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419|回复: 5

弥勒菩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 22: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世尊同时代人。
! {; |+ I, H; U# v
/ ^: B9 W! u4 R; K& Y% H* t3 f: }4 i5 o5 L' m: W; o
据《贤愚因缘经》载,弥勒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辅相之家,生而庄严三十二相,十二种好,具足转轮圣王相,身紫磨黄金色,姿容挺特,聪慧异常。辅相欢喜,召相师相之。相师曰善。因尔立名。则问儿生时凡有何相。答言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儿以来。慈予今苦见。相师喜言。是儿者必慈心。因此为立名。号曰弥勒。就弥勒之字,阿难曾问佛。此文载于《贤愚因缘经》中:何因缘故。得弥勒字。佛答。过去久远。于阎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曰弗沙佛。彼时有国王。名昙摩留枝。往佛所时。见一比丘。入慈心三昧。形身安静。放大光明。王见则问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尔。佛答王云。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闻此语。信增钦仰言。此慈心定魏魏乃尔。我亦修习此慈心三昧。尔时。昙摩留枝王。今弥勒是。于世则发此慈心。自此以来。常字弥勒。久习性故。至成佛时。犹名慈氏。 7 Q+ r2 y6 O* H; y; }

, U& N$ [% g1 g$ V/ h8 B- m
8 u4 V% l( K' i# h7 f下面这段摘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食肉经》中的经文,更能体现久劫以前弥勒修慈心三昧的慈悲特点,也更能说明弥勒“慈氏”的由来。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曰华敷,佛号弥勒。有一大婆罗门人名一切智光明,聪慧多智,广博众经,世间技艺六十四能,无不综练。闻佛出世,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誓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于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一心不乱。 * X7 `) \+ k0 P

; Q  n' w1 ^5 c" \0 G* g* ^: u7 e' ?/ y, P6 i  f
时世间有雨星现,连雨不止,洪水暴发,一切智光明仙人不得乞食。历经七日,粒米未进。时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兽。见仙人七日未食,命不云远,法幢将崩,法海将竭,为护无上大法久住,不惜生命,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养仙人。仙人闻睹,悲不能言,心痛欲碎,即语慈偈: ) u& d2 ^7 L5 g* b9 E
: F* D( t* M% X5 h
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8 r8 R8 U2 T, c+ E
1 x3 M- p0 x9 Y3 W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 a  R; J+ u1 Y6 L4 g% F
: I, P3 o  k" M" h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 3 V- m# i* A5 H9 s8 K  T
% ~4 Q0 m* ?* Q# W* O1 q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总不满足。
* i: B6 ?8 [4 `, S* E9 o' r0 }- n2 B  x* ^( Z6 D7 F% n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 p" a* V' A! I7 A2 s; H6 q1 a# h" p  Q( x3 z
偈了,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 % D* Y" _1 `7 l* c
& T: |! ?* S) R3 i0 h  L+ _1 ~8 W
, L+ W% f8 q; n; [& C
以上这个生动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弥勒菩萨爱怜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弥勒菩萨不但自己身体力行,以金刚之志持修慈心,还制定了“断肉戒”,规定弟子不得食肉,开了古印度修行食素的先河。   l) v/ H. S" a( J: q( O& p0 x

: b/ ], W7 x9 _2 G+ j
" S+ B$ c& ~7 R) u9 Q5 ?上述两则摘自佛经的叙述表明,母怀弥勒而能改其不善变得慈悲贤良,乃因弥勒久劫以前修行大慈的愿力所致。从昙摩留枝国王随弗沙佛修慈心三昧,至光明仙人拜华敷国佛诵持《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都说明了弥勒“慈氏”的由来。随兔王母子并命,“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更体现了弥勒“慈氏”的含义。这既是弥勒“慈氏”的由来,也是弥勒修行的特点。
3 Q7 d: ]# Y6 y" c( [4 ~- P
: V3 Q- Q1 I+ c
! Y$ y& b9 ?  X% s5 f- g! a5 R因此,当他遇到释迦世尊,跟随他出家时,才能向世尊提出修慈心观的问题。这一问答,记载于《华严经修慈分》篇里。佛告弥勒:“善哉弥勒。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汝今哀愍诸天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吾当为汝。分别演说。今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习六波罗密。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诸业重障…佛子当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离于分别。未能不知我我所见。常得六种梵天之福。若舍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以来。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 m8 Z5 G) @" `) ]* j4 e3 l
7 B9 m8 |. x7 F% ~" Z
+ o4 T8 V& c" \8 }% M. j8 s这段世尊对弥勒首肯赞扬的经文,进一步表明修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一贯的思想。 ; r2 `1 T1 A7 I- E# K1 q

2 h) g* ?. J8 K% I4 V& `. l7 e$ Y
, t- m, Q; w, |' C) m& L而弥勒名阿逸多,又译为无能胜,则体现了弥勒重修慧学的特点。“无能胜”译名的由来,是因其修唯识观而著称于世。万法唯识,一切唯心。弥勒修此观非始于现在,而是源远流长。在《楞严经》中,弥勒菩萨曾说:“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佛出家。时佛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知尽虚空。如来国土,净秽无有,皆是我心变化所现。”弥勒的唯识观,不仅否定了婆娑世界外境实有,更彻底把尽虚空世界所有佛土,一笔勾销。一切染净因缘没有了,呈现诸法的‘我心’,又将安立何处!这种不定一法的精神,唯佛与佛乃能证知,非凡夫、二乘、权位菩萨所能胜过,故名无能胜。 5 S( P# z4 ?- A, B3 X$ N, y
" q$ l) O* ~& g; Z) S" \) O2 q

# V) K3 _# I6 Z+ v) [弥勒菩萨在佛教中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不仅大乘信仰他,小乘也信仰他。这一论述可在大、小《阿含经》中略见一斑。有关他的事迹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弥勒菩萨随释迦世尊出家时,常与大乘菩萨为伍,和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菩萨等同事。在大乘法会上,弥勒菩萨都占有重要席位。如《华严经》中,弥勒故现楼阁,令善财入于法界;《般若护国》中,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华会上,与文殊共任流通。他还得世尊瑜伽了义之教,九百年后由其弟子无著宏扬于世,此经乃《解深密经》。又创瑜伽学派,将自己的思想、修证的方法论全部付诸弟子无著,使其弟子得以汇成旷世巨著《瑜伽师地论》。后世学子根据此论又衍生出诸多门派,不断发扬光大。 ; u7 j! P; ^+ r5 w) K! k& h. C
- |3 w- s- j+ F, ]" |

9 z+ T6 x, T/ J  o& {5 f弥勒菩萨求道、行道、得道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中,佛语贤者阿难:“弥勒菩萨本求道时,不持耳鼻头目手足身命珍宝城邑妻子及国土布施于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无上正真之道。”弥勒菩萨行道的方法在于庄严国土,护法利生,宏扬释迦教法,拔苦施乐,开启众生智慧,宏播慈心。他取佛果的宏愿则是:使其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于淫怒疑不大,殷勤奉行十善。 ) s: u1 s  I1 A, X' h9 {' J, k  n
; b8 P* V3 v; V& v' J
0 Q% e) a# i  m/ ]4 q: d. }
从弥勒菩萨的发愿、修行的过程可以看出,弥勒菩萨具有与众不同的大智大慧。也正基于此,释迦世尊在他的众多弟子中,对弥勒菩萨总是另眼看待,并选中弥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并重申,弥勒将来定成佛无疑,接释迦世尊之位,作众生的大归依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发表于 2009-9-27 1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佛。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15: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 W+ h& e- ~/ c. |, |2 e* c4 r, s. F
阿弥陀佛
3 g( }! M- Z, D*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02: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chlg 于 2009-9-29 02:19 编辑
) n7 ]) x* O6 W0 f( e( K
% @; G5 R4 z0 z9 m! G, T; k$ }佛告阿难:夫弥勒菩萨摩诃萨,往昔誓行菩提行时,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发如是愿文:
3 U* I5 ], Z' j. ~. B1 i+ U3 o) W& F# S6 Q6 L# E
  敬礼一切佛 及具天眼仙 菩萨摩诃萨 并诸声闻众 8 }6 }- r, z  {5 o

* n* a# n6 I5 s% s4 O  令避恶趣璲 而示涅盘路 引入无老死 敬礼菩提心
+ N7 |2 H* [: P* P  m* [0 h  U6 y) [  g$ a" I& q
  我由无明心 所作一切罪 今于佛面前 忏悔尽无余
( f0 {9 i+ S1 K% |" U9 T% W/ J& E0 j1 o! x0 H) E
  自我三业门 所积资粮福 是我普慧种 愿我道无尽 ( f$ U$ p$ N  f! w# H

  }$ Y) n! L, G  十方诸国中 所有供养佛 佛昔随喜者 我今皆随喜
. P, q5 b+ u1 E1 R% Y8 f2 ?- h" O/ x5 C
  忏悔一切罪 随喜诸善根 敬礼一切佛 愿得大智慧 ! ?7 f! c  U; d3 T: }, L# a4 D
- |# [' u- V8 ^0 M7 L# A
  十方一切处 所有大菩萨 止于十地者 请速等正觉 3 P- X* E! B! D7 |

5 O0 t' e% D1 N  既证圆觉心 降伏诸魔军 为利诸有情 愿请转法轮
/ H/ d5 ?0 ?( v; e# _
9 z7 _& ]8 c; j& R  以大法鼓音 度众生苦际 愿经无量劫 常住世说法 $ ~0 h- r6 X9 F$ r  K

. p6 K8 J1 ], Y  k% v* U' T+ r2 @! Q) }  祈运大悲智 慈济诸有情 陷溺贪欲泽 恩爱所缠缚 ' _2 V7 A  B( L4 C0 N( a

2 `& O, `1 z: H5 c  l  众生被障碍 诸佛不憎捐 慈悲诸含识 拔出三有海
& v; ]$ x" e' f: l: [% z2 k5 O# v+ E
  一切三世佛 所行诸道法 我今皆随学 愿证菩提道
& h- ~' E* o7 q" N3 A, F/ U7 X6 A  S8 U/ g. T
  同登六彼岸 度六道众生 证得六神通 愿成无上道 2 ]6 `: K7 B* Z  r# U% o

$ r# \. p1 ?$ O( ]! }  无生及本源 无处无自性 悟此真空理 无智亦无得 , k4 ]2 ]. N0 U  f3 P+ ~, ?
5 T* M# ^7 v2 L, c
  无命无众生 无背无取向 愿达无我法 既等大仙佛 " J4 b: x7 e5 E8 @
$ J0 m) w4 w% X$ N& [4 x) G& y
  愿不住二执 所摄一切物 为利益众生 不吝行布施
' k/ z% h# ]( _9 s8 Z7 `( B' t2 k8 h" V
  物种侈靡盛 我应用丰足 物性等空寂 圆满布施度
( ^5 f6 T7 K% c$ B* K: R+ ~
2 L2 K3 J: {2 l. U; }( T  所受止作品 无瑕最清净 及无痴矜慢 圆满戒律度 0 u" k1 E& ^0 y  R

& Q( x5 z3 f( l" i  如地水火风 四大无触背 侵犯靡瞋恨 圆满忍辱度 ' I5 M3 x& p& |4 K

4 C" C) E# z9 t* G7 V  发心始终勤 恒喜不懈弛 身心勇猛力 圆满精进度
$ s4 i4 s; F. k3 s3 Q7 ~% K3 j7 G( j; R- w9 y
  调伏正定聚 如幻三摩地 金刚禅那等 圆满静虑度 / _+ w- |" X% Z: i" B
2 ]) b0 e1 ~9 `) j2 T8 |& \
  三种解脱门 三时平等法 闻思修明了 圆满智慧度   E+ [- g8 P+ X' l( ^& r

" i3 v. R5 E4 X+ R3 \& h6 W( p! d3 o  诸佛所称赞 炽盛光赫奕 勤修菩萨行 圆满自他志
: n% `, F1 Q  a, l# U$ A: Y* r$ {# O$ o9 I, r8 i% O
  行此菩萨道 名称慈氏子 圆满六度行 超于十地位
% N7 v" g, q. v( v+ O6 M  d! J- g; R- z5 n+ S0 e5 _' i/ d5 l! e+ G
  我以此善愿众生 命终速往兜率宫
5 l; @4 ]7 J% }' X6 ?9 E' `* e* M4 U% p& I
  受生皆于见法阁 既为慈氏之长子
/ G* B* I5 U% g+ I3 _9 R! R2 ?! l  z
1 m2 X# o' M. x  十地自在降阎浮 证得十力大位时
: a2 P, Q8 y6 f0 k
! ]" U; U9 x; z5 `  愿受妙法甘露味 圆满佛行尽无余 9 s* W# G/ l0 a/ B2 i; @

; s) T! \2 \% ]) g" {% N: O  从此命终承愿力 既得上生兜率天
/ E% q1 B% V! T. l2 \4 F, |/ u' v) M. g6 h6 Z7 i
  忻庆奉事慈氏尊 速得承受菩提记 ! u$ E: b5 P2 |' [$ C0 E( Q* Z
& O* A, I6 P  z8 t: w9 X3 O
  阿难当知,慈氏菩萨摩诃萨,如此以实善巧修净行业,道路平顺,而获无上菩提,成等正觉,成就真实大方便门。) A7 V* X4 O8 e7 a, x/ W6 G; ?

0 b2 `% ?2 c& N# M( l6 c. _/ s: x《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21: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未来之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17: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1-22 15:50 , Processed in 0.06319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