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新鲜蔬菜中含量很高,如柑橘、枣、辣椒、番茄及有叶蔬菜等。维生素C是一种很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的多种活性氧。此外,维生素C还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且具有抗组胺和阻止致癌物亚硝胺生成的作用。长期以来,学者对维生素C与感冒间关系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相悖,让人无所适从。现特此做一小结,浅谈其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z2 v3 e2 [4 {: K7 C# g( c
- b# b9 e5 x0 G* g, W2 a
误区一 维生素C可防治感冒) r- o1 J; u" H
- f" i$ \* ]& F: M+ i9 g
上世纪7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莱纳斯鲍林曾经写了一本名为《维生素C和一般性感冒》的书籍,使得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的观念深入人心。纳斯鲍林认为,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有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维生素C能促进免疫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功能酶的活性,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及提高中性细胞的吞噬活力。于是更多人建议,在感冒多发季节或者出现了感冒症状后,患者要尽快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
+ \% Q2 @! i/ {! D4 U5 {, @1 D1 U- r. X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都是体外研究或者在人体缺乏维生素C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对绝大多数维生素C并不缺乏的健康人来说,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暂时还没有科学依据。# ?# A+ p) R8 o6 U. D2 f% P2 o
_; n7 ]) }+ ]
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维生素C在防治感冒方面的作用不大。那些每天服用2克维生素C的人,同每天只服用安慰剂的人相比,发生感冒的几率是一样的。非盈利组织科克伦国际协作组织的研究人员对30多项有1.1万人参与的研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对普通人来说,服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没有任何效果,为了防治感冒而服用大量维生素C完全没必要。' r# s2 l+ p' ^2 A: \
# Q5 k: [- \! Q 误区二 长期大剂量服用方有效 ^2 ?% r$ E7 a* p
7 d+ w! T: u2 ?5 y; k$ `' } 有文章指出成人每日摄入1克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的发生,也有利于感冒的早期治疗,而每日60毫克的维生素C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其实不然。4 Y% i! X7 q, P/ f! H
# e" r! P( q- m9 ]5 n: C1 c 膳食中每日如能提供10毫克维生素C,即可防止其缺乏症的发生。过量服用(每日1~4克),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有时甚至可引起泌尿系结石、深静脉血栓、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每日超过5克时,则可导致溶血,严重时可致命。长期大量服用会导致耐药,突然停药,反而可能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因此,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是不可取的。
( m! o+ S3 g$ L* x, U& F I; b& Q% c4 [. h! y$ K3 P
误区三 服维生素片和吃蔬果一样 Z' C" F5 R* B8 u4 J
& t: s& m+ B# b( k 临床上使用的维生素C是合成品。从化学结构上来说,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维生素片中的维生素是一样的,但效果却不完全相同。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因为有其他天然成分的配合和保护,其效用更强,而且更稳定可靠,也不会发生不良反应。维生素片则不一定,如果保存不当或过期,药片中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的降解产物。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