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822|回复: 2

般若心经的历史与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7 1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般若心经的历史与由来
+ L1 a. L; \! R6 z$ [, S; ^1 l" _1 m! L& @5 M
0 f( H9 M6 f& D/ K' x2 `
在佛教三千二百部经典中,以这部「般若心经」最为有名。
( R; s! ^$ O  ?, R) x' _  「般若心经」之原本,乃是以古印度语(梵语)写成,唐三藏法师玄奘之译本完成大约在公元六四九年左右,有趣的是当时梵文之「般若心经」,如今在尼泊尔及印度已失传,却保存在日本的法隆寺。7 [/ e- i7 a8 Q# P& ?1 Q
9 F4 e# O; C. l7 S+ r* G  d- ^0 ?
摩诃般若婆罗蜜多心经  R% V# Y$ ~0 V. `6 D, F* {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羯谛羯谛 波罗羯谛 波罗僧羯谛 菩提萨婆诃」   般若心经- p8 ]5 o7 }- @4 Z" Z' i, \- L
- V5 f$ e0 \5 y# D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何以般若心经是当今的宝典】
% g: O8 X% r7 j$ X! ~  「般若心经」乃佛教圣典深受中国、日本佛教徒所喜爱,此经并不长、总共二六二字,和基教圣经及可兰经比起来,乃是非常短的一部经,但是此经却将宇宙的真理,人生哲学都浓缩在其中,对厌弃长篇大论的人而言,「般若心经」可说正中其怀。) \  |, ^9 G3 b  ~1 B
  那么何以「般若心经」是当今宝典呢?当我们到海外旅行乐趣时,我们都将行程排得紧凑,拚命地采购各地土产,不知人生过程中心灵之旅的自在,才是最重要,想穿华丽的也穿了,想吃的美食也吃过了,正如衣食足而知礼仪,此时此刻应该让我们的心田更加丰颐,意气更加高昂才对呢!, d' M$ S0 f: E8 n, {6 C5 I
  要让我们的心田丰颐就必须接受磨炼,此「般若心经」就是告诉我们心能生万法的宝典。
- ?- \7 j$ d0 }/ ^2 r9 t& I
! n% x8 ~6 R& p: X1 B观自在菩萨 【解救世间苦恼众生的观世音菩萨】
, b  j! {. r' w9 A# L' A  你可曾放下白天繁忙的公务与琐碎的家事,让自己偷得半日闲和志趣相投之友人一起参访名山古剎、礼拜古佛,这些都是令人快乐且能洗涤尘劳俗心的好事。4 |6 d$ ]5 o* h" v
  歌人在法隆寺为  百济观音歌咏赞诵: 容颜慈禅,心怀悲悯
  k: t+ x& D# w慈爱永远  众生成佛方满愿  W' S4 c* K; `, r+ S, t( r6 L! V5 V4 J
又诗: 观音千手为谁应  加备众生不辞劳
4 v' U" F0 f& ?: e2 Y6 W龙天同歌齐赞叹  护持观音驾慈航3 V5 \2 ~6 ~3 f) ]  K/ s% P
观音菩萨,乃是发愿救众生苦恼罪业之大悲心菩萨,由于化千处祈求千处现,时时观照芸芸众生,能解救众生脱离苦海,故有自由自在之意思。1 M( f5 O3 ^9 J+ }# P
一般在中国、韩国、日本所流传的是「观世音」或「观音」,所以观音菩萨即成为人们心目中较能激发慈悲心的清流。
* o( e/ C8 x. I9 y  @( D$ c, t. h+ v& h) q+ E/ |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具足一切透视之智慧】* f$ x! E$ b  X" O2 ^, L
「般若」乃印度古梵语之音译(巴利文之音更接近)意思是智慧。9 ^5 `/ N' P) C7 b
「波罗蜜多」也是古梵语音译,意指「到彼岸」。- ?( Z9 H+ F: f3 q. F! s
「智慧的完成」但是此处所指的智慧应非小智慧、小聪明,而是更正确的识别能力或是指透视一切因绿关系而产生相对之智慧。
3 I: f. _! w0 V9 U$ @) X9 s/ l身为人之父母,对于教养子女必然需要有透视教育结果的见识。; ?; b* T' }8 Q

3 R1 M4 o: h# S, |$ h照见五薀皆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 }" T( C0 Y, n& c- {+ Q「五蕴」与「空」在般若心经中有非常重要的含意,请勿掉以轻心。首先谈「五蕴」是指「五种集合因素」也是指这世间所有一切事物。
) A2 O5 V8 A9 w那五薀呢:一.构成我们身体的要素是物质的「色」
* X3 {: T0 v+ M0 `" l) z3 C1 H         二.我们的感受作用即「受」
( @4 M% |5 y5 d7 m5 v$ _6 j& O/ c. h8 p         三.我们心中念头想处的表相作用即「想」0 P2 l% ^# v9 a7 A4 p' {
         四.我们的意志作用,由内心而发的力量即「行」8 Z: {) u* h4 U' U6 Q, U
         五.对各种物的识别作用即「识」
; n5 ~, D# X1 b9 U3 r* z1 v所谓「空」乃是指一切事物皆无固定实体,它们是随着因缘生灭的也可以说是不断在变化、流动的,即使我们都不希望自已的土地、财产有所损失、希望爱人的心永远不变、希望永远留住青春,但是任君怎么希望,无常来时,一样也带不走。因此,一切世间事物都不断的在转变中,在现实的流转中,我们应努力于不因外境的好坏而心生忧喜此即五薀皆空的意境「照见」乃是洞彻悉见的意思。
3 A! K4 K; D/ @; G- c度一切苦厄 【生即是苦】
2 G( V" b+ m( ]3 g2 _& C5 S8 R, a4 E  即救度一切苦恼与灾厄,谁能救度一切苦厄呢?' u( e/ y9 d; a5 Q; C
当然是观世音菩萨亦即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那柔和的笑容与清凉的甘露,能化解我们的痛苦、烦恼及一切灾厄,在此让我们来学一学什么是苦想必大家常听到四苦、八苦,首先就生存的四种苦,8 J( W* _2 }  R* b# F2 V
1. 生苦:婴儿在母亲腹中必须接受胎岳之苦。( B& M- G# T) E; s
2. 老苦:光阴似飞矢,毫不留情的飞逝、青春无法永驻我们的身体发肤,在岁月的流转中,不断地老去了。, c* C) ^/ ~" f) A
3. 病苦:生病是谁都不愿受的罪。& E/ `5 c; x% e* P' Z- D0 F
4. 死苦:只要有生必有死谁都无法避免。, e& ?" I6 u4 ]5 g$ C+ x
5. 爱别离苦,无论是亲子、兄弟、爱人、亲友等死别是多么地惨酷啊!1 Q# F7 F6 |! s1 \5 k
6. 怨憎会苦,相反地,我自己所讨厌的人或憎恶的人碰面也会令人不税,但无奈却也必须碰面,不是很苦吗?, F! s7 D3 b9 N: r
7. 求不得苦,这世间不如意事常居八、九心所想之事未能达成,也是痛苦。! {' P$ s4 ]) t3 h5 [
8. 五蕴盛苦,生存本身就是苦的本体这是我们必须有的认识。
: F+ x0 M4 s9 W: V
% q0 X# @; i$ \% [+ }舍利子 【佛陀十大弟子最优秀者】
8 n9 h  M( D3 s0 u% z" J7 V2 Q  舍利子被尊称佛陀十大弟子中最优秀,让我们来谈他名字的由来。) t* q! z7 T* B) x
  舍利子是诞生在玄奘大师曾留学的「那难陀大学」附近的一个村落,他生出于婆罗门族,乃八个兄弟姐妹中的长兄,曾学习婆罗门教圣典中的传统学艺,后因看到佛陀弟子庄严自在的法相而追随佛陀出家。: v) p1 T0 }( i  @
  他出家后佛陀的儿子罗侯罗的教育阶由化指导。
0 Z0 F. n8 s# z. {$ k$ i' x5 [, B8 ]) ~, g
色不异空 【世间一切色相,皆是生灭变异,流转不息的。】
, ]# d) c9 |: i% ]( |" ^1 o' q  「色不异空」乃是色与空相同之意,之后文内尚有「色即是空」虽念成「色」但并非指颜色的色,而是指一切色尘界之事物。4 I$ ^$ d  j5 }# L0 |" J9 q
  所有的事物在历经一、二百年后,即使乃旧存在,也终将会消失,可见世间一切事物皆由因缘生,因缘灭,总之从世间种种现象,我们多少都能理解,何谓「色不异空」吧!8 h7 h; ], u# }  E  @6 G1 N/ n
$ G  @5 y0 T5 e$ j- ~
空不异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 Y- }; S7 N+ W
  本句乃将色不异空的「色」与「空」的位置颠倒过来,事实上「空即是色」。
5 J% l0 h- {+ j  在此我们来想一想「空」是什么?如果您当他是天空的空,而将之与太空、空气联想在一起,当然很容易理解,不过空中容易,百云密集,仍旧无法了达究竟,仔细推敲,「般若心经」之空原意,乃空无一物,付之阙如即「零」的意思。
+ \* S8 u- r" \9 }, z+ D0 @  一切世间法,就好像气球一样,说破就破,无常什么时候来,谁也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空不异色」。
$ M. b, _4 t1 w) P2 T. ?8 |
: Z) Y% y+ }6 D3 G0 w3 R: v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8 ]6 ~' c; ~/ e3 Z' y1 ]
  「般若心经」中的这句「色即是空」语意较为明显,是佛教用语中较易懂的一句话。& b2 v+ d+ n' Q: o
  可是若我们深究其中的真正意境时,却有很难清楚回答或许有人会回答「色尘界一切事物皆空」是没错 ,然而假如以此为借口,而去做一切违乎常伦的事,当事者在放纵自己的私欲时,彷佛觉得很快乐,但事后醒悟时,已经付出相当高的代价,当然违反常伦的事也是因缘生因缘灭,最后终归于「空性」但是罪性本空,果报仍在万不能自做聪明,误用色即空的道理。
$ [+ r$ U$ ~1 N7 x) s0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藉时间与空间来比喻空性的道理,然而佛教的真意,并不是将所有的事物都用一个空字来解释,基本要旨仍在于让我们藉由认识空性,而了然大悟这世间一切无一样是我所有,正如所谓「何必再执着,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0 |3 X/ _, d5 t. s* d$ l8 K  S" g! G# V+ F
空即是色 【站在空的见地上,人生将是一大改观】
/ o- ?- {( G( j. x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以肉体生存在现实世界里,此身体如离开现象界,我们就不存在了,但是我们的过程中变异,总有一天要死亡消灭,这世间一切都不时的在转变,所以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谛观,不为所动,乃是最重要。
: {! ^: k  u; s* K0 o+ E1 L  如是我们能站在空的见地上,则虽同样的在过人生,那感受就不一样,这也是「空即是色」的风光。
5 F  S9 d4 \; Z6 ?  当春天来时遍地胜开着花温暖了我们的心,但是,冬天一到风吹、雨淋,美丽的花瓣洒落满地,花落水流,美景突然萧条满地的落叶为行人铺路,看在眼里,谁不心疼?
$ k* m  e4 V& w3 p" T4 ~* c  但是,冬去春来,一切又复苏了,枯木逢春犹再发,美丽的花朵再度展现在您眼前,禅宗有句话叫:「枯木开花」我想它较贴近「空即是色」6 \# i% Y/ V$ x* D0 W

6 s- k) H; L6 O0 F5 }3 Z2 Z
! J, Z2 @( P1 b  ]! i3 M7 `
! r; E: x. @8 b% P  R6 N% c& T受想行识 【人心的四种功能】' H7 Q8 B. X# n# Z! i, ]9 T& ?. e
  「受」是指感受作用,指的是一般的感受,如苦、乐、痛、痒、等当肉体上有快乐或不快乐的感觉时精神上也会有感觉,苦、乐之感情,但是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产生程度上的差别,大致上可以说是主观的情景。* _  E: P  k3 W. T9 P
  「想」乃心的表象作用,在概念或表象产生作用时,因所产生的作用,相续而产生其它的概念及表象作用。
- p% E1 b6 ?& {6 B4 F/ M) s7 |; d  「行」就字义上有许多意思,此处指的是意志或意志的形成力,亦即产生精神作用,应使其依一定方向而产生功效。
7 E: h) `  {0 b8 ]# h  「识」所谓识即是认识作用,虽然一般而言,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认识作用,总称为对所有对象认识的作用,不过在此以认识的角度来看也未尝不可。& p- Y: I4 m% i0 K) c8 }! Q: D; P
  「受想行识」总之是我们精神作用,也就是心的四种功用,而以语言文字来分别形容解释。
/ p1 {! F! ^" Q# Y, V
3 c# N( q- o% a: v亦复如是 【心无实体】0 _) F9 D1 y) k$ d9 y3 s! U' W- ], K( a: j
  在佛教中有「散乱心」一语,如果自已的心都如此,要想掌握他人的心那就更难了,一般男子都认为女人的心就像秋天的天空、晴时多云偶阵雨,其实希望掌握心仪女性的心的男子换成女性亦然。
+ c5 Y9 P, s3 s6 [4 m$ K  「金刚经」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L7 C1 ^/ L, }' f% c
  但是法句经中却说:
1 P& m4 L. C' C# \4 ^. ]: H  「心能生万法,一切唯心造,假如以一颗邪秽的心,谈论或从事一切事烦恼,痛苦也将随之而至,正如「金刚经」所主张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是不应有所罣碍,与执着「受想行识」也应当如此。
: A- B. C. I" c, n$ ~/ T4 c7 ]. J, G, v8 M9 H6 A+ W( O
舍利子 【被称为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者】
, Q5 W  @( O. z  舍刊子在入信佛陀的教团时,亦怂恿其亲友目莲及其师珊珈野的二百五十名弟子皈依佛陀,于是舍利子与目莲为佛教草创期人物而营运的事,则由佛陀为中心指挥。5 i& v3 b; W- n: p
  佛袉一向对舍利子非常信任,并考虑舍利子为其后续人选,只可惜他体弱多病,较佛陀早离人间,是属于思索型的人可说是一位天才,别具优秀的智慧,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有智慧第一之美称。
, t3 {6 ~0 ^$ }& D, A6 Z' c4 Y
  f% \4 p9 H4 X$ J4 p6 ]是诸法空相 【在此世间没有存在的实体】7 T; N- o5 `4 h6 O; w! ?8 x5 v
  在这世间之万物,其特性并没有实体,只是在生灭变异中流转其意境同于前面所说的「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及「色即是空」「诸法空相」等说到空没有实体,不得否认,他具有否定的虚无的意义。
9 p+ ~5 x' X* b, n% x) z- m/ c  人只要到了五十、六十之后视力、体力衰退了,许多朋友过了七十之后,不断传来讣闻,不久色身入灭,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也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变化,人生就是如此多变化性流动性的。5 f; R' o, N) U
  「诸法空相」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真理。
& M$ ]2 @! v1 i0 U: N- }2 e( R% r! F6 S6 ~
不生不灭 【没有离生即灭,离灭即生的一切】/ a! @: R' p. B$ A# ?% d
  「不生不灭」这四个字可以说是「般若心经」的真髓或则可说是掌握佛教教义或其它事物非常重要的四个字。
' N. r! N% G* L3 [# ?: u( x. b  研究「空的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可说是龙树菩萨,他在印度颇负盛名,也是活跃在纪元一五○年二五○年间的佛教学者。
3 I4 t/ N8 X2 F# V  他曾有著名「中论」其中对「不生不灭」的解释颇详尽,首先介绍「中论」的开头「不生不灭」的缘起,做为理解这四个字的开始,认为空(没有实体)的事物与缘起相关「生与灭」也是一样人生下来后,逐渐长大,之后必定迎接死亡,反之有死必定有生,生与死之间息息相关,因此「离生即无灭,离灭即无生」的解释即成立了此即是般若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
3 m2 N2 S7 ]5 l- v: t- G
. K' [+ n" ?+ E& @不垢不净 【舍除一分垢净之执着】1 f- H& B& L) x* _
  「不垢不净」究竟应该如何解释呢?
4 M6 n4 C8 O3 e7 m& p3 J以下介绍一位高僧大德说的案例,姑且将写取名为杯子的例子吧!在此有一个价格不低的进口玻璃杯,我们将它拿到洗手间,装过您的尿水后,再将它洗净消毒然后再拿出来用,将饮料倒入杯中,这杯饮料请问您喝不喝,如果一位毫不知情的人想必他会安心的喝下它吧,而杯子本身为并不脏,它如一般干净的杯一样,不应该说杯子已经超越了干净与污秽,这就是「空」的本质,不垢不净,而执着垢与净的是我们的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存有「净」与「不净」的观念,所以请您舍弃「净、秽」的执着,而常保「不垢不净」的心境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2: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增不减 【增与减乃是相对性的事物】
& Y+ Z3 o$ G* I7 ]7 C6 p: L% Z  吾人日日在增减的生活中或喜或忧、收入增加余额多了,就欢喜倘若开销负担太重,就会闷闷不乐,白头发增加了特别忧虑,负债减少了,心情就轻松起来:就这样我们的生活与增减息息相关。
; ?) v$ i' }" _' x( c" N  我们要如何学习「般若心经」中的「不增不减」这四个字呢?我们由前述「不生不减」的关系来思考,假如一年前存款余额三百万元,现在是二百万,而二年前有一百万,那么一年前比二年前余额多,所以现在和二年前比起来是增,所以增减本身是相对性的也意味着不必为此而悲,这也是「不增不减」的意思。- K" r. y5 Q# p! |( i+ c

: \. r! v6 j5 f8 O* b3 ?' F: @3 |" H' }是故空中无色 【不受物质现象所拘泥】
& e; d6 r  M4 `  C; J& J0 y  「空中无色」是关键词尤其是「空中」这二个字最受注目:依据梵文的原语解释是没有实体的意思。9 `9 @* i$ ^6 V6 x5 ]
  依「般茗心经」来看,可设定为二种情况也就是佛教专用语所说的「二谛」二谛说极难解释,不过要了解「般若心经」必需先明白「二谛」论。
. {2 H3 ?) I5 V% J- x5 a: X   A胜义谛(也称为第一义谛)乃空的究极立场,可以说是超越了语言或理论,在世俗中与日常一切正好是相对的否定立场,所以其表现法常用「不」或「无」。 * V- s3 |8 K; i# w) P4 A0 o
   B世俗谛(又称言说谛)可用以说明我们日常现象之表现立场,特别是对世俗的一切采取肯定的立场。
4 s$ P% a+ T$ H0 u" W3 ^  这六个字中「空中无色」显然只有涵括A胜义谛四个字不过如果意图解释究竟,更高层次的说法是不受物质的现象所束缚。
% j- e- g; s$ A
5 \, q: |+ W, R* U* R8 _( K7 v无受想行识 【空之究竟无心也无一切物质色相】
( n" q6 a; K* D「般若心经」以否定的说法表达佛教重要用语「五蕴」何以需冠带个无字呢?让我们从历史的背景来思考其理由,在「般若心经」等大乘经典闻世以前盛行着传统,保守的佛教他们极赞叹,唯有学佛才能将这世间之一切法,分析解释到最细微的部份,反之奉守「般若心经」的人,对过去佛教存在的详细分析,由于猛然学醒到何谓真实的「觉悟」?救世当如何救起,于是将「五蕴」等传统的佛教术语冠以无字。
  C3 M6 W$ N6 v4 A" V" d$ I0 p0 \0 ]若从空的究竟立场上来看,并非没有必要揭立任何微细的教义而传统的学匠们惊于此!故忽略之。
* Q' a' V* Z2 X' m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皆无】
, ?4 L* a3 n' K' P9 x! u, B我们只要以平常方式思考即可在我们脸上有一对眼睛、鼻子正中央、口中有舌头,而头双手、双足称为五体(即身)不仅如此还有能够认识及反应各种感情的意念。( A& Q1 D) ^; ]0 E
  因此很难依平常的理论来了解「无」一切皆无的理论可是「般若心经」不就这么的说吗?毕竟传统的佛教学,会将人类的存在分析得如此详细,是否我们需以反省的角度来看这复杂却又划一的教义化宗教吧!1 J; c3 c* ~# A8 z
  确实,今日的医学十分发达,对于「无眼耳鼻舌身意」的分析极为详细,在意的分析方向,也有心理学为基础,而各佛教教团对人类存在的分析与观察详细至微简直不得不说已形成为一种研究的学问。8 q& }& l- B) {1 i. S
  然而「心经」所要指的真义已超过人类是什么?而是人类该如何?的理念,总之,不仅要研究烦琐的教义,同时必需真正地去实践独一的真理才行。
; _1 u" k  ~  b
5 j* g. ~2 L; [- a5 _" `# x# Q0 w无色声香味触法 【意在反省稍动乱的心】' d+ f) u9 S; u
此段所谈与前面略同,眼耳鼻舌身意乃吾人六种主观的认识能力在佛教中有专用语,称为「六根」亦称六内处。与此相应的六种客观对象,是色声、香、味、触、法,亦称「六境」也为「六外处」。
. w  d6 p; T$ o7 e所谓「根」就如同草木有成长的能力,能生出树干及树技是使我们感官产生知觉的器官。
8 ^6 t: P$ g) I8 ~0 A* Y「境」乃以感觉作用为对象而「处」乃外发感觉或者是认识的场所,总之,我们的感觉可分为内部感觉器官与外境感觉器官,所以才有「六根」与「六境」两者合称为「十二处」。- }& u6 \7 w3 a- I! W' h
让我们藉此反省这颗时时在尘缘中妄动的心。
! I: f- W2 P, g5 l- F7 H, G, Q无眼界 【双眼所认识的领域实无真相】; ^1 N' `4 j* R4 W: P' |5 n
一切有部将世间所有一切法,说明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又称为「三科」?与?可经由学习中得知,而十八界却非靠努力用功不可,在此所说的界是指「构成人类生存的要素」总之眼、耳、鼻、舌、身、意、与之对称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及见闻嗅、味、触、知的认识作用之「六识」各称为「界」三者相加谓之「十八界」。5 F& z6 Z7 X5 P" k+ f0 Q
其次三者相互关系之图表6 n5 o  Q! Z! r
( 一 切 法 )6 T% L0 ]' q; D. G8 ]2 D
十八界       十二处      五  蕴% J. R) _  i# f" {
                眼  界        眼  处     
$ X2 T9 W9 }7 ^0 L$ @2 q. w) B                耳  界       耳  处      色  蕴. m/ M! c; D  X, O/ q' j, k% ]( o, ]
鼻  界       鼻  处     5 O9 t; U( X$ B6 J+ p/ V; ~% W
舌  界       舌  处      受  薀( `) [% S7 B5 N; D
身  界       身  处     8 o- {/ J- \' a3 c" f& b' i) F
                            想  蕴/ N7 }: x& D$ C  C1 X# i" M
意  界       意  处5 ?; Y: {: O  X2 k
色  界       色  处      行  蕴& ?! X  V, S# p/ w& i0 o
声  界       声  处! C5 i9 R1 S5 S3 J+ F6 i# t- }
香  界       香  处      识  蕴
7 U0 S, _4 I4 M1 N* _  S* v0 T味  界       味  处- d, w; z* ^! j7 P6 q; s$ |9 f
触界               触  处4 T$ c; `1 F9 o8 D% {. H
法  界       法  处" k) N5 w$ r& d1 B1 `( ^

4 }  t- T2 J' ~1 c; {眼识界
$ N$ L$ j0 f+ [; V; l  u耳识界6 {& ]- y1 X& f' m$ y2 O# j$ {
鼻识界
) P2 G% j) @4 X* d4 ]) F舌识界) o5 j8 @/ U# K5 g, `: }, Z
身识界' a- j0 |& k4 _7 V
意识界
: a& N3 ^+ K. U7 t  f3 B
  u9 \* }% P5 F. }7 |' t6 X8 N% O- S6 N乃至无意识界 【空乃是无时无刻的自我反省】
9 E# x: G" o6 R3 L/ q8 e1 w; }  彷佛无意识界是无意识的世界,在此指的是连意识界也没有,在空中(没有实体的立场)所限定的层次。
7 e  r# Z; t3 V$ n" J  佛袉所传的佛法亦是空性,实践佛法之修行者亦是空性的一切,一切皆空,其最初的意义乃要远离一切执着,还归本真,几毫无掩饰地皈依佛陀,一切如此的自然,而不造作,却又不流于懈怠、放任、日日如此朝空的修行道路,即能日渐接近佛陀,而反省又反省,做一个真正「空」的实践者,仅管修行的过程中,难免有魔与业障的考验,只要不断地反照自已内在自性、舍弃我执、追求真我,方可言实践「空」的真理,因此,空即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反求诸己。
. S1 w$ b0 N% d0 G) W. B' D无无明 【自觉于迷境中无法自律的自己】
. i2 r4 T4 ]: F/ d  十二因缘代表老死的过程,吾人在世间一切的痛苦与烦恼的生起缘由,可由这十二项目中说明得知,从我们牙齿动摇、发苍视茫中知道自己迈入老年,而迈入老年后,不可避免的乃是死亡。大部份人都害怕死亡,能淡淡的面对死亡的人并不多,而这些苦恼经过仔细观察后,所得到的答案就是「十二因缘」我们也可将这根本的原因称为「无明」。
, f% {8 Z/ m! F4 t5 c「般若心经」乃以空的立场将这十二个项目一一冠上「无」字而「心经」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能够觉知无明。
/ t: m3 {- i2 Z6 X  u$ Z6 Y5 A3 ?
- @' x* z( q( ~: H亦无无明尽 【开悟切莫滥用】) s% E# E) s  j- E0 a
无明就是对自身的事缺乏正见,及自律性差,亦即陷入迷境之中,而无明尽正好与之相反,即无迷之状态也是「悟」境。
4 b3 z) ^( U$ |1 D' s0 G& m然而就般若心经对空的究竟立场而言,不但没有迷境,同时也没有悟境,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多的是迷境啊!大部份的宗教都在启发! j5 V2 M5 l5 Y# X( E
我们的善性,而远离无穷的欲望,也可说在帮我们如何清楚明白自己内心的一切。
  T& a/ {* O4 |' l& X襌宗有此传闻,某修行僧耸着双肩,并于额前刺青,用功坐禅襌某日其师见之问说:「你为什么坐襌」「我为了开悟才坐襌」此时其师父回答说:「我想把这片瓦磨成玉啊」弟子又问「瓦怎能磨成玉」?师父回答说:「你在坐襌不也如此吗」?
4 l: f( v1 z( K8 J# n& U3 T% N  q开悟吧!开悟吧!当你心中存着这个念头时,再如何努力也是枉然,所以开悟可不能滥用喔!因为起心动念即是妄,这也是「无无明尽」的意思。6 u" h& b6 X- M8 j  Y& m

' R# }# R. `' h! @乃至无老死 【老死之苦乃由于无知地来到世间所致】5 M" D+ Y3 s- w- @6 E+ Y
本篇的理解法与「无无明」相同「乃至」一语还涵括/ j3 F6 K$ |% Q( |  k
?行(潜在形成力)  ?识(认识作用)  ?名色(名称与形态)  ?六入(六种领域)* y+ g( B; u; u  w
?触(接触)        ?受(感受)      ?渴爱(妄执)        ?取(执着)     ?有(生存)        ?生(诞生)等十个项目。
4 G0 Z+ C4 ]* ~$ |" ?  f此十项再加上?无明(无知)?老死、正好十二项又称十二因缘。缘生缘起任何有生命的一切都免不了要迎接老死,如果能彻底明了此道理,即可远离老死的痛苦,虽然释尊给予我们信心,但是真正了脱生死的确很难。: F2 ~' w$ r4 O" p* i& b6 ~, s+ ?& ^2 m
  c6 p! C+ ]6 S$ r
亦无老死尽 【不受生死的束缚】- o  s% y- d7 K
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老死尽」之后是否「没有老死的痛苦」首先让我们来研究「老死」在佛教教义是如此说的,生命诞生后即开始在老化,人一衰老,头发即开始发白,皮肤出现皱纹,寿命越来越短,身体的器官也越来越退化。
# H* G" Q( u- F( N) E; g: X2 V4 x  人谁不希望长命百岁,甚或永不衰老?释尊在其晚年也对侍者阿难说:「我已年纪老迈,都八十岁了,我的色身也已衰老,就好像一部老车七零八落,这是很自然的事」。
) _0 I, H# J+ v* |+ ], C  但是,倘若一个人修行开悟后,就不像我们凡夫一样受到肉体上及精神上的痛苦所束缚,也就是达到不被老死所困惑的境界。
; ^) ]* l1 k+ d0 J
8 k$ }6 C- Y$ ~, d" p无苦集灭道 【医治苦恼众生心病的大医王】
3 d" }$ \& H& J- U& Z2 Q  释迦牟尼佛将「苦、集、灭、道」称之无四谛也就是「真理」的意思「法句经」纪载:皈依开悟者(佛)所悟之真理(法)及圣者团体(僧)的人,乃有正确的智慧,可以与四圣谛之真理相应,也就是认识何谓?苦?苦因?超越苦?灭苦,而四圣谛与八正道正是医治世人心病的良药,所以我们称佛陀为大医王,因无一位良医,首先必需知道患者之?病?病源?治病?阻止病根再发。$ ?  v+ S4 H* w% h  Y. O8 y. Z
因此这「苦、集、灭、道」四谛是合理的教义,也是医治苦恼众生心病的药。
2 R1 p$ |  V$ f2 l( U4 N1 s
$ ~4 n8 e0 e8 ]无智亦无得 【不生任何获得智慧与利益之念】
6 o  z; h$ A: c* m" j  想必诸位一定想不透「何以无智慧也无所得」吧!一般人所知无智与无得简单说就是愚昧与没有获利收入?但是「般若心经」所言的仍是从空的究竟立场来探讨与理解。2 q+ _$ F6 V. y5 j. i
  在前面我们学过「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此我们可以依对立的概念且以否定的思考方式来设定「无智无愚、无得无失」的立场,但是这些毕竟只是数学上及理论上的东西或者只是哲学上的,我们仍需从宗教上,实践性的方面来研讨才好。
0 L# x9 A- e* y0 _/ X  u  良宽和尚从二十二岁至三十四岁在玉岛圆通寺,与一位法号国仙之和尚努力修襌、三十三岁时国仙和尚送他一首诗:如贤如愚道转宽优游任运谁得知、良宽和尚看似大智若愚,一位开悟者走到那里都自在无碍啊!而这其中意味着从表面上看来,他与一般人没什么两样只是随缘度日罢了,一位智者也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这位良宽和尚无碍自在的生活方式,正好可以比拟「无智亦无得」
' v- u* K6 H$ Q8 i. Y6 R: V* k! t  ^. @; }2 g( E8 Z
以无所得故 【当下守住一念不起,无碍自在的那颗心】
  L8 m. c5 a/ O  事实上无所得与「空」的内容相同,在实践上乃「心无所执的境地」襌宗修行僧云水大师曾说:「无所得、无所悟」诸位是否也赞同这句话呢?长时期坐襌,有时会恍然大悟似的产生「找到了」「悟了!」等等念头。但是这只是一时的执着心!9 l9 a, I6 a) {5 ]( C6 s& U
  因此大师对弟子有所期待,常以「什么也没得到,什么也没悟到!还早!还早!等语来激励弟子们」。
0 k$ V  h1 m! u3 @/ ~# }* _  而坐襌学道,要无邪念,专一的心,无邪念的心也就是空的心与「无所得」的心可相比拟。
1 D8 E+ I; N4 E! {1 I/ E# I
6 `# i# T1 [8 w. |4 F菩提萨埵 【只要坚信,菩萨也可修佛。】
2 q: X7 @+ l) u8 ]# Y  菩提萨埵即菩萨的原音(梵文)指求道修行者想成佛,因此,学者们也称之为求道者。/ T5 X, @& l- ^
  最初被尊称为为菩萨的释迦牟尼佛在其生前印度人及印度的佛教从即如此称呼,后来对修行之高僧大德也尊称为菩萨,不过公元纪元前后,大乘佛教推行在家修行,有些人也自称菩萨,他们虽然在家却也想修行成佛,也坚信只要肯努力必能成佛。
' J8 y" h) j4 h8 R  a9 [& @. I: M4 W# x+ @5 P& p0 h2 l, A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具备一切应有见识,神通,自无碍智慧。】7 n4 t+ k' x( S: U% z; r1 P
  「般若波罗蜜多」代表「智慧的完成」之意,具体而言乃「具备一切应有见识、神通、无碍自在之智慧」。) e4 I* T' I+ \! t8 Y
  「般若心经」特别强调「色即是空」不过实践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完成并没有被忽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2: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无罣碍 【优游任运自在无碍】) q2 K: ?; d' ?; m
罣碍这个字似已耳熟能详,在佛教用语中,也多释为执着,即心中有所执着。4 S/ u4 S7 y/ J
任谁都希望没有罣碍,没有执着,生而为人,偶而也会生气、发怒、倦怠、想睡等等,有时也会发狂自大,我行我素,发现别人比自己拥有较多时,也会觉得不愉快,要完全活在自己空间里是不可能的,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和别人相比较,形成一种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家「我绝不能输给他」「我一定要胜过他」等强烈的执着心却一直存在着。+ T* g% y1 k+ B1 B  l  v
当吾人心中起执着时,人际关系也随着起纷争,因此内心也会恐慌、空虚、寂寞。
, a/ i: Q6 u6 j! A传教诗人板村真民的「流水悠悠」一如流水悠悠 潇洒而去,一如落叶依水飘流,没有罣碍,无所依持,将一切托负洒脱的流水吧!自在人生,人生自在…..
, s' f7 v3 ^2 u- u/ j
/ G) f. I% F3 q* p无罣碍故 【无趣、不愉快的事,一如船过水无痕。】+ U8 }( s' S2 q6 d; D- y7 u& |/ u
  我们由另外的观点,来研究「无罣碍」应如何运用在生活中,再度引用板村真民的诗:一如流水悠悠潇洒去,忘怀得与失一如春风轻柔、潇洒自在的白云,岂碍于山高,诸君!人生不如意常十居八、九,就从今夜起!让我们也像闲云野鹤一般,该忘的就忘了吧!就在我们似旷达的心胸面对人生时究然一切似乎又操在自己手中了,人生难免会有被人误解的时候,当我们在工作中,由于想多指导后进而引起不满时,或以怨报德时 被恶言中伤时,面对处理不完的俗事,感到乏味不堪时,您会如何呢?
6 S* R9 _* i3 x4 @  面对这些事,我们并无法在一、二天之内就把它抛诸脑后,朋友您能吗?当我发生这种事时,我曾在心中告诉自己:让它自然地化为无形吧!「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啊」…..此时心中就会有一股力量与光明、帮助我忘记烦恼。
, o! n, e7 P! Q* [. [) d1 x( P5 k: a9 ~5 G( I' L4 t) U
无有恐怖 【对恐惧的方法】3 G6 V. N0 k, c# }2 g  F
  在此世间难免会有些令人恐怖的事物,人从无量劫以来,即造了无数的业,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的恐怖性。
& I: x6 d$ c  n8 \9 U* u  愚者造恶业时,当业报未现时,觉得像在尝蜜一样,待业报呈现时,再后悔往往已经来不及了。4 s  M  h6 J$ X# w- |
  所以与其以一双污秽的手取得丰裕的生活,宁可安然自在的清贫,享受没有恐惧与罣碍的日子。
6 r. }7 E7 M8 c3 p& R$ K
: n; n; E$ _7 [* J0 g6 L远离一切真倒梦想 【远离一切本末倒置,如梦似幻的思想。】
/ U) ^2 P! c8 F3 p9 K0 t  这八个字就是一切错误的想法、意识、如梦如幻并不真实,故皆应远离,不管看到的是真实的抑或是不真实的人或事物,假如有所执着与罣碍终究无法达到真实。
2 [1 {# l: o% A- k" V% r  例如关于「爱」吧!典型的爱就像一般男女的恋爱!但是当他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纯粹时,乍看之下非常美,然而却也隐藏着危险与悲哀,这乃是因为具有独占对方的强烈执着,当爱破灭时,人类会悲叹、忧伤,尤其爱人背叛你时,更会由爱而生恨。
) n6 Z; v- n9 q: E, N' |& v  M  慈悲就没有这些东西,也不期待回报,只有慈悲是绝对的爱,也超越了世俗的爱憎。
$ J0 S2 S! r4 W; v2 m' W( b6 S! c, k
究竟涅盘 【到达不再迷惑于安乐的境地。】$ E) p5 S; T- @! v1 r; m- y( V
  一个人能明辨是非,迅速行动,了然于自己的起心动念,则内心自然无事非,也就能走向平安之境地,而究竟是什么?若以言语来解释,应该是到达终点,到达那里才算极点呢?到达开悟的极点!悟境就是没有迷的境地,内心平安,永远宁静,也就是常乐我静的涅盘心。
' M- n8 x) X$ Y- T3 l/ _3 A8 B' U  我认为当我们在欲望,迷境中,就好像燃烧的火焰一般,而智慧的风将这些火焰吹熄后,我们不再被欲望束缚也不被迷境所困,这才算是「涅盘」. v: n* @1 o5 C: O+ Q
  总之,就是使自己的心保持永远的平安状态。
6 b% ^9 G% d* c" P  释迦牟尼佛在其八十岁时,于北印度证入大涅盘。
6 Q0 U, \# m* X9 _& z, j) i3 F' j) K5 Q4 V  T6 e; I
三世诸佛 【人人心中一切佛】
$ S) U. L% r- {9 b% O  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的意思,佛的原音是从梵文「佛陀」而来,佛乃觉悟宇宙不变真理者,具有完美的人格。
% Z3 Z- H" G& q/ F2 q3 o: T$ l  一般人所称的「佛陀」是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是性,悉达多太子于三十五岁时在菩堤树下开悟之后大家都尊称衪为佛陀。& }: C2 e* e( I  {6 k$ D
  更详尽的说:佛就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为我们每一个人而来此世间。1 \+ V; m% q) v. U: O( R4 P

  P; g  q( N* G, A/ ~1 Y2 m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依般若「真理」而「方便」行正道】
) P8 s9 c' [+ L& C$ D3 } 三世诸佛由于具足般若波罗蜜多即证悟的意思,也是具备一切神通、智慧。0 }% v5 k0 `; ?/ ^" _" g/ H) ^2 L
心乱时,迷惑时,忧伤时烦恼时,可以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渐渐地内心会静下来。
, m6 A5 O- @" m7 T- _6 p1 I6 k4 A顺便谈谈后来佛教中也有人将「般若」与「方便」说成与证得「涅盘」相通:依着真理与方法而开悟,因此在事理上善巧方便运用,待人处事亦尽圆融,无论心中想什么,若想完成心愿仍需有正确的方法。
# P( k) t+ m1 c) z+ _同样的也必须有正确的信仰,也就是实现真理正确的方法,有人说: 妄语也是方便,但是请注意「般若」真理所说的方便(指正确的方法)之侧面意义。
( p& [" U6 l1 }1 \
9 O& X% \  x, R- }  f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 K, ^0 D9 ^( M' I; |/ P( h8 p& e
这是梵音翻译过来的,如您所知,印度佛教圣典由于后来经由西域传入中国,再译成汉文,译成汉文后,许多印度文物及观念都中国化了,若具有较深意义的经文,就照原音翻译。
5 a+ W& ^( T& C: X% n 这九个字正确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但是,念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较能唤起注意。
' M. H, D. H) v" ~% N$ S0 V6 y) s7 A# }8 d
7 k! L3 X+ x# w( k$ |+ C! z( p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莫沈溺耽爱名誉地位】$ s5 D0 h$ B- x. b7 c6 }
 我们念心经时,的确有如攀登高山,一山过了又一山,层峰迭起,最后终于到达目的地。般若波罗蜜多这六个字已经四度出现,在这短短二六二字当中,这六个字乃是主要关键词,无论「智能成就」或是「完整的智慧」都好,在此我们将之与名利做相对的比较,然后再研究差异何在?
% m) C+ w1 [/ m' j/ M 有智慧者到处被人赞赏,爱财者特爱幸运。然而一切如何能与诸佛菩萨无上的智慧相比呢?
: x& q' I$ g. _7 E1 [- I) R, f 幸运又能超越智慧?目前多数人都以东西的昂贵和富有与否做为评判一个人的基准,逐渐倾向以浪费为美德,耽溺于名誉与地位,比起这些表面的物质生活,倒不如丰富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拥有真实的智慧才是最踏实。4 k* A: ~4 j) f) @; |8 Y2 F2 I

2 O4 q/ q8 K, C% m, P5 ~: u; e9 c是大神咒 【成就智慧,这是最伟大、神圣的真言。】
% U5 b1 X$ D; u& R8 y什么是大神咒?当然指的是「般若波罗蜜多」「成就智慧」或是「完整智慧」的意思,让我们再温习一下较具体的情境吧!大神咒就是「伟大而神圣的真言」。6 c* U- v# L5 F0 T0 Z5 D
 特别是大乘佛教将此「咒」(曼陀罗)升华至佛最真实,灵感的语言,并付与至高无上的价值。
; g+ P, a- q9 {0 _  B" i( _
  U) \+ X+ E. s3 S/ l是大明咒 【吹散烦恼迷妄的明咒】
3 M8 ]% B# q9 R7 i0 u1 t3 S 智慧之光将我们心中的「无明」、「无知」...等等一一照破,毫无残余,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的是大明咒」。8 |# Y9 |( D; v" Y+ _
4 I8 G3 Z! u$ s  F. c' f' k
是无上咒 【世上没有比之更真实】
1 _; ?( L& c* N 无上咒乃意味着这个世间再没有比「般若波罗蜜多」更真实更能破除我们的烦恼、无明、迷妄的了,也可想成是让我们更有朝气、断除烦恼的无上神咒,可别小看这经文的二六二个字,他能令我们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真谛。! D; S* P4 n. T+ B

2 u2 ]. S2 W! L+ ]' F! v; D是无等等咒 【无上真言,何物能比?】
7 S* ~2 m3 x, D) V, s 般若心经举用了四个咒字,在此咒字特别引入注目,咒字正如一般所说,是属于咒术的意思,在中国、日本,有许多人使用咒语为人消灾、治病,而道教也用咒语驱魔,请求天地之神印度也是一样。; O6 W; [; I% N8 K4 S

) l  b/ l- Q4 [- C3 ^能除一切苦 【有了智慧自然能除一切苦】
+ q  D% Y5 L- r; w, z- t诗人板村真民曾因苦恼不已而题了一首诗:3 m5 q& W8 D( e$ e* h* ]
 我无一时不饮蜜,因此!我的心无法像花一般。, |0 t4 u6 l7 K8 Z
 我不断的烦恼,不断的痛苦,啊!何时,何时。% |& I1 F0 w4 ?1 ?/ Y
 我才能像朴花一般享受花开的喜悦,浅尝那一份感觉?又写一首「生之礼赞」!生存是多困难啊!存在却又多么稀有。9 n1 c! Z$ |) T2 F& R5 `$ n: [  L
生存是喜悦的!也是生命让我们为生命欢欣。' d$ K( K' {9 b0 D/ Q7 f
就雀跃吧!看了这首诗或许您会舍弃一切念头。0 `& ?9 M* m7 I2 J
无心的唱「般若心经」一念及此让心中的一切痛苦感觉消失「般若心经波罗蜜多」,就这样「能除一切苦」。; ^( I7 _  m, [4 `
4 `6 O, F; L$ T6 o3 |$ H
真实不虚 【认识真实、超越苦恼的法门。】
3 C4 _* B! i3 V+ |2 Q( D  D* S9 X) q 有时我们对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无法正确地判断,回首过去自己所走过的人,是对是错仍有许多难以断言之处。  f# r9 v' u' ?& H8 X; \( H
 上了年纪的姑娘在相亲时,多少会彷徨是否对方会给他幸福或者再等待更好的机会,我想大都有过这种经验。. @, h# Q1 a/ S; q  ?- j7 s- K' q
 有时候我们想帮助、照顾别人,虽然这样做是对的,但是有时反而招来抱怨或憎恨也常发生,所以我们想帮助别人时,说话技巧需恰到好处。
6 |5 i( ~3 s7 y/ |- s* \+ m) V 要下正确的判断的确需要智慧,而一件事的真实与否有时候要靠长时间人生经验的累积才能做较正确的判断。至于真实与真理只有自己去体验了。
3 l' U, b- o+ {: | 佛陀的真理也就是真实,是要我们超越苦恼,认识真实,并且正确地加以实践,换句话说:「般若心经」就是达到完整的智慧的妙法啊。0 p" f' P. k- Q  O

6 Q' S+ f( G* U& H6 M  J% x* U) @
: ^! m/ |* E. }2 _, @( v9 J; h3 u) r1 Z(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抄经功德=清净心与自在心。】
7 {3 d# Q( X- R3 @1 I. O" {! U 依佛教思想,咒语却是佛传达真实灵力的语言,在此不仅是最后一次「羯谛羯谛」其实「般若心经」中每一句皆可说是咒语,最重要的是这些经文我们必需用心去体会。, U) p' N/ K4 a. f( h
 念佛,同时以虔诚之心祈祷、持咒时就要将自己一切念头放下,专心念佛或持咒,必须摒除杂念,专心念佛,为的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地。
. H  G. Z1 }( ]4 q) u# @* ]1 Q4 X% n1 `/ L3 V
即说咒曰 【一心称念般若心经及写经,并将功德回向。】
0 j; ?1 w9 }+ n/ P& a$ n: h 当此之际,今日之所以能安然地写经,实在非我个人小小的意志力所能完成,都是佛菩萨的加持所致。愿有生之年有无限之功德,亦将之回向给一切困苦受难之众生,并愿他们能离苦得乐。6 P4 Y4 b: s* s* `6 H7 `9 r+ w( a
 虔诚祈求佛菩萨保佑您,如果您常带在身边一定会给您「幸福」与「平安」。
) x( U% C# x$ e/ r# r" @
7 e) {3 B7 f: d1 j% Y羯谛  羯谛 【咒语(真言)具有不可思议之神力,观诵能除无明。】
5 ~2 @; X+ |9 C1 E  真言具有不可思议之神力,观诵能除无明。! W; M( e+ r3 u7 _8 U& l
  一字含千里,即身证法如真是绝妙之赞赞真言陀罗尼乃如来之密语,说明真言时,必须极细心,才能将真义了然的说出,要将心经的咒语解释出来,真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怀呢?
+ z5 c$ C; d% h7 l  「羯谛  羯谛」是什么意思呢?真言乃是总括整部经,具有神秘力量的,从至今很少翻译,因为深恐所翻译的意境无法圆满经典所要表达的境界,只能将其六义表达出来罢了。, [3 B4 i, A  T, Z  X- j/ A7 x
中村元博士翻译成「往生者,往生者」也就是说往生到「开悟」的世界中去,又有「体验开悟境界者」之意,也可说是「圆满智慧」或与「般若波罗蜜多」同意义。# X7 J' a9 F9 ]+ W
4 p( w9 o1 `# t) }9 N" Q3 O6 X
波罗羯谛 【由迷失之此岸到达悟的彼岸】
2 a1 f. k9 G6 g- f7 _# K8 ^. ~「波罗羯谛」乃梵音直译,可译为到达彼岸之意,在此彼岸乃关键词,彼岸究竟指什么?9 U, ]: u5 R5 R" \
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苦恼多于快乐,于是称为「此岸」而相对在此岸的是清净、纯粹、理想的开悟世界的「彼岸」此岸有无数众生,到达彼岸的却如此稀少,在佛陀的时代,就有迷于「此岸」悟为「彼岸」之说,积具许多功德,并且努力地自我修行渡达「彼岸」之世界,称为「到彼岸」这又称为涅盘,乃自我内心达到平安寂静的状态。: }0 B7 \) }, p% s  T' e9 z
  「波罗羯谛」这句真言,应说是对于到达彼岸之悟境实践者的崇拜,同时也代表念诵者自己本身也希望祈一愿到达彼岸的愿望。# a% v8 f7 Q5 X, n% H, o# a
# T4 j$ I9 {4 V" N% v* i" l  |
波罗僧羯谛 【将此身心奉尘剎】) U0 n9 T9 w2 c1 ^+ |
  当我们一切如意时,很容易引入注目,此时会觉得自己好像很了不起,于是骄慢心就兴起了,而当我们年轻力壮、身体健康时,又怎会想到年老,因为身体机能衰退,深受病苦之折磨,苦不堪言的情形。
' V- {' ~# a' z9 E* d% b  所以常仗着我们也是这世间的生命体,夸大自己,排挤他人,攻击别人,种种自我为中心的迷境,在佛教中称之无「生死」。/ V, \6 c/ M, a7 R
  只有能了生死才能心安,也能见佛。" N( p* `. j( e" R" C, e7 X1 N  g0 ]
  道之禅师于正法眼藏的生死卷中如此说:+ ^5 C. a& k! |+ ~4 y
  心无一物,口无妄言,忘记此身此心之存在。
* T% q% i- C/ f  ?7 r3 Z) e  一心向佛,皈依诸佛菩萨,依法行事,无论力量多大。. g" V" Q. U' j7 |* g: Z
  莫管顺逆,永远对众生慈悲,远离生死,方能成佛。
# v% A/ N) N) F+ k  总而言之,将自己的身心交给佛菩萨吧!# t+ `9 a( j# R. T$ E# g
波罗僧羯谛乃将苦恼繁重之凡夫身心舍去,皈依清净无碍之一切佛  念佛不离心,念念从心起,终必能见佛。- p, |* M& B5 r" ?+ d) w

0 n, W( I, C* Y! ^& @2 M菩提萨婆诃 【秘密咒语菩提萨婆诃】
- z+ G* \6 e9 I) b  「开悟,无上妙智,圆满」菩提事实上有成佛的意味,而成佛和开悟在本质是相同。此悟(菩提)之根源,乃是公元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时之因缘而来,六年的苦行,除了受到种种烦恼,与内心的挣扎外,在持续瞑想中,释迦牟尼佛终于大彻大悟,当时祂大悟时除了欢喜之外,其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耳朵所听到的一切,双手所接触的一切均放光明身体变得如此轻快充实,心中一点杂质也没有。
. L/ d! M: S9 Y! J$ D! X* z释迦牟尼佛之开悟,就是佛教的起点,之后由印度传到中国、日本、由于佛陀对于开悟的赞仰,于是有十二月八日「佛陀成道纪念日」的法会庆祝活动。9 P- O5 F/ x: Z2 b! w$ x
而萨婆诃乃成就的意思,表示一切愿望成就,也是咒语最后之秘语。+ m. S! k* ?: O6 P& Z

( w  J) P- J: {# w. T2 N& d9 m9 s+ }: I0 `0 v: J
' w9 e( h9 _' D

/ W& E3 b' p* A9 f) W" ^
4 \  @( M' r3 o( S1 E* U' U& V般若心经 【谈崇拜开悟与祈愿开悟的一部经】
& g! V2 H  J5 _# p3 C- c, h  最后让我们再将「般若心经」简单地整理说明:
8 {1 F. Y+ a" |. Y(一)对观世音(观自在)菩萨的信仰。$ {$ ~9 M/ D, j' _0 e  q0 F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空的哲学思想。
+ ?0 N# R2 e. `* q' T: T* l(三)对般若波罗蜜多(开悟)的崇拜与达到悟境的实践。9 y9 u; \& M  _; {; U9 }
般若心经对空的深远哲理也就是对般若波罗蜜多(悟境)的崇拜与成就到彼岸之愿望,都能于经中看到。
+ L& l3 `( Y& q2 v* F- m' N可以说是浓缩了释迦牟尼佛的智慧精华祈愿大家能持续读诵并抄写、福慧双修。持有祂「合家幸福」「出门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1-16 18:31 , Processed in 0.06554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