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6264|回复: 12

灵异学教程[转]指引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 13: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lnino 于 2009-5-1 13:36 编辑 . u* ~! Z- T: q/ r
; [" g: P5 M3 z: c- F- ^3 g
" [* q" r* ?4 f8 v- r
——写在前面的话
$ E  X, U3 L9 k7 y5 |3 e2 [% G! `+ f
灵异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科,研究于此的人很多。但很多人根本就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灵异学,灵异学的概念是什么,灵异学的研究范围,灵异学的研究方法等。鉴于此,我特结合多年来的灵异学工作经验,做此培训教材,希望各行各业、各限各界的有同好的人士能够正视灵异学,并能够好好的研习它,将这门学科发展下去。3 {9 [! B$ t6 ?) k; `
我曾经的修行(修炼)理念是:“道释同修一人,内(密)外(显)兼修一心。(不排斥任何宗教有关)”对灵异学的态度是:“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但,灵异学不仅仅于此,如果大家想一探灵异学的究竟的话,不妨跟我“进入”这个陌生的领域。6 o1 G( i( ?/ Q% }( [; b  P
在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研习灵异学是一个危险与刺激并存、困苦与荣光共享、泪水与欢笑同在的业余职业,大家在确定研习以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入灵异门,几世难跳脱。”灵异学分三个研习层次,每个层次又有若干个级别(具体的级别划分,我会在以后的课程里提及),大家如果只是对此好奇,可以只研习第一层次,如果自己能接收、并且有悟性和天赋的话,可以考虑进入第二层次的研习,但,进入第二层次就是真真正正的进入了“灵异学”,也就真的“一入灵异门,几世难跳脱”了。因此,我现在要给大家讲的、也是可以公开讲的,是第一层次的内容,大家可以放心研习,旨在大家对灵异学有个真正的认识。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不吝赐教为盼。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堂
( Z! a% p- x, E+ f& [灵异学的概念  t) o& J: ]' F" p! M  A
什么叫灵异学,简单的说,就是研究“异灵”的学问。7 J  v9 R7 K. h* x( F; O2 @* A' K
那什么又叫异灵呢?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根本是一种灵体的存在,我们都是人类,所以,有异于我们人类灵体的其他灵体我们都称之为“异灵”,研究它们的学问自然就称之为灵异学。那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有很多时候,我们连我们自己的灵体都不能了解,怎么能去研究其他的灵体?事实上,我们的原始灵体是一种“无”的纯净状态,经过后天的轮回与外界的污染,早就变成异灵了,所以,我们研究灵异学,当然也包括研究我们人类自己——因为我们现在的灵魂早就不是真正的人类的灵体了。
" P& C4 Z$ ?8 R' c; \$ o" g灵异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 D! N! a* U* ]6 Y8 a灵异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很广,只要是“异灵”都是它的研究对象,只要是非正常的事件都是它的研究范围。具体的对象可略述为:神、佛、仙、菩萨、妖、魔、鬼、怪、外星生命、及所有的非正常的人、动物、植物、固体、液体、气体等;具体的范围包括所有的非正常现象和事件(如特异功能、气功、法老诅咒等)。& g9 a5 w; Q5 a2 i) e0 H  j! I
所以,通过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古而有之的玄学、黄老庄学、仙学,外国近几年流行的神秘学、灵学,及各种宗教有关的——例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萨满教等等,都属于灵异学的范畴。在这里,我到不是特意把灵异学推到一个最高的位置,从某种角度来说,灵异学有的时候甚至是跟其他的学科平行的,一旦某种事物从人类不可理解的领域过渡到人类可知的领域,它也就脱离了灵异学的研究范畴,所以说,灵异学这种研究所有未知事物的学科是最有科学生命力的,无论在任何时空,都可以存在,并由“灵”来研究它。4 `0 L' w- Q8 z, ?% a" z& c
灵异学者
# }  Y# j9 M9 m研究灵异学超过3年以上的灵体,大多数情况下特指人类。
" b  M) A/ _- ?8 [# V灵异学家
& R8 s6 c3 G5 o/ k. s' L1 h1 a研究灵异学超过9年以上的灵异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期:3月14日6 @" a% _6 \# W) F3 g5 t
时间:下午3点整6 Y  N* n- a: O
内容:魂魄    ——执教 枪烟酒仙, K" M3 c2 f9 n' `

+ L* E9 F! {/ v/ |! o" d8 f
% e2 Y' z& ^& i/ w2 `/ _" k7 ]
  i3 \$ f+ l8 B% f( l人类现今的灵魂也是灵异体,所以,研究灵异学当然也包括研究我们自己的“根本”~
. A% Z* c% j" P( M# M——魂魄6 O! V4 D( o5 Q0 S
纵观天下,对于魂魄的理解属道家最为透彻和深入,也比较系统,所以,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道家是怎么说的~: i7 i# w- V! I( H7 K. S$ V
就我们通常所说,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 f+ a' A0 Z3 s( J# c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 v9 e4 u6 D0 e, q# t7 W) X6 X" |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f9 u$ ^: C0 J2 P
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并常附于人体之上。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 s$ A& y% ~9 k; J
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8 N! P* u3 n- I& D9 m8 X: V9 y"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 i+ L5 x  T- [, p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W7 h# k/ [: ~/ K" d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9 S0 F/ p4 f  W" V2 S2 @4 p% o8 ~8 T, M
其实每一个人的眉心轮天眼都是打开着的,眉心轮又称为月轮。月本身就是一个开着的目。目又为眼睛。所以月轮眉心原来就是一个开着的眼睛。月无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时兼得地魂的影。月明之中自能成相。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I+ B$ u0 r( |' c$ ?
   命中之日在左而不在右。意即日出东方,明月西沉,早晨之大象。倘若日在月左,虽则能明。右日之明乃为暮晚之象,明不能久,不若早晨之朝日,明能长久。此朝乃万佛所朝,大道所归,也即是大日如来之所在。3 a, F  [- O; b9 P5 B
地球上的所有人联合构成了人类社会,那么所有人类的天魂和地魂也分别构成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社会。天有天的规律。地有地的法则。由每一个人的天魂和地魂,与相应的天社会和地社会,联合构成了能够影响人类前程的宇宙大运。
  L1 Q1 D. A" p) V
" S$ u; y& k; Y1 K# \+ T6 l% G古人认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也有说三魂六魄的,三魂又叫三精。这种说法来源于道家,如道书《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1 ~+ a0 `! I5 R' x* {4 g! ?' f+ h8 D' v8 `$ _
典故——
+ ?" G, V8 K* f4 t+ N. H9 Q, r/ N' l! c5 P  m0 Q( t- S) c7 `
《玄怪录》载三魂七魄故事:
( R' O+ O. x& \" G唐元和五年五月,司戎郎崔宣子崔环病中被两黄衫带到阴间判官院受刑。崔环站判官院外,忽听到四声以杖击人声音,旋有阴吏出来对崔环传话:今且宽恕,只将你轻杖四板放归。崔环说:“此身不入,何以受刑?”阴吏说:“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家,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胫合有杖痕?”崔环拉起衣一看,两胫上果然各有四条杖痕,且痛苦不堪,不能举足,只能匍匐而行。
5 `7 M" d" K5 H* g% H: B
' v8 @: s/ r! L清袁枚《续子不语》亦载:
2 ^$ f2 h! ?4 b5 _% j2 c杭州风俗,新娘子过嫁时须手执宝瓶,内盛五古,入男家门后交换,然后放在米柜中。某日,一梁氏新娘执宝瓶过城门时,因守门人索钱吵闹受惊,随即精神恍惚。后喝一碗符水,才神魂稍定,乃对人说:“我有三魂,一魂失落于城门外,一魂失落于宝瓶中,须向两处招归之。”家人依言施行。新娘子说:“城门外魂已归矣,宝瓶中,魂为米柜所压,沿不能出,奈何?家人又依言施为,新娘病才好。
0 J9 a3 P& q& I, Y7 C. Y  D$ u5 j, T* G' s7 u* a3 C& U6 m% P7 n
而梦笔生《续金瓶梅》中的沈花子也有三魂:7 Z, k* ^  M/ U
一魂在阳间随身乞食,一魂留在阴间做饿鬼受罪,还有一魂在西门庆坟上守尸。某日清明,沈花子不小心摔死在路边。正遇上替西门庆守坟之魂,便把随身魂叫到西门庆坟内。两魂各诉其苦,甚至打起架来,随身魂怪守尸魂不该把他骗来,误了他清明节的好生意;守尸魂却怪他终日游食在外,让自己干守尸的苦差。直到土地神来把两魂叫去合入前身还阳才算了事。
8 t2 g  C; I% U, L8 n: Z& f. p8 k% r( a+ Q' w/ x9 n# T4 e& E, Z
袁枚《子不语-随园琐记》中曾自述:, P' B" V( w3 C% V8 S5 T
他某日病重高烧,感觉到有六七人纵横杂卧一床,他不想呻吟,但他们呻吟;他想静卧,但他们却摇醒他。后来高烧退去,床上人也渐少,等到烧退尽,那些人皆不见了。原来,与他同卧之人,皆是他的三魂六魄。
& U! u$ ~4 B) c" V3 Y  D( k! K“三魂七魄”的出处是《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0 B" b# a! o) ~' T2 Q5 o, `% `& Y) ?! ^$ S在《离骚》已可见到 "魂" 与 "魄" 二字连用, "三魂七魄"有时被人认为三与七并不是有特定意义, 有时又被认为在医学与黄老尚有其意涵,在此摘录了不同人的看法,瞧瞧哪种说法可靠。
) b5 I, Y1 {  _: ^$ ]4 L7 g+ a( ^  i7 a' O. p# C
转载自欧崇敬博士的<<浑沌之知的讲造>>第十章:
& l; k- z# Z# f我们在春秋战国时代里关于<魂>、<魄>的地位,以及「人」在多重时空中的存在属性问题已被把握到了,却尚未成为多重知识整合。所谓的多重之知识整合即是其与<八卦>、<五行>的结合等发展。很明显,<三魂七魄>即是与<八卦>这一知识系统结合后而产生的内涵。而不代表"个数"的<三>或<七>。在汉代由于黄老道家及医家对此观念的发展,使得<魂>与<魄>的观念已明确地成为<三魂七魄>,事实上此四字乃说明着<魂 ><魄>二者属性的关系,亦即<水火>对偶性的关系。
  J6 G: D7 V' b/ X而魂魄这组字词也应限定在医学和黄老之学的叙述系统中才有其正确的意义。当<三魂七魄>被误用为三个魂、七个魄时,一切认识的混乱由此而起。另一个宗教上的发展,当魏晋南北朝以后,道教对此理论把<三魄>与<祖宗牌位 地府.墓碑>结合时,表称人死后的世界乃是以三个魂各立于<祖宗牌位 地府.墓碑>各一。于是<魂>的认识乃被阶段性地确认。我们要问的是何以<魂>因<八卦 >中的属生与方位介定,以从属为一种医家的观念后被转化为一个数量上的时空属性呢?一个很明显的疑问则是:若在其他宗教中无此之设立,则是否仍为 <三>呢?
9 w2 o$ z! I! m当我们从这样地循问,很明显地发现问题所在,并且可以推断出<魂>应回复春秋战国的认识结构中,<三魂>的使用是<八卦 >系统中的指涉,而非一个数量的指称,魏晋以后还为<三魂>命名以确立为<三个>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当然,关于< 七魄>为七个与为七者命名的方式,亦是相关的错误。
5 _$ q7 U/ @6 v——转述自许衡山先生的<<先道静坐丛书之开天眼神通研究>>
$ \9 ^/ V2 I# X
1 I( F! y( S! T/ o
# H0 J5 i9 ]( x5 o' k人因为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会活动的肉体。) m0 T3 |- w$ i: j, f% M
三魂分为:7 t9 L6 o) d# C% M' S5 L
一.灵魂--又可称:天魂跟主魂
( |' @- U# d4 U$ S: q二.觉魂--又可称:地魂跟视魂% ^4 r$ B, H8 ?* E
三.生魂--又可称:人魂跟象魂
+ S. t7 i* h# c+ U' C七魄分为:
: ?# o% O6 m5 V% R! E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 T. `$ Z0 ~  n' i# u  l8 ~三魂在于精神中. 七魄在于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 S5 h4 }* ?1 Q  W7 e
七魄归肉身消失. 肉身消失三魂七魄之归处。
$ u, B; O$ m& j2 S主魂--为天魂.他往空间天路报到.因主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灭的无极.虽然有肉体的因果牵连因之不能归宗源地.只好被牵带走上空间天路之寄托处暂为其主神收押(主公)"天牢"。' W' `2 g7 s  Z' T; Q* E4 G
觉魂--为地魂.往地狱报到.(因觉魂本来是主魂的"电脑".可知主魂一切之因果报应. 也可指使"生魂"肉身之善恶.所以肉身死亡再进因果是非地--地狱)。
& Q! H+ }; w6 H, L- c生魂--为人魂.往墓地报到.(因人魂本来是"祖德"历代姓氏流传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后再墓地对神主.来来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处)。
6 t4 \' b3 m( q6 c( V七魄在肉身死亡时已随之消失.就无须再说。9 J: @! _5 _! t; a
转载自徐华震的<<西洋神秘学宝典>>0 r* b" W3 Q! n1 U2 `9 ?
三魂 -- 是中国式的对人体能量的一种称呼,尤其以带有主要意识的能量体的称呼,而此三魂主要存在于人体的上丹田(玄关)、中丹田(太阳神经丛)、及下丹田(脐下三指幅)处。; N0 H% e5 P/ c, w# p
七魄 -- 中国式的对人体七个能量体的称呼,此七个能量体分别来自人体的海底轮、脐轮、太阳神经丛、心轮、喉轮、眉心轮、及顶轮。
% w$ \$ [" ]2 a; l# x9 |$ D; e+ S) K
李凉<<天齐大帝>>中, 将军阴魂与道士柳志宏间的对话:
& b7 n3 E- a1 A" y启禀法尊!阳世之人有三魂七魄,乃胎光,爽灵、幽精三魂尸狗、伏矢、雀阴 蚕贼,非毒、除秽、臭肺七魄,各主精神、气及心、胃、肾、肠,胆、肝、肺,三魂七魄去半便性命危,阴世魂魄也有魂精糖及魄精两者若幻灭,便将魂飞魄散永世轮回超生了.”“哦 原来如此道家虽知人有三魂七魄,却知阴魂尚有“魂魄之精”?- I% b2 ~, m5 b0 ?
所谓魂飞魄散散便是指此了。
; n: t  M7 A3 `6 P, ?2 w( Y4 p- i0 x2 g) T9 L6 i
这里需要说一下,七魄还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身体的七种液体构成了人体,一种是骨头、肌肉、筋、血液等等几种人体的成分构成的,大体都是一类的概念~. L" W) ~0 y7 b$ g6 s0 W3 i

* B! j% F9 P/ p
6 r' e4 }$ g2 I, n4 _综上所述,我们平时所说的“灵魂”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就是“魂”和“魄”,这类概念的理清,也有助于日后灵异学的研习~. K2 |% K& d. t! W2 u8 s
2 y5 @: [( s  V/ j: H$ {

. |$ `* c+ _9 }# i+ b4 H
, H* N' [  P8 p* G' w7 Q" H1 p5 Q1 {/ M( F8 J; z
: E. ~/ x8 x+ X
. P" T, ^- i" h- D/ m
& {% n. l$ }4 T& \9 c
                                                                       助手—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期:3月14日" Y: i: \; N, r, Z& H( N; L! {
时间:下午3点整$ N; o5 M* H' ]+ ?  Y) Q
内容:魂魄    ——执教 枪烟酒仙( f) @- i/ \5 W1 w* A( q  m

! d$ ?/ P( t) }7 B  A! x4 t, ?  s0 [; i1 @$ Y& J, u3 Z8 g

- }: t' o. i9 P人类现今的灵魂也是灵异体,所以,研究灵异学当然也包括研究我们自己的“根本”~
6 ]% Z- I" q5 b" G1 \0 Z% Z0 T——魂魄+ n: j. u7 `/ s& x
纵观天下,对于魂魄的理解属道家最为透彻和深入,也比较系统,所以,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道家是怎么说的~
( }" g3 O1 J9 a2 c& P就我们通常所说,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7 r- t3 H/ \- r& V, t" y2 F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 U8 r9 d( L" Q- x% B2 E( r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 J3 v; q% E- M; O/ I3 L# J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并常附于人体之上。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5 E, F9 Z1 n  W2 Z" s- a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 O4 R7 t* ^4 h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I  ~4 l! H# ]. h$ I6 i# Y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 u6 m- l- |0 i6 O# d. R8 F3 ~: E$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 F# I& J6 c. E9 I" _其实每一个人的眉心轮天眼都是打开着的,眉心轮又称为月轮。月本身就是一个开着的目。目又为眼睛。所以月轮眉心原来就是一个开着的眼睛。月无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时兼得地魂的影。月明之中自能成相。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9 E* t- S/ W  o   命中之日在左而不在右。意即日出东方,明月西沉,早晨之大象。倘若日在月左,虽则能明。右日之明乃为暮晚之象,明不能久,不若早晨之朝日,明能长久。此朝乃万佛所朝,大道所归,也即是大日如来之所在。
& g; e0 n: g' k5 }地球上的所有人联合构成了人类社会,那么所有人类的天魂和地魂也分别构成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社会。天有天的规律。地有地的法则。由每一个人的天魂和地魂,与相应的天社会和地社会,联合构成了能够影响人类前程的宇宙大运。3 [9 C! ^# B! g% c4 ?

% o$ Z* A0 r. b1 q: _0 v. N4 r古人认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也有说三魂六魄的,三魂又叫三精。这种说法来源于道家,如道书《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 a( h" g; N6 S; L
( @& L, E. f+ h) x# h2 l典故——$ @, _7 X- h7 x! E& `. ~) J* a
. D6 \# v" w: b7 f/ {* C
《玄怪录》载三魂七魄故事:4 z+ W: a6 J. Q: C5 I. t6 Y
唐元和五年五月,司戎郎崔宣子崔环病中被两黄衫带到阴间判官院受刑。崔环站判官院外,忽听到四声以杖击人声音,旋有阴吏出来对崔环传话:今且宽恕,只将你轻杖四板放归。崔环说:“此身不入,何以受刑?”阴吏说:“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家,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胫合有杖痕?”崔环拉起衣一看,两胫上果然各有四条杖痕,且痛苦不堪,不能举足,只能匍匐而行。, ~( Q$ R1 Y* ~* D6 x3 f
+ r1 p+ @1 `* d5 {* ?
清袁枚《续子不语》亦载:
" `) b& J8 t/ Q. S, E" D杭州风俗,新娘子过嫁时须手执宝瓶,内盛五古,入男家门后交换,然后放在米柜中。某日,一梁氏新娘执宝瓶过城门时,因守门人索钱吵闹受惊,随即精神恍惚。后喝一碗符水,才神魂稍定,乃对人说:“我有三魂,一魂失落于城门外,一魂失落于宝瓶中,须向两处招归之。”家人依言施行。新娘子说:“城门外魂已归矣,宝瓶中,魂为米柜所压,沿不能出,奈何?家人又依言施为,新娘病才好。
. g: G. {5 R2 r) e2 K
( o: C+ J+ C# e( Y7 r, f而梦笔生《续金瓶梅》中的沈花子也有三魂:
6 C( Y* ]' q/ t一魂在阳间随身乞食,一魂留在阴间做饿鬼受罪,还有一魂在西门庆坟上守尸。某日清明,沈花子不小心摔死在路边。正遇上替西门庆守坟之魂,便把随身魂叫到西门庆坟内。两魂各诉其苦,甚至打起架来,随身魂怪守尸魂不该把他骗来,误了他清明节的好生意;守尸魂却怪他终日游食在外,让自己干守尸的苦差。直到土地神来把两魂叫去合入前身还阳才算了事。) P% k9 n$ N7 L: E1 t
5 @+ a0 ]! Q6 b3 h
袁枚《子不语-随园琐记》中曾自述:
7 U+ C# |5 n: g2 G他某日病重高烧,感觉到有六七人纵横杂卧一床,他不想呻吟,但他们呻吟;他想静卧,但他们却摇醒他。后来高烧退去,床上人也渐少,等到烧退尽,那些人皆不见了。原来,与他同卧之人,皆是他的三魂六魄。
2 a# _3 u' \; F0 ]5 T  P“三魂七魄”的出处是《抱朴子&#8226;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5 z( h$ l" T+ s3 k8 C5 F6 C
在《离骚》已可见到 "魂" 与 "魄" 二字连用, "三魂七魄"有时被人认为三与七并不是有特定意义, 有时又被认为在医学与黄老尚有其意涵,在此摘录了不同人的看法,瞧瞧哪种说法可靠。2 {" R# y, R/ R" V3 E+ x; T6 b

7 @& ^: r1 W, K  @* z& l转载自欧崇敬博士的<<浑沌之知的讲造>>第十章:
" }7 P- d- ^: G1 D5 t8 S$ s+ F我们在春秋战国时代里关于<魂>、<魄>的地位,以及「人」在多重时空中的存在属性问题已被把握到了,却尚未成为多重知识整合。所谓的多重之知识整合即是其与<八卦>、<五行>的结合等发展。很明显,<三魂七魄>即是与<八卦>这一知识系统结合后而产生的内涵。而不代表"个数"的<三>或<七>。在汉代由于黄老道家及医家对此观念的发展,使得<魂>与<魄>的观念已明确地成为<三魂七魄>,事实上此四字乃说明着<魂 ><魄>二者属性的关系,亦即<水火>对偶性的关系。
6 I  U: ~; H: X+ ~而魂魄这组字词也应限定在医学和黄老之学的叙述系统中才有其正确的意义。当<三魂七魄>被误用为三个魂、七个魄时,一切认识的混乱由此而起。另一个宗教上的发展,当魏晋南北朝以后,道教对此理论把<三魄>与<祖宗牌位 地府.墓碑>结合时,表称人死后的世界乃是以三个魂各立于<祖宗牌位 地府.墓碑>各一。于是<魂>的认识乃被阶段性地确认。我们要问的是何以<魂>因<八卦 >中的属生与方位介定,以从属为一种医家的观念后被转化为一个数量上的时空属性呢?一个很明显的疑问则是:若在其他宗教中无此之设立,则是否仍为 <三>呢?" W3 E4 _- g$ M' f- q
当我们从这样地循问,很明显地发现问题所在,并且可以推断出<魂>应回复春秋战国的认识结构中,<三魂>的使用是<八卦 >系统中的指涉,而非一个数量的指称,魏晋以后还为<三魂>命名以确立为<三个>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当然,关于< 七魄>为七个与为七者命名的方式,亦是相关的错误。: P4 i9 f8 |7 G/ O% f% F/ J
——转述自许衡山先生的<<先道静坐丛书之开天眼神通研究>>. A" X# ^  V6 h7 B7 Y; _
6 s2 ]' L7 Y$ e2 B
- D& N8 [# a( s6 ]* ~
人因为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会活动的肉体。; x; D* ^1 }: U
三魂分为:/ I6 ^# ~* g- j3 u/ P! z
一.灵魂--又可称:天魂跟主魂0 h3 d- ]- [/ C( W6 x
二.觉魂--又可称:地魂跟视魂
+ a5 w$ W& s% k1 T, n5 _三.生魂--又可称:人魂跟象魂* W: r; W, J( `" u& D- Y
七魄分为:, K* g) Y! a; f- g6 v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 ^2 _3 i! H6 e! d
三魂在于精神中. 七魄在于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 \$ [3 h6 o; f
七魄归肉身消失. 肉身消失三魂七魄之归处。+ r6 N7 }8 M. Q7 L3 A$ s& E
主魂--为天魂.他往空间天路报到.因主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灭的无极.虽然有肉体的因果牵连因之不能归宗源地.只好被牵带走上空间天路之寄托处暂为其主神收押(主公)"天牢"。! M3 x' p# L5 o5 j% V) o" T
觉魂--为地魂.往地狱报到.(因觉魂本来是主魂的"电脑".可知主魂一切之因果报应. 也可指使"生魂"肉身之善恶.所以肉身死亡再进因果是非地--地狱)。5 m( Y' R9 b4 |% {0 W9 z
生魂--为人魂.往墓地报到.(因人魂本来是"祖德"历代姓氏流传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后再墓地对神主.来来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处)。3 o1 r6 Z; {, q/ m0 m
七魄在肉身死亡时已随之消失.就无须再说。
9 e- ]3 h  Q# z; t3 S转载自徐华震的<<西洋神秘学宝典>>5 }; F) _4 b' F2 W4 u2 o' F% d
三魂 -- 是中国式的对人体能量的一种称呼,尤其以带有主要意识的能量体的称呼,而此三魂主要存在于人体的上丹田(玄关)、中丹田(太阳神经丛)、及下丹田(脐下三指幅)处。6 C3 A1 F: Z1 c1 m, J
七魄 -- 中国式的对人体七个能量体的称呼,此七个能量体分别来自人体的海底轮、脐轮、太阳神经丛、心轮、喉轮、眉心轮、及顶轮。  C! T% _1 k! d) q- _

% ?9 v; s# t! h( Z+ _李凉<<天齐大帝>>中, 将军阴魂与道士柳志宏间的对话:
8 p/ J+ K9 ^6 v0 V  L# d  Q& m/ `启禀法尊!阳世之人有三魂七魄,乃胎光,爽灵、幽精三魂尸狗、伏矢、雀阴 蚕贼,非毒、除秽、臭肺七魄,各主精神、气及心、胃、肾、肠,胆、肝、肺,三魂七魄去半便性命危,阴世魂魄也有魂精糖及魄精两者若幻灭,便将魂飞魄散永世轮回超生了.”“哦 原来如此道家虽知人有三魂七魄,却知阴魂尚有“魂魄之精”?2 D( J' a8 H' M( X
所谓魂飞魄散散便是指此了。9 b( Z) _0 u$ y( e1 E% k" ]$ {

4 d0 Y: a2 h: k* j7 Z这里需要说一下,七魄还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身体的七种液体构成了人体,一种是骨头、肌肉、筋、血液等等几种人体的成分构成的,大体都是一类的概念~
  Z  T# A( }* T4 s- L& N. N! x4 p3 |  q7 q2 u! p

- B( F3 G; W+ j5 A+ h综上所述,我们平时所说的“灵魂”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就是“魂”和“魄”,这类概念的理清,也有助于日后灵异学的研习~
/ k2 n( {; b; u1 \2 X7 O
3 V. Q' D" P) A) h+ N* ~9 y
3 H0 x! W/ Z' U; L+ P0 D7 T
6 A0 _( v" h4 C8 M, u7 v6 m1 i/ k) C& [- K- a
8 J# |8 Z3 V# ]4 E5 L. Y$ t
0 M$ _( w' k& n9 W% i8 z

) q: M" D( L1 S4 |# _3 `- e5 t4 R- s                                                                       助手—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22日  课程$ e" |/ N+ O  P& r
主题:各路神仙介绍
) Y1 |1 P: G4 S+ |3 ^, _# ~
8 r5 g, {- H! w$ [: N研习灵异学是需要有至少一个坚实的信仰的。此信仰可以是宗教或者其他的,但,就目前大家可以接触到的来说,宗教的信仰是比较大众化的、系统的,所以,信仰宗教是比较可靠的方式方法和门派。
) v! a8 T0 T/ P  ?, A; k鉴于我们都是东方人,所以,修习和信仰东方的宗教是比较合适的。但也有极少数东方人是与西方的宗教有缘,西方人与东方的宗教有缘的。总而言之,修习和信仰合适自己的宗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准确的标准。
! r3 q9 \1 f( J6 `2 a6 U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下道教的各路神仙,也有助于各位的修行之路。
5 ~2 u) i! ^1 b9 z$ b三清尊神介绍:6 N- @0 b3 A+ I0 T5 Z
先天尊神 - 灵宝天尊! T4 c+ j2 g. |% H2 t9 \: y

4 i+ M' c. ?% G/ L! [
% a' P3 b: r8 u* q灵 宝 天 尊 的 由 来 : 灵 宝 天 尊 是 道 教 最 高 神 灵 「 三 清 」 尊 神 之 一 , 原 称 上 清 高 圣 太 上 玉 晨 元 皇 大 道 君 。 齐 梁 高 道 陶 弘 景 编 定 的 《 真 灵 位 业 图 》 列 其 在 第 二 神 阶 之 中 位 , 仅 次 於 第 一 神 阶 中 位 之 元 始 天 尊 。 唐 代 时 曾 称 为 太 上 大 道 君 , 宋 代 起 才 称 为 灵 宝 天 尊 或 灵 宝 君 。 据 《 云 笈 七 签 》 引 《 洞 真 大 洞 真 经 》 , 灵 宝 天 尊 系 「 玉 晨 之 精 气 , 九 庆 之 紫 烟 , 玉 晖 焕 耀 , 金 映 流 真 , 结 化 含 秀 , 苞 凝 元 神 , 寄 胎 母 氏 , 育 形 为 人 」 。 《 灵 宝 略 记 》 则 称 「 太 上 大 道 君 以 开 皇 元 年 托 胎 於 西 方 绿 那 玉 国 , 寄 孕 於 洪 氏 之 胞 , 凝 神 琼 胎 之 府 三 千 七 百 年 , 降 诞 於 其 国 郁 察 山 浮 罗 之 岳 丹 玄 之 阿 侧 , 名 曰 器 度 , 字 上 开 元 。 及 其 长 , 乃 启 悟 道 真 , 期 心 高 道 , 坐 於 枯 桑 之 下 , 精 思 百 日 而 元 始 天 尊 下 降 , 授 灵 宝 大 乘 之 法 十 部 妙 经 」 。 0 {/ E- f! n$ `1 h4 E" {

- a6 R2 D0 k) s4 k  s4 b1 ~. \. y6 b) `" o1 q7 _; K7 o6 A! K7 `8 N
辅 司 高 仙 : 上 清 高 圣 太 上 玉 晨 大 道 君 , 自 元 始 天 尊 处 受 经 法 以 後 , 即 辅 佐 元 始 天 尊 , 居 三 十 六 天 之 第 二 高 位 上 清 境 , 在 三 十 四 天 之 上 , 治 蕊 珠 日 阙 , 管 七 映 紫 房 , 金 童 玉 女 各 三 十 万 侍 卫 。 万 神 入 拜 , 五 德 把 符 , 上 真 侍 晨 , 天 皇 抱 图 。9 E5 ?8 @" @+ y( x, V- J' C
6 Y1 `7 m& G+ O( {; @2 i

* |6 a2 F9 F, `灵 宝 度 人 : 据 《 洞 玄 本 行 经 》 , 灵 宝 天 尊 以 灵 宝 之 法 , 随 世 度 人 。 自 元 始 开 光 , 至 於 赤 明 元 年 , 经 九 千 九 百 亿 万 劫 , 度 人 有 如 尘 沙 之 众 , 不 可 胜 量 。 凡 遇 有 缘 好 学 之 人 , 请 问 疑 难 , 灵 宝 天 尊 即 不 吝 教 诲 。 天 尊 有 三 十 六 变 、 七 十 二 化 , 人 欲 见 之 , 随 感 而 应 , 千 万 处 可 分 身 即 到 。
" z+ k0 X8 a! r' @& c3 V3 Z8 N3 M* T2 U3 Q

7 _1 r2 O* l4 x; f" C( q奉 祀 : 道 教 宫 观 里 的 三 清 殿 中 , 灵 宝 天 尊 常 以 手 捧 如 意 之 像 居 元 始 天 尊 之 左 侧 位 。 在 道 教 大 型 斋 醮 礼 仪 中 , 也 多 设 有 三 清 神 位 , 以 灵 宝 天 尊 居 元 始 天 尊 之 左 位 。 灵 宝 天 尊 之 神 诞 日 为 夏 至 日 , 约 在 农 历 五 月 中 。 民 间 於 夏 至 日 之 供 奉 常 以 灵 宝 天 尊 为 主 神 。 9 @0 U# E2 L, s9 f/ k5 d
, H9 a" g9 K/ D' p- a9 I3 M% _

8 e3 Z" e+ V/ r  h. k& N参 考 文 献:
, U+ k8 A5 b4 |2 Q# N7 [- Z% _. P2 L7 x9 B
, z) z6 Z0 {: U; @& q6 _
《 云 笈 七 签 》 、
& _+ A5 r5 y3 ]5 u& p/ J2 y《 真 灵 位 业 图 》% x8 ^7 F5 W% [2 F8 @  i1 v: U
先天尊神 - 道德天尊$ D, `0 o2 W8 x! n
: R! l% c, M1 u* A2 L% {
, B( ], g' t0 P8 `7 U1 P
道 德 天 尊 的 由 来 : 道 德 天 尊 是 道 教 最 高 神 明 「 三 清 」 尊 神 之 一 , 即 老 子 。 约 自 北 魏 起 , 又 称 太 上 老 君 。 东 晋 葛 洪 的 《 神 仙 传 》 汇 集 群 书 所 见 之 老 子 传 记 , 或 称 老 子 先 天 地 生 , 或 称 其 母 怀 孕 七 十 二 年 生 , 生 而 白 发 , 故 称 老 子 。 亦 有 称 其 母 於 李 树 下 生 , 生 而 能 言 , 指 树 而 姓 「 李 」 。 据 东 汉 延 熹 八 年 陈 相 边 韶 的 《 老 子 铭 》 , 老 子 「 离 合 於 混 沌 之 气 , 与 三 光 为 终 始 」 , 「 道 成 化 身 , 蝉 蜕 度 世 」 。 齐 梁 高 道 陶 弘 景 《 真 灵 位 业 图 》 定 太 清 太 上 老 君 为 第 四 中 位 , 居 太 清 境 太 极 宫 , 即 三 十 六 天 中 之 第 三 十 四 天 , 在 三 十 三 天 之 上 。 《 魏 书 》 的 《 释 老 志 》 称 太 上 老 君 「 上 处 玉 京 , 为 神 王 之 宗 ; 下 在 紫 微 , 为 飞 仙 之 主 」 。 唐 代 皇 室 , 以 老 子 李 耳 为 同 姓 , 崇 奉 太 上 老 君 , 累 加 尊 号 。 唐 高 宗 尊 太 上 老 君 为 「 太 上 玄 元 皇 帝 」 , 唐 玄 宗 三 上 尊 号 , 称 「 大 圣 祖 高 上 大 道 金 阙 玄 元 天 皇 大 帝 。 」 7 J* q* X2 m$ U8 L
: X: T8 y( D! N$ z! h

. z8 p( C" w8 l( P) W7 e道 之 化 身 : 《 云 笈 七 签 》 云 , 「 老 子 者 , 老 君 也 , 此 即 道 之 身 也 。 元 气 之 祖 宗 , 天 地 之 根 本 也 。 夫 大 道 元 妙 出 於 自 然 , 生 於 无 生 , 先 於 无 先 , 挺 於 空 洞 , 陶 育 乾 坤 。 号 曰 无 上 正 真 之 道 , 神 奇 微 远 不 可 得 名 。 故 曰 : 吾 生 於 无 形 之 先 , 起 乎 太 初 之 前 , 长 乎 太 始 之 端 , 行 乎 太 素 之 元 。 浮 游 出 虚 , 出 入 杳 冥 。 观 混 沌 之 未 判 , 视 清 浊 之 未 分 , 步 宇 宙 之 旷 野 , 历 品 物 之 族 群 。 夫 老 君 者 , 乃 元 气 道 真 , 造 化 自 然 者 也 」 。
1 j. u1 p' _" `1 C4 f% q& s; U* F3 n
# U, q' X6 M) B+ e  E4 K' `: l/ K, C
为 圣 作 师 : 太 上 老 君 自 伏 牺 氏 合 神 农 氏 以 後 , 累 世 化 身 人 间 , 上 三 皇 时 为 玄 中 法 师 ; 下 三 皇 时 为 金 阙 帝 君 ; 伏 牺 氏 时 为 郁 华 子 ; 神 农 时 为 九 灵 老 子 ; 祝 融 时 为 广 寿 子 ; 黄 帝 时 为 广 成 子 , 颛 顼 时 为 赤 精 子 , 帝 喾 时 为 禄 图 子 , 尧 时 为 务 成 子 , 舜 时 为 尹 寿 子 , 夏 禹 时 为 真 行 子 , 殷 汤 时 为 锡 则 子 , 文 王 时 为 文 邑 先 生 等 等 。 世 代 作 圣 者 之 师 。 ; Z1 q2 R" f+ K% R' N2 l' v

+ r' N. U6 v2 ]# C
. x( c4 g3 ~$ ^3 [! S# u% t8 ~1 y奉 祀 : 道 教 宫 观 中 的 三 清 殿 , 都 有 太 上 老 君 之 神 像 或 神 位 。 其 神 像 常 作 一 白 须 白 发 老 翁 , 手 执 羽 扇 , 居 元 始 天 尊 之 右 侧 位 。 在 道 教 大 型 斋 醮 礼 仪 中 , 也 均 设 有 太 上 老 君 的 神 位 , 亦 居 元 始 天 尊 之 右 侧 位 。 太 上 老 君 , 即 道 德 天 尊 之 神 诞 日 为 农 历 二 月 十 五 日 。 道 教 以 太 上 老 君 为 教 祖 , 是 日 大 多 举 行 祝 诞 聚 会 或 祈 福 延 寿 道 场 。
# C' ?0 t2 `. u5 q5 O9 a* T6 n0 y0 ~9 o, Z

  e- b9 a$ g0 _: o9 J8 r1 [参 考 文 献:
) r; \5 t% V# h% V# ]
& E' Q% b2 V5 j9 i) _$ j/ [5 S2 \/ a: V: v: R: ~
《 云 笈 七 签 》、
5 R; j9 D* ^0 ~5 ^0 m( B《 魏 书 、 释 老 志 》、
, Z! h3 M8 c3 t0 \《 混 元 圣 纪 》
, M( }. Y" k0 i/ P6 J' r&#61550;        三清都是先天最高尊神% J# p* u# P1 ?$ L- x
&#61550;        先天尊神 - 玉皇大帝9 m! S/ c+ t7 K6 B
&#61550;       
8 B6 h# |5 C( s7 e&#61550;        1 ]: J8 s9 d( W1 v3 U/ A" A6 W
&#61550;        玉 皇 大 帝 的 来 历 : 玉 皇 大 帝 简 称 玉 皇 , 又 称 昊 天 金 阙 至 尊 玉 皇 大 帝 、 玄 穹 高 上 玉 皇 大 帝 。 宋 代 真 宗 和 徽 宗 都 上 有 圣 号 。 宋 真 宗 上 圣 号 为 太 上 开 天 执 符 御 历 含 真 体 道 玉 皇 大 天 帝 。 宋 徽 宗 上 圣 号 为 太 上 开 天 执 符 御 历 含 真 体 道 昊 天 玉 皇 上 帝 。 道 经 中 全 称 作 昊 天 金 阙 无 上 至 尊 自 然 妙 有 弥 罗 至 尊 玉 皇 上 帝 。 据 《 高 上 玉 皇 本 行 集 经 》 , 玉 皇 大 帝 乃 昊 天 界 上 光 严 凈 乐 国 王 与 宝 月 光 皇 后 所 生 之 子 。 出 生 之 时 , 身 宝 光 焰 , 充 满 王 国 。 幼 而 敏 慧 , 长 而 慈 仁 , 将 国 中 库 藏 财 宝 , 尽 散 施 穷 乏 困 苦 、 鳏 寡 孤 独 、 无 所 依 靠 、 饥 馑 残 疾 的 一 切 众 生 。 凈 乐 国 王 驾 崩 後 , 太 子 治 政 有 方 , 告 敕 大 臣 , 俯 含 众 生 , 遂 舍 国 赴 普 明 香 岩 山 修 道 , 经 三 千 二 百 劫 , 始 证 金 仙 , 初 号 自 然 觉 皇 , 又 经 亿 劫 , 始 证 玉 帝 。 ! h( E( ^  C: ]" Y0 h7 y3 T
&#61550;        & M% o+ x$ s; G  T  @9 `
&#61550;        3 [/ G' q6 d* b: J4 r0 [* K
&#61550;        万 神 之 帝 : 玉 皇 大 帝 是 诸 天 之 帝 、 仙 真 之 王 、 圣 尊 之 主 , 三 界 万 神 、 三 洞 仙 真 的 最 高 神 。 玉 皇 有 制 命 九 天 阶 级 、 征 召 四 海 五 岳 之 神 的 权 力 。 万 神 都 列 班 随 侍 其 左 右 , 犹 如 人 世 间 的 皇 帝 和 公 卿 。 白 居 易 有 诗 称 「 安 期 羡 门 辈 , 列 侍 如 公 卿 。 仰 谒 玉 皇 帝 , 稽 首 前 致 诚 」 。
; [: g6 m$ z( \; O( {&#61550;       
; M; C3 \6 p$ {0 _, g. ?5 B2 m&#61550;        9 [: {3 t# ?. r, M) |# K9 N5 l
&#61550;        总 执 天 道 : 玉 皇 大 帝 是 三 清 之 化 身 。 三 清 与 玉 皇 , 犹 如 先 虚 无 而 後 妙 有 , 先 无 极 而 後 有 太 极 , 先 无 为 而 後 有 为 。 故 玉 皇 为 三 才 主 宰 , 掌 天 地 人 之 均 轴 。 玉 皇 大 帝 遣 紫 微 北 极 大 帝 掌 天 地 经 纬 , 遣 勾 陈 上 宫 大 帝 掌 天 地 人 三 才 , 主 人 间 兵 革 , 遣 后 土 皇 地 衹 掌 阴 阳 生 育 、 大 地 山 河 。 天 地 万 物 、 阴 阳 造 化 无 不 在 玉 皇 大 帝 所 掌 之 中 。
0 t' Z( z; {4 p! e* P6 e: J&#61550;       
  j# `" ~0 s, i' a0 d5 x% |&#61550;       
7 ]) P. f; I4 W8 ?&#61550;        奉 祀 : 玉 皇 大 帝 神 诞 之 日 为 正 月 初 九 日 。 道 教 宫 观 要 举 行 金 箓 醮 仪 , 称 「 玉 皇 会 」 。 参 加 醮 仪 的 道 士 和 道 教 信 徒 都 要 祭 拜 玉 皇 大 帝 , 行 「 斋 天 」 大 礼 , 以 祈 福 延 寿 。 福 建 和 台 湾 省 民 众 称 玉 皇 大 帝 为 「 天 公 」 。 正 月 初 九 要 「 拜 天 公 」 , 一 家 老 小 , 斋 戒 沐 浴 , 上 香 行 礼 , 祭 拜 诵 经 , 有 的 地 方 还 唱 戏 娱 神 。 中 国 北 方 过 去 还 有 举 行 玉 皇 祭 , 抬 玉 皇 神 像 游 村 巡 街 的 习 俗 。 十 二 月 二 十 五 日 传 称 是 玉 皇 大 帝 下 巡 人 间 的 日 子 , 旧 时 道 观 和 民 间 都 要 烧 香 念 经 , 迎 送 玉 皇 大 帝 。 . M' l& q5 b* o) l# N8 |2 z/ S
&#61550;       
6 e7 u' a: x3 T, x7 ^6 p&#61550;        * \( p! s) f* Q2 q& \
&#61550;        参 考 文 献:- L) O& m- D7 N# f
&#61550;       
% |! M0 K$ L0 Z  b* W! w&#61550;        * F: K$ ]5 @9 n% M2 y9 p, y7 x
&#61550;        《 宋 史 、 礼 志 》、 . g) W! e) f- k$ P% R
&#61550;        《 高 上 玉 皇 本 行 集 经 》
. v6 w- {2 p( N0 [/ K  Q0 H&#61550;       
9 z; g) s8 E9 r* Z2 D! @/ L, F' E&#61550;       
! m) N$ G- x$ e; S! D5 I&#61550;          ^1 A4 D8 R: B+ {4 X3 ]9 N
&#61550;        先天尊神 - 太乙救苦天尊
0 e; D" }& B$ i&#61550;       
+ }9 i: b( B; m/ ?6 c/ |% b&#61550;       
) E' Y3 W3 f* m& x&#61550;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的 由 来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 又 称 太 一 救 苦 天 尊 , 寻 声 救 苦 天 尊 或 十 方 救 苦 天 尊 等 。 据 《 太 一 救 苦 护 身 经 》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就 是 天 庭 中 东 方 长 乐 世 界 的 大 慈 仁 者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或 在 天 宫 , 或 降 人 间 , 或 居 於 地 狱 , 或 威 摄 群 邪 , 无 处 不 在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能 随 物 应 化 , 变 化 成 仙 童 玉 女 、 帝 君 圣 人 、 天 尊 真 人 、 金 刚 神 王 、 魔 王 力 士 、 天 师 道 士 、 皇 人 老 君 、 天 医 功 曹 、 男 人 女 子 、 文 武 官 宰 、 都 大 元 帅 、 教 师 禅 师 、 风 师 雨 师 等 等 , 神 通 广 大 , 无 所 不 能 。 「 此 圣 在 天 呼 太 一 福 神 , 在 世 呼 为 大 慈 仁 者 , 在 地 狱 呼 为 日 耀 帝 君 , 在 外 道 摄 邪 呼 为 狮 子 明 王 , 在 水 府 呼 为 洞 渊 帝 君 」 。 , l  k: ]* _$ v- U
&#61550;       
8 H# \: ^- H5 [; `&#61550;        ) k  [9 [2 ?/ x' V/ z
&#61550;        职 能 和 奉 祀 : 《 太 上 三 洞 表 文 》 中 称 天 尊 有 九 , 即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 十 方 救 苦 天 尊 、 九 幽 拔 罪 天 尊 、 朱 陵 度 命 天 尊 、 火 炼 丹 界 天 尊 、 法 桥 大 度 天 尊 、 金 阙 化 身 天 尊 、 逍 遥 快 乐 天 尊 、 宝 华 圆 满 天 尊 等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居 九 天 尊 之 首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之 职 就 是 「 至 圣 至 仁 , 极 慈 极 爱 , 乘 九 师 之 仙 驭 , 散 百 宝 之 祥 光 , 接 引 浮 生 」 。 传 称 , 人 如 遇 到 苦 难 , 只 要 念 诵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名 号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就 会 随 声 应 化 , 帮 助 人 解 忧 排 难 , 化 凶 为 吉 。 对 於 积 功 行 善 、 功 行 圆 满 之 人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会 「 乘 九 师 之 仙 驭 , 散 百 宝 之 祥 光 」 , 接 引 升 仙 。 道 教 的 主 要 宫 观 一 般 都 有 太 乙 殿 , 供 奉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之 神 像 或 神 位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之 神 像 常 作 天 尊 骑 狮 子 状 。 道 教 徒 通 常 只 是 在 上 中 下 三 元 之 日 或 为 亡 魂 举 行 黄 箓 超 度 道 场 时 , 才 奉 祀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 宋 元 以 来 , 道 教 科 仪 中 以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为 主 神 的 , 名 目 繁 多 。 例 如 :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说 拔 度 血 湖 宝 忏 》 、 《 灵 宝 炼 度 》 、 《 九 幽 灯 仪 》 等 等 。 在 此 类 科 仪 中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除 了 接 引 浮 生 以 外 , 还 主 持 以 水 火 交 炼 亡 魂 、 主 持 清 荡 血 湖 地 狱 , 破 狱 拔 度 罪 魂 等 等 。 % D3 \8 L( N  V: ]  M3 \7 N
&#61550;       
/ V# k$ A. l+ a3 E$ C! r" v&#61550;       
, o6 c' m+ L1 X8 P, o; a6 A&#61550;        参 考 文 献:
& a; E* t- k/ B5 y( X8 X: g3 C" Y1 E&#61550;       
( B' |7 d& u* D% ~9 J&#61550;       
6 Y/ q2 p' D6 q  c* E&#61550;        《 太 上 三 洞 表 文 》 、/ A+ a3 C6 S% \7 x0 w
&#61550;        《 太 一 救 苦 护 身 经 》 、
5 F* _5 J: F8 c" d( B! {% h9 G&#61550;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说 拔 度 血 湖 宝 忏 》
  u7 |) y, x: g- G1 D&#61550;        8 L/ H, g2 [& D! u
&#61550;       
6 s6 \" R  A4 q1 E& N5 H+ T&#61550;        ; u4 H* C0 n# [7 [( O' ?! I
&#61550;        + r" N9 N0 V* N/ u3 U# _5 R) i. o0 C
&#61550;        ) y7 c9 L: U- I( K0 L1 Y
&#61550;        先天尊神 - 三官大帝:天、地、水: K. I8 F. ~" |$ g2 w0 j1 \! C, Z8 l
&#61550;        - w  K* c( R4 h) Y3 h6 S0 Z# D
&#61550;        1 O! C0 C$ i+ X0 G( G2 k
&#61550;        三 官 大 帝 的 由 来 : 三 官 大 帝 指 的 是 天 官 、 地 官 和 水 官 。 中 国 上 古 就 有 祭 天 、 祭 地 和 祭 水 的 礼 仪 。 《 仪 礼 》 的 《 觐 礼 》 篇 称 ; 「 祭 天 燔 柴 , 祭 山 丘 陵 升 , 祭 川 沉 , 祭 地 瘗 」 。 不 过 , 上 古 祭 祀 天 地 水 是 皇 帝 的 权 利 , 庶 民 百 姓 只 能 祭 祖 。 东 汉 时 , 张 陵 创 立 天 师 道 , 就 以 祭 祀 天 地 水 三 官 , 上 三 官 手 书 作 为 道 教 徒 请 祷 治 病 的 方 法 。 「 其 一 上 之 天 , 著 山 上 ; 其 一 埋 之 地 ; 其 一 沉 之 水 。 谓 之 三 官 手 书 」 。 南 北 朝 时 天 地 水 三 官 神 和 上 中 下 三 元 神 合 二 为 一 。
. N$ U' C" E4 ^& {, d5 ~  j' F) m&#61550;       
6 E% \; b9 I8 B  ?2 i&#61550;       
! X* G1 z- J' S, s1 F&#61550;        天 官 赐 福 : 天 官 名 为 上 元 一 品 赐 福 天 官 , 紫 微 大 帝 , 隶 属 玉 清 境 。 天 官 由 青 黄 白 三 气 结 成 , 总 主 诸 天 帝 王 。 每 逢 正 月 十 五 日 , 即 下 人 间 , 校 定 人 之 罪 福 。 故 称 天 官 赐 福 。 5 j2 m2 F7 y3 |
&#61550;        / d8 W) o8 P' i/ \0 O5 {; o% b
&#61550;        ' ?" Y; O% O2 H% q  ^
&#61550;        地 官 赦 罪 : 地 官 名 为 中 元 二 品 赦 罪 地 官 , 清 虚 大 帝 , 隶 属 上 清 境 。 地 官 由 元 洞 混 灵 之 气 和 极 黄 之 精 结 成 , 总 主 五 帝 五 岳 诸 地 神 仙 。 每 逢 七 月 十 五 日 , 即 来 人 间 , 校 戒 罪 福 , 为 人 赦 罪 。
2 z# I  B1 p+ X; w2 U&#61550;       
* A/ {- Z. o0 K3 p2 K7 T&#61550;        ' \$ r: W" F& q8 T1 n) |
&#61550;        水 官 解 厄 : 水 官 名 为 下 元 三 品 解 厄 水 官 , 洞 阴 大 帝 , 隶 属 玉 清 境 。 水 官 由 风 泽 之 气 和 晨 浩 之 精 结 成 , 总 主 水 中 诸 大 神 仙 。 每 逢 十 月 十 五 日 , 即 来 人 间 , 校 戒 罪 福 , 为 人 消 灾 。
. S9 n; S+ O7 G( E- [&#61550;       
8 D  F# n! d; T% F  v9 l&#61550;        1 y& t: M7 P/ H6 E
&#61550;        奉 祀 : 天 地 水 三 官 以 正 月 十 五 日 、 七 月 十 五 日 和 十 月 十 五 日 为 神 诞 之 日 , 道 教 徒 都 进 庙 烧 香 奉 祀 , 或 建 金 箓 、 黄 箓 道 场 , 以 祈 福 消 灾 。 # R6 {2 [6 P: l
&#61550;        - P& k0 `: S4 O8 O. Z. r
&#61550;       
. {' Z: `5 S! B+ n4 H4 u&#61550;        参 考 文 献:
0 K2 O# w6 B3 Q6 n&#61550;        6 V% _5 N4 E( ~0 T8 `# v
&#61550;        % j( C  W, r8 ?$ V2 ]9 R
&#61550;        《 三 国 志 、 张 鲁 传 》 、
" [& L" [5 Y! P* `; ?8 h( V&#61550;        《 元 始 天 尊 说 三 官 宝 号 经 》 、 * _2 o$ k# q' U% ^0 Q% a. |8 w* F- z/ N
&#61550;        《 三 元 品 诫 经 》 、& u& x0 d, N# w2 }2 D
&#61550;        《 中 国 道 教 》 ( 四 卷 本 , 第 三 卷 ) ' ]. J5 @3 }4 {6 e" i) O2 e* |* N+ a
&#61550;       
+ w$ z6 U+ w! H8 \&#61550;        3 h( h# D3 i* F. j
&#61550;        ' ?# D* R2 @8 ]0 V% K3 A" n
&#61550;        ; Z! R% d, s3 @, c# G1 X; l
&#61550;        先天尊神 - 四御/ @# H/ n  k" i* ^1 D3 L' N
&#61550;       
7 l- _9 D$ k# U  y* {- h" Z&#61550;       
% b$ E! {5 U' Y) U&#61550;        四 御 的 由 来 : 四 御 指 的 是 道 教 三 清 尊 神 下 的 主 宰 天 地 万 物 的 四 位 尊 神 , 即 : 玉 皇 大 帝 、 中 天 紫 微 北 极 大 帝 、 勾 陈 上 宫 天 皇 大 帝 和 后 土 皇 地 祇 。 玉 皇 大 帝 是 万 神 之 主 。 中 天 紫 微 北 极 大 帝 , 是 紫 微 垣 中 的 大 帝 座 星 君 , 居 於 中 天 , 万 星 之 宗 主 。 勾 陈 上 宫 天 皇 大 帝 , 是 北 极 帝 座 之 左 四 座 星 组 成 的 勾 陈 , 位 同 北 极 , 为 天 转 之 枢 纽 。 后 土 皇 地 祇 , 是 天 地 中 央 之 像 , 唐 代 以 前 作 男 像 , 唐 武 则 天 时 出 现 女 像 。 宋 真 宗 潘 皇 后 在 嵩 山 建 殿 , 供 奉 后 土 玄 天 大 圣 后 像 , 宋 徽 宗 政 和 七 年 ( 1 1 1 7 年 ) 上 地 祇 徽 号 : 承 天 效 法 厚 德 光 大 后 土 皇 地 祇 。 其 後 , 后 土 皆 作 女 像 。 宋 代 以 後 , 由 於 玉 皇 大 帝 在 道 教 神 系 中 的 地 位 和 职 能 有 所 加 强 , 因 此 , 道 书 中 多 有 将 玉 皇 大 帝 排 列 在 「 四 御 」 之 外 的 说 法 , 将 「 四 御 」 解 释 为 北 南 西 东 四 极 之 天 帝 , 即 : 北 极 紫 微 大 帝 、 南 极 长 生 大 帝 、 太 极 天 皇 大 帝 和 东 极 青 华 大 帝 。 当 今 中 国 道 教 已 经 恢 复 了 宋 代 以 前 的 对 「 四 御 」 的 说 法 。4 s: F0 Y! m7 J
&#61550;       
+ H) Y6 n5 R( H! N5 E- E, o% o. T&#61550;       
2 ~  b: s. J% @/ L0 R: Z. L! R&#61550;        职 能 : 玉 皇 大 帝 是 总 执 天 道 之 大 神 , 位 居 三 清 之 下 , 众 神 之 上 。 中 天 紫 微 北 极 大 帝 协 助 玉 皇 大 帝 职 掌 天 经 地 纬 、 日 月 星 辰 和 四 时 气 候 , 道 书 称 其 「 万 星 之 宗 主 , 三 界 之 亚 君 , 次 於 昊 天 , 上 应 元 气 」 。 勾 陈 上 宫 天 皇 大 帝 , 协 助 玉 皇 大 帝 职 掌 南 北 极 与 天 地 人 三 才 , 统 御 诸 星 并 主 持 人 间 兵 革 之 事 。 后 土 皇 地 祇 职 掌 阴 阳 生 育 、 万 物 之 美 、 大 地 山 河 之 秀 。 至 於 宋 代 以 後 以 四 极 大 帝 作 为 四 御 的 , 四 极 大 帝 也 各 有 职 能 , 即 : 北 极 紫 微 大 帝 总 御 万 星 , 南 极 长 生 大 帝 总 御 万 灵 、 主 管 万 灵 之 寿 夭 , 太 极 天 皇 大 帝 总 御 万 神 , 东 极 青 华 大 帝 总 御 万 类 , 主 管 救 度 众 生 。
/ P1 W6 m  f- k. v# o$ l! R&#61550;       
3 K$ A$ Z( H9 b" `$ o! b&#61550;          l0 n% ]/ j' X6 c( J
&#61550;        奉 祀 : 道 教 宫 观 中 多 有 在 三 清 殿 以 外 , 另 设 有 四 御 殿 , 供 奉 四 御 尊 神 。 在 大 型 斋 醮 仪 礼 活 动 中 , 除 了 供 奉 三 清 外 , 也 别 设 有 四 御 之 神 位 。 道 书 称 「 各 居 一 列 , 各 全 其 尊 」 。 四 御 各 尊 神 也 分 别 有 其 神 诞 之 日 , 玉 皇 大 帝 为 正 月 初 九 日 , 紫 微 北 极 大 帝 为 十 月 二 十 七 日 , 勾 陈 上 宫 天 皇 大 帝 为 二 月 初 二 日 , 后 土 皇 地 祇 为 三 月 十 八 日 。 道 教 信 徒 多 有 在 四 御 尊 神 神 诞 之 日 分 别 赴 道 观 烧 香 奉 祀 的 。
  K( n2 Y3 K2 d' I&#61550;        8 `; z* f) G. s! b; X
&#61550;        , p. A, I* Q( I
&#61550;        参 考 文 献:. v- r* C. D' l5 U2 U8 l4 c- s
&#61550;       
1 M- N. J; I& V, O&#61550;        ; W& k7 B; a- \
&#61550;        《 云 笈 七 签 》、
' N5 {( F3 B( ?3 f5 z# O&#61550;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 v1 y# Z  K. [# g
&#61550;        * l+ W+ F. H1 f, J" Y
&#61550;        * K. k1 p6 ^( A2 J5 ~0 z
&#61550;       
. b3 a) h) |# c% n9 n&#61550;        7 e/ q1 r$ z8 {* j% }% ^" _
&#61550;        # o9 O0 o- ~: m4 q/ A& D4 u' t
&#61550;        先天尊神 - 土皇
. R( u  i: `. U&#61550;       
' A9 ~8 h& ^* K3 z, t" Z&#61550;       
& ~4 r$ W$ M% e! K8 l& ^# \! [&#61550;        土 皇 的 由 来 : 土 皇 是 道 教 的 地 神 。 中 国 古 代 就 有 地 神 , 即 后 土 , 职 掌 阴 阳 造 化 、 山 河 秀 丽 。 道 教 以 后 土 为 仅 次 於 三 清 的 四 御 神 之 一 , 神 号 为 承 天 效 法 厚 德 光 大 后 土 皇 地 祇 。 南 北 朝 时 期 , 道 教 的 宇 宙 创 世 理 论 有 很 大 发 展 , 对 於 神 仙 所 居 的 天 界 作 了 区 分 。 北 周 宇 文 邕 撰 《 无 上 秘 要 》 有 「 三 界 品 」 , 将 天 分 为 三 界 ( 欲 界 、 色 界 、 无 色 界 ) 二 十 八 天 , 以 及 无 色 界 之 上 的 四 梵 天 , 合 为 三 十 二 天 。 《 度 人 经 》 也 有 三 十 二 天 之 说 , 以 东 南 西 北 四 方 配 置 , 每 方 八 天 , 合 三 十 二 天 。 北 齐 严 东 注 称 「 方 有 八 天 , 合 三 十 二 天 也 。 三 天 罗 其 上 」 。 唐 代 又 有 「 大 罗 天 弥 覆 三 清 之 上 」 , 合 为 三 十 六 天 。 三 十 六 天 , 各 有 天 帝 。 按 天 地 感 应 之 说 , 道 教 认 为 , 上 有 三 十 六 天 , 下 有 三 十 六 地 。 上 有 天 帝 , 下 有 土 皇 。 因 此 , 土 皇 是 各 方 土 地 的 主 管 神 灵 。 《 洞 玄 灵 宝 河 图 仰 谢 三 十 六 土 皇 斋 仪 》 称 , 「 依 洞 神 之 法 , 立 墠 设 位 象 三 十 六 天 , 烧 香 燃 灯 应 三 十 六 地 」 。
4 ?+ Q! T; z1 P5 Z' z2 l9 p&#61550;        & o  T" w- b, t" @: t
&#61550;          l6 N5 ~' @5 i4 A. y' d. {: Q
&#61550;        区 分 和 名 称 : 土 皇 分 为 九 垒 , 垒 各 有 名 。 每 垒 分 设 四 名 土 皇 , 共 三 十 六 名 土 皇 。 据 《 洞 玄 灵 宝 河 图 仰 谢 三 十 六 土 皇 斋 仪 》 , 「 第 一 垒 色 润 地 , 第 一 土 皇 君 姓 秦 讳 孝 景 椿 ; 第 二 土 皇 君 姓 黄 讳 昌 上 文 ; 第 三 土 皇 君 姓 青 讳 玄 文 基 ; 第 四 土 皇 君 姓 蜚 讳 忠 阵 皇 。 第 二 垒 刚 色 地 , 第 五 土 皇 君 姓 戍 讳 神 文 光 ; 第 六 土 皇 君 姓 郁 讳 黄 母 生 ; 第 七 土 皇 君 姓 玄 讳 乾 德 维 ; 第 八 土 皇 君 姓 长 讳 皇 明 。 第 三 垒 石 腊 色 泽 地 , 第 九 土 皇 君 姓 张 讳 维 神 ; 第 十 土 皇 君 姓 周 讳 伯 上 人 ; 第 十 一 土 皇 君 姓 朱 讳 明 车 子 ; 第 十 二 土 皇 君 姓 庚 讳 文 敬 士 。 第 四 垒 润 泽 地 , 第 十 三 土 皇 君 姓 贾 讳 云 子 高 ; 第 十 四 土 皇 君 姓 谢 讳 伯 无 元 ; 第 十 五 土 皇 君 姓 己 讳 文 泰 阵 ; 第 十 六 土 皇 君 姓 行 讳 机 正 方 。 第 五 垒 金 粟 泽 地 , 第 十 七 土 皇 君 姓 华 讳 延 期 明 ; 第 十 八 土 皇 君 姓 黄 讳 龄 我 容 ; 第 十 九 土 皇 君 姓 云 讳 探 无 渊 ; 第 二 十 土 皇 君 姓 蒋 讳 通 八 光 。 第 六 垒 金 刚 铁 泽 地 , 第 二 十 一 土 皇 君 姓 李 讳 上 少 君 ; 第 二 十 二 土 皇 君 姓 范 讳 来 力 安 ; 第 二 十 三 土 皇 君 姓 张 讳 李 季 元 ; 第 二 十 四 土 皇 君 姓 王 讳 驷 女 容 。 第 七 垒 水 制 泽 地 , 第 二 十 五 土 皇 君 姓 唐 讳 初 生 映 ; 第 二 十 六 土 皇 君 姓 吴 讳 正 法 图 ; 第 二 十 七 土 皇 君 姓 汉 讳 高 文 彻 ; 第 二 十 八 土 皇 君 姓 京 讳 仲 龙 首 。 第 八 垒 大 风 泽 地 , 第 二 十 九 土 皇 君 姓 葛 讳 玄 升 光 ; 第 三 十 土 皇 君 姓 华 讳 茂 云 长 ; 第 三 十 一 土 皇 君 姓 羊 讳 真 洞 玄 ; 第 三 十 二 土 皇 君 姓 周 讳 尚 敬 原 。 第 九 垒 洞 元 无 色 刚 维 地 , 第 三 十 三 土 皇 君 姓 极 讳 无 上 玄 ; 第 三 十 四 土 皇 君 姓 升 讳 灵 元 浩 ; 第 三 十 五 土 皇 君 姓 赵 讳 上 伯 玄 ; 第 三 十 六 土 皇 君 姓 农 讳 勒 无 伯 」 。 南 宋 蒋 叔 舆 编 《 无 上 黄 箓 大 斋 立 成 仪 》 在 列 举 各 土 皇 名 号 时 , 在 各 名 号 前 加 有 「 后 土 」 两 字 , 表 明 南 宋 道 教 视 「 土 皇 」 为 「 后 土 」 的 下 属 神 灵 , 其 职 能 是 职 掌 阴 阳 , 化 育 大 地 , 消 释 幽 暗 , 抬 引 神 明 。
. R+ N) }9 i1 c; {. f' q&#61550;        ( q: M5 I8 E! [3 h0 n. o
&#61550;       
& n1 Q& v2 b* j5 A4 z: }$ ~6 K&#61550;        奉 祀 : 道 教 较 大 的 宫 观 中 , 在 四 御 殿 里 供 奉 有 后 土 神 像 或 神 位 , 鲜 有 列 三 十 六 土 皇 神 像 或 神 位 的 。 但 在 大 型 斋 醮 仪 礼 中 , 多 供 奉 三 十 六 天 帝 和 三 十 六 土 皇 的 神 位 。 唐 代 以 来 , 随 著 风 水 之 术 的 广 泛 流 行 , 道 教 信 徒 在 动 土 、 上 梁 、 安 宅 、 镇 宅 、 建 桥 、 铺 路 时 , 常 要 举 行 礼 谢 土 皇 的 斋 仪 , 以 祈 求 路 桥 畅 通 、 家 宅 平 安 、 降 福 消 灾 。 2 y6 z2 j/ u  K
&#61550;        7 G2 X9 f0 h, d; I2 s! q3 }
&#61550;        . U% `4 ]" Q5 [2 ]. G* g
&#61550;        参 考 文 献:
5 r" j% ?# t* e7 l# L. F! h; f&#61550;       
( |" ]3 z4 I+ X4 P) c0 a. y4 x; [&#61550;       
& D# O  c* _2 m# q3 w! S; ?&#61550;        《 道 门 定 制 》、0 A9 K4 ]( K% t. _* \7 j: z, O
&#61550;        《 无 上 黄 箓 大 斋 立 成 仪 》、: F8 a  ]! L: F7 s8 u
&#61550;        《 洞 玄 灵 宝 河 图 仰 谢 三 十 六 土 皇 斋 仪 》
6 @) {/ u2 Z$ |. r6 Z6 H- O&#61550;       
7 n! y5 c- e$ {; ~9 [&#61550;        ( i& q# e4 H6 Z3 {2 x/ \
&#61550;        " }3 t' n, [3 @  d* S/ R2 c
&#61550;       
$ ]" u6 ]' x( o3 `; V&#61550;        - Q. q; \' G2 q  Q. w9 J
&#61550;        先天尊神 - 西王母
  l# z9 Z! Y9 T( {% s8 [- `&#61550;        8 c( e) t. ~/ N1 L6 E, }) ^
&#61550;       
, Z/ d6 i' f0 ?% ~! P&#61550;        西 王 母 的 来 历 : 西 王 母 , 俗 称 王 母 娘 娘 , 又 称 西 姥 、 王 母 、 金 母 和 金 母 元 君 。 全 名 为 白 玉 龟 台 九 灵 太 真 金 母 元 君 、 白 玉 龟 台 九 凤 太 真 西 王 母 或 太 灵 九 光 龟 台 金 母 元 君 。 西 王 母 之 名 最 初 见 於 《 山 海 经 》 。 「 西 」 指 方 位 , 「 王 母 」 即 神 名 。 西 王 母 由 混 沌 道 气 中 西 华 至 妙 之 气 结 气 成 形 , 厥 姓 侯 氏 , 位 配 西 方 。 《 汉 武 帝 内 传 》 称 西 王 母 上 殿 时 , 「 著 黄 金 褡 孎 , 文 采 鲜 明 , 光 仪 淑 穆 , 带 灵 飞 大 绶 , 腰 佩 分 景 之 剑 , 头 上 太 华 髻 , 戴 太 真 晨 婴 之 冠 , 履 玄 鐍 凤 文 之 舄 。 视 之 可 年 三 十 许 , 修 短 得 中 , 天 姿 掩 蔼 , 容 颜 绝 世 」 , 汉 武 帝 拜 受 西 王 母 之 教 命 。 《 山 海 经 》 中 言 西 王 母 人 身 虎 齿 , 豹 尾 蓬 头 云 云 , 乃 西 王 母 使 者 西 方 白 虎 之 神 , 非 西 王 母 之 形 。
+ S7 J5 X- D6 A7 f% F; o&#61550;       
, s, \) h4 \$ C% p0 X8 \&#61550;       
4 k' `) o5 K! c, [% ~2 q&#61550;        女 仙 之 宗 : 西 王 母 为 女 仙 之 宗 , 居 昆 仑 之 间 , 有 城 千 里 , 玉 楼 十 二 , 琼 华 之 阙 , 光 碧 之 堂 , 九 层 元 室 , 紫 翠 丹 房 , 左 带 瑶 池 , 右 环 翠 山 。 《 博 物 志 》 称 , 瑶 池 有 桃 树 , 「 三 千 年 一 生 实 」 。 天 上 天 下 、 三 界 十 方 , 女 子 得 道 登 仙 者 , 都 隶 属 於 西 王 母 管 辖 。# H& v6 J" M0 }/ Y
&#61550;       
0 q$ q( S' c% I0 f* ]&#61550;        5 Y% k+ r* X2 M
&#61550;        育 养 万 物 : 元 始 天 尊 授 西 王 母 以 方 天 元 统 龟 山 九 光 之 箓 , 使 制 召 万 灵 , 统 括 真 圣 , 监 盟 证 信 , 总 诸 天 之 羽 仪 , 监 上 圣 之 考 校 。 西 王 母 和 东 王 公 又 是 道 气 阴 阳 之 父 母 , 共 理 二 气 , 育 养 天 地 , 陶 钧 万 物 。 黄 帝 讨 伐 蚩 尤 之 暴 时 , 蚩 尤 多 方 变 幻 , 呼 风 唤 雨 , 吹 烟 喷 雾 , 西 王 母 即 遣 九 天 玄 女 授 黄 帝 三 宫 五 意 、 阴 阳 之 略 , 太 乙 遁 甲 六 壬 步 斗 之 术 , 阴 符 之 机 , 灵 宝 五 符 五 胜 之 文 。 黄 帝 遂 克 蚩 尤 於 中 冀 。 虞 舜 即 位 後 , 西 王 母 又 遣 使 授 白 玉 环 、 白 玉 琯 及 地 图 , 舜 即 将 黄 帝 的 九 州 扩 大 为 十 二 州 。
9 `/ C2 c2 X& Z* b5 b+ a&#61550;       
  v$ z- {& L  R; y: c&#61550;        ( h- z& T( t1 L0 M
&#61550;        奉 祀 : 《 汉 武 帝 内 传 》 中 有 西 王 母 赐 三 千 年 结 果 之 蟠 桃 事 , 因 此 , 西 王 母 开 蟠 桃 会 的 故 事 深 入 人 心 。 道 教 和 民 间 一 直 将 西 王 母 作 为 长 寿 的 象 徵 , 以 西 王 母 作 为 金 箓 延 寿 道 场 的 主 神 。 每 逢 西 王 母 神 诞 之 日 , 一 说 是 三 月 初 三 日 , 一 说 是 七 月 十 八 日 , 道 教 徒 , 特 别 是 女 性 教 徒 常 聚 集 在 道 观 内 , 为 西 王 母 建 祝 诞 道 场 , 同 时 祈 求 健 康 长 寿 。
9 z$ P1 V1 i9 j% Q7 C4 p&#61550;       
: ]; P) V2 Z4 |1 @0 V2 d&#61550;       
, k5 H  e( g7 W' {- Y&#61550;        参 考 文 献:
2 i  f! n/ I5 ^8 o8 v&#61550;       
! W/ c* R( _& N& F$ E4 n&#61550;       
1 {; a0 `+ p% B' J* F" y( I# U&#61550;        《 汉 武 帝 内 传 》  、; i# p# l; q; R- F' b! N# b/ k$ g
&#61550;        《 墉 城 集 仙 录 》 、
  e, s' A( T" h" t' r. A% T  }&#61550;        《 上 清 元 始 变 化 宝 真 上 经 九 灵 太 妙 龟 山 玄 箓 》
+ r/ G9 N4 \# L&#61550;       
( A; y  ^; l, W# F, U4 V&#61550;       
; L  N! S6 Z% O9 k&#61550;        & H9 L( T7 f  e
&#61550;        先天尊神 - 雷祖
2 p( j2 N/ U% X3 m! G8 F( @. @&#61550;        " [9 N/ c. j% r& [, Z9 g! r; X; O/ b
&#61550;        " t. P' i0 g4 t$ Z  f  T; U
&#61550;        雷 祖 的 由 来 : 雷 祖 , 即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 或 称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真 王 。 据 《 无 上 九 霄 玉 清 大 梵 紫 微 玄 都 雷 霆 玉 经 》 称 , 雷 祖 是 浮 黎 元 始 天 尊 第 九 子 玉 清 真 王 的 化 身 。 也 有 说 是 轩 辕 黄 帝 升 仙 以 後 成 为 雷 精 , 主 雷 雨 之 神 。 雷 祖 为 其 封 号 。 雷 祖 居 於 神 霄 玉 府 , 在 碧 霄 梵 气 之 中 , 去 雷 城 有 二 千 三 百 里 。 雷 城 是 天 庭 行 雷 之 所 , 高 八 十 一 丈 , 左 有 玉 枢 五 雷 使 院 , 右 有 玉 府 五 雷 使 院 。 天 尊 前 有 雷 鼓 三 十 六 面 , 由 三 十 六 神 司 之 。 行 雷 之 时 , 雷 祖 击 鼓 一 下 , 即 时 雷 公 雷 师 兴 发 雷 声 。 雷 部 有 神 三 十 六 名 , 皆 当 时 辅 相 有 功 之 臣 。 明 代 小 说 《 封 神 演 义 》 则 称 闻 仲 为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 其 率 领 之 雷 部 催 云 助 雨 护 法 天 君 共 有 二 十 四 名 。 其 中 有 道 观 内 常 有 供 奉 的 律 令 大 神 邓 元 帅 忠 , 银 牙 耀 目 辛 天 君 环 , 飞 捷 报 应 张 使 者 节 , 左 伐 魔 使 苟 元 帅 章 , 右 伐 魔 使 毕 元 帅 环 等 天 将 , 还 有 陶 天 君 荣 、 庞 天 君 洪 、 秦 天 君 完 、 赵 天 君 江 、 董 天 君 全 、 袁 天 君 角 等 等 。
& {: M' D1 t5 `8 ^9 n: t! r&#61550;        / V3 B" ~0 ~1 t( F
&#61550;        - @4 Y; x' ~  O
&#61550;        职 能 : 雷 公 、 雷 神 的 崇 拜 , 古 已 有 之 。 但 是 , 在 神 系 中 设 置 雷 部 , 并 由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主 其 事 , 当 是 北 宋 末 年 的 事 。 北 宋 时 期 , 道 教 神 霄 、 清 微 诸 派 , 崇 尚 施 行 雷 法 , 於 是 , 雷 之 功 能 不 仅 在 於 施 雨 , 而 且 扩 大 到 了 主 天 之 祸 福 , 持 物 之 权 衡 , 掌 物 掌 人 , 司 生 司 杀 。 《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玉 枢 宝 经 》 就 称 , 要 对 「 不 忠 君 王 , 不 孝 父 母 , 不 敬 师 长 」 者 , 即 付 五 雷 斩 勘 之 司 , 先 斩 其 神 , 後 勘 其 形 , 以 致 勘 形 震 尸 , 使 之 崩 裂 。
3 `6 D8 F, N. R7 d* ?5 R" e&#61550;        8 ^* R- Q' L$ f3 F/ o4 V
&#61550;       
( I& q4 e+ V1 I) l&#61550;        奉 祀 : 《 明 史 》 的 《 礼 志 》 称 , 「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者 , 道 家 以 为 总 司 五 雷 , 又 以 六 月 二 十 四 日 为 天 尊 现 示 之 日 , 故 岁 以 是 日 遣 官 诣 显 灵 宫 致 祭 」 。 道 教 的 主 要 宫 观 大 多 供 奉 雷 祖 。 每 逢 六 月 二 十 四 日 有 道 教 徒 进 庙 烧 香 , 祈 福 消 灾 。 道 教 正 一 派 在 一 些 大 型 斋 醮 礼 仪 中 常 设 有 雷 祖 的 神 位 , 并 在 科 仪 中 有 召 请 雷 部 诸 天 君 的 内 容 。  P- \& ]! v* H+ V
&#61550;       
9 R# I& V7 J  B0 f1 D' q&#61550;        & ~! f% g. D" t, l6 A
&#61550;        参 考 文 献:1 B( v( b. `2 M' w, [2 f4 p' M0 d
&#61550;       
0 p1 B( X- y! @* N&#61550;        ' e1 z7 K) }7 `1 T
&#61550;        《 明 史 、 礼 志 》 、  # w7 [, M! D8 {7 J4 ]
&#61550;        《 无 上 九 霄 玉 清 大 梵 紫 微 玄 都 雷 霆 玉 经 》 、  
4 y$ E$ }, @9 m&#61550;        《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玉 枢 宝 经 》
% K% i+ Q$ I) Y1 k! e7 `* ?, g&#61550;       
0 P) R0 ]& u7 e- ]' y. g7 {&#61550;        , O" @: c! E( ?  G$ o
&#61550;        . l0 g! {8 x/ m0 M( y$ y& d4 c8 Y
&#61550;        以上就是主要的先天尊神2 V$ I) M. o- r6 J- l- q6 |6 g% O
&#61550;                         ——完结——9 m. l9 e1 P8 i
* M5 ?9 L, e% B& v" i2 f
                                                                 执教:枪烟酒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时:3月28日
6 z' ]) V2 V8 U: I4 X5 d执教:枪烟酒仙" p1 X' R8 ~; Z5 N6 _
内容:论佛
: t7 Q% D, Y% \佛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诸佛教,最上第一。世亲菩萨亦云:积聚功德有  O4 r0 m: U- I- n- _1 f% }8 d* p8 f2 ^
四,(一)无上,依止佛陀无有更上。(二)止恶,心不生三毒贪嗔疑。(三)
; S7 ^$ v% h, ]! \* h6 H9 A5 d生善念,一念善心得慈悲。(四)行善业,藉此可以积聚解脱资粮。由上可知积
4 y; l+ W0 H7 e; b# B7 B; N- J聚善因,行善行,是学习佛法的根本。听闻正法种善因,行正道种善业,其结果
7 L7 j4 I( u: k7 y自然可得善报。然而这种观念,是建立在俗义谛之上不能解脱生死,因为行善尚
6 `0 e+ Q" h8 Y( T5 J! L不能超越轮回。& D! W6 s1 h6 v$ `5 @, g5 N; y! I

2 C  Y6 |4 _- y5 G9 s( j5 ^任何法门皆不离俗义谛与胜义谛,二谛真理是真理与生活之运用指标。解脱轮回
8 ?1 y( {; E( {4 A5 _: R" e: w前当先证悟胜义谛,胜义谛亦名第一义。胜义谛是依俗义谛而证悟─了达空性。
5 x+ s7 V" B$ c& c/ X: W何谓俗义谛?俗义谛就是二元相对的有为法。胜义谛是一元绝对无为法。能了知
3 L0 L+ X: U3 ?& n2 ]/ y& e; k空性「无二」,证初地菩萨果位,通达不变自性是光明。初生究竟菩提心,何谓: J# U# e, B6 ~! x
初生究竟菩提心?初地菩萨名欢喜地,初见自性清净是前所未见,故名初生究竟
+ W: o; Q' r! F# F( g% t9 T- {菩提心。二地自十地菩萨,成就自利利他两种事业,登一生补处。最后舍十地证
# ~# [$ H% S7 s5 Y' f( o清净法界,即得无碍法身,解脱轮回束缚。佛云:言涅盘者,即是如来法身。
% f; O/ F- y' u' D- d. H1 S5 ]4 j# B! @: R- v
初学佛法者需要对轮回无常之苦,有了深一层的体会之后,才会发现世间的苦与: T+ m1 F1 J7 m9 l1 z' N7 W
乐皆不恒久,犹如雨花泡沫般;故称变化诡谲的世界为幻化世界,所指的这个世
: Y* Q8 E) z" l7 b/ P9 ?1 V# r界,是指世界是不实有的。此时,对于拥有的欲望将会淡,心里开始感觉不安与" U( v; h5 ^0 V4 J8 i, g, T
恐惧;但却又禁不起外界的诱惑与内心欲望的煎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7 s" m8 t) K, t9 l8 _0 z( Y我是谁?何谓永恒?当这些问题产生时,殷切求真的意愿亦随之开展。如是者则
! R2 L- `+ d2 o9 u& x5 h适合学修大乘佛法。若只是为了解脱自我痛苦者,适合修学小乘佛法。但也有先# _' j5 U- P% k. ]4 }# Z
学小乘,再发菩提心学大乘,最后依金刚乘开悟成佛。
4 s" d- R  n7 l) h, ^* ^- t第二节 何谓大乘
4 h4 {* W9 B/ V0 n1 T7 k
# n$ ]% w$ C" \; Z大集经说:其乘广大,故名大乘。大乘亦名菩萨乘,菩萨梵语「菩提萨缍」。菩
  v$ x* N' W  a, y' t$ L9 \, l提是觉义,萨缍是有情义。菩提萨缍就是以大悲智上求无上正等觉,下度无量众+ o7 S: Q+ f, A( P1 S* l9 p
生苦,具足自觉觉他之行者名菩萨。大乘分显密二宗,但不能将密宗视为单独的( |' S3 d9 W4 {) b2 Y: S2 q
一个宗派,因为密续的基础是菩提心。藏传佛教并非专事密宗,正确的密宗是依
9 I/ b) ]* n% A2 F* `3 q  k5 {密续经典学习,其见地依唯识与中观。( p5 k" N* c% B" _5 c% G

: _8 y& F+ l! G  G+ u一、唯识
( m* w+ R2 e% ?& x2 U) F2 y0 U6 P2 C' N* E7 i: H1 B6 W
大乘唯识分二派,唯识实相派:不取对境实有,但取根识所见实有。及唯识假相+ S2 ^* a3 H- P
派:非但不取对境实有,亦否决根识实有,颇似顽空。唯识之见地有三:/ }3 s8 T( C( V  |, f
& `, x" a1 Q- m1 Q3 }
(一)、能所等量,所知多少,能知亦多少。
! c% E( ^; T( s# h(二)、能所等性。能知与所知其性相等。
2 h& L4 {- ^4 X  r- ^(三)、能所非等量,所知依次第取,如刀断百纸逐一断。故能知与所知非等量。" `/ s6 a7 j  B$ q
此三宗之见地,见寂护中观论述有详尽解说。( K5 t. A. M; p1 X+ B
# _4 ?9 S. R( B  N; {
8 V" C' I5 |! Y# k5 {
另唯识有三性观。何为三性?一、遍计所执性:执著心外有我之法性。二、依他
, u( X! o, _4 X( |& d. F起性:依种子因缘所生法而起执著。三、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之心原本实性,此
, I) d7 [+ c, @8 p/ ^1 P) V  M心实有真如也。分别此三性,遍计所执性,系心外之法。非有能遮遣。依他圆成. m/ i1 R6 [) m; Z
系心内之法,非空而能观照。是名唯识三性观,唯识观者,简舍遍计而持取依圆
; g/ w  ~( f  o+ v4 _1 W0 G二性。1 C) u( j$ x% _* ?* b
6 S3 C  o: l! S" E! \
修此唯识三性观,自浅而深渐次有五重。称为五重唯识。一遣虚存实识:认定心, n$ B) a9 @1 n
外诸境为遍计所执之虚妄,无真实故而遮遣。心内所生一切,依他与圆成,本体
8 B$ C' h5 I  v, S2 k3 V! H) V! ]非无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之观法。二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前五根识,第六% }0 V) v9 A! L. ~# y# R+ O
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依此八识分别识相,则分别为「相分」、「
, k, a# K' V. C0 t1 `8 u3 A# R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此四分。云何是「相分」?相分为所缘之境。
; _, b/ o8 ]1 T0 Q9 ^后三分为能缘之心。故所缘之相分,滥于心外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为留存后
. [( H2 J) G( n5 [* c三分之纯识。此乃心境相对之观法。三摄末归本识:「相分」系识内所取之境。
0 m& C! a1 p# U& L; z* i. j) I* h「见分」系识内能取之作用。此二者皆从识之「自体分」而起,自体分为本,见. E/ B9 A' e; Q7 L
分相分二者为末,故离识之自体分则无见相之末,摄末而归于本。此乃体用相对  w4 I  U  n2 O
之观法。四隐劣显胜识:八识之自体分,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胜故如王,心所: g; [* G& G9 b1 k8 r7 J. ?
劣故如臣。所以隐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此乃心与心所相对之观法。五
# x! z2 A5 J7 F2 E: {遣相证性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之自体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实性为二2 J+ w5 h) c- B9 i6 ]6 G
空所遣之圆成实性。云何为二空所遣?即以依他起性之事相为空而舍遣,证得圆7 b+ a1 R2 L  m. J, l
成实性。此乃事理相对,唯识之至极。五重观之中,前四重为舍离遍计所执性而
" M6 X( ]3 a7 ^/ r! I8 x使之归于依他起性之观法,故称相唯识。第五重为舍离依他起性为证圆成实性之: V! S; |% ^: ]) Q7 @9 Y
观法,称唯识观。
1 j& j$ R8 V( @9 Z2 t2 p3 s. `' |
$ Z# O+ J$ K  W8 Y" p: X0 j3 ^) B% U" g# M" T/ W
二、中观% m  l! i/ d) c

5 G8 ^' e' H! y( U; P6 m4 @) C大乘中观为龙树所创,揭示缘起、性空、中道之学说,中观在西藏分三派:一、. A/ e4 w# T$ t9 c& m- A
应成派,佛护、月称所创。二、自续派,静命、清辨所创。三、瑜珈行中观派,
. m( x8 p6 }* M6 O- j! b* t此派为寂护所创。
) z( E/ y! @3 l6 s1 g1 x; W( w/ b- J% |2 J5 k
有关龙树所造中观论述,译传甚多。有十万颂的「无畏论」,罗什三藏译。「中' m  A; g' _: U1 Z, p( a" h
论」五百颂,「十二门论」,「七十性空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
$ q" R! Q* @- I6 l6 I) @」,「菩提资粮论」,「诸中论」等等。龙树菩萨以大乘性空作为基本,为佛教
, R0 @7 ]2 V& t2 p+ O0 n$ K南传北传之南空北有,创造出佛教之中道。
5 m5 b9 [6 g6 E: |% p3 L
) q& @  ^1 m" R' Y$ \然中国大乘诸宗之中道略有异。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天& O4 y* L; V' F4 A' s6 ?) A' P
台宗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云何中道?中道者不二也,非有非空。$ V8 |) Y, _3 |: h: H1 _
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名空亦假名,此是中道义。」中论除以龙
7 a) x$ l$ ?! z6 O/ f树所造论本外,凡依胜义空性的论述,皆可安名为中论,故中论不是一部学说之! W# ^. d" T: ~* ~8 W, b% F0 u
别名。但通常所说之中论指的是龙树所造之中观论述。中观旨在破空破假破执之5 K. z$ d& b' n$ I
见,说八不中道究竟无所得,证般若思想。所谓八不就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 O; S9 E0 I7 q9 b% h: E4 Y
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但法相宗以观遍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为中9 O- k* \, Y8 T" K5 P" {+ X
观。三论宗以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为中观。天台宗以观三千诸法一一" C5 {* K5 o9 G; l0 |$ c
绝待为中观。, a0 `- ]. O$ e9 ]9 j, P& _

, U$ Z$ W, Z7 p* c/ ]: V, B  I4 J$ Y2 d; }
第三节 密续
$ }, K9 C- B$ F& B2 K' `* |
# X! {. [1 p7 b9 s* T( V% e8 E一、金刚乘所说的密续究竟是什么?
! E  A+ F' O  M$ Q6 J+ F& \/ V1 D
金刚乘中之密续是显宗所没有的,密续有四部瑜珈:事密、作密、瑜珈密、无上$ s9 o9 y( U" q
瑜珈密。无上瑜珈密分父续,母续,无二续。父续主要本尊:密集金刚,母续主
3 z5 h8 j$ f9 `( u/ `要本尊:喜金刚,无二续主要本尊:时轮金刚。父续非男性本尊,而是所示以方8 O9 G2 O: D: k; m  S$ ^$ |0 U4 [
便道为主,母续则以智慧为主,无二续以智巧双运为本尊。然究竟父续母续之中
: ]8 Y6 z2 h9 U6 q, ^# O# E皆含方便与智慧。何谓瑜珈?瑜珈是与心相应义。
# Y% _" P; g9 c( t( u. |7 g8 O. y9 h
8 b) G: P- C, j6 D+ X3 P! p' P二、四大教派的见地、方便及威仪# x$ H8 P% z* D# x' ~8 ~
3 ?7 J, M% @& A4 g# U- s( \/ ~
西藏各宗派皆有其见地,方便及威仪。见地依密续,方便依仪轨,威仪依戒律。; _% v8 R: Q$ y! A# @
各宗派亦有其根、道、果,皆不离三学戒、定、慧而修证。以根而言:其见地是
8 L6 |5 e3 w7 a9 ?, L根,方便是道,成就是果。云何方便道?方便道就是修持。方便道也就是清净道,  d; o/ [' J- k9 x
清净一切恶业染污,因恶业乃轮回之种子,染污是轮回之因,故当舍轮回,何谓
% W  {4 g7 E4 [$ O. Q/ d6 V' F- n染污?乌金仁波切云:一切所思皆染污,唯寂静是清净。
0 d& m( N- J- {- L% }9 u+ L8 R4 z第二章
% s) N. q) @" i  H- R7 B* T' S- G9 Y& X* l9 }7 M4 t( s
第一节0 R, V* S# v0 m) k/ P
一、 轮回是什么?$ ?5 ~. E- U2 g7 N8 [8 y% e% x* D

  D- l. H. n( M6 d1 M六根、六识、六尘、十八处,即是轮回的根本。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  f; l3 c( j/ q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0 @, y( U; h9 }& y7 X0 c7 q! G
十八处就是六根六识加上六尘。
) K$ D7 G2 ~( }3 ~$ [8 x3 z; M0 s( P  y! [' I: r: V7 Y( h3 R- R
  u( |8 c% g1 C( G. M! [! G( t
二、生命的真相1 L& ?% F, V' q- v" z
/ q- B3 D1 u/ Y3 x
生灭相续依业力作用,人自受胎后即刻走向死亡,无论是否出生长大成人,从生! \( r4 K$ Y+ Y. e; ^' |, a9 Q
至死称为人的一生亦名一期。当前生业尽,意识迫离身躯,意识即入中阴,名中+ D" l4 X& N4 A. W' E
阴身。受业风牵引,来世父母交欢现其在前,爱欲念头一生,顷刻即再入胎,此
5 t  f. t9 ^4 t6 `名受生,生死相续不断名为轮回。
' C! S9 I# s2 Y8 c+ H0 p
3 G7 I( I1 n3 g% t- u, m& U& I' \4 D% J; @9 b8 V8 h
三、「我」的认知' _/ K( v" q& {" k2 F" W7 b6 P

6 U/ n" M4 j0 F* P" X  S「我」的认知,是在入胎受生后,五蕴和合渐熟时名为成,出胎后渐壮名为住,0 ]* c, Y  E0 R$ R: B
次渐衰老病名为灭。故知五蕴一旦和合即有我之概念产生,便生我执。五蕴是指- i8 p+ Y. l( e8 S1 o
色、受、想、行、识,五蕴是身心外相而非究竟实相。五蕴不能含摄情器诸法,
& I) x# \) c! S4 W因五蕴是因缘一时和合。然而情器可分因缘法与无缘法,故五蕴不能含摄情器,
" P2 i. f7 X9 v( X因为无缘法不是五蕴所能涵盖。五蕴主要是指有情众生一时假合之心身。因缘法2 Z/ o7 s) l8 B/ Y- j* O
可说与五蕴同义。五蕴与因缘法皆非究竟真实。3 w' J9 x3 [% U, ]" N

/ p/ V, u) N) k6 a7 L
3 M  o- o% p4 f$ W; w
( J3 x4 Q* e4 Z' y四、三界与诸法的关系+ n4 t) r8 \' d+ M9 z) n0 d6 M( J
3 Z8 P$ K0 \6 U$ [0 U- X. W
诸法与十二处、十八界同义,诸法泛指三界之一切,皆含摄在十八界之中。欲界
/ s, W/ {* s# \) k5 y& T0 m系缚十八界。色界系缚十四种,除香味二尘与舌鼻二识。能受生色界者唯离食欲
/ r- P/ P! x% }* c4 V" h方生彼处。受生无色界者须离色欲方得生彼处,受生无色界只系缚三种,意根意; a: a* b; \' X. q. C& C
识与法。简言之,受生无色界四处乃是意识作用,故四禅八定尚未超越三界。5 U1 `& j! [7 `6 s, A# O' @! l

  h1 K9 u( ?0 C何谓一切法?依阿毗达摩俱舍论世亲云: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
2 \& J- ^4 n5 a' ~8 f不相应行。五无为。无为法也称为无缘法。前四品皆为因缘法。何谓色?色有二,
0 z+ n# u% t1 |9 d显色与形色,显色有四种,青黄赤白,余色皆由此出,不可数色。形色略有八种,  n7 C# U! w4 L) J! Z6 E( t
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各各相互依存而有。若心与心所二者俱生时,诸种行为皆
% _( O4 ~( |" U# o& t依心而行,便称有为法。何谓与心不相应,譬如寂灭等有十四种不相应行。十八& K( V0 C) y4 j6 {& ~3 p
界的分判是依其名字及作用来分别,因缘法与无缘法是依其体性作分判。何谓因
4 Q& l0 W& Q8 g1 D缘法?情器之中的五蕴皆称之。何谓无缘法?情器之中的空、择灭、非择灭,都
% F" h2 B7 V8 K. W: `' s, ?是无缘法。
, `0 U+ d' W# f' m
* [( Y  [/ }( D( j  g& `! n( g  K! [! g) C' t" Y+ F
情器的空,非因缘造作,故称无缘,是本空,如宇宙之虚空。情器之空,正确来
+ U3 ?0 M: z. R6 }$ C) D说应当是含摄情器世界的虚空。情器世界分为有情世界与如器世界,器世界并非1 l3 o  n5 b# F/ i# B# K
一定有「有情众生」或「无情众生」存在。对于情器世界,爱因斯坦以牛顿力学
. P" l$ [5 D  @& G2 F& k为基础,主张时间无论在任何场合永远以一定的速度流动,空间则是均匀地无限
5 L  R) L2 T" X2 \5 p: Q扩展,认为宇宙情器世界没有创生及演化。但在1929年时,宇宙是永恒的知见被% F3 P. K# X- P
推翻了,美国的哈伯发现了宇宙正在膨胀之中。如此的话,往回倒渊,宇宙则是& p6 l8 n0 [6 ]: J/ N! W9 A
愈来愈小。这种发现证明了宇宙的生住坏空的真理。科学家提出宇宙的开始是个0 h  v, l) z8 Z1 s7 W
物质受到压缩,中子及质子的气体挤成一团时,产生了各种元素。这里所谓的宇
1 M- O5 {1 K- ]3 V1 s+ G宙中的物质指的是氢氦之类的轻元素。这意味著宇宙的开端是从「空」开始,本
" w8 t0 o: W0 S: O4 y( c' J空之中本来即具有生的力,虚空中的质子和中子自由自在四处飞窜,代表风的作. d. S' Z; p; `8 K7 N5 I2 t" ^* ]6 X
用。2 ^+ P" q( ^5 D( m7 U2 a

6 Q' I. [8 c& J. W7 S6 H1 m根据量子论,「无」是不均匀的。从无中,诞生了具有极高真空能量的10^{-34}
$ b6 ?; c0 @4 }" e4 e8 m, K公分超微小宇宙。「真空能量」亦即本空中本具生的力量。当真空能量发生急速2 H# w: k: S8 J* u4 R
膨胀也就是暴涨之后,而形成火球,这就是大霹雳论,符合火大之生成原理。在
/ S2 P2 L, B" f0 L6 ~3 @: J7 T膨胀之后,冷却的过程中产生了水,而有地大之宇宙构造生成。这些科学家的发/ P0 V  _. l/ L5 p7 L& I
现证明了佛陀所说,情器世界不离成住坏空的循环,一切物质皆由五大所和合。
6 [3 I) E) ~5 l. I6 Z生之五大是空风火水地,灭之五大是地水火风空。以上是对宇宙情器,引用科学
: z- |# A1 c- V2 P" t8 y3 z# [家理论加以说明。
1 V& }) C2 p# K' e5 ~) X  J
! j9 e3 H1 _4 j) h0 R6 p' c
- z4 s- E; G% t( T0 `什么是择灭法?觉知性空名择灭,觉知虽然依心,但觉知之空非造作,故是无缘: P5 S. L9 J1 w8 Y
法。觉知「性空」依禅定,有学者说,禅定只是冥想死亡,这是不解禅定的。以
/ Q$ e8 a- R% S# O& L4 W$ l& D0 z人而言,死亡的是躯体而非「精神」或「意识」。但亦别误会以为意识不死,「
3 T* n3 C6 s5 v8 Q' B5 C心」的定义,无人可定义,! d8 [: `, i5 w3 R
  [# p# s! ~3 O" i% _& F
噶玛巴说,心无始性空能显一切。心与心所二者一时不可分,心若谓光明体性,
9 G/ m5 g3 w; g( T# o; m3 B心所即所显之念。一般人取念为真,以为是心,而不取心的明空。明空不二是心" H& ?9 R( J+ ^' `
的自性。故觉知本来心是空,就是观心之「念」的生灭,不加取舍,令心住本寂,
3 O' U8 q) [7 Z1 ^: r才是觉知性空的本意。观照诸法无有自性,因无自性故不生,不生故不灭。如是,
3 V* E- Q+ `3 n0 w' P  \逐渐对空性有初步体认。而非执取一切是空,入断见之缚。何谓非择灭法?凡自
% b/ {# A6 f* J- |; A/ v3 z行消灭者名非择灭法。与小乘三无为的解释不同。如时间。此皆非心所能造作,% N4 e2 j1 G0 t& f6 S6 U
故称无缘法。5 f/ y& k9 B3 y+ v( ]( B- B
+ P1 W7 G- s0 @5 Z
$ u: K( b+ u: a  E( u9 g% }! e; h
因缘法涵盖五蕴,五蕴依四大地水火风假合。何谓五尘?五尘之色有二相,形相
6 T; J0 w9 ~: w$ M; p与色相。形有八,色有四色,青红白黄。五尘之声有二音,有情音与无情音(大% u% l" }8 u$ h: n2 j  Q- k1 @
地之音)。五尘之香有二香,香气与臭气。五尘之味有六味,甘、酸、咸、辛、, l2 h% J7 ~$ q6 `5 d  t( M
苦、涩。五尘之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 ]# n9 V+ X8 F# c0 V: V1 c

7 w6 L' ]: I' ], B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意义。色蕴,含摄声、香、味、触等。受蕴,依六根,
& T) u4 i3 T4 p( H  r; P' A眼、耳、鼻、舌、身、意,而有作用。其体性有三,喜、苦、不苦不乐。想蕴,: Z0 k( S: Z/ R3 F. Q8 K4 f
依境而有想,可分正确与不正确两种。如杯弓蛇影,即是不正确。行蕴,分两种。" V" z5 E8 W& n, N. p
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行。心所也就是心相,心的所知,执著心的心所所生
% k* ^( ]3 M0 F6 i/ g, G" ?之相。十四不相应行就是非色(六尘)非心之行。如,得、无得、众同分、无想0 O6 K6 D5 O/ z+ U
事等十四种。心所与十四不相应行六尘,皆属有为法,故是行蕴。识蕴,小乘分% T$ a2 t7 G% Q$ ~
六识,大乘唯识称八识。佛于证契大乘经上云:众生者是有性想和合故。所谓地、
- \/ F6 C( \7 A$ `; ?0 Q1 `. b0 N水、火、风、空、识和合,名为色界,而入缘起及因果业。众生身死,识迁随业
- I7 r4 B3 _" ?! V1 p! \风牵引,再受业报受身,或胎生或卵生、湿生、化生。经上楞迦主问佛说:识的
" r9 p$ S5 o) E' J+ E% e量如何?作何形色?佛言:是无限量无色无形不可显现。无碍无似无住无表。若
. h1 {9 j+ X( O" ]8 R有人以为识无量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取为「空」,此见即是断见,不解空意。若& n; @1 _7 c: t% y* i
清净识之无明为清净,即无生死了别之相;但凡夫执取客尘,以为实有故有染污,
) R6 s5 [5 }- o. G. ~" P而有所谓无明爱染习气等。! x1 J8 h/ H& N6 a% [; h
# \. \; C7 _; F/ j' \/ e7 G: k
小乘以识为实有,唯识亦主张有八识,第八识名为藏识亦实有。唯中观主张究竟. x- V7 Y, D. G9 e6 b( M4 p
「性空」,「性」即所谓「有性想和合」,「空」非无而是指识无形色不可言说
( z  K% ~4 R6 a6 ~故说空。性空一词并非知见定律,若执性空为见则难窥诸法自性空。因空本不可
/ R. r& f, h$ N6 ?% Q% g见。让窘多杰云:见无所见即是空。
6 e' p3 D" @* _0 n$ F
4 ~5 g9 F& v. ?, L. t情器相对世界依其体性可分为物质与意识及不相应行三种。一、物质属色,亦可+ ?1 O) q' h" R7 u8 }; ~/ M7 e
分可见与不可见二种。可见者有形色可加分判。山川大地诸物皆是。不可见者指
$ s9 z# @7 V% Q& y4 c2 T8 x  E戒律威仪遍满全身不可分。专指修行人之戒德。为何戒是色,因戒依色而修。戒- g! V# n2 X1 I+ R
分别说三种:善、恶、非善非恶。善戒有三,别解脱戒、等持戒、无缘戒。别解$ b3 f0 G7 D  v
脱戒有八种: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正学女、比丘、比丘尼、八关斋
2 _% k8 l' v% W1 X7 H& ~戒。等持戒:修空性之戒。无缘戒:唯见道以上者所持。另两种戒,恶戒与非善
( f) o& o& T6 l; _# ^非恶戒有争议,在此不讨论。二、意识:小乘说六识,大乘说五十一心所。三、
/ ]% v7 D, V7 D! L不相应行:专指不属于物质及意识的。以上所云是情器世界、轮回的简义。  p8 p+ T/ \: y4 x8 i  x0 j1 ?
第二节% J. T+ G, A, `% G6 }$ x) A

% q% ?% z  H1 l2 ^8 t; Y# I" N
, c3 O3 w  m* z" c8 t! x/ o0 E一、为何堕轮回
9 b9 D6 B8 P6 J; {( \0 e
6 f8 l/ j9 O5 X+ I' W6 s轮回是依十二因缘和合的关系,故说十二因缘是轮回的基础。以现在、过去、未
, A6 S6 z$ q6 y( z6 c2 N0 ^- F来三世,看待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受孕成
. v6 T) o: A6 o$ x9 A7 P形未具六根)、六入(六根成熟)、触(出胎)、受(与外境产生苦乐觉受)、爱(习染
1 o( F: a! x& n9 y产生爱欲)、取(取舍分别造作)、有(执著产生未来业果)、生(来世受生)、老死。
9 s7 V* J9 [. [! ~8 _2 i无明可以说就是贪、嗔、疑三毒,也就是愚疑。凡对二谛实相不了解者皆称无明。! C+ A; M5 ?; t% @  S
无明与行可视为过去二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归类于现世五果。爱、取、3 }) z% K+ `/ W" O; Z: X
有,则是现在三因。生、老死,未来之果。此乃依现在当世观点方便说明十二因
/ p9 N+ O' q* t- h缘。事实上,三世之中皆含摄十二缘起,未来世,虽未发生,但建立在当下。流$ [! O6 c) I7 U
转于生死间的就是缘起。/ [6 L( a) X. `/ p+ A

" t1 o( R: p+ T" B% @8 R$ s! n佛说: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情器不离因、缘、9 K( \. c1 t8 b% B% r
果,一切当舍、唯自性金刚种性不可舍。诸法体性本来恒寂,若离有无二边,一% b3 m2 z0 _, {6 O- d2 Q
时成就果位,染污即可清净。三乘之方便道,皆为清净一时之染污,为证本初佛
9 [" s: X! H3 u8 _  r性故。证悟时则有别于本初清净,名重新开悟。佛性之见地、噶居、宁玛、萨迦; F) `! j' s9 X$ k: K" |
各有见解,但格鲁学者不同意佛性本具说。道上充满迷惑与无明,佛法就是为了9 \2 i) H& d+ u7 k9 K
清净道上的迷惑而显现。众生皆因迷惑而堕入轮回,生生死死无有尽期。为超越$ @: q; \5 P2 H* ^0 r$ }
轮回而修行名为行道。+ ~& Z& x, S: @. h2 r

) ~3 p% l6 t# T* K( M2 U, @
% `5 r6 Q: z$ Y5 Y, T, z4 H
$ h% A2 a+ {' Q. M% ^9 G* k二、如何行道舍轮回8 I* `# Z$ e2 ?) f' V, I
' q& b5 d% n5 n4 q
行者可分下根、中根与上根器。什么是行道?行就是实践,道者修行之途径。下/ i, d4 ]# m) Z7 t# B- L. `
根器行者:以坚信佛陀法教为最上,建立知见。相信因果轮回,修依居士戒,行7 S2 i% G3 k( o  W' b- J
十善法舍十恶,以四无量心为来生而修。下根行者虽相信因果轮回,但不解因果/ g) A3 L6 I- Y* g+ C
实相。中根行者是指声闻与独觉。其见地,依我无我,但执著识究竟是实有。认
' N! [- d! s# v知三界唯苦,如火宅,生厌离心。受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其修
2 e; m, A4 U/ \* P行依禅定等持,止观双运。/ m6 H& Z4 X: Q; [# g8 Q; T

- _2 g( J# C/ ~8 V* A" C止息修九住心,什么是九住心?九住心将心安住于清净无想境。九住心又名「九
* E  O' F8 Y; X! X次第定」,与三界九次第定有别,九住心以欲界为基础,故也称作预流禅,因在
( |2 O6 w9 V1 x, m" y- K7 J欲界无禅定可言,故称预流。所以九住心也可说是,欲界禅修止心于一处的九种$ k4 q3 Y8 ^( h) u$ h2 l& @  a' w
次第。九住心分别是,一内住、二续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调伏住、六寂静住、
& Q1 T0 U, l) d4 }/ E: D七极寂静住、八专注一静住、九等持住。- @7 K3 Q1 h. w; Z" J; P
& i+ v& |& E2 g# f& u, [4 P9 I9 j
超越九住心后,小乘行者进入色界初禅天修四禅八定,观修四圣谛苦、集、灭、  R0 P! M5 O- k4 e4 c
道,经由观照觉知,我是苦因,故以无我为道,证寂灭果,名罗汉。罗汉可分有! o. M3 ^" i  @5 J7 f  Y
余罗汉、无余罗汉。其修止息证色界四禅十七处,修观照证无色界天四处。
5 R/ O  \$ R) y8 Z$ \
1 C. I3 a& k9 D2 ]* g1 g大乘与小乘之行者在禅修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止观」境界。大乘修止息依欲界九6 |7 }/ M- U9 c6 g* k9 p
住心修,令心止于一处其性不动如山,渐稳渐明心生法喜,即依诸法性空缘起真) A% U! Y' c5 C& I! \2 C5 t) g
谛,观照外境究竟非恒有,内照自性。
9 O2 L: M6 S, i  [1 g9 ], w4 N
+ `' J( m+ F/ E+ ]上根者:是大乘显密的行者,其见地,证我无我、法无我。修行依止观禅定,观
; ~( z, S- R8 _5 P, ~修空性,发无上菩提心,以愿众生皆成佛,自觉觉他为最上道,证无二果,名佛
/ ^3 Y% K7 j7 T. Q0 w陀─觉者。# K$ q$ k: k* F2 Q3 }
$ X6 N2 }1 }$ `
. k( R3 q  n- j3 s
三、什么是欲界
! h) j, Q. ~9 U7 F1 ]4 d3 _0 Q
( X- a1 Y% b: o% W; \三界中之欲界有六天: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时分天、知足天、乐化天、他化) |4 ^' J5 J+ |5 U. c( L
自在天。时分天以上依虚空,两旁有日、月,时分天,以上也属天道。欲界可分( F) m& d* p$ ^+ x6 R- |# i
两部份,为坚固色及虚空。
* y/ \$ f) ]9 I6 v1 N" Q& a$ A
) ^- ]; R* L6 l0 @  b* H: Z. H- \虚空含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小世界结构皆同,中央是须弥山,矗立在大海中
( u+ r+ t/ t1 j' |0 n央,须弥山安住于十字杵地轮之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岩层),再下去为火轮(地心
) E9 B% ~( L+ `0 l! p. I. L热岩浆),风轮包围在外(大气层),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l4 }. E6 T0 f
* J& {! ?0 B) L* O: l& {
须弥山似一四面形的山,底部有四个方形阶梯,上面是方形的顶,越上则越宽广。
/ N! c3 J" [+ ~. a" l: {山腰有日月,四大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忉利天华译三十三天,是欲0 l( S) h) u2 C8 G. o6 N  r1 \
界六天中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之顶。中央之主名释提恒因,其有三十二位
: b; ^  W# ?* T" O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此天一昼夜,地球日一百年。, t2 w& G" @9 I5 ^0 e* j: o2 c
; J" W' F. _  M, t. Q. @
在忉利天之上有时分天、知足天、乐化天、他化自在天,再上为色界十八天,无5 \$ E; _: M; A7 G
色界四天。须弥山下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围绕。每一重海,间一重山,至第
" b! S; u) F$ `# ?! y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 E7 j. k; Q! T: C! H: z2 B+ o& P! C! i0 i. X
在咸海的四方有四大洲,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贺神洲,北俱芦洲,又名四& v0 S7 J3 G- h9 h9 |
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
. {  N" u5 q/ R' z0 ?4 G' b8 Z$ Y六欲天、至无色界四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3 v# d& |# q/ I& Z% G
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其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故名三千大千世界。0 G$ k, M6 w0 m! y
2 K. z0 u/ S& n
以现代科学来说,一个小世界就是星系,娑婆世界指的是太阳系;每个星球皆有
% V, C, j1 f6 Y: @七重金七重海构成,此即万有地心引力之由来,重力将每个星系集中为星系群,
! `1 L9 }" N, b% ~这就是一中千世界,科学家指它为银河系。由此可以证明苍芎的宇宙至少有不同
$ K( f+ f0 y- z; ]6 |的三个银河系所含摄。# w! R" w' {  k+ Z
& w. L+ v- f0 s% Y4 f
坚固色(地球)以须弥山为基础,山顶有四阶,住阿修罗,须弥山四周是四大部
% I" z" j' B9 h0 \洲,有海,海中住八大龙王。山顶上是欲界六天,有三十三处,非三十三层。) Z! _/ t6 G! |0 ^8 n0 U( h

. ]( ]' R% A; j8 F# ~3 [7 u, _由下依序遍及六道众生。最上是天道,再下四阶处是阿修罗,四大部洲住人类及5 K6 u& C! J: F) T4 g; B
畜生。畜牲分水陆。在喜玛拉雅山下方为恶鬼道,印度多杰殿菩提迦耶金刚塔下' F7 Q; l$ C/ E& O
方是地狱谷。六道中以人道为尊,是因为可以修行。若出生为人又不珍惜短暂的
# P/ t! J' ?& ^: h; ~生命,实在可悲。人之所以无法见到其余四道众生,是因为眼识作用受到限制,9 T3 d- L+ d" Q
不能感应的关系。若修行得五眼则可见三界,如是六通之眼与民间所谓的阴阳眼
  m/ f! s0 u% A* ^' p& Z或第三只眼不同。受生欲界,唯一是苦,不离生死。5 u: V8 K/ d+ J, v9 |
  F2 p) c" ]3 a9 z+ m: O% c
/ R! r! {# Q. S5 ]. m$ U
# ]* q* m) [9 y% y- m
四、业力与业果的关系; F9 b2 l9 _+ F8 Z) V' K

& U8 s7 ]( l' Z8 Q1 Q+ y我们为何受生于轮回中,究其原因,皆由业力作用及习染牵引所导致。佛说业力- ~- m  ?0 U6 i+ K, K& y; X
不可思议,是凡夫所不能知,连十地菩萨亦不能尽知,唯佛全知。
. N+ g  M7 ?, r6 P: L6 X1 o8 q$ I$ L; w+ {8 e# @
什么是习染?简单来说,习染就是三毒:贪、嗔、疑。三毒所造业即是恶业。业
* s, ]/ W. b* g! |力就是业的力量,业是众生所言所思所行最后的结果。业有依缘及无缘两种。依+ V8 i9 _3 o. v2 {  {
缘的业分善业、恶业、无记业,亦可说是善业、无善业及不坏善业三种。善业是9 T/ L% h7 u5 g5 f1 W0 J* M& L
受生人道及欲界之主因。无善业是受生下道,畜生、饿鬼、地狱之主因。不坏善$ w  ~& i6 {2 Y; d0 A: z0 Y, K
业是受生色界、无色界之主因。不坏善业因修止息而得,证色界、无色界。成熟% ]8 B2 V" b% m0 w7 i1 K
即不变,故名不坏。
' ^. I+ N, j2 x+ ?  ]! r  r7 u% K0 r. D) b' y$ C& X( P) J
善业也是轮回的因,同时善业是无常、非究竟。若人对善业起执著,面临无常时8 ~9 l" O; E4 k( t
若生妄念,亦会受生下道。当今有畜生之福报不输一般人家,即是最好证明。业
9 n4 g* J7 |6 Q3 S亦可分共业与不共业,共业是众生不同业因所造之共同业果,譬如山川大地天灾
0 e( b5 K: k- d7 b! }* r/ x等。不共业是个人所造业因,果熟还自受报。一切有情皆由业缘所生。维摩经方
" P( O4 E$ Z8 v. i' [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另「无缘业」,是说行者已证罗汉之果但尚有色
$ l; ^9 ^$ y5 X5 N1 d身业报,此业即名无缘业,因已不再造业因,心境寂然又名有余涅盘。
1 I6 w3 T) T. C
2 Q) I7 [; W! R! r+ [& `; x果之业:通常云现世报、来世报、未来世报三种。亦可以定业、不定业来说。或
9 D* ?- t' D3 o% H以随喜业果与成就业果,或白业、黑业、黑白业等加以区分说明。黑业中以五无3 v% @2 d! E3 o$ c
间罪为重,中国大乘以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僧,名五逆6 b' w  z! o8 e7 V1 V! R3 ]
罪。西藏佛教则是以,杀菩萨、行者(闭关中)、成就五道者、偷盗僧财、毁坏
! c' ^' b; k0 I( x佛像、佛塔、经典。白业中以三善业为最上:布施关中行者、持戒清净者、修等. L+ E, P$ p3 P# {5 p% M
持清净者。持戒清净与修等持清净两项皆含自他,自己修与帮助他人修。, a3 X8 I- o' m$ w: n* c0 |7 k4 x
, a+ T& E7 p5 q8 ^  j0 r2 T! I9 n7 d
# w# {1 R7 z0 Z! g. U7 ?/ I

8 q% `( |$ Y4 y$ t一、诸道差别7 J8 R- Z! ?% z1 |
: b2 Q9 ~2 P* @2 t
五道之间各有品位:
1 N! u& l. Q9 D9 W* K1 F( U. t, F, v  z+ S% G& D& m
一、资粮道有三品。
9 b  u: b" P9 e) j
9 x4 `+ [$ L$ W' B4 g二、加行道有四位,暖、顶、忍、世第一。1 V, B' {$ b! Q* a* [/ O2 v5 b
: K( r1 a5 U% N- m
三、见道有二定,正定、后得定,见道后即是初地菩萨。+ }( ^0 Q6 j/ _9 u
6 n  d% D2 i. W  X
四、修道有十地。% c& O/ m4 ~# a+ i8 ^. d* t4 H# t

$ u' U, m" i8 H7 _. W. d+ L( W& }/ {五、无修道是佛。# G" J# H$ }2 o* W
* j: _1 W5 C& x: L
小乘的见道:证四谛苦集灭道、十六行相,主要依苦谛四行相,无常、苦、空、
% p2 E; u. H, |4 f无我为修行所依。
* ?0 u0 ^7 @' ^: [9 r/ a
& o: k$ q! _$ D何谓无常:见一切诸法极致细微皆无是常。4 n# @/ B- [+ w2 a, d2 F) {, A; H

- H8 D1 P0 l2 q8 |& r# z& `  V/ f何谓苦:见一切有为皆苦。# u; Y" ~  s: {# K5 g
9 H8 K: _# S& k% X5 S4 e/ c) [) A% {
何谓空:见情器无创世主。$ W0 T: D- w% i/ y0 \( J: V2 N
; k$ M8 T* r! g
何谓无我:见内无有具生实有相,五蕴色受想行识皆无我,但识性如微尘则是实
  F& q; b% i- w8 f有。
2 e: e2 `- `9 s+ h1 r1 k$ ^& ~8 ^
8 j: I, o6 C- S8 s, l故小乘以了达无我作为见道。用以对治我执。大乘则是以通达空性名见道。小乘& Q, R2 t1 O% b( u) x
修道证八地:千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作护地、已办地。6 q5 _' G5 u5 ]# }
第八地是声闻罗汉果。: x0 _+ I$ w3 s7 N
) E  |7 c5 c4 _, o, e2 \
小乘修道有二,世间道、出世间道。, P, x6 L0 I2 Z& v0 {) B1 C
' Y0 j: ?/ A* Z7 K# B
(一)修世间道:证预流果,色界四禅,无色界四处。四禅八定加上预流果,名
9 J# v1 i9 G, f# u4 ~九住心。修世间道,可解脱欲界烦恼,证色界第一谛,依次证悟至无色界之果。3 W3 [0 ]1 ]5 d& G# W% Q
外道亦可证。小乘修无我最高也只是证得无色界之果。世间道可谓外道法门。" e5 p2 t+ [! D: Q- R0 \6 E8 @. `

  n% i$ o- g* P" z! r8 r(二)出世间道:于证得见道后,依次第增长,小乘证罗汉果,名出尘。小乘在; t5 d9 G! F7 O/ F
三界之中所证四果名为预流、一来、不来、罗汉。
( {9 f) F, S( y3 ?) x. h& K6 M* w6 l0 U
欲界证预流果,属于见道(须陀洹)。色界证一来果,属于色界第一地至第五次: ?2 |( H6 Q9 p5 I4 a
第(斯陀含)。色界证不来果,属于(阿那含)第五次第至第九次第。' Q8 n+ {7 C. i9 N- {; p% b
0 L9 g/ u/ y9 }0 i
无色界证罗汉果,阿罗汉果位亦分九次第,故每一果皆有九次第。/ D8 U/ i( ]+ t! i! n5 q/ P7 s
" L3 s( K: Y9 r# x- t; D4 M
小乘修道依三十七道品(智慧品中详述)与止观,威仪修十二头陀行,对治贪欲。0 d1 _- B$ y% d$ U  E5 b; n  g
6 I+ p4 O% r4 i$ w
  M4 K* ~8 _1 t3 [' z
8 @5 S4 S% v+ d2 w  y
何谓十二头陀行:
1 N( ]9 U  {. u4 Y1 o/ f            1.持粪扫衣               2.但持三衣
0 _5 W  Z$ M0 B6 o8 d            3.但持毳衣(鸟兽细毛)   4.但一座食
" K# u+ w/ T+ e& L  L$ t+ z( W            5.次第乞食               6.不作余食/ J$ v4 l5 F0 N$ c
            7.处阿兰若               8.常住树下
" N' _/ ]0 h- P            9.常露地坐               10.常住冢间
: L2 j5 A: _( B2 Y1 r% }  Q/ _" \            11.常期端坐              12.随处坐  W8 ~- J" C6 d2 T" F' T+ G+ L" S

0 y& ~2 I$ T* t4 @- M9 ^" R
, g2 b* B# p. M* m: G% H8 c% i" L8 |7 [' }9 n) t0 f3 `+ j
另有常随四沙门法:
, X6 ]  u/ s* O" ^+ [          1.他骂不还骂               2.他怒不还怒( e+ {/ J3 G  V8 u, @7 _, T
          3.他打不还打               4.寻过不寻报( L% t0 O. R4 G; x& h
% X) J3 L) R/ e4 o$ F
以上小乘见道、修道简述。; }- e: F$ i5 Y/ z! h) U
* R: V1 E! s# K" n9 Z; b, \3 H" }2 `  {

, k7 M0 ?0 d% K( t( Q$ d% H' ?, z) {
6 Y' M, K$ Z% P( b9 d/ i
二、早晚行供
5 }! f& V5 d9 g" o3 B0 E) y4 H3 w4 y' F5 x& y. I. c
供养有两种:一&#8226;实物供养、二&#8226;普贤供养。9 R8 j" ~' S1 U6 k& a8 h5 q
6 f' V$ v  U/ ]  h- G5 `
何谓实物供养?实物供养分两种,一种是自已所拥有的财富及一切最好的东西。
& B4 i: }! V9 J! s5 i; @另一是人我所共有的,例如天上、地下、水里的宝藏。何谓普贤供养?普贤供养
" `- q1 X# r. K0 B亦称观想供养,是依心所作。何以名为普贤,因普贤菩萨是一切菩萨中供养最胜
+ I+ T$ c0 z& s: P! E# v  b( D者。观想世间一切宝物,譬如四大部洲,日请山川及自的福报功德等作供养,称4 q: R! Z5 G0 w8 L; R
为普贤供养。
  q  t. _* x0 u7 p. ~
5 T0 v( b: m' m9 u( Z依藏密传统,在坛城前必备八供─水、水、花、香、灯、涂香、食子、乐器,乐' P' S# T. z! J
器代表音乐,以海螺或「丁夏」代表。八供是最简易的一种供养,在寺里有用一
4 O4 k( o( k; u6 w! b9 _& A千个八供作供养,供养愈多,积聚功德愈多,但发心须正确,心应不执功德。7 A5 L; F% r0 V2 F

5 r* Q: d1 Z! P! h' V( E0 [一般佛堂八供之意义:/ g; w4 `8 S% S
(一)水--供养诸佛菩萨饮用。
! {+ B( \! W8 x: J6 y3 p(二)水--供养诸佛菩萨盥洗。3 X+ |$ L6 l9 b4 z; O" N$ U
(三)花--供养诸佛菩萨一切美好的色。
; {- G" m# c$ E1 d* U+ r(四)香--供养诸佛菩萨世间美好的香。
* A; x1 V2 Y. K* ]- V(五)灯--供养诸佛菩萨眼识光明。
5 X( V" P" g# T2 b9 D, [(六)涂香--供养诸佛菩萨涂身之油代表世间美好之触。! K  W" ?% C1 @" M3 D
(七)食子--供养诸佛菩萨之食物代表味。" A0 l% l( v$ F  o( {
(八)音乐--供养诸佛菩萨世间妙音代表声。
/ G! F) ~  ^! t. u; S4 C2 B* D& N3 y2 `8 {& t
八供供养依六根识色声香味触法转化为清净六欲供。& T' B5 m: D( |

) j% }! x5 R, K0 G8 d$ {2 h在密续法本修持中经常会念颂到八供供养文时,应观想自心中放出八位供养天女,6 Y, R* \' t, h" l( R* i* M
如是可令我们积聚更多功德。另外献曼达供养时,须观想卅七种供养。献曼达是' I; G2 V1 c: Q4 G& E. ^  C9 a
四加行之第三加行,藉献曼达以聚功德。佛云:众生欲正觉,广聚无量粮。因此/ ~" b1 \  f4 A% w9 w
我们必须作供养,行资粮道。此乃佛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说之方便法门,并非佛
9 n! i# q! |! j* l+ I菩萨需要这些实质的物质,各位定当明白。
. T: o+ I( ^( [2 @! v2 h' ~
" C' k4 B9 g0 w4 m为积聚福慧资粮,更应了解所们一切供养,皆是「空性」,究竟非实有,皆依因; s, C. u0 E% F" X: q4 i
缘而生,故称空性。更一层体会大乘三轮体空之真谛,无施者、受者、所施物。
& x5 F9 R) E" C) b' P7 s如此方便行者积聚智慧资粮。若以空性见解行实质供养,所积聚的就是福慧二资
! O! s8 g+ V( k8 i( @8 P粮。对未了解空性的众生而立,作普贤意缘供养是一种心念转化的训练,可消除  H6 ^# |9 t" N3 X/ z
对诸法执著之概念,可清净遍计所执性。/ p+ Q& _( ?2 c1 s8 `

! U  B- P6 h& T
; o4 l& D; i: q7 F三、供养的功德利益
$ s6 S5 o$ L4 Q  Q% D/ F5 V) _* q  |  c- Y9 Z. \7 e8 l- o
供养八供时,八供杯及油灯杯须擦拭乾净,擦拭表示去除五毒习染尘垢,愈清洁
) n3 m  {6 d' c4 _+ p6 C聚的功德就愈纯净无染。以实质供养坛城三宝,是依四部密续的作密瑜伽及事密
7 e1 I3 x+ i: o瑜伽来做。在第三部瑜伽及第四部无上瑜伽时,则比较不重视实质供养的东西,
2 u% ^5 @% E" G) s  L2 s一切都以「心」的观照力量作观想。但对未修止息或止息尚未专一的人来说,观
9 O! J; a2 W! h1 u) A% _6 N- l想如流水般不能清晰,容易出现妄念。具有观想能力时,那么一切内外染污不净
+ z4 D/ t7 m& q- B就可藉由心的力量转化为甘露。譬如有时候供养护法会用到酒,就有人会质疑,
* M1 A7 Z+ x  z* K五戒有戒酒,为何你们供酒,因而起大谤心。有此怀疑者当知供酒非自饮,且经8 e/ b0 p) d$ E9 J/ K, H; z6 f
「心」转化而成为甘露,并非酒改变了,而是心的分别净化了,密续主要对治分7 U1 W) @/ [- L8 W/ L0 Y. l
别心,此点甚是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时:04月04日
6 R# }$ g% ?. |$ G+ v+ o+ V执教:elnino; j3 u& m. g$ P+ R
内容:基督教
/ X, ?4 J0 x& g" B$ {, U5 `( |, r, W6 C: T
Christianism # \5 b5 F- o1 u! J' B; B+ t- S& f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东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马龙派等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1 _+ G! G; M8 f$ E
《罗马书》 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 y6 r2 U! s  s  w( m, C《罗马书》 1:21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 & I- {) q9 c. u0 S1 l2 f
《罗马书》 1:22 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
7 L! s7 C3 t( @2 \* f, ^5 T& ]《罗马书》 1:23 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
) _- k$ @) S& r* |《罗马书》 1:24 所以神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
. N  }4 g7 m+ w  a) v* }1. 起源
, E1 r- @( d7 h! w. j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根据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 U+ f3 j2 P& i) x$ F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 v  ]* m& x) }, F5 y( a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教会又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而则成了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 @/ q" c+ s6 S% F, g# l& h! w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学家认为,耶稣传达的教义更加接近犹太教,而保禄(又译保罗,Paul)对基督教教义做了较大贡献,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范围。2 b; j: s1 I% n9 A- F

0 {1 {, T: u5 Q8 p$ y2 |. N     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过莱茵河把基督教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
% u+ S$ L& k: M4 h) M5 R
6 B2 J7 W$ t- g  U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  n6 Q, X# L# u' J) R, g
2. 发展
7 H+ `5 `% h; Z6 U; b( p0 e+ {) X6 ?% m% h# t- N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间,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罗马帝国)禁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处死。直到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从而使基督教成为政府所允许的宗教。325年,尼西亚信经在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通过,并成为基督教的最基础的原则,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这一原则。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 X# V) Q' _+ j4 V  L/ Z

, R5 \6 ^. ^$ H4 G6 d395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基督教也开始分裂为东正教(自称正教)和罗马公教(自称公教),两个教派都自称是基督教的正统。罗马教皇(教宗)是罗马公教最高领导者,而君士坦丁堡牧首则是东正教的首领。到1054年,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互相宣布把对方宗主教驱逐出教,标志着罗马公教和东正教正式分道扬镳,称为基督宗教大分裂。- o% D  h* {$ _9 U# I$ N

1 }& C+ g: i: Y3 m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之下。西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为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间先后八次十字军东征。; t! P5 @1 H2 L& e6 q, k! F% f

- k! l" q0 k) `6 J% a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8226;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r# |9 W! y4 e" W
3. 在中国的历史
! o; N& H/ n" O' u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 |! H" v) g% v5 |& f- r8 s0 L- o" ~" U6 s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 L' q. T1 v5 S' h" u* q
2 k8 x* N$ T& b! [3 ?2 V  j战乱中诞生的《天风》杂志,1945年2月创办于成都,主办机构是基督教联合出版社。1948年1月1日以后,改用「天风社」的名义出版。 1949年以后成为中国基督教会的机关刊物,它的命运与中国的时代变化紧密相连。因而可以有效地观察分析一批中国激进基督徒的政治主张与立场,进而探讨时代变革中基督教与政治、基督徒与社会的关联与互动。* l( ~. |& t8 m! a; {& U

3 s* v) M; D/ U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天主教徒解放初约有270多万人,到2006年约有500万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约有70多万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过1600万人。- ]2 {' ~, P6 ^2 y
4. 基督教教义
% i/ H7 f: S$ s7 m- \# t(参看尼西亚信经)6 s5 l) D0 o: d# U3 y: n7 ^+ p# E
, R' B/ [! g. [# H0 a
1. 共同教义
5 T* o7 C, X9 S1 Y3 X9 q0 N
! ?) g5 I% z# x2 y2 X: u) O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娅而降生;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4 X) F  @3 i/ \8 u6 G2 S2 D. i' e
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但是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 a7 }; o; ?! j! i' d9 j. y/ k! k% n
3 g  m$ T  M1 ]# I3 o' I6 v2 w# t
上帝 神(God):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格、一本体,简称三位一体。
, o# w4 J! r3 [6 p# R% F8 i+ o5 }2 K4 {" L# r7 K6 f0 l  i8 s# z
创造(Creation):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 P; I4 v6 F8 @4 B2 Y  `

: w- U. M- V4 {% d8 O罪(Sin):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 c' v. b+ s: O1 G

2 f& f: _& H, H( Z& U救赎(Redemption):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 C& Y% p+ Y! H0 N; U  W. {
$ ^$ }& j& ]0 ?: }
灵魂与永生(immortality):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世界终有毁灭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8 g/ [/ \6 R9 k8 f3 b9 M
2. 不同教派的教义
$ n6 p7 L: m# ?# L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坚振圣事、修和圣事、圣体圣事(弥撒)、婚配圣事、圣秩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诵经也是天主教信徒经常进行的活动,这些经文大都是一些经过编排好的重要经文的连祷,例如天主经﹐宗徒信经和《玫瑰经》。
: p( }: q0 Z/ g" {* u6 \3 e  n  ?+ W5 o+ q' }9 A: h
东正教: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w& p4 a3 ]( N- M' U

# Z: k: p: s# X: [5 h, L: @; K  _" R新教:新教具有与天主教和东正教不同的教义,比如:强调“因信称义”,即得以称义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为祭司,因为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并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注重圣事(即圣礼)的传统截然不同。
0 U: V: @2 H/ ^3 F) y$ v# U3 z% s+ T5. 基督教主要节日3 P+ F8 L/ H8 D8 @8 i) ~/ b

3 o; x4 o- Z5 [  ]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9 L: s. b) ^! R2 J9 S8 Y
" M: `8 M/ G# U' s% v+ l' ]9 l. I
圣诞节: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4 a$ h& D. h& b' M

& n( s# q8 X  |" C受难日: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 O! j6 f' G  w& a
: A' \9 x  k( I1 ~& C2 U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 W) `: X. T: {7 X& I: m
! P6 ^1 s0 _1 l/ S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 b2 j$ D  h% _
6.教堂和遗迹+ K; X+ Z$ q* m
2 m5 v. G; B; e
1. 中国基督教文物: \- B; `; P; N! u# g

9 m: \# y, E6 U4 ?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和遗迹: 北京南堂和北堂;利马窦墓;天津老西开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广州圣心大教堂;
. ?6 U$ t. @  H" ~$ ~( c! O+ F7 g$ C9 j5 D
中国著名东正教教堂: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上海圣母大教堂;0 R- _3 p4 C4 g6 u1 M5 S

% k6 p* t1 B' I1 m# E4 v( o8 T中国著名新教教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沐恩堂;上海圣三一堂;上海景灵堂;
! o( j3 [0 R$ U0 g: U9 e: S1 K# B' f, ]* U4 R
2. 世界其他地方著名教堂; v" X  ?9 P& I8 |

( W: B7 }" Y$ M  l; u5 n+ l5 R, X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科隆大圣马丁教堂(德国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罗斯莫斯科),圣索非亚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 R4 f9 v  J+ r( x( w. [4 P! E1 W! s7.《圣经》; W. [8 ~( \; L/ b1 V9 |
7 L0 \( u/ E+ l0 }. N
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组成,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全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6 E' z( @& h) \
' o& Q# n! @  E2 H
旧约圣经
( u$ j( s2 z" p* {
. A. |8 ~* [5 j5 ?3 F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圣经共46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有39卷;而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由于把多个章节较少的书卷合成一卷,总数只有24卷,内容和新教的旧约全书一致。6 a5 I) Y3 u$ w. u
! q5 ]8 R/ q) y0 C. s; L
新约圣经
3 s; H7 ?& j3 s$ r! F- N1 b, m! M) r% l& r2 c/ F
新约圣经的数量比较一致,都有27卷。犹太教并不承认新约圣经为正典。1 i8 r; z7 H, ?' u: ]7 y

1 z+ w: ]. ]; C; K  I( y此外,伊斯兰教只接受旧约全书的前五卷(摩西五经)、诗篇和新约全书的四福音书为正典,但认为其中有大量错误,是传抄翻译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基督宗教各传统用不同版本的抄本来反驳穆斯林的这一指控,并以奥斯曼版本的形成过程反诉古兰经有被哈里发奥斯曼篡改穆罕默德口述原文的重大嫌疑。( p1 |5 `) F* t+ v! }' G9 f4 d

: Z+ O% h* E3 L( a1 t: c旧约全书有书三十九卷,新约全书有二十七卷,共是六十六卷。考古学证明,旧约全书完成於耶稣诞生前数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完成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玛拉基书》完成於公元前400年左右;新约全书则完成於公元一世纪末,所以新旧约全书的写作历时1500多年。
+ q; E3 V' k& t+ k* T" G) A# T1 A& c& W$ ?) {) V
圣经中的各卷书均是独立写成,写成後即在各犹太会堂及基督教堂传读。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犹太大祭司以利沙从犹太十二支派中各选出六位译经长老,聚集在亚历山大城,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当时流行的希腊文,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译本。到公元70年,当圣城耶路撒冷将被摧毁之际,犹太人召开了高级会议,正式承认希伯来圣经正典二十四卷书(即旧约全书正典三十九卷书)。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两次著名会议上,则追认了新约全书正典二十七卷书的地位。
  q& o$ y9 ?2 k' x/ s8 _; `8 S  y- Z, L/ Z
圣经的执笔者有四十几位之多。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份也不同。有的是政治、军事领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犹太律法家,有的是医生,还有渔夫、牧羊人和税吏。有的写於战争危难之中,有的写於太平盛世之时;有的完成於皇宫内,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的岛上……这些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後会被汇编成册,成为新、旧约正典。然而,当人们把这六十六卷书汇在一处时,这些跨越六十代人写成的作品,却呈现出前後呼应、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风貌来,彷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过千年的时光,操控著每位作者手中的笔,使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为“人”的有限性,成为宏篇巨著圣经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t  s5 }5 W1 S1 D# H
% ^- h& l, l$ J& r
目前,基督新教使用的中文圣经为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圣经分为文理、浅文理、官话。前两种使用文言文,官话本使用当时的白话。联合圣经公会在1983年决定对官话和合本作出修订,并组织一队圣经学者、翻译顾问及编辑人员,开始了修订的工作。在修订委员会的努力下在2006年完成了新约部份的修订。《新约全书—和合本修订版》奉献礼于4月24日傍晚在播道会港福堂举行,由和合本修订版总编辑周联华博士证道、圣公会邝广杰大主教主礼。联合圣经公会和香港圣经公会的同工以及众多教牧同工出席。 4 H; I3 J  m5 `( P" `1 ?- H  V+ y
) _" v3 X; ?9 i5 S% E  L: q1 |
它流传在五大洲,分布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基督教分为三大流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其中天主教最为重要,在基督教徒中,天主教教徒的数目占了半数以上。基督教的核心是信仰上帝。教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按上帝旨意,耶稣降身人世,被钉死在十字架后,又复活升天,成为救世主(即基督);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人类由于亚当犯罪(原罪)和本人犯罪(本罪)而不能自救,耶稣之死担当了罪过,信徒和灵魂得到拯救;人都要接受神的审判,善者升天堂,恶者下地狱。天主教除了上述基督教各派共有的信仰外,特别崇敬圣母玛利亚,认为耶稣的生母玛利亚无染原罪,信徒尊之为天主之母,歌功颂德。天主教要求信徒严守十诫。3 \% e" D2 g1 Y( ~2 L" r) L
7 D+ f, f+ m: y; }
  天主教教徒须坚持一生中举行以下七种仪式:洗礼、坚振、悔罪、圣餐、婚配、终博和圣职。他们对于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等宗教节日十分重视,每逢星期日和重大宗教节日,教徒们是一定要去教堂作弥撒的。
  W/ W4 k8 @$ Y8.基督教的大事记:. a+ |, w3 i# R
, S' q0 a% B1 _2 e
  1.自耶稣出生至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为止的大约500年,是早期基督教时期。 7 E% q& D! H) j- W. n$ f
   2.其后,自500—1500年,基督教逐渐传播给罗曼、凯尔特、日耳曼和斯拉夫等民族,在欧洲建立起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但是,也是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受到严酷的考验。它早期的势力范围巴勒斯坦、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乃至西班牙部分地区已经伊斯兰化,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也受到威胁。俄罗斯沦于蒙古可汗及突厥金帐汗的统治之下,随之安瓦尔人、匈奴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也先后侵入西方。
3 {2 ]4 X, o' O0 W- E   3.1054年,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派。
& e% q5 f+ k" P  w   4.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基督教又产生了新教、安立甘宗、信义宗、归正宗和其他各派。
- D0 r# p% y$ i) H2 y! X% K2 P5.19世纪是基督教传播史上的“伟大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基督教被传到世界各地。, e9 c- L4 e# u, H1 `/ Z* z
基督教教义的形成. u3 S  j: K7 b0 {- V' n: G
7 L1 g  O+ n' z# m- n" ~3 F5 ~! Q: J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既有继承又有分离。在1、2世纪,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无非是犹太人的教派,对基督教和犹太教一律迫害。自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特别是从6世纪起,基督教迫害犹太教,历次十字军东征把犹太人与穆斯林同样视为敌人。然而,历代基督教神学家向犹太教圣经学家寻求指引,犹太教神秘主义也不断对基督的神秘主义派别发挥影响。2世纪以后,基督教又从希腊文化吸取营养。一些神学家认为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就是弥赛亚,他成为肉身就是耶稣基督。柏拉图对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解释,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和知识的论述,都渗入基督教义。基督教的一部分崇拜仪式和赞美诗也可溯源于希腊密教和神秘哲学。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末,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4—8世纪参加帝国宗教会议的主教们往往将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宣布为异端,当作国贼加以剪除。中世纪教会为了维护正统教义,根据教会法成立异端裁判所并颁发《教廷禁书目录》。0 N( h+ t5 w+ Z  z2 h; X1 A
10.基督教的教义(补充4)
& o$ {% S6 }5 T% D( P6 K; @: E2 t8 ?$ ~4 [& X( Y$ `
  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K9 F( U1 s9 j4 I4 y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 F4 z" [/ L: Z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4 J2 y6 \1 X( C9 ~" S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 Z! _# e" i8 g2 `7 @0 W! N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H9 [/ B* N/ w2 b/ W. ?  x- p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 S- X0 j+ ^7 O( ^* G8 r2 Z! |1 I2 g7 N( R) B6 h
  关于魔鬼,基督教教义认为,魔鬼撒旦本来是上帝所造,他是上帝的对手和敌手,对抗上帝的救世计划。
$ N7 V, n+ J8 l! y  Q! E% _6 Z! I; _- }& ^
  从基督教会创立伊始,教会内部对于耶稣的解释就一直莫衷一是。例如《马可福音》说耶稣是人,他在约旦河里受洗时,圣灵降在他身上,当时有声音透过云层传来,宣布他是上帝之子。安提阿派神学家在研究基督论时,都遵循这样一种解释。《约翰福音》提出另外一种看法,它认为耶稣是道成肉身。按照这个说法,耶稣具有神性,并不是说他是具有天赐神力的人,他的神性乃是自先于世界存在的道一脉相承而来。亚历山大派神学家坚持这种看法。耶稣基督宣布天国将要来临,并开始建立天国的事业,相信耶稣基督就必然要相信天国。基督教的末世论与《旧约》中上帝所发出的有关弥赛亚来临的诺言有关。在耶稣出世以前,以弥赛亚为标榜的起义此起彼伏。耶稣拒绝成为政治上的弥赛亚,使盼望这种天国的民众失望。除了这种政治性的愿望以外,另一种形式的末世论不期望地上的弥赛亚,而指望上天命立的弥赛亚,这位弥赛亚将要建立的是天国而不是地上的国家。
) {8 v  D" P, G5 m
0 \- K- [% B$ t! H% J耶稣自命为实现天国的人。对于圣母马利亚的崇拜,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大批民众改信基督教时开始盛行。居住在地中海和近东地区的各民族难以理解圣父的绝对权威;犹太教对上帝的概念中含有狭窄的族权观念,基督教的早期宣传中继承这种观念,它是上述各民族难以接受的。这些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崇拜一位圣母女神,一位神圣的童贞女,这种崇拜从巴比伦和亚述的古代民间宗教一直传到希腊文化的末期。尽管基督教的福音书的教导反对崇拜这位女神,但是,这种崇敬却得以借崇拜马利亚的形式表达出来;据说正是在马利亚腹中,具有神性的道才与人性实现奇妙的结合而成为耶稣。根据基督教义,圣灵这个概念的实质是象风吹那样自由自在,预言之灵与知识之灵不是先知或智者可以随意左右的。圣灵的启示,表现为先知的预言或智慧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圣经》。圣灵又是不断推进教会历史的、有创造力的革新动力。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来源于早期基督教徒所经历的特殊教义形成过程。500年通过的《亚大纳西信经》对三位一体教义提出最终的明确定义。关于人,基督教教义首先认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因此在上帝彰显自己的作为时,人必然起决定性的作用。既然人反映上帝的形象,上帝在实践自己的计划时就必然要求人的合作。上帝和人互相紧密依附,可以说上帝和人是互相为了对方的缘故而存在的。根据基督教教义,教会是由蒙上帝选的人组成的末世团体,圣灵浇灌于教会的生命过程中;教会由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们组成,其中既有犹太人也有非犹太人,教会成员都是“新以色列人”,都是上帝的选民;教会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教会的成员都是建造教会大厦所用的“活石”。基督教教义记述在获得各派基督教会普遍承认的《使徒信经》、《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又名《尼西亚信经》)以及《亚大纳西信经》上。属抗罗宗的多地区性教会分别制订各自的信纲。1960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中央委员会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城一致通过表达基督教各派共同信仰基础的较详细的草案:“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是教会的联谊组织,这些教会根据《圣经》相信主耶稣基督是上帝和教主,它们因而谋求实现为此共同应召的目标,以归荣耀于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
  i2 q, Y7 L3 w& k4 Z  _3 P11. 基督教组织形式
$ s' @- f1 [; f  ^3 I- d& C
. P5 }" _& n- p/ K* A4 A/ U" G7 f2 B关于教会的组织,东正教和天主教都一贯实行主教制。在英格兰,尽管经过教改运动和革命,清教徒和独立派的反对虽然十分激烈,但是,从使徒时代一脉相承的主教制的理论和实践都原封不动地由圣公会保存下来。瑞典国教信义会保留主教制。在德国福音会(在信仰上属信义宗和归正宗)主教制已在宗教改革运动时废除。苏格兰长老会以及北美洲的各长老会还有许多清教派别都采用长老制,形式上类似民主共和政体。公理制强调由各个教会独立自主地进行传教、礼拜、管理和行政等方面的事务。
1 _9 V& a$ |: R( ]12. 基督教礼仪4 G# T: Z- Y' k8 ~) K+ x
8 C! D# T, w, ?% w: l2 ]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足,个人祈祷和家庭崇拜受到重视。家庭是基督教社会的基本。集体崇拜形式和多寡因教派而异。关于圣礼,天主教规定七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告解、圣体、圣品、终傅和婚配。东正教圣礼也是七件。抗罗宗的古典派信义会、圣公会和归正会只采用两种圣礼,即洗礼和圣餐。
0 P: s5 j6 X2 R+ t+ l) Q13.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
7 v9 v" i  J  h. R
- F% A: j( p+ E: w1 ?: B; Z9 i  q基督教传遍全球,其传布范围超过任何其他宗教,在伊斯兰教向西方冲击之前,东方教会已大力从事传教活动。东方教会,特别是聂斯托利派教会在3、4世纪传入中国(称为景教)、亚洲中部和蒙古等地。东方教会也向西扩展,迁移中的日耳曼部族在小亚细亚和拜占庭督教。在北方、东北方和西北方,斯拉夫系统的不同民族也通过拜占庭受基督教。传教、开化和殖民这三种活动往往配合进行,因此,代表较先进文化的传教士往往给许多较后进地区带来重要变化。抗罗宗的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虔敬派的一种理论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必须用基督福音之光去照亮“黑暗”的异教世界。在20世纪,由欧美传教机构产生的所谓子教会,强烈要求独立,要求基督教各派联合。
& R& E7 q* W. I$ G* {+ x* M& ]# p1 \14.基督教的历史4 m1 r$ M2 x& r0 ]
:(按照遭到后现代主义批判的现代主义历史观,不是按教义)
4 N/ n" l2 c- ~( W% B5 G) L
/ q7 C5 x. |# u- U9 [" g" n; a    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而且至今基督教的圣经的大部分内容也是犹太教的圣经内容(旧约全书)。说到犹太教就必须说到它的创始人摩西。摩西是在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征服并沦落为埃及法老的奴隶时代的以色列人。但他与一般的以色列人不同,他是以色列人,却是由埃及法老的女儿抚养,并受到良好的埃及文化教育长大的以色列人。正因为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和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得他成为犹太教的创始人和以色列人的宗教领袖。本来以色列人的原始宗教神是耶和华神(上帝),于是摩西利用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神的信仰,传神的意旨,组织以色列人完成了摆脱埃及法老奴役的逃亡行动。对于民族大逃亡行动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在当时没有宗教力量的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光是领导以色列人,而且对付埃及法老也都是利用了宗教的力量,因为他了解埃及的宗教文化所以才能与埃及法老进行交涉。这些在圣经中都有很具体的记载。如在圣经《出埃及记》“摩西与燃烧的荆棘”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神又对摩西说:“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长老,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显现,说:我实在眷顾了你们,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对待你们。”我也说:要将你们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往……’]。通过与埃及法老的多次交涉与斗争,埃及法老才不得不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由于摩西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以色列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的追杀,安全到达巴勒斯坦地区。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奴役使摩西成了以色列人心目中的英雄、民族的救星。但是,他知道以色列民族的命运这样悲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民族的团结。而要实现民族的团结就必须有一个精神上的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点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为全民族接受的宗教;并且,这个宗教的教义必须与原始宗教不同,应该具有对人的思想、行为的统一作用,也就是对人的社会性有更加强的支持。为了使大家接受他的思想,摩西需要利用人们对他的信任,利用传达耶和华神(上帝)的话来建立新的、更加强力的宗教。为此,摩西和以色列人的长老们在西奈山准备了相当隆重、神秘的仪式。这在圣经《出埃及记》“在西奈山”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你要在山的四围给百姓定界限,说:‘你们当谨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到山的边界;凡摸这山的,必要治死他。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头打死,或用箭射透;无论是人是畜牲,都不得活。’到角声拖长的时候,他们才可到山根来。”]所以上帝的话是完全由摩西来转达的,从而他垄断了与神之间的交往权,成为神的唯一代言人。这点对于摩西建立新的宗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实际上使他变成了神的唯一代表,因此他的话也就成了不可违背的神喻。摩西建立新宗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全体以色列人提出《十戒》,并且是以与耶和华神(上帝)的约定的形式提出的用石板刻下,所以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必须无条件地、全面地遵守。5 N+ c( W/ C1 J+ q$ D$ R7 L5 d
对于人的社会性问题,我们来看看作为犹太教的基石的摩西《十戒》的内容。(1)耶和华神是唯一的神;(2)不可用自己想象的任何偶像来祭拜,而要从心里遵守戒命;(3)不可滥用耶和华神的名义;(4)当记住安息日,工作六天,就休息一天,定为圣日,以记住耶和华神的创造天地功绩;(5)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财。从这些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摩西《十戒》除第1~4条是对祭拜的规定,第5~10条就都是对人的社会性的具体规定。并且在圣经《出埃及记》“希伯来人奴仆”,“人身伤害”,“保护财产”,“社会责任”,“公平与怜悯的条例”等几节都进一步对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秩序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这些都说明建立该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培养人的社会性,维护统一的社会秩序。即使是以耶和华神的意旨来推行新的宗教,仍然还有很大的阻力,在圣经《出埃及记》“金牛犊”一节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以色列人就在摩西到山上去的时候,立刻就做出了违背戒律的事情——崇拜金牛犊。这显然是对摩西刚刚确立的政治权威的最严重的挑战。[ “摩西见百姓放肆,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跨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就这样,摩西用武力重新建立起他那独一无二的统治权威。摩西建立的新犹太教仍然根据传统的祭祀活动方式,使用牛、羊等各种牲口,谷物、乳香等物品进行供奉。若是有人犯了罪,可以用钱、物品进行供奉来赎罪。同时,新犹太教还规定了一系列的社会规则和律例、典章要求全体以色列人遵守,这在圣经中都有详细的描述,而这些规则都是对于维护当时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所以犹太教可以说对当时以色列人建立自己的国家,维护社会秩序起作根本的保证作用。直到今天,犹太教的这些律例、典章仍然是犹太社会的道德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的保证。而且,以后随着由犹太教而发展出来的基督教对世界的广泛影响,这些道德和社会秩序规范对西方社会的历史,甚至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作巨大的影响力。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也在不断地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的要求的变化。对于宗教改革适应社会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再进行讨论。我们现在继续讨论基督教的社会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时:04月11日8 p$ |, z) u- L: n4 }, T9 r) |
执教:elnino
0 \0 q% f3 i9 a1 {* c3 B内容:伊斯兰教; ?3 ?! X5 B; a9 i/ [& T: f

% }6 i  K, v! ?" O  s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兰(a1一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它自创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一种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全世界穆斯林有9,21027亿人(1985),占同期世界人口总数48,82042亿人的18.54%。在亚非40多个伊斯兰国家中,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在30多个国家中,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在当代,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 i* B; T! R/ v* f
! I3 O. V  i% z5 [5 ~+ s" U) a    在我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阿拔斯、印度莫卧儿、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尔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1 k' @& e8 n9 q" c1 ^/ a& V  q

+ W" a. A- T. l- j  今天,在伊斯兰旗帜下,已经聚集着七亿穆斯林。尽管他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国籍,民族、肤色和语言各不相同,却共同恪守着那古老的真谛,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并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着《古兰经》的教义。
8 X4 v% J9 l4 G/ |! t! z8 E! A$ A' n- Y
伊斯兰教创立不久,就传入了我国。据《闽书》记载,“(穆罕默德)有门徒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中国,进行贸易或旅行,传播伊斯兰教。
1 O& }1 ?% p7 M& Q! j创兴历史" i' K8 ^9 \+ y/ b. f
5 ~, `* N+ ~. J9 r, J" Q% M3 X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居民主要是以游牧为生的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而发生战争,血亲复仇盛行。连年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停滞,氏族内部阶级分化加剧,部落贵族应运而生,他们占有大量绿洲和草地,拥有许多奴隶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濒于破产。半岛沿红海海岸的希贾兹(汉志)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业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麦加,因受过境贸易之利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镇。麦加古莱什部落的商业贵族执掌着多神崇拜的中心克尔白神殿的管理大权,每年从克尔白祭祀庙会的集市贸易中,谋取巨额收入,垄断了麦加的商业贸易。城镇中的商业贵族伙同游牧部落的贵族,通过经营商队、贩卖奴隶、放高利贷等手段,牟取暴利,对城镇贫民和农牧民进行高利贷盘剥,大批中小商人破产,沦为商业贵族的债务人,造成阶级对立加剧,社会经济危机四起。
5 P8 S6 ?2 A; @: v* g5 c. m6 Y% h) B: s* T2 j; _
外来的侵略和传统商道的改变,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对半岛进行子长期的掠夺战争。525年,埃塞俄比亚人在拜占庭的支持下派兵侵占也门。570年埃塞俄比亚驻也门总督亚布拉哈率兵进犯麦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战乱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生活。575年,波斯出兵逐走埃塞俄比亚人,在也门确立了统治。频繁的战争和掠夺,使阿拉伯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灌溉工程被毁,道路淹没,商旅不前,人口锐减,使富庶的也门地区迅速衰落。同时,波斯为了垄断东西方贸易,废止原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到达叙利亚的商路,另辟一条经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造成了半岛南部和西部经济的衰退,麦加、麦地那等城镇的过境贸易急剧衰败,商业贵族收入骤减,许多靠商队谋生的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断绝,从而加深了社会危机。. f5 y9 K0 g1 |' h$ X4 P1 e7 p
! U- a1 f  f! X* i4 T$ v  \
伊斯兰教兴起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阳神)、乌扎(即万能神)和默那(即命运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麦加城中心的克尔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祷、献牲。信奉一神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早已传入半岛,在也门地区及一些城镇和农业区流行,其一神观念、经典、传说、礼俗对伊斯兰教有显著影响。因犹太教和基督教不适应阿拉伯社会变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广泛传播。在阿拉伯社会变革和一神教观念的影响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过渡,产生了一神倾向的哈尼夫派。他们承认独一神,反对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复活、惩罚和报应,注重个人隐居修炼,过着禁欲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为伊斯兰教思想的先驱和中介。
9 b$ w) {+ L" k& @3 J' Z. `! w  b9 R
阿拉伯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外族的不断入侵,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觉醒,社会各阶级都在寻求出路。阿拉伯贵族为维护其统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垒,夺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广大的下层人民和奴隶要求和平与安宁,渴望摆脱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改善自己的贫困地位。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社会经济状况和实现政治统十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创传子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领导了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统一了阿拉伯半岛。4 w3 w9 ~9 e" [3 @! h0 @- W$ `# b
阿拔斯王朝(750~1258)时期。750年,由艾布&#8226;阿拔斯(722~754)所创建,定都巴格达。在政治上,哈里发自诩为“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奉行宗教和世俗并重的政策。承袭波斯的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哈里发为最高领袖。由于任用波斯人担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实际的统治地位。以哈里发为首的官僚体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贵族统治。王朝在最初的100年间,因对外大规模征战的结束,出现了安定的政治局面,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繁荣。国内主要城市商旅云集,对外垄断海上贸易,阿拉伯商人的足迹遍及亚、非、欧各地。随着阿拉伯语的广泛传播,各族穆斯林共同创造的伊斯兰文化蓬勃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王朝在各地创办宗教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和医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哈里发马蒙创办巴格达“智慧馆”掀起集体翻译运动的高潮。广罗各族不同信仰的学者,收集、保存、翻译、研究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古典科学文化著作,取得杰出成就。这一时期,在医学、数学、天文学、化学、哲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语法学等方面,成就辉煌,穆斯林人材辈出。在宗教上,王朝已经完成了征服地区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的过程,伊斯兰教成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变成穆斯林的社会生活方式。伊斯兰教的宗教学术如教法学、古兰经学、圣训学、凯拉姆学、苏菲学等都有较大发展。逊尼派、什叶派已由早期的政治派别转变为宗教派别,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教义和学说。穆尔太齐赖派得到很大发展,在马蒙统治时期其学说被奉为国教。艾什尔里派教义逐渐发展成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学说。以安萨里为代表的教义学家将苏菲派思想引入正统信仰,成为伊斯兰教宗教哲学的一种形式。9世纪中叶后,由于王朝实行封建分封制,各地总督和封建主割据一方,帝国逐渐四分五裂。10世纪时,北非、埃及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909~1171)、西班牙的后伍麦叶王朝(756~1031)同阿拔斯王朝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945年什叶派的布韦希王朝入主巴格达,哈里发仅保留宗教领袖的地位。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进入巴格达,哈里发成为塞尔柱素丹手中的傀儡。继之而来的是十字军东侵(1096~1291)和蒙古人的西征,阿拔斯王朝终于在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所灭亡。0 i. R4 i( y8 m( U  R; h8 P; a
奥斯曼帝国(1299~1922)时期。13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亚细亚兴起。1299年,其部落首领奥斯曼一世称素丹,正式建立奥斯曼国家。1453年,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并迁都于此,更名为伊斯坦布尔。15世纪末,帝国已占领整个小亚细亚及巴尔干半岛,将伊斯兰教传入西南欧地区。16世纪是帝国的强盛时期,先后占领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叙利亚、埃及、巴格达、美索不达米亚、的黎波里、阿尔及利亚、希贾兹和也门等国家和地区。伊斯兰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也在帝国的控制之下。其疆域已包括以前的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大部分领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伊斯兰帝国。从素丹赛利姆一世始,素丹自称哈里发,雄踞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地位。帝国奉逊尼派教义为国教,以哈乃斐学派教法为立法、司法的准则。制定了以伊斯兰教法为核心的行政、刑法、瓦克夫等实体法规,完善了伊斯兰立法体系。政府设“伊斯兰委员会”作为国家管理宗教的权力机构,起维护信仰和监督教法实施的职能和作用。帝国大力倡导和赞助伊斯兰教育和学术文化,在各地建有大量华丽的清真寺、各类宗教学校、苏菲道堂、图书馆,并培养宗教学者和官吏。比克塔希教团和毛拉维教团等苏菲教团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17世纪,帝国随着统治者内部的腐败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日趋衰落。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展开了掠夺殖民地的斗争,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列强的角逐场。1798年,法兰西共和国拿破仑&#8226;波拿巴一世率领的侵略军占领了埃及,欧洲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的激烈争斗,导致了奥斯曼帝国的彻底崩溃。1922年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国,废除了素丹和哈里发制。& U" D) ~- s; k# w' j
伊斯兰教早期向世界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向外征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自10世纪后,伊斯兰教在非洲、亚洲和东南亚的广泛传播,以及伊斯兰化的过程,通常是通过商人的贸易活动、文化交流和传教师的传教活动而实现的。在东非,通过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兰教沿苏丹和尼罗河渐渐向东传入内地,迄13世纪,索马里及东非沿海地区和海上许多岛屿的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学者和苏菲传教师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兰教传入内地部族。13世纪末,定居中亚的蒙古人后裔改奉了伊斯兰教。14世纪后,苏菲派传教师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等地区。7世纪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人及学者,通过海陆的“丝绸之路”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3世纪末,西印度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商人将伊斯兰教带入印度尼西亚群岛,17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尼和马来半岛占优势。14~15世纪,伊斯兰教通过商人和传教师传入菲律宾南部。20世纪以来,通过穆斯林移民、劳工、商人和学者传人西欧和北美,并取得较大进展。: t" p2 t0 }9 \9 l. ~
伊斯兰又称伊斯俩目,在阿拉伯语有顺从、和平和安宁之意,英文写作Islam。这是一个顺从真主安拉胡、崇尚和平、祈求安宁的宗教。伊斯兰教喜爱的绿色就代表着和平之意。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据统计,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总数约在十亿人,仅次于基督教徒的人数。有迹象表明,伊斯兰教徒人数有在几年以后超过基督教徒人数的趋势。其中有很多基督教徒在接触、深入研究了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后自然会归信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科学的宗教,它鼓励人们通过真科学对宇宙、世界进行认识和思考,从而使信仰更加坚固。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说:“学者的墨汁浓于烈士的鲜血。”就是让穆斯林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不盲从、不迷信。因为伊斯兰是光明的、从真主降下的正教,它是科学的、充满真理的,盲从和迷信不会认识它,只会损害它  伊斯兰教主张和平,主张对人应有慈爱之心。真主说:“你当以善待人,象真主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真主确是不爱搬弄是非者。”(古兰经28章77节,马坚译本)按教法规定,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都应该向穷苦人伸出援助之手。  伊斯兰教法严格,对于一个穆斯林,他口中吐了脏字儿就应该向主做忏悔,在背后谈论别人就是干罪,不力行五功、饮酒既是大罪了,更不要提无故伤人、杀人了。真正的穆斯林都是敬畏真主、遵纪守法的人。  伊斯兰教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逊尼派为主流派别,又被称为正统派,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我国也是逊尼派;什叶派的大国为伊朗,还存在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等国。两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派的观点,只有阿里巴巴及其直系后裔才是合法的继承人,而逊尼派承认阿布&#8226;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是穆斯林兄弟。他们都信仰同一部《古兰经》、遵圣训、都是诚信真主独一、承认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是真主派给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并认同真主的全知、全能、无求、永活、无形似、无方位、无如何、无朝向、无体等德行的。  伊斯兰教的历史有1400余年,在我国有1300余年。我国的伊斯兰教一般认为是在唐朝永徽二年(公历651年)从阿拉伯传入。那时伊斯兰光明的时期,距离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很近的光阴传过来的正教。中国的穆斯林走的是艾赫里&#8226;笋乃台&#8226;者吗尔台的道路即:符合圣行的大众的道路。它被称作盖低目,即古老的、保守、守旧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中国的逊尼派一直保持着1300年前的伊斯兰传统,不敢加以改变,因此也就保证了我们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的纯洁和正统。举例说我们中国穆斯林的洗浴方法、洗浴中的细节规矩和祈祷词(杜阿一)、礼拜方法、殡礼仪式、礼拜中祈祷词的念法诸如晨礼、晡礼后的欧拉代等都遵经而行,非常之古老,在一些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都不再讲求。有时候想想,在一千四百多年后,我们仍能按当初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一样的方式作大、小净,进行礼拜,心里就自然会有一种甜美的感觉了。  作为中国的穆斯林,我们应该依托真主把正教、在中国流传了1300多年的光明的伊斯兰不加改变的继续流传下去。不加改变是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前面指出了我们的伊斯兰信仰起自离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很近的光阴,而离穆圣(算烂拉胡而来习我散来埋)越近的就是越未加改动的、越符合伊斯兰本原思想的。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呀!感赞真主安拉胡对中国伊斯兰教的佑助。  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它不专属于某一民族。真主说:“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古兰经21章107节,马坚译本)就以我国而论,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主要分布在十个民族。它们是:回、维吾尔、塔塔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东乡、保安和撒拉族。其它民族中比如汉、蒙、藏等也有伊斯兰教徒。因为回族遍布于中国各地,并大多与汉族杂居,很多人认为凡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既是回族,凡回族既是伊斯兰教徒,这是不正确的。有一些非穆斯林的回族相信无神论、有些赌博、酗酒、吃非法的食品、打架斗殴,他们怎么能代表伊斯兰教呢?另外,伊斯兰教规定对人要厚养薄葬,而现在有些人受到封建迷信和唯物拜金主义的思想影响,讲排场、大办丧事、穿大孝,败坏了伊斯兰教的形象。大家应该知道,这些都是违反教规、教法的,有些甚至是犯罪的行为。
" ^3 k) r3 Z' z/ y( c伊斯兰教教义 * N4 k6 |$ W# v' ^
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又有五大信仰之说:
0 R# @5 f6 [7 ]% G( o* k# O+ `6 ~# |1、信安拉。 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古兰经》第112章称:「安拉是真主,是独一的主,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正敌。」据《古兰经》记载,安拉有99个美名和99种德性,是独一无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无上权威。信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体现了其一神论的特点。
4 d9 T+ a# o* C2、信使者。 《古兰经》中曾提到了许多位使者,其中有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尔撒(即《圣经》中的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使者中最后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伟大的先知,是至圣的使者,他是安拉「封印」的使者,负有传布「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信安拉的人应服从他的使者。 8 U2 `- _/ a' O7 Y& \
3、信天使。 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Jibra'il)、米卡伊来(Mikal)、阿兹拉伊来(Azral)及伊斯拉非来(Israfil),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掌管世俗时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 - P% ~2 {% c6 H" n
4、信经典。 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伊斯兰教也承认《古兰经》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经典(如《圣经》),但《古兰经》降世之后,信徒即应依它而行事。
$ }' p7 F: y' e* l5、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 认为在今世和后世之间有一个世界末日,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现世界要毁灭,真主将作「末日审判」,届时,所有的死人都要复活接受审判,罪人将下地狱,而义人将升入天堂。
3 ?4 l. r- E5 g8 S  L此外,伊斯兰教还信仰「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
' x, [$ Q9 @& q, Z$ Q+ U除了这五条主要信条外,各个教派又有自己的特殊信条,最主要的是五功。4 L# y$ g+ G% G8 q% E: d7 a

# j+ c8 x" Y9 M3 Z: H% c    五功是穆斯林的五项宗教功课,是每个教徒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宗教义务,亦称五大天命。- E6 e! N6 j- R+ `! a: D: z
    五功具体为以下五者:. v, y$ s4 S) |
    一为念功,就是要念诵清真言,这是穆斯林对自己信仰的表白。阿拉伯语称为舍哈德(意为作证),其內容是用阿拉伯语念诵:「我作证:除阿拉外,再沒有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只要接受这一证言,并当众背诵,就可以成为正式的穆斯林。- E3 J2 N4 S  y$ p" A- b/ C, m
    二为礼功,即作礼拜。一般认为这是接近真主的门路和阶梯。穆斯林教徒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每日五次的时礼,第一次称晨礼,在拂晓举行;第二次称晌礼,在中午1时至3时举行;第三次称晡礼,在下午4时至日落前举行;第四次称昏礼,在日落后或太阳的白光消逝前举行;第五次称宵礼,在入夜至拂晓前进行。聚礼又称主麻日礼拜,是集体的公共祈祷,一般在星期五举行。会礼则在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举行。礼拜的前提条件是身体清洁,礼拜前必须按规定作大净或小净。# U" J5 c& T; i, d+ r& k
    三为斋功,即斋戒。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为斋月,在斋月期間,教徒要斋戒一月,每天从日出前到日落要止饮禁食,以清心寡欲,专事真主。
3 R: S; H, H& }7 \. }    四为课功,又称天谭制度。穆斯林个人财产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应交納一种名为天课的宗教稅。教义认为,穷人是真主的眷属,把资財施舍給穷人,就等于納入真主之库,故名为天课。
1 I  T9 H) f. J) a    五为朝功,就是到麦加朝覲天房—克尔白圣殿。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只要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许可、旅途平安,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朝覲一次。凡去朝覲过的,即被尊称为哈吉。除麦加外,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时:04月18日
7 s2 C+ [0 r6 ]执教:枪烟酒仙% L" L3 P& ^0 Z+ ?- I! N
内容:佛教
# G8 r' G7 s7 J( b& j% M! A- X5 }7 j. C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8226;悉达多所创,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
2 D( w$ |0 M7 }' Z( s! P" @- h! z% r1 }$ ^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戒除贪,嗔,痴,注重修来世。其“来世天国”对广大人民有极大的吸引力,对维护当代秩序有重大作用。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e( `& l. e( [6 d. m
源于印度, v' P; Y# |3 x; w4 e" g6 @3 K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佛他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 \9 R, D/ \6 f* C
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他是生于周昭王廿六年甲寅,跟现代外国人考据不一样,年代相差很多。佛入灭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世寿七十九岁,我们通常讲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岁,实际是七十九岁,因为我们中国人讲虚岁,虚岁是八十岁,实足年龄是七十九岁圆寂的。如果根据这个记载,释迦牟尼佛入灭到今年,应该是三千零十五年。6 ~; @  F; D: X' J& M0 ~

( j8 I) ]0 E; E9 p. ?' ?公元前1500多年,当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主要生产方式从畜牧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加上人们学会了种植产量比较高的水稻,再加上铁器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社会结构进入奴隶制社会。
! J6 S+ Q4 S- ~传入中国% A5 `  E+ y7 ~3 R: V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 t% ~/ P. @( j
5 c8 Z7 c4 O9 n5 J+ K% I# K9 y( h/ q1 X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陆续续传过来,但并非正式的,正式是国家派了使节到西域去迎请,礼请过来,这是正式的,正式来是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到中国来之后,因为是中国皇帝迎请他过来的,所以是以国宾的礼节来对待他,来了之后,与我们朝野人士谈的很投机,我们非常欢迎他,希望他能常住中国。最初来的二位法师,是竺法兰和摩腾,他们二位把佛教,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来,为中国朝野所接受,来到中国之后,是国家招待他们,就好像现在的外交部礼宾司来接待,那时候的政治制度与现在不相同,现在的外交部都在行政院之下,从前的外交部不归宰相管理,外交直接归皇帝管辖,那时的外交部也不叫这个名称,而叫做鸿胪寺。所以诸位要明了佛教中的寺是怎么来的?寺是汉朝的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它并不是庙,而是帝王所辖的一级单位,直接属于皇帝督导的,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做卿,我们称做公卿,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所以由鸿胪寺来接待,以后由于想把他们常留在中国,这样一来,鸿胪寺不能长远招待他们,因此皇帝下面再增加一个单位,也就是从九个寺增加到十个寺,这个寺就是佛寺,佛寺是从这里开始的,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当时首都在洛阳,故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寺。
7 p& t& Y0 _5 h9 _  d
1 Y' T9 j1 J; t# U$ r1 s佛教能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我们特别要说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发生的变化。实际上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佛教的教义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版本来传达的。古代佛经的翻译本主要是一些外来的传教僧人,最早的佛经的翻译可能是汉明帝时代的大月氏国来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在洛阳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汉桓帝时安息国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谶,译佛经数十部,约一二百卷。灵帝时有印度竺佛朗也在洛阳宣讲佛教,并著有《牟子理惑论》主张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调和。佛经的翻译最著名的是印度名僧鸠摩罗什。具传当时为了把印度名僧鸠摩罗什请来宣扬佛教,还发生过几次战争,征灭了几个国家。( o/ S/ E0 m# A% v9 H, e. j1 \- g
/ V9 t" o  j" Q. i( ?5 ?

2 \0 s$ Z! l: T( O  E  j8 i% z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另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别也来到中国,如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就是这个时期来到中国。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隐居面壁九年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
* S1 v) ^4 k( _% P3 y& f& m5 ~
6 ?$ _' T: ?* O+ t6 o6 k到唐朝时代(公元618——907年),印度的佛教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了,出现了多种佛教等派别。在唐代中国佛教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大师不远万里去印度留学。他回国后,唐太宗非常重视,安排了数千人参加玄奘大师的佛经翻译工作。因玄奘大师的弘扬,使印度后期佛教哲学,和大、小乘佛教的经典,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x6 V( W; V# f  z2 \
在印度的复兴8 @, K/ N2 U' W3 m
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其发展和得到广泛的传播却是在古代中国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东方国家,象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等。反而在其发源地印度,佛教却没有成为主要的宗教。印度的第一大宗教是由婆罗门教改革后发展的印度教,甚至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可能都比佛教在印度要广泛。究其原因可能是印度教更加符合印度的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到了近代,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也进行了广泛的宗教改革。使得印度教成为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印度大多数人信奉此教。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随着阿拉伯波斯帝国和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入侵而得到传播的,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基础。特别在由印度分出的巴基斯坦等国家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 M0 \) V- B& X$ m' A/ @
2 I. }, c- }  G3 A# w
佛教虽然在古印度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但是到了9世纪以后,印度教经过改革后逐渐兴盛,而佛教僧团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到12世纪阿拉伯民族的大规模入侵,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进入印度,统治者排斥佛教,很多佛教的重要寺院被毁。到13世纪初,印度的佛教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直到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了约700年的佛教又出现了复兴。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恢复了一些佛教胜地,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特别是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有了新的发展。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 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以后又有几百万“贱民”陆续由印度教皈依佛教。在印度,虽然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6%,但是佛教思想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特别是下层民众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 X# S, N% m/ g- l+ s什么是“佛法”?+ k6 q" h! D* }
第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佛教它实在是教育,它不是宗教,这一点一定要明了,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跟我们中国的儒家一样,是孔老夫子的教育,过去中国人对于教育非常重视,自古以来我们即晓得教育的重要,礼记学记篇所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政治要能上轨道,人民要能过真正安和乐利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教育。中国近百年来,遭受这么大的灾难,原因就是教育失败,教育政策错误了,所以才有这么大的苦难。中国过去帝王对教育非常重视,教育部在一切政治设施中列于第一,名为礼部,宰相下面六个部是以礼部为第一,把教育摆在第一,佛教也是教育,是外来的教育,但是它的教育的思想基础,跟我们中国教育的理想完全相应,中国儒家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是孝亲尊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样一来,东西方的圣人就不谋而合,如中国人所谓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当时的礼部负责一般的教育,替国家选拔人才。皇帝下面就增加了一个佛教教育部,白马寺实在讲就是佛教的教育部,是归皇帝管的,而不是宰相管辖的,因此中国有了二个教育部,而佛教的教育以后比儒家教育更是普及,这是由于皇帝提倡,上行下效,没有多久,佛教教育就传遍了整个国家,对于我们的生活文化思想起了融合作用,与我们中国儒道思想融成为一体,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基础。实在讲,佛教到中国的发展,是远远超过了印度,历代修学成就之人非常之多,比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所以佛教教育从汉朝起一直到清朝,国家社会以及全国老百姓都非常喜爱与认真的学习,带给中国几千年来的长治久安,是个很大的稳定力量,这是我们应当要认识与不可忽视的。当时的佛寺是佛陀教育的机关;唐朝以前佛寺的主要工作都是从事经典的翻译、经典的讲解、以及指导大众修行。4 j8 F0 O6 |; L9 L8 I

. i7 n! f- d" X% r8 @6 k  中国人常说,佛法无边,‘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当年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为智觉?而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相当的字汇能够对等的翻出来,因为‘佛’这个字含有多义;它所含的智慧之义绝对不是我们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圆满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所不知的智慧。而我们中文里‘智觉’二字都没有圆满的意思,因此采取音译再加上注解,通常讲佛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些都是佛学专有的名词,这三种智,以现代哲学名词来说,一切智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对于宇宙万有本体彻底明了通达,而且非常正确,这种智慧,佛教里称为一切智。第二种智叫做道种智,道种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现象,这个现象太多,例如:动物、植物、矿物、森罗万象,无量无边,这些东西从那里来?什么道理来的?怎样演变的过程成为现在这个状况?将来的演变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些完全明了与通达的智慧叫做道种智,也就是知道宇宙万有的现象。第三种智慧讲一切种智,就是本体与现象,它是一不是二,这个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它不是偏在一边,而是对整体完全通达明了,这样的智慧才是圆满的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觉悟,就是觉而不迷,对于人生宇宙、过去、现在、未来,通通明了一点都不迷惑,这才叫觉,所以智是体,觉是用,在生活起作用,我们称之为觉,觉是智的作用。以上是对佛这个字简单的说明。起作用是觉,那么觉必定有对象,所以觉是能觉,能觉是自己有智慧,大智大觉,所以佛寺有很多名‘大觉寺’,大觉就是佛的意思,觉的对象我们用一个总代名词,这个代名词就叫做‘法’,‘法’字的内容就包含宇宙万有,用一个代名就统统把它包括尽了。佛法简单讲,有四种:心、境、事、理,这四大类把宇宙一切万法都包括在里面;心就是思想、见解,例如我们讲心理,精神这部份。除此之外,境就是境界,例如我们今天所讲的物质。精神物质,现代科学把一切万法分为这两大类,就是佛法里讲的心、境,或者是心、色,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色,这个色指的就是境界,也就是物质,与一切事,一切道理,所以这个‘法’字可以说把宇宙万法都涵盖尽了,这是我们觉的对象,叫做所觉。我记得大约在民国十二年时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一篇讲演,那次讲演当时在国内起了很大的震撼!当时的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换句话说‘佛法’是现代人所必须要学习的,它不是宗教,它也不是哲学,这在当时的确引起很大的震撼,因为一般人不是把它看成宗教,就是把它看成哲学。欧阳先生说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他提出很多理由来证明,的确也是如此,这篇演讲我们在台湾也曾经翻印流通。佛法为什么不是哲学呢?哲学都是二元的,有能有所,佛法没有能所!能所不二,这是中外哲学所没有的,所以它不是哲学,哲学有能有所,有能觉,有所觉,这些都是属于哲学的范围,而佛法讲能觉与所觉是一不是二,是很难理解的,这个道理在佛教唯识经论中讲的非常透彻,它讲的三细相,无明不觉生三细,其中第一个是无明业相,无明就是动,这一动就有能见相,经中叫做见分,由能见相变现出来的所见就是相分,见相同源,是同一个本体,所以它是一,不是二,这些就不在哲学范围之内,讲的很有道理,是佛教的一个特质,所以佛教是佛陀智觉宇宙人生的教育,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信仰任何宗教,都应该学佛,因为它是智慧觉悟的教育,一定要认真地去学习与研究,这些是‘佛教’的定义,我们要把它搞清楚。
2 A9 @+ ]- e  o8 `5 g: ]
. K" d1 g8 O7 F( a+ J今天的社会中,佛教有四种不同的形态,我们要辨别清楚,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传统的佛教,原本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但是大约在一百五十年至二百年前之间,佛教变质而成为宗教,例如我们在台湾可以看到一些佛寺,它不是教学或讲经说法,也不是指导大家修行,经常都是拜忏、祈福、超荐亡灵,因此就变成宗教,所以今天绝大多数的佛教是宗教的佛教。在日本有少数佛教寺院所办的私人佛教大学,他们把经典当做学术、哲学来研究,形成学术的佛教或哲学的佛教,专讲佛教的理论而不重视修行。最近还有一种更糟糕,扛著佛教的招牌,做些与佛教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这是邪教的佛教,不伦不类连宗教都不如。宗教不会叫人做坏事,学术也还不错,探讨理论,邪教就很糟糕,甚至做出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明了现在佛教在世界上有四种形态,我们真正要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目的是使我们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得到生活上真实的利益。; I0 P* L( B* C
佛法修学的次第,常以四大菩萨为代表,犹如大学内有四个学院组成,四大菩萨就是中国的四大名山中九华山地藏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峨嵋山的普贤菩萨,这四大菩萨代表佛法教学的四个重要课目,等于四个学院,这也是佛法的纲领,不管多少宗派、经论,都出不了这四个范围。学佛要从地藏学起,大地是我们生活的根本,何况地底下有无限的宝藏,例如资源,我们开采资源,受用不尽。佛讲的地是比喻我们的心地,心地里的宝藏是无尽的,心地蕴藏有无限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佛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德能、才艺都与佛一样,没有差别。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此宝藏。问题在你自己不知道开采它。佛陀教育就是教人开采心地宝藏,而孝亲尊师就是开采心地宝藏最重要的工具,所以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我们若想发挥自己本性中本具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一定要孝亲尊师,孝亲尊师是性德,为何佛教这么重视、提倡它,因您若不从这里做起,您自己的本性、德能、智慧永远不能显现出来,所以佛法是师道、是教育!如育婴孩,始于胎教,故佛陀教学重视孝亲尊师。
( e) a/ B( l/ C3 [1 _$ t  y( D4 {( n7 [$ {1 l+ W; {5 d
慈心是佛心,佛菩萨的心;慈心从孝敬心扩展出来的大慈大悲心,在佛法中,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的精神,它是建立在孝敬的基础上,没有孝敬心,绝对不会有慈悲心,我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天下一切人的父母,这个心要扩大。我敬自己的老师,进而尊敬一切众生,这样就是大孝、大敬,就成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这是佛法修学的程序。慈心是德之用,是现在心,非指过去,或未来,指现在一念心,至诚是心之本体。慈之德用是十善业,修学十善业,十善之体就是慈,佛门慈悲为本,慈这个字是会意的字,上面是兹,下面是心,就是现在一念心,佛跟我们说,善恶果报是真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佛都不能改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要想得善果,一定要修善业,业是事业,我们要从事善的事业,将来就可得善的果,我们一般人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善的果报,一定要从事善的事业,才能得善的结果,绝对不可能有做恶业而能得善报,做善业得恶报的道理,这些我们要明了与信守的。十善共有十条,它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观念,有三条属于我们身体造作的,第一就是不杀生,因为一切有情它有生命,有灵性,它都是贪生怕死,所以佛法把不杀生列为第一个戒条。我们不愿意别人杀害我们,我们也不能杀害一切众生,所以推己及人,儒家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加诸于一切众生。第二条是不偷盗,第三条是不邪淫,这三条是佛法的根本戒,您能够信守,便能够得大富、大贵。若不能遵守,杀生的果报是短命,有许许多多的灾难。偷盗的果报是贫穷。邪淫的果报是鸳鸯雀鸽报。所以佛在戒律里面把这三条列在前面,用意非常之深,故佛不是勉强我们做!自己做自己得好处,得利益;若不能修,一切都不如意,因此佛家修学是以慈悲为本。另外有四条属于口业,就是言语。言语要谨慎,孔老夫子教学,它有四个科目,第一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语。问对关系很大,言语不能伤人,要柔和、有信用与诚实,所以语业上有四条戒律,第一是不妄语、不欺骗。第二是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第三是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很难听。第四是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目的都是欺骗。另外意业有三条戒,不悭贪、不嗔恨、不愚痴。这是十善业,我们若能修学,将来果报是升天,天上的条件就是十善业道。佛教我们要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杀则伤慈,伤害自己的慈悲心失却慧命!不孝亲、轻慢师,皆失慈心丧慧命,这个道理一定要明了,明白后才会认真去做。" ~1 I) [5 ^. L9 l! ?
第三是菩萨福,是最究竟与圆满的福报,但它一定以前面两福为基础,这三种福好比三层楼,底下一层是上面一层的基础,上面一层必须要根据下面一层才能建立。‘发菩提心,深信因(念佛)果(成佛),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菩提心就是觉心,观经所说:第一‘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这是心之体。第二‘深心’,就是清净心、好善、好德之心。第三‘回向发愿心’,也就是慈心悲心,愿愿都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是大慈悲心。深心与回向发愿心,是用。深心是自受用,回向发愿心是他受用,也就是我们处世待人接物要用什么心?自己独处时要用清净心,没有忧虑、烦恼。对待别人要用慈悲心。佛法讲的‘菩提心’与儒家讲的‘诚意、正心’是一样的,诚意也是心之体,正心是心之用,所谓儒佛不二。这是大乘菩萨修行的根本,佛教到中国能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就是它和儒家的教学基本概念完全相同。‘深信因果’,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善恶果报,丝毫不爽。为何证得菩萨果位还要深信因果?须知此地所指的‘因果’不同其他的因果,而是指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为菩萨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成佛,所以要深深相信念佛成佛这一因果。大乘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唯独念佛成佛是真正的因,真实的果。为何说无量寿经是第一经呢?因为无量寿经所讲的就是念佛成佛。佛的一切经中讲成佛的理论与修学方法,最圆满透彻,就是在无量寿经里,它是佛经中的第一经。念佛成佛,念九界就成九界,这是佛法讲的万法唯心造。观经讲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看您念什么就成就什么。所以说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念天就升天,念人来生就得人道,如果你念贪,来生就是饿鬼,念嗔恚,来生堕地狱,愚痴就变畜生。愚痴就是是非善恶搞不清楚,把善法当恶法,把恶法当做善法。‘念什么成什么’这句话叫我们要三业敬慎,就是心智、思想,言语,造作要慎重,要敬谨,起心动念,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知因果责任,成败关键在于此,所以一定要深信因果。‘读诵大乘’,您若想修行,修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一定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前面讲的依法不依人,经典要常常念,念了您就了解自己的看法、想法是不是对的?一切以经典做标准,所以一定要读诵大乘,它是日常生活,处世待人接物,修因克果的真实依靠。用佛法的标准,建立共识,以佛为师,以佛为友。‘劝进行者’,就是实践力行,菩萨事业。劝是劝勉,进是进修,我们自己要劝自己努力精进,同时也要劝勉大众学佛,这是我们的责任,把佛陀教育普遍传播,希望每个社会与国家都能遵守与奉行。修身、齐家是自利,治国平天下是利他;做到这些,就能得到美满幸福的人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求生净土,是超世永恒圆满的智慧,它的意义都写在无量寿经里面。2 Y' e" _1 E& ]+ u3 r( c! T
大乘修学要领尚有文殊十波罗蜜,就是六度的展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方便、愿、力、智十度,是菩萨所必修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都是出自华严经,这些都是修学的纲领。3 H% {3 c, G% M( ^, }& P
. J+ `( X! X$ T4 i# M+ j! t! l
佛教教学的艺术,我们如能明了,会对佛教的教学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时释迦牟尼佛教学传道,如同中国的孔子,也是周游列国,到处讲经说法。佛灭度之后,后世教学则讲求艺术表法,教学讲学,教材与教法,完全朝艺术这个方向去走,所以佛门重视音乐、美术、雕塑、建筑,以及其他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在此地跟诸位略略地说一点,佛门里面通常供佛像是一佛二菩萨,例如阿弥陀佛与两旁的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当中的佛代表本体,二位菩萨代表德用。德用何以要以二位菩萨为代表,因为德用是无量无边,佛法将它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智,一是行。西方三圣中,观世音菩萨代表行,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也就是大慈大悲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不可感情用事。所以佛像供奉是表法的,必要明了此羲,才不致迷信。另外,具体向诸位报告一个例子——如‘天王殿’,正规的寺院建筑,它有一定的形式,一进入寺院,第一个建筑物就是天王殿,也就是护法神,天王殿里面供的俗称‘四大金刚’,实际上就是四大天王,台南开元寺的建筑,供的就如法。天王殿当中是弥勒菩萨,面对著门口,一进门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旁边是四天王。弥勒菩萨,满面笑容,肚皮很大,表量大容人,要能笑面迎人才具有入佛门资格,台湾这几年来提倡微笑运动,佛门早在三千年前就提倡这个运动,提倡大家的肚量要大,能包容一切,它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它代表我们入佛门,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具此态度才得进入佛门,不能有分别、执著与成见。四大天王也是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它代表负责尽职;南方增长天王,代表日新又新,天天求进步;西方广目天王与北方的多闻天王,这二位天王代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多闻。这是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觉、正、净;护自己现前幸福美满的生活,能做到这些才行!不是说我们去烧香拜拜,佛就赐褔给我们,它表现的理事,我们一定要明了,启发心智、身体力行。我们见到持国天王要反省我们在家庭、社会中有没有尽职?不仅要负责尽责,而且天天求进步,不进步就会落伍。所以南方代表光明、智慧、日新又新,怎样做到负责尽责与日新又新?就必须要求学、多见多听,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多闻,才能使您的生活美满、事业成长,才能让您能得到真正圆满的幸福,这是真实的护持,所以佛法中所供养的佛菩萨形像,全部有很深的教学表法意义,您若真正明了,到寺院去参观时就像进入佛陀教育博物馆,您浏览一遍后,佛法中的精华就全部得到了,所以它的确跟宗教不一样,它是纯粹的教育,充满了无限的智慧。
- B" _. |" ]% h, v9 ~中国佛教八宗中国佛教主要有八宗。- z# a$ S. M' B5 ^7 f& L% W8 U
即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5 K( s3 m3 B5 u一是法性宗[又名三论宗]。此宗主要依据的经典是<<中观论>>、
! Z6 P2 H: ]+ p/ ^3 U+ f, c$ a2 M# Q<<百论>>、<<十二门论>>。栖霞寺为三论宗祖庭。# {! A$ [( P& A
二是法相宗[又名瑜伽宗]。此宗主要依据的经典是<<解深密经>>、% I0 {) \7 J* h6 i7 C. V
<<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慈恩寺为法相宗祖庭,创立者玄奘。
3 `6 ^( s2 F5 c" M三是天台宗。此宗主要依据的经典是<<法华经>>、<<大智度论>>、2 S+ [; L# m5 s' D+ h4 w- s; U! ?
<<中论>>等。国清寺为天台宗祖庭。' R' v  g0 Q( B$ H
四是华严宗[以名贤首宗]。此宗主要依据的经典是<<华严经>>。
5 F8 O+ Y" i4 ?3 F0 l五是禅宗。虽说禅宗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称教外别传。但初祖
* `4 B. q* s1 y0 J* G( W2 |达摩以<<楞伽经>>传于二祖慧可作为印心准绳,弘忍、' \# \  Z; h8 r
慧能又教人诵持<<金刚经>>。所以<<楞伽>>、<<般若>>是此宗的经典依4 a8 ?  e) t+ t$ A
据。此外还有<<六祖坛经>>。少林寺为禅宗祖庭。
! j& }3 g) M9 V* A1 w6 u六是净土宗。此宗主要依据的经典是<<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
/ c# Y' m) U$ C! j: R<<大乘无量寿壮严清静平等觉经>>等。东林寺为净土宗祖庭。
% z# F9 Z( e3 X8 n: C/ l七是律宗。律宗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鉴真东渡传入日本。5 q- Z3 w' W# u/ C$ P5 o$ [
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
0 u- @  J- F4 O7 f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9 }7 d; T; n  l7 Y

# a* m/ D4 M8 O9 Q. B- W* Y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v" y! x% U+ h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 s, |. r6 L0 I
$ p# W& k9 n8 @历史上的居士 3 p) i5 I( R* E# U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 j% Q* f$ c: {*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7 I# ?% h7 w6 K% Z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 z/ v2 b* ?( F& E% b8 N' a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4 K- I* c. R2 M5 N+ L' @) i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7 R: i" ^7 H5 K* f, `; H. \2 Q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0 p! c1 D; y8 d) {3 G! x: t6 v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 I: v  |' j4 z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 u: T% m( ?( F- C7 p/ T' y: C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 r  V7 l. @7 _+ e# G* c2 Q  n: }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 L* s2 C) P8 b/ A6 I( D7 w7 ^% |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8 k$ i; ^2 m/ ^2 a) q/ n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0 e* [- }9 }$ V4 `3 l8 L* F7 x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 j2 A/ q% W6 f1 T' o" E, _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9 t; l, R0 s  F. A5 d# `* x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9 {) s; z3 |2 X& |7 W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 a) U* H( W  t: S: B  S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 j7 C4 |' @7 w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 J4 h6 B" l" Z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 Q0 p* S6 B4 a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8 I- x4 u  n- q- C4 r( {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8 {, _/ d2 }7 }  ~2 L8 k3 ~9 A6 d2 Q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 j  H1 k( ]5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 o( B/ b% ~$ Y+ D( n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 r0 @0 \! t2 W' ]5 w& u' B! j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 p& M, C! {6 N# v8 R: U5 }2 R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3 v& `8 z4 g, K6 ]0 c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 ?) |: I& n/ D4 e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 D% c* _' B2 Z# d9 \! Y6 x  T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9 g* o8 x& c/ S9 h! m- e蝶庵居士——张    岱 (明末清初文学家)。
! d) m( J- v4 W) O/ F* I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 C% I- U8 S  I- h# }6 G云林居士——倪    瓒(元代画家)9 d1 `/ ^; N5 s* r9 S
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 `: u' a; w& n% O6 y
乌伤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
  h0 b" i, P: @- O; e龙丘居士——陈季常(唐诗人)/ ?. g/ F) J! i. Y) D, n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6 B. A9 q( G$ R: F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 L% t' M* O2 i- k7 A7 R- g) B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0 O# w- b9 q. |$ d6 V! \* K, y6 x3 `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 `& X) u! l" B1 v  S(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 G7 `: ^$ p  O) g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L0 }" s# W9 e9 J- n# z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9 _/ N, }9 \( O9 };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8 O+ s/ `8 ?8 h# F! y, h9 v# k
一佛居士——郑    侠(北宋文学家). S1 x$ {+ Y% i, u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6 A- t% ?7 ^1 K" ]+ R0 W4 D
鹿门居士——米    芾(北宋书法家)+ \* |+ a6 S: J7 s2 V
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2 o1 J) C1 k! V: e% z+ e
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 v/ |' S" [6 x$ s8 U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q( ]( B( w  Z
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9 l' M( p' V$ O* H9 n3 x; _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G, e  {( s- a7 M4 ~9 B. T$ x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w3 Y) v% B0 w/ ~& s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5 A5 h. B' N  p/ Q$ m0 Q1 N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 _; n* `6 x/ Z' ?: _3 j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4 O3 e! ^! k# T/ t, v* A0 h& {
清容居士——袁    桷(元代著名作家)* R% j" V/ y8 v5 |
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 L% b4 P! \5 Z0 |无相居士——宋    濂(明画家)
6 y. n% ^# p$ |# s. p. z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 I3 p& H- [0 v0 N
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
0 T( A" m# N$ I青藤居士——徐    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 R( K6 Q# d# j* t4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
4 W" N& z& |1 G; w. f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5 B& _1 ]5 j6 q9 P: h6 D2 C
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
' k/ s0 j5 p  [' ?* i: H万松居士——钱    载(清诗人、画家)
( G6 B1 y% O! h$ P4 W6 s9 q/ n3 f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 D: U  U2 j3 G5 ^1 d& U8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
/ g+ ~  g. `; Q随园居士——袁    枚(清文学家)  ^: c$ Z" h- R; K) }
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
5 e* K7 v* z8 w* X1 Q4 l' Q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 \# A5 ^5 S& W" B
天瓶居士——张    照(清代书法家)5 G7 B5 }* r$ d! |- ~9 i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j) A/ E+ D- |/ A% }) w* U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 m8 _( c1 \. }3 z8 R" l8 B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
; `$ _  S5 F% ~, ]) _8 v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    崟(清代画家)
6 u7 P' O0 `& Z# |& g9 S" J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
* ^2 W8 Z9 u; e  h, Y5 s梅溪居士——钱    泳(明清文学家)
0 f8 c& q  T* {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
( R4 m: b# s' I/ r6 `/ [4 a东洲居士——何绍基
0 ^- Y) w" x: ]9 i, Q: S观濠居士——杨沂孙  s+ m6 d8 C1 o
井东居士——戴    熙& B! ~6 X' Z/ |
范湖居士——周    闲
+ A' J7 |6 S( r风流居士——铃木大拙(日本佛教学者)& l' s6 t6 N( U2 {, Y
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0 F7 K# V7 A5 i+ h
太炎居士——章太炎(国学大师)
) U, I  N+ a9 t曲园居士——俞    樾(国学大师)1 L0 u7 w' J) r
量守居士——黄    侃(国学大师)* H! Q4 f' w7 s9 Z$ H6 r+ ^
戒欣居士——赵蓓欣(当代国画家)
, K$ a* l( u1 c' H5 r传立居士——崔建立(当代国画家)
% p) Z2 w$ Y' B- o0 Z- k  l主要节日:
+ c& W  c; @* ^. ^  I  X4 {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浴佛节(又名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腊八节(又名佛成道节,农历腊月初八)。: J; T+ R0 z" b# A1 M: f

4 A! e5 d2 q# E# w
2 c; n) Z& M/ B: C* C! ]佛教在其他地区的传播:
" p7 I# E4 c8 a# p日本佛教:主要宗派:天台宗,真言宗,禅宗,真宗,日莲宗,其中真宗为日本最大的佛教宗派。日本佛教在平安时代与日本本土的神道信仰相结合,形成神道教。之后,神道教排击佛教,佛教式微。1 ]+ R- w4 O' ~
天台宗:分为山门,寺门二派,山门派以比睿山为本山,寺门派以三井园城寺为本山。
& m4 r/ f( \/ P0 x# q3 } 真言宗:创立者弘法大师。4 l: A) i9 n" M# u
禅宗:代表人物一休(^-^)
* B) B8 ~( z3 }1 H: F: ^( Q朝鲜佛教:主要宗派为禅宗与教宗。& d3 j5 b4 ^7 M; H
越南佛教:禅宗为越南佛教的主体,分为北宗,南宗,乞土三大宗派。近代,越南还出现四教合一(儒,佛,道,天主)的高台教。
5 S% N. L' y  ]8 b8 J- [: J$ F3 N
佛教偈语赏析
, A8 p& r/ y/ b) u刘周五偈之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三谛% ^0 h0 b4 ?1 E8 m
一曰:“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乃谓苦海既已无边,岂可回头便到彼岸。故苦海无边,茫茫无际,并无实有之彼岸也。
2 _& _6 \8 h5 e" G5 m 二曰:“苦海无边,海即是岸”。乃谓彼岸不在苦海之外,正在苦海本身。
; e( c4 o: O3 ~* _% A 三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者,反观既往之思悟也。苦海无边,亦海亦岸,迷即是海,悟即是岸。故所谓苦海与彼岸者,无处不苦海,无处不彼岸也。
+ p0 q# S# `7 n9 W0 p8 X6 M# o0 m) c
刘周五偈之二:破偈(一)' T: L# b& |5 ~2 E
      苦海无边,海即是岸,* I; q, G5 j' t* X; m/ ^
      一切魔者,皆是心魔;2 a) T  z9 r  Q# P. P
      众生皆有佛性,诸佛皆有魔性,# A; I2 K% @- A; q4 j9 K& }
      即魔即佛,只在一心。 % F9 R" `& H7 K& v% E
结束语: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佛祖保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时:04月25日
( [. h8 b. l3 n$ b1 n执教:枪烟酒仙1 |% h0 d0 @1 f
内容:道教
& {" G+ Q: F3 r. R( a0 p8 }
" v! L: }" \4 _% \8 \1 h; v4 K+ A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3 O. n. \& C% z1 d3 n1 A

5 R  ?) l; u0 i- R7 M& W0 J, C, m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兴趣。
. n* s( c) p0 {; I% |9 w3 B! s$ W  d8 N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 [1 B' c. Q5 z! l$ Q" u; |* T! O9 o5 L5 q4 B) l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种是一般教徒,人称"居士"或"信徒"。"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如素食部、茶厂等)、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6 e& B4 O' {6 J' N* V; A8 R0 @) F0 e
. ]  Q, I4 s1 E2 X3 W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Q. Y  |! o) k# ^& r+ s) z7 t

! b, A3 j$ j) r7 c6 J  g- I% F' c4 n" w+ D+ A* ]
【道教简释】
% @7 b- ?% I;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7 v9 q) P, v$ Y6 w, x% i5 N( e, |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5 }4 C' U9 Y( I8 ]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上清宫。! B% ~" g7 G+ E* \. B- G' x
) J+ N0 E! ?" J& r! n' F' x# M

0 ~9 Y2 U7 Q  u) b5 d5 u# a【道教历史发展】
1 T. `& R* @( Y, n/ u
$ y, E/ {9 i4 P' ~1 M, [0 |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上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 Y2 ~4 h& W7 ~. R; j* v! a5 }8 ^0 }& \& O( {5 e. v" }4 u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所以说,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有相当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来。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国远古原始社会时期。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该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及宗教信仰,其内容相当丰富和系统。它为道教仙学的远源提供了依据。《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  
# J" Y2 F$ }) S; {, F  H+ K7 d6 d1 g, s9 a! l8 b
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史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0 J! _8 K1 Q6 L. F

# Q. D  ~' S) \+ q8 a到了战国时期,神仙信仰已经相当广泛。这是,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不少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如《庄子&#8226;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 、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汉代的《淮南子》、《史记》中亦有类似描述。  / z$ ?$ S$ }5 t- z! H
- F# d% A" ]$ E9 X8 ]' O, [
伴随神仙之说的出现,寻求仙境、仙人,传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现了。他们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战国时期著名方士)的阴阳五行学说柔和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托鬼神,企望长生成仙。从战国(前2 75—前221)中后期到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时,在方士(亦称神仙家)们与帝王将相之鼓动下,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事件。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药,其规模越来越大。那时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侨、邹衍、徐福、卢生、李少君等人。我国独有的神仙信仰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 r: ~$ N. e6 d4 |+ T
  {4 k7 @" i( V* @* `
汉武帝后,方仙道逐渐与黄老学结合向黄老道演变。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5 Z" a8 z, R! c0 V
# {: o. H+ I" G0 l. [$ b

! k) [! l0 D9 W; u& s【道教崇奉的神灵】8 o* Y1 M( E8 q& t- [3 X" @( \1 q

* ^$ m  l1 s) g% ?3 j; ~" V6 z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下面只能介绍一些地位较高且较有影响者。 ; n4 w$ q6 `& ?/ v; p/ [
* ~) @) V" f. S. \4 c. H( K  x: U
1.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 `9 h6 n5 P  M+ {
1 u7 i+ O6 |4 F1 }/ Z2.四御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玉皇大帝(总执天道),中央紫微北极大帝(协助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协助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地只(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另外,又有以四极大帝为四御之说,具体为:北方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 Z; R9 {! ^9 X
/ J$ q/ x6 s+ b( M2 e
3.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岁星(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 此外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在诸星神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
7 s  B; U7 g/ j( e6 E1 _& ?* ]& _) G2 N
4.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
( u& B8 T* W4 H% [) ~9 _+ K' d$ e# v6 J( }
5.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仅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间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道教多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4 h: D) j) w) r6 H
1 G  a3 a0 c! ^
6.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并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信向。元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 s3 m/ k$ G$ v& p3 d$ [
8 y7 C9 i7 Q6 {& B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7 M+ e& U) u; H  n5 O) _

8 B7 s& x6 d! {1 Q8 L7 h1 Z4 T. {
【道教、儒教、神话小说及民间传说中的神灵的异同】
& g/ C# f, c  \  Y+ U道教神灵排位:三清、玉帝、四御
* ?* l3 a- `5 w! b9 \儒教神灵排位:天、祖(三皇五帝)、圣(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关羽)  & d: c1 h5 s: i- x. N4 D- |6 U
部分神话小说及民间传说中的神灵排位:盘古、鸿钧、三清、女娲、三皇、玉帝、四御
- M$ ]% f/ Z* f! w" s
, V( \% y7 `7 y- e' [道教中没有盘古、鸿钧。神话小说及民间传说中,一部分传说盘古、鸿钧、元始天尊为同一人,一部分传说盘古为兄,鸿钧为弟,盘古身陨后元神化为三清并尊鸿钧为师。+ Q# G6 B. r" p, V8 a' m( O

6 @% }& r- T, S/ F女娲的地位时有变化,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在三皇之下。
) E/ N( B8 Y5 P4 L" e5 ^  u据说原因有三:
* t9 J% O2 M# D+ O( X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
0 ]* i' E# d9 b+ G/ I二、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兄妹又为夫妻,均为一家人,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 J" H& H) ?6 T( \( H
三、尚书(伪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观点为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 Q8 U! O% o0 E* Q5 N4 C
3 X% B* D9 y  t. M$ W2 G三皇由于可儒可道,尤以儒教最为推崇,所谓你抑我扬,你扬我抑,所以道家中宣扬的不多。
6 ?3 o$ l3 q* E' X% X5 Z
' C. g# I% q- [0 \. K9 R& v2 E; v5 ^! N1 g; l
【道教门派组织】) l6 e6 m3 x+ B
5 p8 p4 g& E3 t$ ]. ^) k; T2 g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0 H5 b; S* W( |2 e1 ~$ q' K6 h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3 Y  ]$ Y. k: Y7 T! `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 O' C' N6 a: J  J( w0 `9 ~/ y
6 Z1 t+ v+ T7 O, z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T4 k  c# G6 x# q3 t, _- h$ b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5 [: q6 Z' a5 ?, O- B9 d6 [+ M5 e
! f! `1 a. X  k$ g+ b8 z) V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 p6 x- n3 E. k
' n; T1 t0 k# x1 p- r( u1 |# X0 V

. O" ^1 n; _" w4 X1 t5 s9 u! s) p【道教组织】
$ a6 O( }  `0 B3 ~8 F1 w3 D# ^  o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3 N6 m# i: d: W5 J! W+ g
3 m% M4 I4 X2 v% f
; T7 L6 ^, O/ L* e( Z
【道教修持】6 z8 b% X1 h: Q) w) z

4 @. h3 u  C* T, f2 d6 Z, z★内 丹★养 生★武 术
3 d" o! k, Z, t, j道教修持,古代有许多名称,如修道、修真、修为、修养、养生、卫生、长生术的话等等。不一而足。现在一般称为“修炼”、“修持”或“养生”。4 ]3 K8 U5 @. J+ V
修持的含义,就是修性炼命。性指精神,命指肉体,修炼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5 E6 D' W  g/ K2 n- g( n: D
5 k1 {2 x8 i7 L# w- u" W
1 e6 U8 j) g0 D* j& J
【道教礼仪】( n9 d0 ~: R! X$ i/ t9 _8 L: M
/ C1 m: }3 A3 a. e0 f4 |! t
道教礼仪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规范。其与戒律所不同之处是,戒律是用条文明确下来,违者必罚。而礼仪则是道士最起码的举止规范,违者则视为品行不端。 属于道教仪范部分,道教的礼仪内容很复杂,小到日常称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礼仪,同时,一个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礼仪风范也是其道德修养的体现。
$ u9 `5 G! j" o4 E- U, O/ ]4 o
$ }- Y% o+ ]3 ?( K4 E2 l8 H# I  C7 l8 N' m  _$ Y1 r6 r' X
【道教人物】
; F' g, n. M2 G0 Y& n; J8 ~5 i黄帝  老子  庄子  列子  关尹子  茅盈  河上公  严君平  张陵  魏伯阳  h, L6 r! K7 k
于吉  左慈  葛玄  许逊  葛洪  寇谦之  陆修静  陶宏景  王嘉  孙思邈
$ T+ E  J/ w1 l成玄英  李荣  王玄览  司马承祯  吴筠  杜光庭  钟离权  吕洞宾  刘海蟾  彭晓
4 u3 @& I$ G& T7 ^: T9 G陈抟  张伯端  石泰  薛道光  陈楠  白玉蟾  刘永年  翁葆光  萧廷芝  彭耜
4 X# K5 K3 i' I1 u; ~( @王重阳  马钰  邱处机  谭处端  刘处玄  王处一  郝大通  孙不二  曹文逸  李道纯, Q3 V% h& ]4 ]2 y8 {9 o! f* r' z
张君房  王志谨  张三丰  孙玄清  孙汝忠  陆西星  伍冲虚  王常月  黄守中  闵小艮2 X3 m  @' M* I3 t
刘一明  傅金铨  柳华阳  李涵虚  黄元吉  汪东亭  徐颂尧  刘名瑞  赵避尘  陈撄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1-22 19:30 , Processed in 0.12953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