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2 13: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治 疗
5 J1 ^* ?; K% ~: Y# i(一) 治疗原则 & l* B6 J1 y5 o: W
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
( T5 O$ H( D8 AⅠ型: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伴尿潴留者可采用细管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肿者可采取外科引流。 # t: X6 ^7 m4 [0 F# g% [6 }
Ⅱ型: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为主,选择敏感药物,疗程为 4~6 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可选用 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 M-受体阻滞剂等也能改善相关的症状。
6 Z; C' d% Q, }7 h' sⅢA 型:可先口服抗生素 2~4 周,然后根据其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推荐使用 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也可选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 M-受体阻滞剂等。
; v/ G& ^! F9 R. I, \# g% JⅢB 型:可选择 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 M-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7 U0 V7 u, r2 `Ⅳ型:一般无需治疗。 3 a9 U, N( E& H/ h B8 w( F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进展性不明确,不足以威胁患者的生命和重要器官功能,并非所有患者均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
2 ^1 j3 x6 `6 d(二) 治疗方法 . @0 R+ w4 K3 a! S" h7 J* L, E' j
1.Ⅰ型
. L1 m- l. x9 r7 hⅠ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开始时可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如: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或氟喹诺酮等。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改用口服药物(如氟喹诺酮),疗程至少 4 周。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口服抗生素 2~4 周。
8 A: p6 M" N- S6 e; I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也可采用细管导尿,但留置尿管时间不宜超过 12 小时。伴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 u, f* H* _; X; y
2. Ⅱ型和Ⅲ型
4 l/ x; o" l8 \0 X& \ p- e(1)一般治疗 . h* @+ g# e" d
健康教育、心理和行为辅导有积极作用。患者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 L9 ]5 t7 e% m- b6 Q8 j3 g& ](2)药物治疗
1 X; e+ x, i* r$ B& d G最常用的 3 种药物是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他药物对缓解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0 q. |, y/ L' ^( D1)抗生素:目前,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是抗生素[1,4-6],但是只有约 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 # h, R t% m# O) ^3 z; J1 ~! o
Ⅱ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选择抗生素。药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取决于其离子化程度、脂溶性、蛋白结合率、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等。常用的抗生素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等)和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疗程为 4~6 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不推荐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9 j6 g8 m5 Y9 R/ nⅢA 型:抗生素治疗大多为经验性治疗,理论基础是推测某些常规培养阴性的病原体导致了该型炎症的发生。因此推荐先口服氟喹诺酮等抗生素 2~4 周,然后根据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只在患者的临床症状确有减轻时,才建议继续应用抗生素。推荐的总疗程为 4~6 周。部分此型患者可能存在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或人型支原体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可以口服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治疗。
! k2 }# S; [+ t d1 R% ZⅢB 型: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0 B: s; f3 s" T2 d7 v7 }) d) L1 X/ i
2)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因而成为治疗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的基本药物。 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 α-受体阻滞剂。推荐使用的 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阿夫唑嗪(alfuzosin)、多沙唑(doxazosin)、萘哌地尔(naftopidil)、坦索罗辛(tamsulosin)和特拉唑嗪(terazosin)等,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药物对患者的排尿症状、疼痛及生活质量指数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中应注意该类药物导致的眩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α-受体阻滞剂的疗程至少应在 12 周以上。α-受体阻滞剂可与抗生素合用治疗ⅢA 型前列腺炎,合用疗程应在 6 周以上。
% b7 t' B6 h, b0 J3)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经验性用药。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不适。迄今只有数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价此类药物的疗效。临床对照研究证实塞来昔布对改善ⅢA 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有效。 % [/ D) a% K @5 B( t
4) 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在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可选择性的治疗方法。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 " M' z- S! |& q T9 m d) W( E9 R" M" M# z
常用的植物制剂有:普适泰、槲皮素、沙巴棕及其浸膏等。由于品种较多,其用法用量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通常疗程以月为单位。不良反应较小。 / N$ f d8 Y0 h, p
最近完成的一项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普适泰与左氧氟沙星合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显著优于左氧氟沙星单一治疗。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普适泰长期(6 个月)治疗可以显著减轻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和排尿症状。 + ] M2 b, }8 T3 X0 v# u# W& s1 N1 s
5) M-受体阻滞剂:对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 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治疗。
; w( ]% v2 A! d! k, c) {) T1 s6) 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对合并抑郁、焦虑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病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选择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这些药物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身体的不适与疼痛。临床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处方规定和药物不良反应。可选择的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等。 ! H- S7 m8 ^! F
7) 中医中药:推荐按照中医药学会或中西医结合学会有关规范进行前列腺炎的中医中药治疗,采取辨证论治予以清热利湿、活血化淤和排尿通淋等方法。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汤剂或中成药,如翁沥通、前列安栓、泽桂癃爽胶囊、龙金通淋胶囊或针灸治疗等。 % u$ k q ^0 R
(3)其他治疗 6 ]$ I N0 g9 p& Z' x* y
1)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故推荐为Ⅲ型前列腺炎的辅助疗法。联合其他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Ⅰ型前列腺炎患者禁用。
) A+ r* D; y/ s" x/ V2)生物反馈治疗 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的协同失调或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生物反馈合并电刺激治疗可使盆底肌疲劳性松弛,并使之趋于协调,同时松弛外括约肌,从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会阴部不适及排尿症状。生物反馈治疗要求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主动参与治疗。该疗法无创伤性,为可选择性治疗方法。 ! i( `2 Z _* \# w
3)热疗 主要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力作用,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消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有经尿道、经直肠及会阴途径应用微波、射频、激光等物理手段进行热疗的报道。短期内虽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但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对于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荐。
q2 i, G' F$ l7 j$ a1 `' Y4)前列腺注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灌注治疗 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 |- \, p6 k% F0 t9 k+ n8 ^
5)手术治疗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很难起到治疗作用,仅在合并前列腺相关疾病有手术适应证时选择上述手术。 * i0 G' U6 S3 C9 Y
3. Ⅳ型
- U9 D' V1 s4 A/ H1 y5 y一般无需治疗。如患者合并血清 PSA 升高或不育症等,应注意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PSA 升高者试用抗生素治疗有助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M, R; G q4 b, y
/ Z2 r# ^2 U( r* I五、 患者健康教育 & w M0 h: A* ]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形状和体积如栗子,位于直肠前和膀胱下,并包绕尿道的起始段,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组成部分。- H; b& q# i# Z, k
前列腺炎即前列腺发生的炎症。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相当常见的、不威胁生命的疾病,部分患者可能自行缓解,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治疗。 # H* M, X$ d, I5 m7 U! n! {
有临床症状的前列腺炎分为 3 种: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仅占 5%~8%。前列腺炎的症状包括:骨盆区域如会阴、肛周、尿道、耻骨上、腹股沟、腰骶部的疼痛,尿频、尿急和排尿费力等排尿症状,但不一定每一个患者都出现。 x( t' k$ w c
各类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还有一些各自的特点。
9 u b4 F4 W8 ~* u1 i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及明显的排尿症状。 % q) r5 l; _% O3 ?0 G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证明细菌来自前列腺。
. Q7 P5 W! r2 [) m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绝大部分前列腺炎属于此类,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前列腺按摩液的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或不正常,白细胞计数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 $ E6 ]) s* L- G6 U4 c2 q
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前列腺炎会癌变。部分前列腺炎患者伴有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的症状,但没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炎直接造成性功能障碍。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可有精液参数异常。 对慢性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症状的缓解程度是评价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虽然治疗方法或药物众多,但其中没有一个能够达到治疗所有患者或缓解所有症状的目的。, a. e1 z9 J; ^7 C
前列腺炎的治疗应遵从医嘱,按时复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注意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避免憋尿、久坐和疲劳;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患者可以进行规律的性生活。治疗结束后,注意以上事项有助于预防症状复发。 6 j1 I; @! s* {9 Z; E
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需要抗生素治疗,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以试用抗生素治疗。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植物制剂等药物对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