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楼主: fraa

《甚深微妙》--《般若心经》释义开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子 此一切法如是空相 无所生 无所灭 无垢染 无清净 无增长 无损减】
1 l( P; ~  i: g9 D
6 A2 s6 K2 w& D, H& x5 J在见道上,行者继续加深对‘空性’的直接体验,修持的方法是以现像之体性,特质,产生,毁减,垢染,清净,增长及损减这八种作为对像来修证加深 ‘空性’之直接体验。
4 ]7 a" F7 m2 n9 w; X( {
+ ?0 z6 x/ s6 G2 W: L: X3 z+ j# n经文中的‘此一切法’数字是指一切的现像,并非是说佛法的‘法’,在梵文中‘法’这个字(Dharma)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义,在这句中它是指现像,并非指佛法,大家万勿混淆。
3 k3 m& q& ]5 n6 P# C& N$ k% ?0 l7 S7 K  P' [7 ^
‘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是说一切的现像也与五蕴同样地并无实有的体性及特质;‘如是’两个字是承接前面‘五蕴自性皆空’的经文内容,也等于是说:正如五蕴并无自性,一切的现像也一样是无自性的体性与特质的。
( A  j4 P1 _7 A. P8 L8 i$ k
3 m( P0 s3 K; P我们在说五蕴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万事万物虽各有体性,但其体性并非实有自存的,所说现像并无体性,这并非指它们没有体性,是说它们的体性并无的自性可言,全乃依缘起及安名而立的。 2 u& k6 I! k& i3 y1 a& E5 z" \4 F6 P

* F& t" w( H. L" j" V! a! L5 n% W现像各有其特质,令我们得以知道其分别,但这些特质亦无非依缘起及安名而存在而已,并非自存实有的。
  C( S6 a4 U1 J: J3 o! L: ^2 g2 h
‘无所生’并非说现像并无一个生出之过程,而是说这个过程并无自性,不论是外在或内在的现像,其产生的过程也只是缘起而已;例如我们的身体,今天的身源自昨天之身,昨天之身源自前天之身,最终可追溯至由双亲之身所赋予产生的。又如心识,下一刻的心念源自当下的心,当下的心源自过去上一刻的心念,追溯至无始以往。由此可见一切现像的产生过程并非自性存在的,只是因缘之众合而已,既是缘起而生的,也就不是自性有的了。一切外在的世界与其中的生命之健生都为缘起,同时内在的体验与苦乐也因缘起而诞生,这个诞生的过程并非实有,只是因与果的关系而已,若因缘不具,就无诞生的过程了。
* v- B5 N5 d% W8 `
% p- n$ }! Z" U- G‘无所灭’的意思也与上相同。任何产生了之现像必定会有灭坏的过程,人最终会死亡,花最终会凋谢,但这个坏灭的过程同样也是依因缘所生,并非独存的现像。 1 U( Q2 {* u' P- M
& q9 M5 f( H" x/ r6 \' i% U- i
‘无垢染’是说各现像虽有‘垢梁’,但这些‘垢梁’并非实有自存的。 ‘垢染’的意思是过失,如烦恼等过失。这些过失明显地是存在的,你我身心上就有很多的过失了,但幸好它们是没有自性的。如果过失是自存实有而不依因缘而生减的话,就等于是指它们并不能以任何方法改变了,但我们知道烦恼,嗔恨及傲慢等过失是可以对治的,只要以适当的方法就可以渐渐令宅们消退,故此可知它们是可以依因缘而改变的,也就是说它们并非自性实有了。如果过失是自性有的话,我们就无从消除过失了。过失主要可粗分为烦恼障及所知障两种,无明,嗔恨等烦恼属前者,阻碍我们解脱轮回,后者则阻碍我们成就佛陀之遍知境,正因它们并非自性有,我们是可以渐次消除这些垢染的。
9 G/ ]3 o: g* D$ N+ X5 n' L' I, X' H: ?: G
经文中之‘无清净’是开示息除过失的方法本身也非自性有的,必须依赖过失之对治法门,才能消减过失,因为消灭过失的过程乃依赖生起对治之因缘,所以它也是无自性的。
! b0 q7 Q* p9 I* _8 p- y, F! \3 d. \* u! Q- D
经文中之‘无增长’及‘无损减’是说事物虽然显现出有增减的情况,但这增与减本身是依赖缘起的,并非独立自存自生的现像。 : c3 O8 _' K6 ^& v; u

3 u6 V( `( s! G  c8 }由‘舍利子 此一切法如是空相’至‘无增长 无损减’这段经文透过开示现像之体性与属性本来并无自性,来开示现像本身之无自性。在见道上的修持,我们主要是以证悟现像之体性,特质,生灭,垢染与净化及增减属性之无自性来加深对所有现像之‘空性’之证悟。 4 W: H5 f% J' A
6 `2 M7 `/ s0 ~7 a+ ]8 |6 [
在初入见道的时候,,才初次直接见‘空’的行者之‘空性’定境未能息除俱生的烦恼执着,在经历见道的修持而修至成就了能破俱生烦恼之定时,行者就完成了见道而踏入了大乘五道中之第四道——修道。
# M+ B9 k/ F: i, C
  k  M" O# E# d在修道上,行者继续以无分别相之心禅修‘空性’,渐次除去细微的俱生烦恼。 ) y. |& o$ c7 P0 g( L. w7 k

- ?# m  g) N' b+ D/ P* a【舍利子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 _' i2 a9 `6 G! k- F' e; O; ~1 N
2 F( V$ G. N9 C8 n此阶段的行者在修持‘空性’定时,心识与‘空性’并非二者,并无能证之智与所证之境的分别,所以于定中只有‘空性’,不起五蕴之现相,这是此段经文的大意。 9 _* }8 O7 e# V& |9 R7 m3 b
* X, K0 h( {9 t5 V: x: b7 Y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 i9 e3 B7 @% n' @& H

) X8 c* v4 }% Y) Q‘眼耳鼻舌身意’统称为六根,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知觉等六种内在的工具;‘色声香味触法’统称为六垄,乃外在的六种对像即形相,声音,气味,味道,质感及现像,这里的‘色’字只指形相,并非与色蕴的定义一样。这段经文是说明行者的‘空性’定境中,除‘空性’外别无所有,所以也没有六根与六尘的现相。
3 q4 v0 W% D* N+ ?2 _6 n5 j' E: \0 \- h3 s+ A  t
【无眼界 无眼识界 乃至无意界 无意识界】
6 c( _9 S& x( i
7 h& E3 f7 r# x& f$ x9 \0 `3 N6 D# f刚才已解释到六根与六尘是甚么了,在六根与六尘遇合时,便会生出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譬如当眼根(视觉,六根之一)遇上一个茶杯(属于物质之形相,即六尘中之色尘,就会产生一到一个茶杯映射的意识,这种就叫作眼识,在耳根遇颅声音的时候,就会生起耳识。六根是六种摄受外境的工具,六尘是六种外境,六识是六根与六尘遇上时产生之意识,此三者(六尘,六根与六识合称为十八界)是互依互存的,如果有眼根而无茶杯,便不会生起见到茶杯之眼识,如果有茶杯而无眼根(例如盲人),也不会生起见到茶杯之眼识。经文中现在所说的一段是开示六尘,六根及六识怕非自性有,而在行者之直接见‘空’的定境中,它们是不醒现起的,因为在此定中只有‘空性’,除‘空性’外别无念执。经文中之‘乃至’两字统括了没有明说出的十八界其余内容,若详尽列明,即是说无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及意界等六根界,色界,声界中,香界,味界,触界及法界等六尘界与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及意识界等六识界共十八界。
% d* Y- W# L4 Y/ R% g; [$ G4 B( T9 T* c" b6 P+ b4 r- `
【无无明 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 X% {+ ?5 M8 x2 G7 H% a/ W% T

: k4 g3 J% H% r( L这一段经文与十二支流转及十二支还灭有关,所以我们要先说解明白十二支流转与十二支还灭: # {; n. r. F, |8 y' A
' X. a  \6 o$ R  y' a2 _+ F% S
十二流转是有情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流转不息之因果连锁关系。众生由愚昧而错认无自性之万事万物为实有,生起我执,这种惑见称作‘无明’,乃烦恼之根源,因‘无明’惑见,我执驱使田中人人人生作种之业因妄‘行’;既作了妄 ‘行’,便生起了入胎之业因种子,留于‘识’中;随着‘识’之入胎,遂有 ‘名色’之产生,‘各是指受,想,行,识四蕴,‘名色即指五蕴身心;‘名色’ 产生后,胎儿渐次发展出‘六根’;因为众生一旦有视觉,嗅觉乃至知觉等‘六根’,便会对外在之境物有接‘触’,例如眼能见物,耳能闻声;由‘六根’对六尘之接‘触’,众生便对外境生起苦,乐或不苦不乐之感‘受’;由‘受’便生起执‘爱’;在执‘爱’之驱动下,众生便以种种手段执取所欲境物;由前所生之执‘爱’及求‘取’所欲,熏发了未来受生轮回之新因,于死时被诱发,而导致未来仍‘有’生,死及中阴等循环;因‘有’的关系,便会出现又一次的转世受‘生’;因‘生’之故,又必有‘老死’之情况。 4 j' ~. k2 u; s. v5 i, J
( ~& X; v) p  a% N' D( R" C' g5 P
十二支流转因缘是众生被锁于六道轮回中,不能自主地受生死及其它痛苦,流转不能息止的因果关系,因愚昧‘无明’而有妄‘行’,因妄‘行’而导致 ‘识’之入胎,因‘识’之受生而发展‘名色’身心五蕴,因有‘名色’生出 ‘六根’,因有‘六根’而对外境有所接‘触’,因接‘触’引发感‘受’,由感‘受’生起执‘爱’,由执‘爱’之驱使而有执‘取’,由‘爱’与‘取’引致定下未来之‘有’,由‘有’而故又一次受‘生’,因有‘生’故,必有‘老死’。
- u4 l4 u: M8 `' {/ v3 [- ]" j
* T3 {4 r& }4 t( U: {1 U‘天明’,‘行’及‘识’是过去之因,引发‘各色’,‘六根’,‘触’ 及‘受’今世之果及发展过程,今世又因‘爱’,‘取’而‘有’等新的因,引发未来有‘生’及‘老死’之未来果。我们也可以由十二支之尾支倒说追溯,为何有‘老死’?因为有‘生’;为何有‘生’呢?因为有‘有’;为何有‘有’ 支?因为过去之执‘取’及执‘爱’;为何有‘取’及‘爱’呢?它们源自于有感‘受’;为何有感‘受’?因为‘六根’对外境有接‘触’;‘六根’何来?因为有五蕴‘名色’在先;缘何有‘名色’?因为‘识’之入胎;为何‘识’会入胎?因为过往妄‘行’故;为何造作妄‘行’?因被‘无明’所驱使。在顺逆两方向去参思此十二支因缘,我们会因见其痛苦无叻而生起出离心,同时因见到此令众生流转不息之根源及出自‘无明’,便会明白消除‘无明’,生起证空智是根除轮回的方法。此外,十二支中之‘生’支及‘老死’支也包含了病苦及其他世间之苦在内。 ' K; O2 B% g/ Y/ H& y, p7 o

4 g4 _- R) p7 M7 N十二支还灭因缘正是建基于前说之十二支流转因缘的结构,十二支流转因缘是我们困于六道生死循环的因果,其根源为‘无明’,即执无自性境物为实有之错误见解;只要以‘空性’智驱除‘无明’,令‘天明’尽(即无明尽),就不会有由‘无明’驱发之‘妄行’,所息以是‘行尽’,因‘行尽’故,便不会有 ‘识’入胎(‘识尽’),故也不会有‘名色’(‘名色尽’),余此类推,整个流转因缘都会息尽还灭。
/ \4 r' f6 ~$ i3 Q
" F. ^& `# N" \1 c! q: J十二支还灭因缘是指因烦恼无明而出之十二十水流转因缘的还灭,例如‘生尽’这一支是指流转门中因类恼无明连锁导致之‘生’这一支的息灭,并非说息灭了‘生’的行者就不会再有‘生’,很多早已脱出轮回枷锁的菩萨都自愿转生于轮回中以救度众生,他们一样有‘生’,但他们的受生并非由类恼无明所主,而是由他们的悲心而发生的,他们虽然显现为六道之众生,却没有六道之苦,也不会为执见,烦恼及业力所影向。我们在说断了无明就可以断轮回生死的时候,是指不会再有由烦恼,执妄及业力所导致之生与死,已断无明的圣者一样可以有生灭之相,但却是他们自主的生灭,他们即使由悲心故而生于轮回中,却不会被轮回之苦所染。
( t& j. v* @, H; r9 ^. l  p, F6 j2 [3 s* X' X; C& v9 {9 M
十二支流转因缘乃缚束众生于生死轮回之因果关系,小乘独觉行者以观照十二支流转因缘的方法而断除无明我执,藉而断尽生死轮回等苦及循环,这过程为十二支还灭因缘。经文中之‘无无明 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是开示说十二支流转因缘与它们的息尽(即十二支还灭因缘)皆非自性有,体性仍不外乎缘起安名。经文中只说及‘无明’及‘老死’(即十二支流转因缘的首与尾支),‘无明尽’及‘老死尽’(即十二支还灭因缘的首支与尾支),但‘乃至’二字包含了其余未有逐一繁复地列出之十支流转及十支还灭因缘在内。
" D4 t3 r! v- q9 o7 u& ]6 g! k
5 p/ {( w$ }) n6 X- w我们虽然在刚才解说了十二支流转及十二支还灭因缘,但经文中的有关段落并非为了开示这些教法,而是说它们并无自性,在修道上的行者的‘空性’定境中并不会现起它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苦集灭道】 3 ^; l0 e2 \+ C
" |! S* I/ l0 m6 d2 m. P! L- w, h
这一句主要是说修道行者之‘空性’定境中并无‘菩集灭道’四谛之显现,唯有一昧‘空性’。虽然经文只是提到四谛而非教授它们,但我们还是应该了解一下它们: 0 S8 g" I) Y( n

2 N; g) t, U- p. |8 C; ]. k( Z‘苦集灭道’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教授的四圣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卜口卜月土月及道谛,这是佛陀最早期之教授,是小乘声闻行者的主要教义,也是大乘行者必须通达的基础教法。
, S+ V5 V4 y5 _( B; J3 w
) P, f3 L; ?+ f; \8 E苦谛是解释轮回之本质体性的教法:六道轮回,上至天界,下至地狱,本质皆为苦。 " ?- a3 I3 f1 t) H
9 D  E  ?+ y8 ?6 ~' [" `) Q: O2 i
集谛解释轮回之来源乃源自烦恼与业力。 - g. x! x0 S( k" q1 w% L3 H
! `6 M9 I2 X: n4 y1 m" l
灭谛教示解脱之本质体性。 & [6 N! e& q6 {/ I+ B' Q; T

) c9 b, k; Z& D& g( @4 H道谛教授解脱之方法。 此四谛包含了佛陀一切的教法在内,前二谛开示轮回之本质及来源,后二谛开示解脱轮回之本质及方法;苦谛与集谛是果与因的关系,灭谛与道谛也是果与因的关系,集是迷及轮回之因,苦是迷及轮回之果,道是悟与解脱之因,灭是悟及解脱之果。配合十二因缘来说的话,苦谛统摄六果:名色,六根,触,受,生及老死支,集谛则包摄六因:无明,行,识爱,取及有支。
8 Y" e$ ^! K! R3 T; B& ?" H) O8 v; Y$ j8 S& y3 w, Z1 u8 Z3 @8 `& N
‘无苦集灭道’这句经文是指四圣谛亦如其它现像一样,并无自性。在修道上的行者之定境中并不会显现四谛,唯独有‘空性’。   k  c# A# q  f8 p. X, ~3 U" ]+ M2 ]

+ X# ?8 Z1 U; \* `# Y衲要在此警告大家:经文中说的‘无自性’,‘非自性有’及‘自性空’并不是‘没有’或‘不存在’的意思,这一点你们千万不可弄错!有些人没有菩提道次第之基础,也不明‘空’的妙义,却弘扬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以为因果也不存在,四谛也不存在,十二因缘也不存在,善恶也不存在,这是一种极为严重可怕的邪见!大乘‘空’义绝对不是否定因果等教法,‘空’也并非说‘无’!这些人自诩为高深,甚至有讥笑修持佛法者为执着,自已却妄言‘空’理,大作颠倒佛法之事业!大家要切记:‘空性’并不易证悟,也非指万事万物,因果业力等并不存在,若未能摄受‘突性’妙义,宁可执有边,修持因果,四谛,菩提心等等佛法,万勿堕入以为一切皆无的邪见!未能见‘空’,若能依因果业力等教法修持,尚能待未来因缘具足之时得证‘空性’,至少也不会堕入三恶道!若错以为果果,三宝及业力等为不存在的话,这种邪见及基于此邪见所作之事业的果报是极之严重的!中观应成派历代祖师皆一再强调不应偏执真俗二谛,但对未有基础生起中观正见的初修行者来说,执一切为实有错误的见解起码仍能从善积德,若错以为一切皆无,则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未证‘空性’的出家人若自言已证,为大妄言,当下即失去出家戒! . [, s8 O1 q* H% @, |$ ^  p

6 J0 T, a( c4 ~# L! e2 l【无智 无所得 亦无无得】
' Q8 @! X4 _" Z- t6 D" @! M0 Z6 x; R' k) {
‘智’是指证空之智;‘所得’是指修持的一切善成就;‘无得’乃指应戒除息灭的过失。
7 ^! s3 J9 s" G1 y& m
) \, {: K7 a3 N, y观自在的意思是说:在修道的‘空性’定境中,行者直接见‘空’,心中除 ‘空’以外别无他境,定境中不存在成就及过失等现相,甚至连正在观‘空’的智慧也显得不存在似的,定境中的心所见所体验竹日心人戈就只是‘空性’,甚至连这个见‘空’的心也不现起,一切就只有‘空性’体验,只是‘空性’证悟。 $ _9 _+ B+ `3 @3 r0 s( {' v
: I5 |5 u, B- w: u
在由‘舍利子 是故空中无色……’至‘无智 无所得 亦无无得’这整段经文中,所教授的是修道行者应如何修持而完成此道上之果境:行者应继续以直接见‘空’之智定境修证,以加深‘空性’之证悟,破除仍有的类恼与执着。经文的这段内容主要是描述修道上的行者在定境引之体验,说及在这层次的‘空性’定境中,只有‘空性’之体验,并无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及成就与过失等现相及概念,甚至连正在观‘空’的心也不显现,所证之 ‘空’与证正在‘空’之智已成一昧,不起分别。在修道的过程中,行者渐次破所余之执及除却所余之俱生烦恼,在登入八地菩萨果的时候,虽然行者仍未完成修道的果境,但已完全弃除了所有烦恼执着,已由轮回中解脱出来。如果从除破烦恼执着的境界及成就的角度来说,八地菩萨相当似小乘的罗汉,但这只是由塝朔界的定义来对照比说,并非说八地菩萨就等于罗汉的意思。
5 J* M; U, {7 o6 z, M3 U& Y6 d, V9 j
八地菩萨仍未成佛,虽然他们已断除一切烦恼之障碍,但仍有过往烦恼所熏染之习气未除,所以未能有佛陀之遍知成就。八地菩萨在定中的时候,体验为一昧之‘空性’境界,但不在定中的时候则没有同时遍照遍知一切实相之能力,所以未达佛境。他们仍需继继修‘空’,渐次去除仍余未除之障碍,渐次登入九地及十地。十地的菩萨仍处于修道上,但他们的功德,力量与智慧与诸佛已十分接近了,只余最细微之障碍未破,这阶境的菩萨入于一种殊胜的金刚定境,以此殊胜金刚定境之力破除最后之障碍而得以成就大乘五道中之最后一道——无学道。在成就天学道的时候,也就是成就了无上候境。无学道虽然被称为‘道’,它其实是前四道之最终目的点;入于无学道就完成了所有修持果境,成就了正觉的境界了。 2 G9 y# c9 s6 r6 h
% C* g. c2 c) }. u# P5 G
【舍利子 由是无得故 菩萨摩诃萨 依般若波罗密多相应行故 心无所著 亦无挂碍 以无着无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一切颠倒妄想 究竟圆寂】 ( B( L! F  i$ ^( H* @
1 a% t  `) C; B( _7 f
‘得’字的意思是菩萨所修行而证得之成就,在广义上指整广的五道上之成就;在狭义上是指这里刚刚开始讲到的‘无学道’的成就(即佛境之成就)。 ‘由是无得故’中之‘无得’二字是日卜口金口山这些所有的成就乃至无上佛境皆无自性,全依因缘方能成办。如果说佛境及其它次等之成等为有自性的话,我们与生俱来一就是已证佛境及其它成就,要不就是没可能证佛境其它成就的了,因为既然它们是有自性的,就应该是本来俱生的了,是不需要也不可能透过积聚福慧,净除过失来达致的,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透过修持来成佛或成就其它果境了。如果说它们可以透过积集成就它们的因缘来达致的话,它们就是依因缘而立的,也就是无自性的了。正因为它们是无自性的,我们才得以成就它们!‘无得’二字是说‘得’并非自性有,并不是指菩萨的成就根本不存在,要是误解或曲解了而说菩萨修持的成就并不存在的话,就是否定了修持的意义,也否定了佛法了,大家要切密谨慎勿堕入这类的邪见! + [8 H' U4 U* ]9 ]
* b6 L. w( ?$ f; m8 U$ x( t2 ^
‘依般若波罗密多相应行故’是指行者依赖‘般若空性’智之修持法门,在广义上泛指由‘资粮道’与‘无学道’中的不同层次之修持;在狭义上,这是指前面刚说过的‘金刚定’境。行者依次经历前三道之修持而入于‘修道’,渐次证悟菩萨各地之果境而入于十地,在十地上,他们成就出一种称为‘金刚定’之定境,在此种殊胜之定境中体验‘空性’,这句‘依般若波罗密多相应行故’在狭义上是说十地菩萨因着此种特别之定境之力的原故,能得于超越十地,超越 ‘修道’,最终入于‘无学道’,达致‘佛境’。 1 S: u6 j6 D) Y6 i, u3 p: C

. e7 s/ }8 A4 f9 }( o‘心无所著 亦无挂碍’这两句指行者因见万事万物之实相故,再无执着,亦不再有任何世俗上与修持上之障碍。 - B1 P- H7 ~' J/ P

* R5 w: q; b/ Q$ r; n/ t2 r‘以无着无碍故 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这三句说行者因已无执无碍,便不再有种种因执一切为实有俱生而发展出之布畏及错误之念想。‘颠倒妄想’包括了以为六道苦为乐境,以为无自性者为实有俱生等之想法。 7 i. ]8 W2 @+ i# l. w/ B. B$ H( ]! ]

* K- y: H0 x+ z( T  ?/ B‘究竟圆寂’这一句呼应以上所说,指行者因以上所说之修持及果境,最终就会达致无上的佛境。‘圆寂’是佛境的一种称法,梵文原为nirvana(汉文也依音译作‘涅盘’)。 6 Y! `& Q+ ~" h6 U; L- g6 I" ~) q( c

# ]7 V/ U+ x# K' f& {, d5 @这整段经文在广义上的意思是说:因为所有成就皆无自性,大乘行者故能透过修证此‘般若’智的次弟法门而证知实相,得以弃除执着与各种障碍,所以便不再有恐惧及错倒的见解,而最终能得以成就无上的佛境。在狭义上,这段经文是指大乘的行者在依前面所说之次弟修持而达到十地菩萨后,借着‘金刚定’境之力,破除最后仍余之障碍,恐怖及妄见而最终达致无上之佛境———一个因其无自性之缘故所以能透过如是修征而达证之成果。 & M. P% o6 |; P! Y: t* x4 F$ l; Z

0 u4 }% P# H  W2 \【所有三世诸佛 依此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i+ u+ J5 Q% O5 ~) s

3 b  ^0 `# J; _+ M4 f‘三世’的意思是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个时段。‘三世诸佛’是指过去,现在与末来的佛陀。过去的佛包括迦叶佛及燃灯佛等等。他们的教法已经随因缘而湮灭了,所以称为过去佛。现在佛是指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现化人间的本师释迦牟尼与依靠他的教法而达致佛境的圣众。在释迦如来节教法于未来亦最终湮灭了后,还会有未来佛现化利益众生,例如弥勒佛等等如来。未来佛并非指他们将于未来才成就佛境,弥勒佛等亦早已成佛,但因众生之因缘的缘故,将会在未来方现化人间,示现成佛之事迹。 4 v3 y% h) l9 u' u
; n& A7 k6 i7 E) f* P! V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 sambodhi)是梵文‘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也即是无上佛境的意思。
% V' [  @  B, p3 k/ W, B
' Y" R2 P( ^) w- y这整段经文是说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佛陀都是依赖‘般若’智慧的闻,思,修,经历大乘五道中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及‘修道’的修持,才最终达致‘无学道’——佛境的。所以我们常常尊称‘般若’为‘佛母’,就是说所有佛陀皆由她而产生的。有时我们会称菩提心为‘佛父’,‘般若’智为 ‘佛母’。
; Z0 B- g8 |/ H3 C9 N7 R3 f% e2 a: t% A' Q8 j2 y9 X
这段经文也暗指所有的行者,若是想成佛的话,也一样是要依这个修证‘空性’智的法门去依次成就的!除此以外,并无其它成佛之快捷方式及路径可走!
6 l( ]$ `! \! j3 z
7 M! L9 \* ]2 Y( S& d( t# V5 j7 t由‘舍利子 由是无得故……’至‘……究竟圆寂’这一段,是开示有关 ‘修道’上的行者在达致此道上近终点的果境时(也即十地菩萨之境界),如何能完成‘修道’而成就‘天学道’。十地菩萨在此地上成就出‘金刚定’,入于此定中,在出定的一刹那就顿超十地,顿超‘修道’而顿入‘无学道’,顿入佛陀之境界了。
( Y7 v& K' D2 [0 k
7 V6 v/ w) Z1 |) K6 i- N‘无学道’本身与大乘五道之前四道不同性质。前四道皆为要去渐次修证经历的阶段,而‘无学道’则是像一个终点一般,是走大乘五道的行十十大日日取终的月的地。前四道可以说是一条道路的过程,‘无学道’则不是一个过程,是前四道过程的目的地或终点。因为在踏入候境的时候,就是最上的境界了,一切过失已断除,一切功德已成就,所以是修持历程的终点,并无再需修学的东西了,所以这佛境被称作‘无学’之境界。 9 [2 p) B8 q* ~8 I7 ^. Y
- I/ [" O9 ?0 A# e- D# o5 P3 o9 o
在成就‘无学道’时,行者之心识与智慧化成法身,于法身境界中生起悲心而变化出圆满报身。但报身是住于圆满庄严净土中的,只有大菩萨方能见得而能向其依止学法,故由法身与报身又再为利益家生,而化现出应化身。法身,报身与应化身合称佛之三身。法身是遍布一切,但除诸佛外是不能见得的。报身只有在净土中之大菩萨才能见得。应化身则可以被见福缘之众生见得的,假如大家有福报生于二千多年前的印度,也就可能见得本师释迦牟尼佛,甚至成为他的学法弟子了,二千多年前在人间教化的释迦牟尼就是应化身的一个例子,但应化身也可以为着利益众生而示现为凡夫,甚至畜牲及死物等之形相的。 % U  W) l, U+ w  m  w  H1 R

) D. U4 z1 S. X9 |1 v现在已说宝了大乘五道等大乘行者如何依次修证‘空性’,经历五道而成佛的开示了。由‘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至‘……所有三世诸佛 依此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整段乃为观自在菩萨应舍利子之问题而作的答复,内容媲括是开示大乘行者应如何去依次修证大乘之前四道而最终入至佛境——第五道。经文再跌下去是观自在再以简略及更为精略的语句开示同样节教法,所以这三段广简不一之开示被区分为‘对下根者之开示’,‘对中根者之开示’及‘对上根者之开示’,它们所说的教法是一样的内容,但‘对下根者之开示’是相对性地最为详细的,所以才被称为‘对下根者之开示’。事实上,大家听到这里应该也已明白到这 ‘空性’并非显浅的教义,要明白并不容易,要去依次修证更加不容易,而且即使要去修证,也要具备很多的基础条件,包括了已成就禅定及出离心与菩提心等等先决条件,所以这里所说的‘下根’只是比对能依以下两段开示而摄受教法的根器而言,并非说只能依‘对下根者的开示’部分摄受教法的行者是‘下根’。我们这些凡夫连这里所说的‘下根’也称不上,连‘下根’的程度与根器我们都仍未有!有些弟子很喜欢自以为是‘上根’,佛陀曾经说过:‘自知为愚者的愚者并非最愚蠢的,自以为是智者的愚者才是最大的愚者!’,大家要紧记这些佛陀的教示,不要洋洋自得,以为自已十分了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释对中根者之开示
3 q2 I( w0 b/ [* G- x0 V【是故应知 般若波罗密多 是广大明 是无上明 是无等等明 而能自除一切苦恼 是即真完美无虚妄法 诸修学者 当如是学】

4 ]; N: O) `: |  N8 G3 Q  p! e. w8 M/ L" b7 u
这一段开示是观自在对中等资质根器者而说的,也等于是前面对下根者所作开示之撮要。对下根者而言,观自在菩萨必须略为详细地逐一讲解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因缘等之‘空性’及修习之次第阶段。对中根者而语,观自在只是以几句开示就把整个法门教授了出来。中等根器者,听到这短短几句就能明白修学 ‘空性’之次弟方法,所以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明白所说之‘下根’、‘中根’与‘上根’是相对性而言的,观自在菩萨在此经中开示了三次同样的内容,弟一次较详尽,第二次略简,第三次(即对上根者之开示部分)只以一句咒就包含了所有教授在内,所以我们比较性地说:三次的开示是对上、中、下三种根器的人而作的。大家不要以为这里所说的‘下根者’是真正的下等根器。‘空性’是深妙的法!,并不容易体悟,连明白它的一个大概也不容易,所以我们在研学对下根者的开示部分时都不易消化,更不要说能如中根者,在以上几句中就明白同样的教法,甚至上根者可以听到一句咒就明白整个法门的修持方法。所说的‘下根’,是指在比对三种根器时,三种资质中的下者,并非说他们本身是下等的根器。能够明白观自在在经中对下根者之开示的行者,其实已经是很不凡的根器了! $ e; ?  C/ s8 d# I! g

* J0 X* K+ y5 i7 b‘是广大明’这一句是教授欲修学‘般若空性’法门者必须入于资粮道而作此道上之修时专案。‘明’这一个字(藏文是ngag,梵文为mantra)的原来意思是‘令心能自在者’。在这经里,‘明’言个字不单是指经文心之咒句,而是指能破除烦恼执见之深妙般若空性正见智慧,这种令心能成就自在的法门!‘般若’法门是‘广大’的法门,因为它直指‘空性’。
3 c* N; S6 ?0 w2 W/ e
+ [( h- [' A( J: z9 M( h‘是无上明’这一句教授行者需由资粮道进而入于加行道而经历加行道中的果境。‘般若’法门被称为‘无上’,因为并无其它法门可以比究竟的‘空性’ 智慧更为殊胜。 3 m1 y- G0 O2 J  a  Q& b
, ~" Y+ H& G, \
‘是无等等明’这一句教授行者再需由加行道步入见道而作见道中之修持,这一句称此法门为‘无等等’,原因是其它的法门无一能与此究竟法门相提并论。
. Q: J, b. Y  L6 ]% b" y3 c" H* o
" ^/ _7 P4 k& x* A8 U0 Z5 h‘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指透过体证到‘空性’,一切苦恼皆会完全被消除而得脱出苦海,得到自在。言同时是说修。 7 X2 k8 L/ y( X8 T
/ R0 y- L- b2 ~# `& B
‘是即宜实无虚妄法’是说般若空性之智慧确实能令修者脱苦,同时也譬行者经过以上四道,最终必须入于无学道,亦即佛境。   L! s; ]# J4 j% x8 _+ m" _& N* j
! D* d5 r, W. H' p3 v7 x- t* O
‘诸修学者 当如是学’这一部分呼应以上所说:修孚般若空性的人,应该 ‘如是’地次第修经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及修道的修持而入于无学道之佛境。 3 k' t8 v; I' Z7 g# Z
0 \" {" n, @$ K
释对上根者之开示" C6 w5 E3 N, b& }
【我今宣说般若波罗密多大明曰】
# s, l1 f4 C$ C& s6 @1 P4 \. q+ n: Z6 Q; P( I
【他呀他(唵) 卡谪 卡谪 怕那卡谪 怕那三卡谪 仆地 疏哈】
# b1 k7 K3 c0 m7 R  f" a

2 x, n: K4 D: z! @+ m以上部分是观自在在言部经中第三次作的同样开示,这一次是最精简的心髓开示,最上根器资质的人才可以在听到单单一句开示而得明整个法门的修证方法。 : f1 ?! d) t# Y3 o. R3 {

) l  A! j" ]4 k5 f‘我今宣说般若波罗密多大明曰’的真正内义是:‘我现在教授能令心识得到自在之境的般若空性智慧的修证方法。’‘他呀他’的意思是‘是这样的!’,指若大乘的修行人若欲修证‘般若空性’,他们应该如以下所说这以下所说,这样地去修。(注:汉地之简本心经中此句译为‘即说咒曰’)‘唵’字被称为‘咒冠’,是所有咒的开首字,它的梵文原字由‘阿’、‘乌’、‘玛’ 三个字母部分组成,代表了三世一切诸佛的身、语、意。在西藏,有些印本并没有这个字在咒中,有些则有‘唵’子。 , Y$ y4 ]* {. S, \; D7 }
+ Q- R2 x0 i# v
‘卡谪’(梵文为gate)的原意为‘前去!’,在这里的意思是:‘前去入于资粮道而修证资粮道上之次第!。’
- F# j% L/ |- b+ N* `* u& o6 g2 b0 B& S( H- ?/ K) [
第二个‘卡谪’也是‘前去!’的意思,在这里,这个第二次出现旳‘前去!’是说:‘去入于加行道而次第完成加行道上之修持!’。
  ?, c: a: e3 [* ^0 N  ]; j& D+ j# A
‘怕那卡谪’(梵文patagate)意为‘圆满地前去!’,指行者在修完加行道后,不应永远止于此道上,而应再进一步入于比以上两道醠为‘员满’的大乘第三道——见道而修证见道上的次第。 , f# j. Z6 O- o
; [7 c* j. y2 Y: e3 \  d/ h" I
‘怕那三卡谪’(梵文parasamgate)意为‘圆满而完全地前去吧!’,教示行者勿止于见道而停足不前,必须在完成了见道的次第修证沐境后再向前走入修道——大乘五道中之第四道。‘员满而完全’的意思是譬修道不单只比凡夫境之资粮道及加行道更殊胜,而且亦高于见道。在入于修道后,行者必须次第修证修道上之因境。 , `+ M) l7 [9 _- I
) o' V5 a$ B4 _3 ~: R1 d
‘仆地’(梵文bdhi)是‘菩提’这个字的原来梵音,意思是‘醒觉吧!’,指行者在修完修道之因境后,最终能入于无学道,亦即佛陀之觉悟境界。
0 d- j% U4 o6 _. j9 V
6 S+ k7 n5 b5 V0 ]  E‘疏哈’(梵文suaha 或soha)的意思是‘令坚固!’,指修行者需次第对各道作修持令其坚固扎根,乃至最终成修。
$ u! p9 H% Y+ v( F5 |. e! ]5 c9 c  e" s4 v1 m/ m0 W
所以,全个咒句就是教授行者必须次第地修证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与修道而最终步入无学道之佛境。这咒句所教授的内容与前面对下根与中根者的开示是相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子 诸菩萨摩何萨 若能诵是般若波罗密多明句 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 * r& J+ f6 i# x5 L" D4 p
: x9 A6 R- W+ x( k! Y
这一段经文是说:‘发心要为令众生得乐离苦而愿成佛的人,必须如我刚才所教的方法一样,一步一步地去修证空性!’。在这一段上,有几点要注意:— ; m0 o, E9 V9 J

# Y" A) G; c; i  W' \# o(1)要成就佛境,必须修证空性智慧;
7 _( K# `, @/ f2 E& `! P. T
+ j- j, ]  e* I$ N- }(2)要修证空性智慧,必须次第地去修;及 ! z" M( F9 g' B& u4 N5 H3 `3 o2 ^3 w8 q2 f
5 Q) g9 R1 S# `) {% p$ c
(3)修证空性,应该基于菩提心。
& f4 m$ j) @; m: B) C) a/ G3 w9 b: G8 ^$ N" F' p' V
这几点刚才早已开示了多次,现在只是强调一下而已。修持的人不可随便乱修,必须对整个成佛之道有清楚的概念。何者需修?何者应先修?怎样去修?怎样才点是完成了这一步?这些都是必定要去学明的。不依次第去修的话,不会有甚么大进步,若不误入歧途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大家不要一味知道去追求高深的法门,应先修好〈菩提道次第〉。‘般若空性’在〈菩提道次第〉里面也有十分清楚的修证教授,但这部分是诸〈菩提道次第〉论中略后的章节,没有前部分的基础,是不可能在‘空性’上有所体悟的。 2 P& J" @! p' X9 L) }- T
+ H7 Z. F  x, g; K3 v. `% ~1 E7 d, e
释佛陀之印许——
2 T/ k1 n0 ?2 {9 o【尔时世尊 从三摩地安详而起 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汝所说 如是如是 般若波罗密多 当如是学 是即真实最上究竟 一切如 来亦皆随喜】
% r  _. ^, u8 h1 v1 V4 G6 h
8 F4 l# Z% r: w8 ?) ~5 \3 u
这部经的开始部分已经交代过,当时本师释迦牟尼是入于‘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的定境中的。在观自在次第对下根、中根及上根者作了详简不一的三次重复开示后,佛陀就由定境中出来了。事实上,诸佛是长期处于定境中的,即使在他们说话或行动的寺候,诸佛之心仍然是处于定境中的,这是诸佛之各种功德之一。所以从究竟的层面去说,诸佛并无入定或出定,诸佛是不论行、住、坐、卧都是同时属于定境中的;所谓‘出定’,是从世俗示现的角度来说,佛陀在言时示现由定境中而出之情况。
$ ?+ R+ k* k* Y0 C3 l% g3 s$ Z$ Y7 z4 V; Y5 \' C8 k* j
佛陀示现由定境中而出,然后嘉许观自在菩萨,说道:‘很好很好!善男子!正如你所教的言样,要修证空性智慧,正应这样地去修学才是对的!所有的如来也随喜!’这一段表面上是佛陀卯可了观自在的开示,但正如我们刚才已经解释过了:观自在与舍利子的对答实在上是由佛陀之神通力加持,在‘承佛威神’之情况下而作出的,观自在的开示其实本来就是佛陀的开示!只是源出于佛陀并不亲自以金口宣说,而加持观自在与舍利子作对答,透过观自在菩萨的说话来作开示而已。
  D3 R' y% I. D# q$ \/ y2 o$ D9 F# u. G/ C: t! w
顺带一提:汉地很多人都以为观自在菩萨是位女性,其实在印度本来的传统中,观自在主要都是以男相化现的。当然,观自在的体性实为三世一切诸佛之悲心总体化现,并不真正有男女相之分别!在〈般若心经〉中,佛陀就以‘善男子这个称呼来叫观自在菩萨。 $ V5 c3 o8 S. B2 k, o* F
9 _/ f8 Q* o+ ]" @2 I
‘一切如来亦皆随喜’这二句有两重的意义。第一种可以被理解为:一切如来(‘如来’为佛陀的一种称号)对观自在所作之开示也都生出了欢喜的心;另一种意义则为:若有大乘的修行者依着观自在的开示方法去修学‘般若空性’,所有如来也会为他们这样的修持而心生欢喜。
, b6 T8 }4 i8 @4 H9 Q+ l4 v" E( ^5 p& \
以上已次第说明了舍利子的问题,观自在所作三层次的开示及佛陀的印许,这二部分是'经的主体内容(‘正宗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释听众欢喜奉行部分(‘流通分’)——9 ~, m4 z- ~1 V/ K. l; V, t! s# b
【佛说此经已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并诸苾刍 乃至世间天 人 阿修罗 干 闼婆等 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 Q) t) y& g5 x
0 A) m" E' `9 w
这一段虽然是经文的一部分,实际上却并非佛陀之开示,而是后来结集佛语为经文时加上玄作为解释描逑当年佛陀开示后所发生的事的描述文字。
' z6 ]! v5 i0 d/ i: e/ F3 i' B0 @  T4 p8 ~2 ]! L% F+ O
当年佛陀在鹫峰山开示各部般若部经典时(包括〈般若心经〉开示),有以观自在、文殊师利等为首之大乘菩萨、以舍利子、阿难、须菩提等为首之小乘声闻弟子,也有世间之天道众生、修罗道的众生非人众生(注:‘干闼婆,为‘非人’中的一种)及其它听众在场,他们在听毕开示复都心生欢喜,发愿要如佛陀所开示的方法去修持。
1 N) r: O- z: S* l# E
- ~) H. H0 g. |2 B有关〈般若心经〉的经文内容,衲已作作了简略的释义了,这次讲解并不十分详尽,第一是因为时间上的限制;弟二是因为这个章题十分深妙,要完完整整地去开示,肯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第三是因为‘般若空性’并非浅白易明的章题,对初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应该先修学〈菩提道次第〉中的前行、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及发菩提心等法门,待都有了基础才有资格修学‘般若空性’智慧,要一开始就修学‘空性’,是不依正确次第的,所以不能冀望有甚么成绩!既然大家希望听闻〈般若心经〉释义,衲也就顺大家所求而概略地说了一下,希望大家起码对这部经有个概念,同时也积集一个好因缘,令未来能得‘空性’之体悟。这次开示就似播下了‘般若’的种子,未来当会结果,但眼前大家还应依自己的程度,先顺序修学〈菩提道次第〉中的前面章题及法门,不可只懂要修学甚深的‘空性’法门,若没有前面的基础,是不可能生起真正的‘空性见’的,在寺院修学的二十多年课程中,‘般若’部的教学是在略后期才开示的,因为它必须建基于前面多年的修学其它教理。
, M; q7 O/ B) S" ]/ _2 O; P' z
. T+ e% U: R, Y+ `( E佛境是并无一步登天这一回事的!若要真正去修证‘般若’智慧,必须依前面曾经开示过之正确次第去进行修学。首先要寻找并依止一位有资量的明师,在师父之引导下依次第修参人身难得、生死无常、皈依法门、三恶道苦、六道苦况、十二因缘、四圣谪等等,要一步一步去修证,一步一步生起‘闻所生慧’、 ‘思所生慧’乃至‘修所生慧’,至真正生起出离心后,再依修心七重因果法或自他交换法门修生菩提心,然后方有足够的根基可以依〈般若心经〉开示而次第以闻、思、修之方式修证‘般若’智能而经历大乘五道之果境,这是必要的先后次序,及修持‘般若’法门的正确方法,并无快捷方式可以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aa 于 2009-1-13 10:57 编辑
+ g  s. [3 E  {' x% e& A. ]% Y# k( ?) f4 Q/ |8 s
虽然大家暂时不一定有足够的基础去修学‘般若’智慧,大家若能每天早上或其它时间念诵这部经文也是很好的。〈般若心经〉特别能驱除我们各种的障碍,在西藏各派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诵仪轨,以念诵经文及参思其内义配合一些观想的方法,可以很有效地除障息灾。在寺院中,一般在每座佛法开示前,大众必须先诵一遍〈般若心经〉,然后念诵除障偈,去息除说法与闻法与闻法的障碍,令大众听法学法的过程可以顺利地生起有利的作用。在色拉寺、哲蚌寺及甘丹寺这三大佛教学府中,在唱诵〈般若心经〉的时候,所有僧人会以十分沈慢的辣度念诵,同时参思娙 文的内义,这时大家都会特别肃静,以防打扰了座中能入于‘空性’定境的僧众。三大寺及所有西藏寺院中都会有一些司任‘铁棒师’职位的僧人,他们身穿厚袍,身执铁杖,样子十分威武,负责慢步巡视,若见有僧人不专心节或者是打瞌睡的,他们会加以处罚,但在衲求学的色拉寺昧院有一个传统,在大众唱诵〈般若心经〉时,即使‘铁棒师’见到有僧人呼呼入睡了,也不会实时叫醒或责罚,这其中有一个典故:在几百年前,曾经有一个僧人名叫德巴坚赞,他有一次在大众念诵〈般若心经〉时,样子好像是睡着了,便责罚了他,这一下责罚 却把他的近乎得悟的参思打断了,要知道打扰一个圣者的修持是一个很大的恶业!所以自此以后,色拉寺昧院便制定了一个传统,在念诵〈般若心经〉时,‘铁棒师’都不会对或已睡着了之僧众作处罚。在衲的寺院(注:川北大藏寺)中,我们有自己寺院的唱诵〈般若心经〉的梵呗诵法,与三大寺的有所不同。
2 _' ?# v- Q( a- z5 U3 g: F7 E. f# `  D! ]' V
大家若果要发心念诵〈般若心经〉的话,可以在早上念诵九遍,若诵少一些或多几遍也是可以的,但作为除障的话,我们一般都是诵九遍的,在念诵复后,可以再另外加诵明咒(即经中之‘他呀他(唵)卡谪 卡谪 怕那卡谪 怕那三卡谪 菩提 疏哈’一咒)若干遍,然后念诵除障偈: 1 d% J6 y4 L# s4 L! Y0 D
! I( r: O8 c! Q( }2 j4 y8 ^
以神圣之三宝言教真谛之力故 - f; t9 u) a7 F% S- N& G: h
愿令遮止 愿令化无 愿令平息 # k, N) f- a6 e/ a$ Z
愿一切魔障碍违缘恶类中断 山丁古路伊疏哈
! u& X9 ?$ U9 r息灭八万病魔障难类 远离所有相违灾害缘
8 @  P7 J' P. Q成办顺缘一切悉圆满 愿此吉祥当下成乐善
9 ^$ a: W0 a  C: E( b# b8 b9 |

* X# h7 U( M; R% t3 a: t: I在念至‘愿令遮止’、‘愿令化无’、‘愿令平息’这三句的道音节时(注:即三次的‘愿’字),应大力拍掌除障。

) w! u. m$ v1 f& e7 l. Y‘障碍’分为内在的与外在的障碍两大类。外在的障碍是指如火灾、台风等天灾及中毒、被盗贼侵害或猛兽攻击等等的祸患;内在的障碍是指由自身或心识中生起的问题,例如:身体生病及贪、嗔、痴等烦恼心病。此外,还有阻延我们修持的‘四魔’,这些都可以依〈般若心经〉而息除障患。   L9 i# y: e' ?4 Z& _3 @  s0 K/ h
) Q2 I% H1 M* v
‘四魔’中的烦恼魔、五蕴魔及死应并非有生命的众生。‘烦恼魔’是指贪、嗔、痴、慢、疑及邪见等主要的六种烦恼与由它们衍伸出来之其它‘心病’; ‘五蕴魔’是指处于轮回苦况中的众生之凡俗五蕴,它们是我们感受痛苦的基础; ‘死魔’应是指不可自主的死亡,除非我们能肯定下一生不堕于三恶道,否则的话,死亡是中断或阻延我们修持的障碍;‘欲魔’是第四魔,它们与以上三种称作‘魔’的障碍并不一样,因为它们是众生的一份子,有些欲魔是有很大功德与神通力的天界众生,它们不愿意见到有人得证解脱或成佛,故此会以它们(有限的)神通力加害修持的人,例如本师释迦如来快将成佛之时,便有欲魔遣魔女及驱使魔军意欲干扰佛陀成就无上正觉,却被佛陀以慈心及定力降服了;这四种魔类是障碍我们修持的因素。 # [1 m" n- L- x- B/ ~, b2 U
9 a# I9 b' w& [/ p
现在所教的这个配合修诵〈般若心经〉的除障法是后殊胜而且对降伏内、外障碍与‘四魔’等是很有效的。藏传佛教中还有其它的各种仪轨也是以修诵此经配合除障的,其中有拍三次掌的、有拍四次的、有观想一尊称为‘般若波罗密多佛母’的本尊的、有观想驱逐‘四魔’的种种不同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以上所教的拍掌诵偈是其中一种而已。在念诵〈般若心经〉时,有能力的人应尽力去参想‘空性’的意义,在击掌三次的时候,也要去参思‘空性’,在这里顺便简略说一说击掌的意义:我们透过禅思声音与‘空性’的关系,从而去体悟事物的实谛,这声音是有自性地存在吗?如果它是存在的,它到底在哪里呢?是在左手?在右手?在两掌之间?我们透过抽丝剥茧地去分析,会发现声音的自性其实是我不到的,但却不能说声音是不存在的,藉此去接近缘起性空的体悟。‘空性’的体悟是最有效、最彻底的忏罪、息灾及除障的究竟方法,在除去了我执以后,便不可能有粗实的痛苦与障碍了,这就是修诵〈般若心经〉来除障及忏罪节原理。 对一般人来说,想要去真正去体悟‘空性’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但单单藉着念诵此经来作除障也仍是有很大的效果的,大家可以有恒心地持久念诵。我们虽不是甚么大行者之辈,但修持佛法的持久恒赏性是有其神效的,即使是凡夫,只要有这心而恒常地去持诵同一经文或真言,自然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在古印度,曾经有一个人向他的师父求法,他的师父厉声喊:‘玛里利渣!’,这句印度话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滚开!’;但这个印度人却以为那是上师传他的一句神圣咒语,所以很有信心地去念诵,后来竟然可以用这个‘咒’来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所以我们要明白:信心与恒久性是很有力量的,若果等到遇上障碍时才念几遍经文来除障的话,是不易有力量的,这个不是佛法的过失,只是个人的过失! $ o! m& j% H( l) v

1 x6 H: h, b5 k& _+ M今天说到这里就好了。衲所教授的并非自己的学问,全部都源出于衲之恩师之慈悲教授。大家应好好地去修学〈菩提道次第〉的次第法门,到有资根时就修证‘般若空性’智慧法门。修持布施、忍辱等法门令我们积聚功德,所以就是在积集成就佛陀之色身(报身与应化身)的因缘;修证‘空性’,是在积集智慧,也就是在积集成就佛陀之法身的资粮。积集功德与智慧是成就佛陀二身(注:色身与法身,因色身亦分为报身与应化身故,佛之‘二身’亦称为‘三身’)之方法,二者缺一不可;但积集了之功德若未能如法地去回向,会被嗔心烧毁,智慧却不会被嗔心烧毁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般若心经〉汉文译本一览
  f: D  q4 Z# g" C4 ?* `4 q4 M9 e& J# Y( m$ @# n7 J& {6 P+ {% [2 s7 I! f1 D
; n1 c: Q' @! s9 @$ ?8 G$ y
〈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
' q& ?  }, M+ s
; c: f  x1 I3 u4 p* G〈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玄奘法师译 $ D- T1 n, j& d8 |
; m3 ]+ N* g( j' Y9 \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法月法师译   i/ r: K$ X1 I; k
3 y# k1 H0 ]' r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般若法师译
( [; s7 R; d: B0 |/ G3 l4 g$ @" k# K* Q. w: a4 K" ^9 a1 J4 `( x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智慧轮法师译 , u( u2 D: W3 h
+ Z8 [6 ?1 o$ s; ?1 f+ \& Z  W2 J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法成法师译
: d6 W: x2 E- t8 J$ P
; Z- v) W# z8 V: r1 H〈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宋施护法师译 0 G, t: l3 F8 l- l

4 Y6 }. B; |5 {4 z〈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民国贡噶法狮子法师译
" S0 f: o' e/ |3 M( m3 q; |3 }9 b1 @
  d* t" o& ?0 z: t) y5 U
以上者,鸠摩罗什法师及玄奘法师译本为‘简本’一,只有正宗分,其余七种译本皆为‘广本’,序、正宗分与流通分三分具足。
$ S' d* c( p) t6 Y, H
2 }8 {) f" g" m/ ]1 m. @
( B7 E: d1 N, V6 T2 h- c2 }, E0 v. y# H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1: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aa 于 2009-1-13 14:17 编辑 7 m7 Q& C! g8 `& G$ g( m4 r
0 ~2 \" l8 I; c
祈竹仁宝哲〈般若佛母仪轨导修开示〉摘录! [: e9 a0 x: a* y
# n; b, R. m' G( l3 V

" X% A4 d" \, d, ^8 \+ X3 y离言思之般若般罗密 无生无遮虚空般自性 各各自证智慧所缘处 三世诸佛之母我礼敬 : x( m6 M$ l8 W( T
4 ^9 e  C& S$ F7 D% D; X; @7 o
  在西藏寺院中,凡诵《般若心经》前,必先诵此四句礼赞文。这四句礼赞出自本师释迦牟尼未示现成佛前,为自己的生母所撰着的礼赞文,所以其缘起十分殊胜。它的意思是说一切本无自性,犹如虚空,并且对此空性佛母作顶礼。 5 }' ^) K. }& L) D
2 {" B$ N- y) J( H. G, ]7 c+ c
  般若佛母是诸般若经典之主尊,亦即空性之本尊。为甚么体悟空性之般若智慧被人像化时,要喻之为“佛母”呢?现在衲解释一下“佛母”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佛母”,并非指他是诸佛的血缘生母。在世俗上,任何小孩都必须有父、有母方得以出生,而出生者之种姓、家族及姓氏等,取决于其父系。父为王,子则是太子;父为大财主,子即是有钱人。佛境的产生,端赖于方便及智慧二者,缺一则不可成佛。故此,我们可以说诸佛乃由方便及智慧此二者而生出,此二者可说是诸佛之父和母。空性智是成佛必需的,但由它所产生的并不一定是佛境。这就似世俗传统上,必须有父、有母方会有小孩诞生,但母亲所生出的可能是太子,也可能是别的种姓,这就要视乎父亲的血统及背景了。修行的人,不论要成就小乘境界或大乘佛境,都必须通达般若空性。故此,般若空性智有可能产生出佛,也有可能生出小乘罗汉的境界。由此而喻,般若空性智乃成佛之必需品,但并不决定生出佛境。另一方面,方便乃决定性的一方。有方便与空性智结合而产生的,必定是佛,不可能是小乘之罗汉境界。因此理由,方便被喻为“佛父”,是决定生出佛陀的因素;般若空性智被喻为“佛母”,是成佛之必需关键,但却未必生出佛陀,端赖是否有方便为“伴侣”。由于过去、现在及未来诸佛皆必定由般若空性智所生出,所以般若空性在仪轨中被称为“三世诸佛之母”。
& g* T( D0 S) C……
' x8 l( ^/ @: z+ b6 _2 B( }% h4 ]达牙他 (嗡) 嘎谛嘎谛 巴拉嘎谛 巴拉僧嘎谛 菩提 梭哈
/ @2 e1 g5 H  z: F9 |) s/ P* [tayatha(om)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oha

/ U: A- m( R- w7 K9 ^" p2 V7 y% t) u9 j" C3 D3 g% a5 L2 s
般若佛母的咒即《般若心经》内之咒。这个咒有两种版本,旧译版中所载之咒为“他地呀他格谛格谛怕那格谛怕那三格谛仆地疏哈”,新译版本所载之咒多了一个“唵”字。……,但在持咒时,最好诵有“唵”字的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4: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tayatha 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o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7: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2-22 22:43 , Processed in 0.11091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