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大学生同性爱!
3 f+ K7 K6 e' I2 f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本是自然规律,然而,在当今高校,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爱情发生了错位,他们的性取向有异于主流人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极力隐瞒自己,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大学生同性爱者。
9 m2 w& y p+ ~在同性爱者当中,男同性爱者被称为“Gay”或“同志”,女同性爱者则被称为“拉拉”。根据我国知名的同性爱研究者、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张北川教授对同性爱人群的多年研究,目前,我国同性爱人群有4500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15—60岁的人群中,也就是说,同性爱人群大概占性成熟期人口的3.5%左右,同性爱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1。 & z: ^1 T! p7 l5 d
山西某高校一个班上的120名同学中,有4对同性爱者,在这所学校很多学生都表示看到或认识同性情侣,某记者在学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查,接触了3对大学生同性情侣,3对情侣中,有4个人神情很自然的告诉记者:“我喜欢同性”。
, L6 O' ^' j7 q$ z一分由中央民族大学与社会学院的《大学生同性爱生存状况及校园友好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是同性爱身份得以确认并通过接触同性爱信息而确定性取向的集中期。由于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爱的认识不够,虽仅有少部分人持明确的排斥态度,但给予理解和支持的人也占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无所谓”的中间态度。
4 r e' ~; r9 v! a2 ~2 `- i调查结果还显示,来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学生是最容易接受同性爱的,其接纳程度达到了24.5%,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对于同性爱的接纳程度分别为12.0%和8.9%,研究生对待同性爱的态度比较本科生而言更开明,他们中有18.05%的人可以接受同性爱,而本科生中的这个比例是12.70%。
. V1 i3 n) E- v2005年被一些媒体认为是“中国同性爱告别隐秘时代的转折点”,原因就是,复旦大学在这一年开设了《同性爱研究》本科生公共选修课。这是中国高校首次为本科生开设此类公选课。公选课当天,能容纳100人左右的教室不仅座无虚席,而且座位之间的走廊也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和媒体记者。《中国日报》、上海《青年报》、《劳动报》、《东方早报》、《外滩画报》、东广新闻台、东方卫士等国内媒体记者纷纷赶来,甚至《纽约时报》、日本共同社等国外媒体记者也前来采访。
* W/ @. O9 O2 J“为什么要开设这样一门课?”很多媒体记者和很多学生都问过担任这门课的主讲教授孙中欣。当时孙中欣教授这样回答:“开设这门课很正常、很自然,很多人对同性爱缺乏基本的了解,这就造成了偏见和歧视,希望从知识领域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这对这个群体的利益、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u/ Z: _/ ^3 v! M$ [尽管同性爱人群在逐渐地被社会被人们所接受,但就目前看来,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处境依然很艰难,遭受着严重的社会歧视。曾有专家对生活在大中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相对年轻和“活跃”的同性爱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同性爱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另人担忧,以为受到歧视,30%—35%的同性爱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67%的人感到“非常孤独”,63%的人感到“相当压抑”,超过一半的人由于不被理解,曾感到很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 r& t; T# r% M目前,许多异性恋者对同性爱可能会有种种的误解,认为男同性爱者都很女气,想成为女性,这是一种偏见。根据研究80%的换装症者(打扮成异性的人)是异性恋者,只有10%—20%的男同性爱者会打扮成女性的模样,并且行为举止都很女性化。而女同性爱中个很少有人在外表或举止上像个男人婆一样,大部分的女同性爱者均很女性化,所以,平时打扮成异性的人或行为举止很女气的男性不能和同性爱混为一谈,而只是两者有交集罢了。那么同性爱和异性恋的区别到底在哪呢?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应首先需要说明三点。第一,同性爱和异性恋的根本区别在于性伙伴的性别不同,因此,有关同性爱的讨论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性的内容,但这并不能说明“性”就是同性爱者的唯一追求,这就和一对青年男女绝对不会是纯粹为了充分享受性刺激才走到一起的是一个道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理解为“正常”的异性恋世界里才有的美好事物在同性爱群体里同样会存在。第二,性本身并非一种丑恶或肮脏的事物,性生活的目的也不完全在于生育,对于性的追求,归根结底是对快乐的追求,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谈“性”色变。第三,当有些人将同性爱和异性恋相比时,总是片面的突出同性爱者的“滥”和异性恋者的“贞”,似乎两者对待爱情的态度有这质的区别。这种看问题的角度无疑太过简单。事实上两者对待爱情的态度都犹如一条纽带,一头是“贞”而另一头是“滥”,同性爱中也有坚贞的爱情故事,异性恋中也有“滥”的成员,但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的原因,同性爱情故事得不到表达和传颂,当我们把异性恋者当做一面镜子来照同性爱的时候,应该看到这面镜子本身或许就不是完全地光亮、明洁。 同性爱和异性恋除了所喜欢的对象不同之外,他们其实无任何差别,他们同样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都是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人群,所以他们具有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种种成果的权利,以及要求与他人共同发展的权利,有不受歧视、免于非人道对待的权利。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个研究性问题的女社会学家、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曾发表文章说:“同性爱和异性恋的区别就好象使用左右手一样,你可以把它归因于基因缺陷,也可以认为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但事实上,据统计,以及一些医学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以更改的,换言之,通过医学途径无法改变他们的性取向,因此,让一个同性爱爱上你个异性就相当于让一个异性恋者爱上同性,从逻辑上说是混乱的,从行为上说是有害的。” . o/ l0 k2 U7 q; p- o
那么,同性爱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确切的讲,导致同性爱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就目前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可将关于同性爱的说法归结为“先天说”和“后天说”两大类,先天说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得影响等等;后天说则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的境遇同性爱的环境因素等等。同性爱的成因虽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同性爱的形成正如人类的进化史一样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很难通过各种方法或手段将同性爱转为异性恋。
v/ Z3 s3 A |6 Q! r m$ p'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性爱这一群体并不是从近代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虽未把同性爱推到多么尊崇的地位上,但其记载也不绝于史书。中国同性爱最早的史料记载是《杂说》,《杂说》中记载“娈童始于皇帝”,这里的“娈童”就是今天所说的同性爱,在商朝的史书《商书·伊训》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到了强盛的汉代,帝王将相的同性爱活动屡见史书。据《史书》、《汉书》记载,前汉皇帝几乎个个都有同性情人,汉代著名人物如汉武帝、汉文帝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等都有同性爱经历。自西汉高祖至东汉宁帝就10个皇帝有过同性爱的史迹,在西汉的25个刘姓皇帝中占了40%。汉宫不仅男同性爱层出不穷,女同性爱也时有发生,但很少记于正史。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同性爱者。 / j h+ Y: j8 @
由此可见,同性爱在中国已存在了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现如今同性爱人群正在以一定的比例逐年增多。在1991年福建还有一对男同性爱者公开举行民俗婚礼,大宴宾客。据青岛医学院张北川教授说,实际在清朝的时候,福建这种民俗就已经很盛行了,但可以说,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同性爱才日益深入,社会主流文化对同性爱“亚文化”也越来越宽容,而同性爱人群的各类活动也从“底下”逐渐转到“地上”。 2 g% s$ ^3 R4 Y/ Z; r9 o
种种科学事实表明,同性爱绝不仅仅存在于大学生中,而是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身份高低、无论年长年少、无论贫穷富有、也无论是男是女,都有同性爱者的存在,而只是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同性爱者所占比例相对高一些,原因就是: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思想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另一方面,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网络、书籍和影视,而同性爱身份、性取向的确定也恰恰是通过网络、书籍或影视。有人经过调查,获得同性爱的相关讯息和知识,网络排在首位,有94.5%的人表示通过网络获得同性爱方面知识,其次是朋友聊天有36.1%,书籍和影视分别占34.8%和34.2%。 & q' R6 o* q* L& L
中国同性爱大事记: - F6 ]8 ]6 J2 N0 e' F' S- E+ T
1981年 《大众医学》发表张明园介绍《红楼梦》中同性爱现象的文章,认为同性爱是奇异的,但是否病态没有定论。 # r# Z/ {. U/ t# a) v3 [8 b- H
1985年 《祝您健康》发表阮芳赋《同性爱——一个未解之迷》,认为同性爱不是疾病,对同性爱的歧视是多数人欺负少数人。 * H- B6 K, U: D; n) G
1990年 李银河、王小波等对数十名男同性爱者进行个案访谈式研究,分别在国内和香港发表了研究报告《他们的世界》。 ( X0 |2 V; a- ]$ @* B* X
1994年 张北川所著50万字《同性爱》一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讨论同性爱问题的学术著作。
: Y' A; L3 O. D) F 1995年 北京同性爱组织“中国彩虹”向海外媒体发布同性爱解放公开信,同年,北京男女同性爱者开始酒吧聚会,同性爱酒吧出现。
6 {0 Q, x- B3 W5 f* X2 |- {9 d 1997年 中国新《刑法》删除了过去被用于惩处某些同性爱行为的流氓罪,这被认为是中国同性爱非刑事化的另一个标志, 4 m6 V+ L A* H1 z* {. s
1998年——2000年 大量同性爱网站或同性好友网站出现。 3 w0 Y/ c1 N5 ^# l* p- }
2001年4月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把同性爱从精神疾病中剔除,实现了中国同性爱非病理化,这比每个美国同性爱非病理化晚了整整19年,比世界卫生组织把同性爱从“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名单上删除晚了7年,此前,同性爱被归类为性变态。
: g' H# D. Q- f5 ~2001年 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播出“走进同性爱”节目,这是中国电视媒体首次关注同性爱。同年,第一届北京同性爱电影节在北京大学举行。 - w9 }2 \( I; ?# U/ `4 H
2005年 第一届同性爱大学生夏令营在北京举行。
3 t/ Q9 G/ X, `, C- c2005年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同性爱与AIDS预防专题节目“以生命的意义”,节目中的男家宾是北京某大学的学生,他是一名同性爱者,同时也是一位不幸的AIDS病毒感染者,他勇于面对镜头,把真实的面孔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成了众目睽睽的焦点人物。
, `( d" F* g4 C8 |8 ?0 A) O2 {% e; \2005年 复旦大学开设本科生公选课《同性爱研究》 r/ f2 P% m6 J7 ?, H
2005年11月—12月 “中国同性爱电影专题”在巴西电影节成功展映。参展的影片不仅有中国台湾影片《十七岁的天空》和由发生在北京地区的真人故事改变的《蓝宇》,而且还由著名电影导演李安所导演并荣获05年威尼斯金奖的外国电影《断臂山》等多部同性爱题材的电影。 # r, B+ w) p& ]0 ]( C7 j
- {" M/ u% E; y6 ~. a. \$ u! ], l
后记——笔者无意于为同性爱做什么辩解,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客观、公正的认识同性爱这个群体,能以宽容的态度来接受他们,让他们与主流社会共同的和谐发展,与异性恋们一起为我们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