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祖师传中以龙树菩萨为最,在此就“龙树菩萨”之名的由来谈起。“龙”顾名思义是在龙宫证道故取名为龙,而“树”则是在树下出生的,他生于南印度,提到龙王请龙树菩萨到龙宫而证道的典故,大致情形在此略述。 1 f9 x" C' n* H2 X
2 b5 t* r+ o5 u6 H 5 s3 P1 R7 j: `9 }' C
5 L3 d5 Z% C' |. W
有一次龙树菩萨在那烂陀寺讲法之后,他发现座中有两位徒众,每次听完法后就从土里走开了,同样这种情形有两三回以后,龙树菩萨就问这两位童子:“你们是从何而来?”两位童子回答:“我们从龙宫来。”接著龙树菩萨就要求他们请出龙宫的大乘经典的心愿,这两位童子回去报告龙王后,龙王表示:“请龙树菩萨亲自来迎请经典吧!”于是应这个因缘,龙树菩萨就到龙宫去了,到了龙宫后龙王就展示了许多大乘经典,再请问尊者:“阿 阇黎啊!这些经典你曾经看过吗?”龙树菩萨阅览后回答:“大部份的经典我都没看过,我所看过的经典已经是人间的十倍了,但是来到这里居然大部份的经典是我没见过的。”龙王藉这因缘告诉龙树菩萨:“其实玉皇大帝所收藏的经典还比我多了千百倍!”由此可知,我们学法不是只学一点,像掌中这么一点就引以为足,所以四弘誓愿中说:“法门无量誓愿学”。
, l3 [4 |2 n# i' }8 n
, U8 X: U+ U5 b, L2 j5 J4 F7 `7 E / q3 r0 W; I: U8 D9 w3 w5 }
1 o+ c) q+ D, I2 v9 F! A# w7 A% f
龙树菩萨在龙宫读了广大经典后,就完全通达一相之法,即是深深趣入无生法忍的实相之中,龙王知道尊者已经证道后就将他送出龙宫。那时的南印度,国王非常邪见而且外道十分兴盛,龙树菩萨为度国王就在他前面拿着幢幡整日来回踱步,这一走竟走了七年,七年之后国王才注意到有这么一个人在这里晃来晃去,于是就问:“你是什么人?”龙树菩萨回答:“我是具备一切智慧者。”国王一听很惊讶地说:“你竟敢讲这种话!具备一切智慧之人在我面前?”龙树菩萨告诉国王:“我也不是随便说一说,如果你要知道我的本事,只要我们辩论一下便可知晓,你尽管考考吧!”
/ Y/ E% R6 {3 E' H% f2 H) V9 L# L$ L6 k
, C" D) U0 v( e6 k6 x- j" H% P8 v
6 e! i4 |& b! a# A/ l8 v" ?) o% j 国王心想:“如果我考赢他,因为我原本就是万人之上的君主,会赢是不足为奇,但是假使说不过他那就有失颜面了……”于是国王绞尽脑汁都还想不出方法,情急之下望着天便问尊者:“现在天正在做什么?”龙树菩萨回答:“现在诸天正在跟阿修罗打仗!”是不是真的在打仗?实在无从得知,因为看不见也没有具体的理由根本无法评断,这时国王就像东西噎在喉咙,既吐不出也吞不下,不知如何下台阶。于是龙树菩萨就跟国王说:“我不是打高空乱说的,稍等一会我可以证实给你看。”说完,就从天上掉下一些刀、枪。这时国王又问:“这些兵器要如何证明诸天是跟阿修罗打仗的?”龙树菩萨再请国王稍等一下,接着天空就掉下阿修罗的耳朵、鼻子……,国王见状非常惊讶,也就由不得不信了,因为外道有一些图样可以证明就是如此,当时在场有一万大臣,这时由于亲眼目睹此景,纷纷要求拜龙树菩萨为师请求剃度出家做他的弟子,由于那时是外道兴盛的时期,很多外道团体就非常紧张,便结合起来要跟龙树菩萨辩论,龙树菩萨从容以对。当有智慧不足者,龙树菩萨只要一开口,对方就哑口无言了,根本就辩不下去,而外道最聪睿者,也顶多第二天就被龙树菩萨折服甘拜下风了。此后,国王变成了大护法,每天要送十车的衣钵送到龙树菩萨居处,可见菩萨所度化者实在是非常之多。
: y+ d; {4 @4 U" i8 u5 v2 W8 i
7 `* j2 w2 @: X/ [( A6 K
m2 r' I% e$ L0 ?' H6 I' j! ^/ s, H: \- C# b
虽然尊者已证得空性,但由名字的典故便知道菩萨亦是依缘起而安立的,“龙”是因为在龙宫悟道,“树”是因为在树下所生,所以以龙树为名,不仅如此:龙树菩萨是我们十四代的法藏传人,他的老师是比罗比丘,比罗的上师就是马鸣菩萨是法藏传人第十二代祖师,那么马鸣菩萨的名字又是由何而来呢?
. J- f6 f5 w2 ]/ m
5 I( y; M5 ?2 _1 ?
9 d) r" O3 q: z# c, P3 T& t! R9 _& Y9 P" |, ^$ f# ?
有一次马鸣菩萨在说法的时候,连饿了六天的马,在第七天给它吃食物时,它竟不急著吃,很注意的在听马鸣菩萨说法且非常入神,甚至感动的哀鸣落泪,因此得名为“马鸣”,可见空不离缘起,缘起不离空,阿弥陀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