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岁的冯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研究生。与大多数二十岁出头的时髦青年一样,冯书包里背着一本城市画报,这本介绍流行文化的杂志封面上登着《有多少性可以乱来》。冯说他喜欢刺激性的图片和文章。除此之外,每期必买的《天涯》杂志显示出冯的文学兴趣。6 S3 V; l0 Y# W; T' d+ F5 z2 S
" g* @$ M7 C5 N Y+ S0 t和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后出生的这一代人一样,冯的成长不再囿于家长和传统教育僵硬的思维,他们有自己接受新鲜资讯的渠道和能力。! |) Y' K; X* o' w3 j
5 D( E' ]6 @) H# G# r
发现自己
1 y7 u. j5 e: c6 \7 l# t& b
: T0 h. w9 a' ?冯知道自己是同性爱只有两年时间,在此之前的多年里,冯承认只对男孩子有朦胧而模糊的喜爱,没有人告诉这个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有关这种喜欢的对错问题。
4 S) \/ Q# R s, m3 W2 ~9 Y0 s ?* D& X. \( W
在大学里,冯甚至主动给女孩子写过情书。直到大学毕业的2000年夏天,这种情况有了变化。“当时我在考研,没有太多时间上网,我也不知道网络聊天到底是怎样‘有趣’,我们宿舍有人整夜在网吧聊天,我觉得不可思议。后来考试完了,我才有更多时间接触互联网。4 l; g3 M: \2 t4 S
6 o ~/ Z3 u1 c5 x- X. m
从搜索引擎上我发现了同性爱网站。”互联网在中国普及的不到十年时间里,已使这个国家数千万人的命运发生变化,他们中包括被传统社会忽视的隐蔽的同性爱者。“就向别人喜欢红色而我喜欢绿色,我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正常,我为此感到快乐。”跟其他同性爱者不同的是,冯没有充斥同性爱网站的那种旁徨和不知所措,相反,他为知道真正懂得自己感到高兴,更清楚地选择命运方向。
' T, o) p v5 w% \% n( r6 ?+ @6 K0 q: ^0 y3 i! ?" q
冯将自己的性指向告诉了在郑州读大学时的两个同学。“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应该把我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分享。”在一封长长的电子邮件最后,冯惴惴不安地告诉这两个同性朋友有关自己的最后秘密。“我发现我好像对男孩更感兴趣。如果你不能接受,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再提及这个。”冯相信他不会因为告诉外人真相而被这个世界拒绝。很快,两位也正在读研究生的同学分别从兰州和广州回了信。
# z: t0 s! a! i) O# \9 x
' D. Z+ e5 G. n4 ^) R2 d& e- o“我很高兴知道你自己有正确的态度。我可以接受你的选择。我有几个朋友也有这样的感觉,甚至面临同样的选择。”在广州读英美文学专业的同学给冯发来的邮件里暴露了更多的意外。“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我没有选择去做一个同志,我天生如此。”冯对采访他的记者解释说。
# G/ G& i# b/ S, f2 p |0 \: J* D. }7 w1 |& l$ N) O* M! p ]: N
“我不刻意隐瞒和欺骗自己,我想我首先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我不害怕更多人知道我是同性爱,因为我是一个优秀的男人。”这个来自豫南小城的年青人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