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500|回复: 1

灾后心理援助常见问题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9 21: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在突然遇到巨大地震等灾害事件时,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身心应激(PTSD,包括情绪、行为等)反应?这种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s3 ~) P( r! M; G1 n0 p# |) S. j$ b: I/ N. c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一下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正常的应激反应。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有一种担心,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PTSD、“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
3 u' \+ o/ x4 g" y1 d, O6 C) S: B( [9 u6 ]5 R7 z2 z, O
灾害事件结束之后,正常的应激反应包括:$ s8 h. W. L( U1 W2 b

8 t( c! E- h/ i1 y情绪上:恐惧担心(害怕地震再次来临,或者有其它不幸的事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迷茫无助(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悲伤(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内疚(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自己比别人幸运而感到罪恶)、愤怒(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等等。) ]" i) E4 O' V8 H9 \: y2 \1 }0 N

$ H8 S7 z1 \8 @2 k3 K行为上:脑海里重复地闪现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气味;反复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眠,噩梦,易惊醒;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等等。
- h) d% H+ n5 G0 U% X% B$ \
; F3 F6 u* i1 l, [* h. [需要再次强调,以上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I3 X. v8 L; ]: u8 r+ S8 d& s
3 l% Z" r/ A- Z
大部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减弱,一般在一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像哀伤、思念这样的情绪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伴随我们几个月甚至几年,但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多影响。我们要学会带着我们的哀伤继续生活。6 Z) \/ i- j+ u
: W+ }1 o! M. `
对于少数人,问题可能持续存在,如果出现第10题中列举的问题,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注意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看其是否罹患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或其他心理障碍。
# u  E! n/ W' d& ?  e) ^
- b+ Q0 ~, f1 M( X+ l+ E<!--[if !supportLists]-->2、<!--[endif]-->在遇到灾难事件时,镇定和冷静是能做到的吗?如果保持镇定和冷静,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H& v) A+ w7 |0 X$ e
/ D* F9 c) Z4 w# n
经历重大灾难之后,出现恐惧、担心、悲伤、愤怒等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大多数人并不能在第一时间保持绝对的“镇定和冷静”。因此,不应当刻板地要求别人和自己保持镇定和冷静。
6 u2 p8 \; \3 R% g2 i6 t7 J5 Q2 f1 W" A& J) H2 L
当然,若能在情绪反应出现之后,调整心态,恢复镇定和冷静,则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分析。( P  e3 t+ i; p; Z/ q

. O) |7 `2 K8 [- ~) y* f
9 s. C" ?/ _2 c
) ?; B' t6 y$ Y) d6 ?3、对于灾难中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救援人员,当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这些心理反应时,如何处理是不合适的? , t+ t% C# n! H

1 P" f* R) A8 m& `不合适的处理包括:
' H5 R- f6 C" G/ `& _8 k5 A* ~" ]  H+ `9 }1 C
(1)“我得想办法,让自己别再这样下去。”——过于担心。因为自己有了某些心理反应(比如失眠、噩梦、强烈的惊恐和悲伤)而误将其当作“病态”,从而刻意地去试图压抑,反而对自己没有好处;
/ Q+ X/ }$ P. s
* S3 S& j1 ]9 [' n* }7 ?(2)“我没事,我挺好的。”——隐藏感觉。更好的做法是试着把情绪讲出来,让周围的人一同分担;0 g3 D6 |& D. Y0 g8 N! p
% s% Z' y* O7 E) m
(3)“别哭了,我们不要难过了。”——阻止亲友的情感表达。事实上,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 l) w( m3 R" e" o" V2 D. M1 X1 r/ R+ ~" s2 m9 d  e
(4)“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忘掉?”——试图遗忘。其实伤痛的停留是正常的,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同去分担痛苦。
+ g! x* Q" W' e& `% E. ^9 n5 G5 ~3 Y

: O! v6 u7 L- a9 k! T4 Q) D! a$ E! \4、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学习的一些心理自助方法是什么?0 A8 \: K6 P' i- M, U( j& f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难发生后,尽速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重要的。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法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X5 H$ k1 D8 l! D+ O

9 q$ e* j5 u7 I: X* Z(1)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z7 }$ g2 y% A! ]4 Z

+ Y& O; X1 @7 }% l2 w8 @. ^(2)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
) ^4 l" Y# L+ H: H
3 `& s+ k7 L1 `3 |4 t(3)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 p3 Z' g; n7 ?$ q0 C6 J" V! k" D
. ?2 j) {: M) u% u& x(4)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和朋友一同分担悲痛6 T) Z  t' y. C/ I/ g
' R3 V. u) v' E( ?; q# M" }
(5)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C5 m, `! B; v

" o& c1 o% l' _! L8 j+ Y7 l(6)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9 M0 j( v2 Z; T$ B

: c% I7 B5 p' n% T9 G- v(7)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
. w7 c- T' k2 ^& x( o
; s/ E1 C+ _6 x% R1 `0 _4 y) U( U" o6 p( R. }' p
5、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在此情况下,作为陪伴者,我们可以学习哪些与灾难幸存者交谈的技巧?
$ d; \' g. e$ x" C) Z
5 v/ R$ Q4 U( D% |9 Y! G* _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6 B2 b' s  R8 ?: Z% J, m

  ~6 L4 w" U% K& E$ H要说:* S/ e/ U2 Y3 C$ K; }$ `

( ?: a1 L9 S: X?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0 }! D  L, _& x- a?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4 }, l4 _& q  `* x5 _5 M
? 这不是你的错。3 A3 H- }; r. L1 D. b( y7 K2 \2 H
?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b' T! U6 ]3 Y" S6 r9 J6 _
?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6 U2 O: f: S8 N+ w/ P& d5 K
?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4 {/ n- T+ m4 V9 B?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是发疯了。
- y' x  a2 `) @1 K/ q? 事情可能不会总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I. Z' Z) b$ X( K
?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4 p( U% j3 \2 b3 j; w$ h$ E

: T4 s- x9 O8 W. A' L$ H不要说:
4 L; d/ r+ C1 V" C3 k" k! A?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K2 B2 Q. V' w7 b
?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 R+ u! F" Y# r/ v! p: P?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 p8 O3 H: @: B5 d0 f, ]! Q9 u?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 f$ _  S+ v, ]7 O?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9 L8 N7 e7 |' S; {+ ?% I0 R?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 s* E1 c( }3 z( Y4 S! ~?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l3 g9 O# j7 e+ L# L
?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M) M8 R$ d, W
? 你会走出来的。
" P& z* t4 Z9 r# Z# L) y?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4 c# Z. p: Y) |+ J6 L( X
?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O5 x. o0 _3 q- O, k; ~& r
?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0 _* V. Y" b% |9 ^, ^, a, B
? 你应该要将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4 P& D3 [* [; }' M+ C
4 Q# e" Q* {) T, l8 A* ~+ b- d) j6、我没有救下我的亲人,如何减少负罪感?
; Y, l9 D% w6 d( p0 a' p2 n& z
' \" A* w; s! i* O8 D- x; Y在严重的灾难之后,人们比较容易出现内疚或负罪感。人们会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那个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亲人死亡对幸存者而言是一种严重的丧失,因此有上述提到的负罪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通常这些反应都会在一个月之内缓解,若一个月后,这种负罪感仍强烈存在,则需要寻找心理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2 ^, ]+ M& a( P( C! L
1 r8 I5 [& Q& V% z) V

( x/ o5 }: v9 ^7 L" S. e/ u
1 I9 A8 A1 H1 S2 [; ~7、亲人丧失后,该如何承受突如其来的丧亲之痛?6 K5 \0 j' s- P, [) G3 r
' {7 Q" T* f% N" G( t8 O1 s
丧失亲人之后,通常都会经历如下四个心理反应过程:& Z% B3 r) g8 E$ ?0 N
) d# P$ e6 I8 G
(1)休克期: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 _9 `1 p) f  z2 N( e" ?* x( X
(2)埋怨:有些人会自责,后悔自己没有救出亲人,有些人会愤怒,对灾难造成的亲人丧失感到非常生气;
2 j8 s" y( a+ M2 C) d- Z, M% B(3)抑郁期:有些人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见人,特别是丧失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不愿意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儿童;有些人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夜间噩梦,失眠等;' C4 c3 _: m2 k) c2 x  q. N8 F6 x
(4)恢复期:不再做噩梦, 开始适应新生活。, M0 y# D9 {3 l5 J

  j5 h* V% o& |. v( c" w% p1 s2 j, O
在居丧过程中,可有以下一些心理自助方法:8 C  F" A4 f) A2 R8 j' @0 ~' O/ a
(1)对于丧亲者而言,出现以上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若如上反应持续时间超过半年或者过于强烈,则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b. K3 q" ~+ q9 t% f9 }2 B; H8 J
(2)应当尝试表达哀伤、自责、愤怒等情绪。哭泣、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等方式都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0 U& _3 a8 E2 \+ |  ?5 [. t+ e) p; Z(3)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向他们表达自己的需要,让大家一同分担悲痛。
0 a2 t; o8 i; T8 w, p$ W
% C! I" G3 V. D5 C' y& v5 U$ O; g
7 W; J" t  a3 c8 u: D) ~6 s& ~9 x) o' g
8、灾难后,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 8 A8 d- x$ n) I# U' u

  z' p( j( i5 @1 O! x' L1 n( Y4 \7 u本次地震中不少儿童遭受了严重的创伤。除了需要应对外伤、饥饿、寒冷等他们不熟悉的情况外,儿童同样会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由于儿童比成人更为脆弱,因此此时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反应,及时地保护儿童。
: |3 j" J1 B% j" T8 f- h) f$ W/ Y8 P7 w- c& |6 e
首先,需要留意孩子的如下反应:(1)情绪反应:感到恐惧、害怕,有的会哭泣,有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有的逃生出来的孩子会因为同学老师的伤亡产生自责;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这可能是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2)行为反应:发脾气、攻击行为;过于害怕离开父母或亲人,怕独处;有些长大的孩子好像又变小了,出现遗尿、吮手指、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等幼稚行为;有些儿童会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与其他人发生矛盾等。
9 U: ^) k- [* z0 c7 ?9 \! D
$ z* |( X9 Z7 k2 U  i2 R$ x其次,需要更为关注以下可能在灾害中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的儿童:在地震中身体受伤的儿童;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女童;患躯体疾病、残疾的儿童,包括智力障碍儿童;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儿童。
$ ?* C0 M4 j4 K5 `6 M1 Q
/ T# ?2 {1 Q6 R; x1 [3 |" ?6 F0 [第三,在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安全、预防潜在的危险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优先保证儿童身体安全,对于受伤儿童立即给予医疗救护;(2)优先给儿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安全食品以及夜间保暖;(3)尽量把儿童安置在远离灾难现场和嘈杂混乱的场所,避免孩子走失或因环境拥挤不能入睡;(4)要指导孩子观看新闻报道,因为低年龄儿童可能会对电视画面中重现的镜头感到害怕和恐惧。鼓励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灾区灾民的关爱,不鼓励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 ^- I9 y: ^9 l: j7 }5 ^- J7 b; K, T; x( l2 p) V; y4 G( b. k
第四,在心理保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表达:鼓励并倾听儿童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尽量不唠叨孩子,告诉孩子担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玩游戏,不要强求儿童表现勇敢或镇静;(2)多做解释:不要批评儿童那些出现幼稚行为的孩子,这些暂时出现的“长大又变小了的行为”,是儿童对突发灾难对常见的心理反应。对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同时要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地震会过去,政府会安排大人来帮助我们,帮我们重建家园。(3)本次灾情重大,直接受影响的孩子多,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请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进行治疗,避免问题延续。(4)成年人应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调整情绪。成年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5)如果儿童因为受灾引起的心理问题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
5 @% P( f2 j9 {: j4 y2 m1 z" S, [' ]9 ]0 ~
附:保护受灾儿童简单口诀:
, G' G% W- C' \& ]: x* ^7 d先医疗,救生命;保温暖,供饮食;
! d2 _7 X! j/ s: Z8 Q睡好觉、防丢失;防疫病,手勤洗;
( K0 e7 ?3 v; ~. @) d* _: e" l5 I找玩具,讲故事;莫惊恐,多解释;3 m. p( [" K+ J
鼓信心,要重视;指导下,看电视。7 i5 N) ~( R  e8 L6 a# s; ?% W
心烦躁,情绪低;找医生,健心理。! [9 o+ w* w) q8 i1 m, b
" K; v; o9 [" N# b

% o0 |$ n8 e& I7 V# x(摘自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二:抗震救灾中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C: K+ ^# k. a" u+ b; b
4 P* V+ J2 l4 G% H

% c6 U$ A2 Z& Y2 v/ V! L7 G9、我一直无法安睡,处于惊恐中,我该怎么办?, T' M. G; P2 a
7 |- s; z+ ]3 j6 |
地震之后,出现恐惧、担心、失眠等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个别人由于逃生过程和救助别人的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造成精神的崩溃:有的人会凭空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与自己说话或者命令自己做事,比如把衣服脱掉,把东西给人等等;还有的人凭空怀疑周围的人是坏人,要抢劫或谋害自己,因此感到十分害怕恐惧;还有的人感觉周围变得不清晰,不真实,如在梦中,走到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察觉。还可能出现幻觉,“看到”去世的亲人、“听到”不在身边的亲人的呼唤。他们经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噩梦频频,灾难场景不断在脑海萦绕而挥之不去,听到灾难相关的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这些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灾难发生后48-72小时后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出现这些情况,首先应当尽可能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其次应当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另外,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5 F5 S- D# I/ O/ E但是少部分人在遭遇灾难后的心理反应则会延续数月、数年,而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灾后尽管时过境迁,他们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灾难片段在脑海中、梦中反复闪现,甚至不愿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不愿和人交往,表现的过于警觉等。若有上述情况发生,则需要寻求心理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
' w+ \6 E) e1 J% @. s/ s( ~* U
1 r; E: T: _5 v1 `5 h3 Q) B* f(部分摘自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二:抗震救灾中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K5 c3 N3 s! s; `

/ y4 y( l: j% S7 R
! l. k3 h- I! ?
0 X  @2 H$ d! X. c" h' l. E/ p5 r8 V& y7 L2 z
10、 如何判断自己和家人必须去找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
3 z5 x& }5 W8 K4 h2 I! v- C  [
5 P/ `( B1 G! G; h如前所述,人们在严重灾难之后,通常都会出现一系列的诸如恐惧、悲伤、愤怒等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但若体验到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或者同时具有如下表现,严重影响了工作与生活,则可能需要寻求心理卫生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
1 N. C! K3 _3 v" Y) {6 n$ }9 y. x+ I. O# G& r+ [" B) k7 C( H: b
(1)彻底麻木、没有情感反应、经常发呆,对现实有强烈的不真实感,对创伤事件部分或全部失去记忆;
6 b4 B' @/ s2 b7 b/ e0 q" f(2)脑海中或者梦中持续出现灾难现场的画面,并且感到非常痛苦;
. Z2 F4 q1 }. _3 \' Z# r& B6 G(3)回避跟灾难有关的话题、场所、活动,对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9 i& q7 m/ y
(4)经常出现难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警觉过高以及过分的惊吓反应。0 S. T6 i9 t% j" Z! w- y  y
, t, i  H/ Y! s9 ?# h
此外,若上述反应并不强烈,但持续时间长,也应当注意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除了上述情况之外,有些人可能还会表现出其他心理问题,包括酗酒、性格改变等等,这些情况均应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
发表于 2008-10-1 20: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其实对灾区的援助不仅仅是物资上的,应该多派心理医生区灾区,帮助那些需要心理治疗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2-23 12:27 , Processed in 0.06670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