最高的一个地方甚至达到18%。中国是个乙肝大国,乙肝的感染率才只有10%。在刚才提到的几个城市中,广州排名算靠后的。9 C' w+ c! S4 K$ r( F6 o) v9 I
# R5 }5 C8 |) n% g, } 羊城晚报:您认为男同感染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A2 k# y2 e7 A
2 i6 f2 H, c6 ^- v A' n4 H) g
蔡卫平:一是男同的数量很庞大。有个统计数字说,在普通人群中有同性爱倾向的占3%。以前没有表现出来,社会容纳度提高了,他们就表现出来了。我遇到的病人,有的老婆孩子都有了,到了中年才开始变成同性爱的。我当时也不理解,他性最活跃时期都没有变,怎么年纪大反而变了。他说以前是隐藏起来的,那时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都不允许。有的人结了婚,但潜伏得很深,老婆不一定知道。有的配偶知道了,也不一定会离婚,会想男人包二奶的那么多,包个男伴也没有什么区别。
* N! \ u7 c! n9 X9 {! x% k
4 F% i! U, X" o5 G9 f 羊城晚报:您接触到的男同都是些什么样的群体?( A" O. I( `+ V# e
y) J- Y4 K4 Y, r/ C 蔡卫平:他们受教育程度、素质都比较高,大多数都经过大学、研究生教育,有些还是留学回来的,多是企业或政府中的中高层。年龄层比较广,年老的、年轻的都有,中年的最多。
' Z2 U% T/ ^$ P K+ y) E( g2 P
" E1 A- U; P7 {8 N. x 羊城晚报:他们难道不知道防护措施吗?. t9 l+ I! ?+ ^
3 W2 J4 m2 v+ E' | 蔡卫平:他们对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很清楚,有些本身就是搞医的,明明知道自己很容易感染,还会心存侥幸,不用套。其实他们也很担心,许多人会经常来查,每一次都是考验,来的多了就麻木了。最后查出来是阳性,许多人都平静得不得了,不像其他人,要死要活的。轻描淡写说句“终于中了”,反而彻底放松了,再不用想会否感染了。
, v4 ? W$ V- `8 S# e) ?9 ?/ \0 s- S- \/ Q
男同隐蔽干预较难 应设计适合安全套/ m" n$ P1 I0 M; l1 }$ A+ X
6 v% t' n' F S+ ?% M, D
羊城晚报:男同的性交方式感染艾滋几率高多少?
, G0 V% L; l: }7 @4 w: |, {4 H' C# H% H, {4 c
蔡卫平:阴道交的感染几率是200到500分之一,肛交是10到20分之一。这并不是一个累积的效果,做了9次,第10次不做或用套就不会感染,你只做一次就可能感染,这是一个全或无的概念,可能你第一次做就中了。0 h' |3 U* N s! ^/ U# |# j
. o- X I$ T4 i1 \& C7 @ 羊城晚报:这么高,他们不知道危险性吗?* P4 n9 i; K) F5 f7 g2 O' i" l
4 ~6 ?# X- g) ^! l5 d: q" L 蔡卫平:他们知道代价,仍不保护,我总无法理解。和他们接触多后,我总结有这些原因。一个是安全套的设计问题,男同性交采用肛交,现在的安全套主要是为异性恋设计的,润滑程度不够,肛交时不太好用,且容易破,还可能造成肛门撕裂。应该增加为男同设计的安全套。另一个就是感情的投入问题。和异性性接触不同,他们不存在避孕的问题,只是为了保护。他们和认识的人做,大多数不戴。人就有这个毛病,一旦相信别人,有了感情投入,就会不顾一切了。三是多性伴。和异性恋不同,同性爱没有婚姻约束,很多人都是多性伴。有的人多到数不清。
& O2 b4 v! W6 z+ V3 l
; V6 E M+ I$ z5 s1 g! D8 [8 P 羊城晚报:这个群体干预的难度在哪里?( g9 B, U6 n9 M! s) C
; y4 r' Y5 M/ |! k% n 蔡卫平:男同的干预难度,在于他们比较隐蔽,而且他们比你懂得还多,比你还能讲,再和他们讲要戴套是没用的。用异性的干预措施,不适用男同干预。我们的疾控部门对男同的介入程度还比较低。国外多采用同伴教育的模式,效果会更好些,但是否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个谜。
+ N z8 f5 H) I' X! b8 c" O f# |* q& K
禁毒期感染率反升 管得越紧等于没管
# m0 Q& X6 I. w: ]+ X; Q$ F2 v$ q( a. C
羊城晚报:在艾滋防控上,国外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3 M6 [: G* O! ~* ~3 e
& q9 F( o! ^0 ~( _- |9 Y$ ]
蔡卫平:一个是阿姆斯特丹,他们的红灯区都是挂牌营业的,性服务人员要定期体检,一旦查出感染艾滋,就不能从业了,所以,她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高,知道感染就意味着失业。那里的艾滋感染率很低。另一个是泰国,100%安全套计划已推广好多年,100%安全套,意味着对任何人都要用,甚至自己的配偶。泰国每年的艾滋病感染数都在下降。+ `/ b' @$ w7 A3 L+ c
9 ~! b% {+ h. n9 u- } 这些做法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管得越紧就等于没管,从地面变成地下了。有统计证实,每次禁毒高峰期,艾滋感染率就会增加,禁毒会使吸毒者的吸毒成本增高,以前他是吸食的,就可能变为注射,共用针头就增加了感染风险。扫黄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消费的群体还照样存在,性工作者不过变得更隐蔽,“高干队”(高危行为干预队)都找不到人了。
4 F+ k8 w, e- m2 O2 M' ^8 A
& v# k( \5 i* t% e4 y 羊城晚报:广东在艾滋防治上的支持力度如何?
3 ~; J# K$ [" R* v Y: s- }# y! k) z) h$ x- z
蔡卫平:广东是个艾滋大省,艾滋防治经费每年只有2000万元,广东感染者有4万,广西有10万,可广西政府承诺,三年投入经费8个亿,广东三年算下来只有6000万元,这和广东的经济水平不相称。(陈辉谭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