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U1 L- J: E0 h
6 W, `7 p) L- Q9 l% ~3 x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10萬官兵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英勇無畏,搶救了許多災民的生命,贏得了中國人民和國際輿論的尊敬。德國《商報》5月16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人民解放軍的時刻”,文章摘要如下。
: G1 [; x3 ^& C' U 1 e" d7 K* J: F% }- p3 d
“汶川,我們來了!” , N0 r C8 v1 ~7 q. p- a# o8 \
/ w, D7 t2 u# ^* H, Q
在英雄的營救行動成功之後,士兵穆(音)才對著礦泉水瓶喝了一口水。“我們從這裏成功救出了兩個小孩,現在也救出了他們的母親,”這位穿著綠色軍裝的士兵指著廢墟說。地震前,這個地方有一棟多層樓房和一排商鋪。但是現在這裏只剩下殘垣斷瓦,只有一只玩具小熊和擡運母親用的粉紅色兒童被子還能讓人想起北川縣陳家壩鄉以前的美好日子。/ S! c+ _- t7 Q/ I/ {
0 a# o; O4 K$ X" c. k) q" O5 [
穆來自大約100公裏外的省會城市成都。被汗水浸濕的黑色T恤衫和迷彩帽讓他看起來像是叢林鬥士。但是,現在他是被作為急救員派往北川縣的山村和谷地的。在發生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地震後,中國政府已經往四川省派遣了數萬名士兵來救災。
2 S/ v: V% c, M" H7 j 2 }! v- p: H4 d4 U# t8 W
穆對著一個攝像鏡頭說:“相對於地震造成的一切不幸,我是幸運的。”這是中國幾天來向世界播放的聲音和鏡頭。
* q" M/ \3 {6 C/ Y ( J6 ] l5 L( E+ \, W
中國媒體也對士兵們發出贊美。地方媒體的一篇報道說:“汶川,我們來了!”標題圖片是軍用直升機正往下面的山坡上空投食品和藥品。在受災最為嚴重的汶川縣,許多地方被夷為平地。
5 ~+ j, s' e7 B
6 @/ D5 J5 w1 z) Z8 T' w! ]) b. l 不論是雪災、火車出軌事故還是地震———中國應對災難時主要依靠它的軍隊。
& S8 o" @" @2 C/ Q9 i; D" J
( D+ f* q: v0 E3 z9 {/ G 大約1000名士兵在這裏迅速搭建起了一個帳篷村,他們把數百名無家可歸的人安置到裏面。“我們得到了水和餅幹,我們被照顧得很好,”吳家珍(音)說。現在,她和孫子以及一些村民住在帳篷裏。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野戰醫院,傷員在這裏至少可以得到急救。重傷者被轉移到附近城市綿陽。私家車、大巴車和載重汽車承擔了運送任務———醫療救護車不夠用。
! {" m8 y0 d+ E7 H7 R 0 f( X' ^/ h- e( l. X' ^
士兵穆和他所在部隊在挖掘倒塌的城鎮和村莊時用不上重型機械,士兵們用血肉之手挖掘廢墟。但是仍有一些地方救援人員很難進去———包括士兵們。
4 {# B* v) m8 } ) s5 R8 E7 v% ?) _ h, \
5月18日,空降兵某部部隊長王維山安慰什邡市麻柳坪失去親人的12歲女孩李佳。當日,在四川省什邡市鎣華鎮救災的空軍政委鄧昌友與空降兵某部部隊長王維山、政委趙以良率領125名官兵徒步急行軍32公裏,穿越塌方37處,歷盡艱險抵達處於海拔1200米山頂上的麻柳坪,對當地受困群眾實施救援。 新華社發(沈玲 攝)4 ]8 O# v: O/ s( T& r' U( ~: H+ @
6 C0 _) `( `# f( a9 M. w7 H
“有你在,我就不害怕” , w( }1 |6 t) e$ H9 `7 ?# j( b
% Q: D" N" X2 Z& c. f; a
韓國《朝鮮日報》5月1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軍隊棄槍扛鍬赴災區,展開救援大長征”,文章摘要如下。+ S2 W6 ]- j6 @7 b- N. F
, _0 C/ r$ k! l1 S E+ ^' g 中國政府已投入10萬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展開救援,持續同地震抗爭。4 @* y, l3 c) V1 Y8 v, v3 Z3 f# L' c
, h3 T9 S/ G6 ~
運送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的200多輛軍用卡車和大巴風塵仆仆地聚集在都江堰紫坪鋪鎮。這裏是從四川成都市通往震中汶川的要道,距離汶川縣邊界2公裏。軍人們背著鐵鍬和救急糧食,開始徒步走向汶川縣。這裏距離震中汶川縣中心約60公裏,距離最近的映秀鎮30公裏,而且都是山路。南京軍區的一名解放軍戰士說:“為了和災難搏鬥,我們開始展開第二次長征。”運送救災物資和傘降部隊的直升機不停地飛往汶川縣。( G) J, [& ]. A8 j8 x
# B- b p+ y/ v R- \7 [9 V
香港《南華早報》5月16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災難造就英雄”,文章摘要如下。- C' u' d$ b' R) B) r- ]( i. P( n
, l- f9 s; C2 g; y/ q% P5 Z! C3 }5 b
中國12日發生的地震震撼了全國,但也使全國上下團結起來幫助幸存者。
! W3 I1 }+ Y% _% n2 `/ |, z
$ a) n, @; \2 ~; h% w5 o) ]1 x1 r1 P1 ~ 這場悲劇使人們展示了最好的一面。居民們捐錢、獻血,甚至是捐鐵鍬。
; Y9 y1 a( y0 i" F. Z
1 Y( B1 v; b, o h: { 英雄也包括軍人和武裝警察。在國家電臺播出的一則新聞中,一名獲救兒童對一名士兵說:“解放軍叔叔,有你在這裏,我就不害怕了。”
6 h5 H# W. O$ i& A! z! Z# q
- W* ]/ x$ x# S# U" R& W “我們是軍人,不怕累”$ N0 m) x3 F, J9 q; Y) D
# o/ \& r( s8 e. a* ^6 s: i# ^
《香港商報》5月1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令人肅然起敬的軍人”,文章摘要如下。
( g# y9 g( g. a7 z+ ]. H # ^# _3 S# e6 h" [) @
在爭分奪秒的救災搶險的緊要關頭,為了爭取第一時間奔赴震中汶川縣救人,解放軍戰士不惜排除萬難,跋山涉水,冒著艱難險阻,身負沈重的救援物品徒步10多個小時。 b9 k2 [0 D" Q- U
# f1 r& ~& g0 p1 ^3 h* R; i q5 S3 ] 電視熒屏的一組鏡頭所見,本港電視臺記者訪問一個滿頭大汗的年輕戰士,問:“你們辛不辛苦?”這個戰士回答:“我們是軍人,不怕累。”一句平平淡淡不造作的回答,令人感到既親切又肅然起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