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自慰 % g! P, g! c" I1 j! S" F# Q
主观感觉的性内驱力能量过大而外求渲泄渠道受阻所致的、以自身为对象的性活动。 . P* I. K: h' Z+ |9 y
主观感觉的性内驱力过大
4 D2 @: m) {7 W青春期随着个体发育的加速,性的内能自然不断增大,因而个体难免要时不时地感到来自内心的性的冲动,所谓“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歌德语)。
: P8 s- ^' A; f f& z9 h$ d9 O这是一般情形。但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同样的年龄,发育也有迟早。还有性别差异。 " m" p" r; p- [6 Q9 R
而其中最大的差异,可能还在主观感觉上。在主观感觉这个意义上讲性冲动,其实与实际上的性激素分泌水平关系倒不大了。有的人在阳萎中也不断地有冲动,希望自己能拥有性的快乐,这时的性素分泌水平一定不够高了,而主观上强使自身达到性的满足,于是也有性行为的意向。
* ?" g' b4 F' r% s9 W- m# T( d1 U对于一个意志比较坚定的个体来说,主观上激发性行为的感觉阀限较高,所以也就不容易达到性行为。但对于一个意志比较薄弱的个体来说,情况正好相反,他是比较容易受到性驱力的驱使而引发性行为的。 $ E* j7 f: X9 Q# W2 y
外求渲泄渠道受阻 " Q: k$ R$ D: t: a- r \
一般性行为的对象是另一个异性个体。
& }0 `! h: x" Q: w0 C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性对象未必是可以轻易找到的,性活动的一般渠道就受阻了。于是,各种替代的性对象就出现了。
5 k( H* U) ~3 T" u7 ~通常可见的不同性对象是:1、同一性别的另一个体:同性爱者;2、物件:恋物癖者;3、自身:自慰者(即手淫者);3、想象中的性对象:意淫(可作为自慰的伴随)。 5 S0 b' s3 @. z# B
因此,可以认为自慰不过是以自身为对象的性活动。 6 } c# g* S( P' o7 T1 ]9 G' r( f
自慰性质 " s6 W4 w, p% R2 j1 C* d5 J, m
自慰是自足的性行为。
: ?% R8 b8 a" G# d' X这是因为自慰活动无涉他人,完全以自身的身体为对象进行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这种活动本身不对自己构成伤害,外人是无权,也不必加以干涉的。 . M/ G. i x6 E
适当自慰不失为解决单身者性需求的有效途径
( f0 y4 O" ^1 N9 i$ U$ z4 j! J单身者,没有一个合法的配偶,不等于说他或她就没有性冲动。但不是每一个单身者找一个合适的对象来解决性饥渴,都有是容易的,因此,为了让内在的性驱力得以合理的渲泄,又不至于非要找到一个一般的异性对象不可,自慰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解决,是可行的,也是简单的。
7 M6 e- q2 B4 f- d5 X自慰中的性依然是美好的。
/ T; x& \3 A4 _* @& X. N) @% g4 b( s过去的观念认为,自慰是一种不正常的性活动,应当受到限制,批判。这其实与将性活动的功能定位于生育有关。社会的发展进入现代之后,自慰这种原为社会不耻的行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自慰不仅也是合法,而且从医学上讲,适度自慰也没有什么危害。更有甚者,认为自慰中的性依旧是美好的。这种思潮的背后,是强调的快乐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强调身心的愉快。自慰就可以有助于个人的快乐。通过自慰,可以有效地解除性紧张,因而也能有效地导致肌体快速地进入休息状态,并享受快感。 + V# h5 d$ ^% j& |- l, `1 k1 N
社会文化对自慰还存在着偏见
7 j, G8 U) f7 z6 @尽管如此,自慰还是没有为一般社会伦理所接受。在公开的场合,一个人还不能声称自己是一个自慰者而不受到攻击;或者进行自慰。自慰依然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文化对自慰还是倾向于持有否定的态度。 4 c3 k8 j. z/ z/ B T5 y" |
不适度自慰的危害 & q) u2 E2 r% R0 ?" r: K
自慰有害身体健康吗?
2 K' z( A J4 B5 A+ m/ U在普通人群中,自慰者的人数比例是很高的。适度自慰对身体健康非但没有害处,可能还是大有益处的呢。性能量过于集中,性内驱力巨大,会引起个体紧张的感觉,会心浮气躁,不安定,难以得到安然的休息,使注意力集中的品质下降,思维容易亢奋无序,因此影响到生活工作与学习质量。而适度自慰正可以缓解性内驱力,调适身心,使自身得以放松。
9 ?- |( l u5 f! O/ [2 R' h3 O但自慰也可能导致对健康的危害。 7 V+ k4 u. U3 ~9 ^& j) K# M, u( o% K8 d. f1 [
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自慰的性质的认识与价值的评判。如果一个人一方面受到内驱力的驱使经常发生自慰,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文化偏见的影响而一再对自慰活动进行自我否定,那么,这个人一定因为自慰而产生一种矛盾心情,于是,就初步形成了焦虑。这种焦虑,是所谓“趋避焦虑”,即又想望做,又害怕做。自慰的快感不断地加强与诱惑着再度自慰,形成强大的正反馈力量;而因为犯罪感、不洁感、违禁感而致的焦虑,又形成另一股强大的阻止自慰的力量,两种力量经常处于矛盾斗争中,对精神构成了间歇性的冲击。这样,个体把大量的精神内能都消耗在这种矛盾思维与矛盾克服中了,最后只能导致精力下降,导致注意力涣散,记忆力衰退,严重的还要导致人格退化。 . _2 L" X9 C* ]
总而言之,自慰的危害,不在于自慰本身,而在于对自慰的不正确认识与评价。那种认为自慰是罪恶的观念,容易引起自慰当事人的内心趋避矛盾与焦虑,进而使个体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 Q8 E: k* I; u b( ], T
另一方面,虽然自慰本身是无害的,就象吃饭一样;但过度自慰却是有害的。所谓过度自慰,也是暴饮暴食是无节制的摄入食物一样,是一种无节制的能量支出。任何活动过度了都不好,都有危害。因此,过度自慰是不明智的,非但破坏了自慰本来应当有美好,而且可算是对性资源的“滥砍滥伐”,难免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阳萎就是报复的一种形式,相当于滥开采之后的“水土流失”。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养殖与采伐适度结合,使躯体得以休整,恢复元气才行。过度自慰就象是储蓄中的“透支”,是对自己精力的恶意支配。
7 U5 n5 s! B" d$ ^6 @因此过度自慰与暴食症一样,都源于生活的意义失落。如果一个人交往广泛,爱好多样,生活充实,学业长进,他或她是很少再沉溺于自慰的。也因为这样,其内能就可以通过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升华为其它活动的内能两种不同的渠道得以渲泄并平衡。 + r, P( ^. _" w% y, k! m
正确应对自慰
1 `' q2 s# D. E端正对自慰的认识 3 L( ]3 [7 S/ G4 n9 |7 g
意思是,自慰并非是十恶不赦的坏事,适度自慰原来可以说是正当的一种无涉他人的性活动,有助于释放内部的性张力,获得放松的身心状态,促进健康;但过度自慰也不好。尤其是有着思想负担的自慰,危害就更大了。
; {2 m$ R. m; A+ S转移或升华
0 Q3 {" C7 ^" R2 j为了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人生中更有意义的事上去,要发展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意识,即,为自己确立一个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生存的意义问题解决了,就没有太多的空闲、空虚、无聊可供自慰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慰也是一种自爱行为。是因为与外界的交往受阻有密切关系的。
& j; q: o P# i加强意志努力
: H4 ]+ y) R. \5 b8 S9 f克服过度自慰的关键在于意志力。而意志力是主观的,因此,比如看见漂亮的异性,看到听到有关情爱的信息等,都不过是外界的刺激与诱惑,它们不能成为你过度自慰的理由。回避是不行的,生活里的诱惑总是很多,我们要依重于自己的意志力来进行行为的自我调控,这才是解决过度自慰问题的关键。
% |; }. k4 f3 m不用“厌恶疗法” # K! K; Z4 A; W) j& A) Q& n+ k
不可用所谓的“厌恶疗法”来处理自慰。它不是对性本身的美好产生损害,就会对性对象(即自我、或想象中的性对象)的美好产生损害。这是不必要的。这是有损自尊的。
( B" T4 ]2 p$ r( ^5 [6 B不一定非要把自慰完全“戒除”不可 8 k( ~4 _! E- t( f$ e, G7 o
意思是,当你受到过度自慰的危害时,你的问题出现于过度上,不在自慰上,因此,只要调整自慰的频率,把自己对这种活动的依赖降低,使自己有能力对自慰进行主观的控制,就算是O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