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慈航(增订本) 5 ]2 P$ ?7 D; a# T6 S
战德克著 1 z( I+ P3 o- h8 u3 p! P
* M, t- b3 }! b, i1 F
(一) 什么是佛教
+ h0 z6 |% i/ m9 e( V, n (二)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3 B; u/ @. n( \1 ^5 F& m r (三) 什么人可以学佛3 L) O, ?9 t3 {& G, @& p- u8 u& Y
(四) 学佛的方法
6 l3 @! M6 @ A+ O7 H8 c! E (五) 念佛以外的助行0 Y" c C8 p4 k5 |, s4 d4 @
(六) 怎样念佛
5 N; i/ M6 Q7 e5 g (七)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4 u+ N! J) ^. O$ D% t; j
(八)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m$ h' Q M* f ~
(九) 念佛的现前利益
5 s2 T3 O3 F. W y3 o/ n7 A1 v! H (十) 余话 . H. @& A1 ~, i/ N7 B% B
p" ^* p: Q- {1 E; Q* [
) R- W; F7 p4 t/ D5 X* H/ A 你要得到精神的大安慰吗?5 E" {; A0 v. ^9 q+ y9 M' ~6 W
你要得到人生的真快乐吗?
+ m; N$ b$ b& e5 x" B你要增进你的学识吗?
f, ~* r7 @8 N! ?0 F f1 B+ W你要增进家庭幸福吗?$ D. q% o" {$ q0 U: Q. O' W
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究竟吗?* V2 n" \1 L% G; V: D
那么,$ L3 B- u( S" w
请你研究佛经,# U, b9 q9 R0 F9 Y% {
敢保满足你的愿望! 6 | l/ P4 a3 I4 j5 r
7 j& `: G- I4 i" K4 Z
+ ]' \: E, j+ ^! s, v' | 什么是佛教
" x8 u3 Q Y0 J/ n, u" ?
7 O3 `/ A. P U7 K6 }5 U# S 问: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 {: H( b* p# p& H Q, K/ Y1 I! F5 n* A8 k8 A" e
答: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的。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在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求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 0 `: |& |+ Y6 W: m
+ |* w3 A# P: L, `% p: D9 F% K* ^
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 {2 t0 E) G; B
) _: w7 L- O" N& s* B) A
问:你说的涅槃,是什么意思呢?
& j' G1 ` u7 n* J) U- `! O L" c4 C; F5 u: \, n' ^* `- J
答: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槃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槃,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 t1 [9 C& K! R4 o3 E6 j9 m) F `4 q
1 ^# i: K/ [, G4 E) D& J e/ | 问:释迦牟尼佛从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3 P/ \, }8 Z& B
$ A' o6 F f4 h9 Z# o) |1 m6 s 答:佛降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后学在《释氏六贴》中专门看了一下,不是周灵王,这点下次校对的善知识注意一下,但是不必印刷即可。] 2 k' a6 ]0 @+ u1 _, A4 c5 H+ K* m
z% O! {. n. ]* N/ J
问:学佛的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吗?
0 z9 F9 z( G. r) }/ `6 Q+ A# R! `( o# _/ P+ |. c* j
答:不是的。学佛的人不一定都是和尚。无论做那种工作的人都可以学的。只要能诚心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古今因学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在家佛教徒,是很多的。他们就是在家中专心念佛所得到的成就。这就是事实上很好的说明。
+ q" M1 W j7 K2 L# j1 g: C4 `1 {- L# t) x7 i" b' Q
问:听说历代学佛的都是名人学士,象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柳宗元等有大学问的人,那么,象我们这些平常的人,不是够不上学习了吗? 3 O* E. k/ J" s, L p
- T' s' i8 O! ~ 答:这倒并不是这样。比方大海里的水,不管多么大的动物,不能把海里的水喝尽;不管多么小的虫儿,都能去喝一个饱。佛法的深广也和大海一样,虽然绝顶聪明的人不能把他学尽,然而一般的人也一样能学习的。
7 Q5 b! I1 u$ Z2 w Y) M/ u2 r& {0 D5 O! y, @& A: V
问:佛教里的事情也可以对不学佛的人说吗? ( f: g- U. B$ x: j7 }8 K
6 X; K8 h; D9 ?7 d9 }5 y2 @ 答:佛教徒所信的是正大光明的真理,哪有不能对人说的事情。因此,一切经论完全公开,什么人都可以研究,不比别的教门,偏要说有什么真言秘诀不传教外的人。
# ^( m) u2 d, D1 Z( N
5 _* E1 t- O. f! N6 S" X 问:学佛的人不贪图财宝和势力吗? ) C9 W5 W+ o4 o8 |( N6 C
. P1 N. M! \8 D6 O 答:真正学佛的人是不贪图的。你想,释迦牟尼佛抛弃了一国的太子不做,无数的金银财宝不要,他可是贪图钱财势力的吗。学佛就是学佛的思想,学佛的行为,自然也不该贪财图势了。 # [" Y1 l' }! v. p5 O4 ~
& q5 C8 f7 f3 d) ?* ?: e
不过,要知道:干一点有益于大众的事业,用自己的精神或劳力,换几个钱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不算是贪财。凡是在军政机关干事的人,只要能真诚地为大众谋福利,保卫弱者的利益,这不算贪势力。 9 h7 X) I: Z( i, r3 s
/ s9 E |1 ] A, E- v( @ r 问:和尚是专门学佛的人,怎么有些和尚很胡闹呢? ; y/ `0 Z: N# b( u# P- q
. a6 z4 A# ~& d( E( M
答:什么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论,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品质善良的,有品质下劣的,有动机纯正的,有动机不纯的,有懂法的,有不懂法的,怎么能责其个个都好呢?你所说的,只是不好的一部分人罢了。
& I4 n o Q% ?0 J
! A9 w5 e* L9 t0 p3 L 古时候的玄奘、鉴真、一行,近代的印光、弘一等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扬,对人讲说佛法,劝人为善,福国利民,化度众生,是大有益于世间的。现在虽不及古时,可是到处仍有讲经说法,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化度人家的高僧。因你没有学习佛法,所以没有看到。你只看见不懂佛法,不守清规的庸僧,便怀疑佛法不好,那就大错了。 / K3 n/ a; I: P
6 Q7 P9 y* K$ o 问:和尚也有懂佛法和不懂佛法的两种不同,我也知道了,相信了。但是有些研究过佛学的人,他们的人品怎么也不见得好呢? 6 o0 `9 K7 L% B8 j
7 S# @7 c, {' ?" w T6 w- j" P
答:这也是不可一概而论。佛教徒良莠不齐,不能归罪与佛教。要知道,一大片谷地里面有几茎稗子,这是难免的。况且这少数略懂佛法,品行不正的人,若是全不懂佛法,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更坏哩。
) w3 c4 P5 ?' @2 H0 g5 Z, u' `5 i1 P# t! F. O- x
再说,学佛不是一发心修习就可以把行为修正过来的。一部分学佛的人确是真心学佛,可是他们过去世所带来的恶习气,一时不容易除去,所以他们的行为,有时反不如恶习浅而未学佛的来得正直。可是我们只见他们行为失当,而不知道他们暗地里在对佛深深忏悔,毅然决然地想逐渐洗清自己的污渍哩。对于这种人,我们正应当以宽大的胸怀去原谅他们,同情他们,鼓励他们,对于他们的前途,寄予极大希望才是。
# j* Q) \; d* q( m; P% z1 G( m
5 ?; I+ s T* {" @: a3 G 还有一点,学佛要真信实践,不是披上袈裟挂串数珠,念句佛号,就算尽学佛的能事了。真实学佛的,一定要心心念佛,坚持五戒,奉行十善,修习六度。
( P0 |& G) s/ A5 ]" ?7 E: y4 x! g1 Y4 E3 x
那一部分借学佛为名,行偷盗之实的人,我们怎么可以承认他们是佛门弟子呢?譬如我们不能误认穿着漂亮西装,披上雪白工作衣,挂了个听诊器的就是医生。一定要考察他的医理是不是高深,为病人诊断是不是悉心研究,用药是不是准确;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部分的滑头医生,而怀疑医药是无用的。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行为和佛所指示我们的法门,不是学习某一部分不守清规以身谤法的和尚和居士,我们需以佛说的经典为学习的准绳,而依教奉行啊。 , u4 E9 F7 Z- L' K
' n) \. I% G! R0 f+ U2 {
问:从你以上所说的看来,佛教确实是有道理的,不是迷信的。但内容怎么样,也要请你说一说,我才肯相信呢? ) }+ w- H- d9 S7 {% N
- G' p* Z- @' S& r. Z' T 答:好吧,我们就谈一谈佛教的内容吧。 ) {# @2 M7 F* l8 X) E
0 s' u# @) N( W# M
4 }7 U6 ^' L+ j" S3 y3 Y; [. I, U) T. v2 n; y" Y3 l% g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5 y B8 E# _+ a& M6 [
7 D B" c6 {! _/ g! }
+ Q1 j/ d! J% l5 T; D6 Y 问:我知道,佛教在以前虽然很兴盛,但现在是科学时代,将来恐怕难免被淘汰吧?
; t2 E7 K9 }/ J; M2 A
- `+ w" c4 w8 X! E2 F 答:这倒用不着担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它有它的高深的哲理,无论经过多少年代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有空余时间的话,可以把佛教里的书多读一些。
9 a' ?, ]+ b# E/ D, v0 \( H" `0 Z8 X
问:佛教的书籍太多太深,我都看不懂,你能不能把容易明白的道理说给我听听呢?
( i' _. W8 d6 S( M2 C3 G6 {# t
p" U7 K0 I- k 答:可以的。现在的人不是经常谈论平等、博爱、自由吗?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他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专指人类,而是连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包括在内的,就是狗猫牛马等都一样可以成佛,因为它们也都有佛性。等到成佛以后,也就和释迦牟尼佛处于同等地位。这才是真平等啊。
+ R# \3 ], O/ j
; F9 f; _" c- m) e4 o, f& \ 既然狗猫牛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应该和爱护人类一样。这才叫真博爱哩。
2 i6 r& b5 a& W4 u4 u4 z, Q" P
) M7 X6 w% @8 s6 J 佛教是专门研究解除苦恼的办法的,等到烦恼断尽了,心里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这才算真自由哩。
+ s- P0 l k1 R, e; v' b7 L; L( E' Z7 Q
! M: |& s: L- y" y* x 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现在的学说违反,并且更彻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着佛说的法去做,你想,世间还会有刀兵盗贼的劫难吗?况且,这不过是顶浅近的道理,随便拿来给你说说罢了,至于高深的理论,任你说多少年都说不完的,真是无穷无尽的呢。 ! q6 D8 s1 _( J* |, W
" q4 ]/ k- @$ F9 X 问:这么说来,想要逃避灾祸和各种苦难,最好是学佛了。是不是? 6 C! }1 d2 N! s ]* U8 D
" t% I! @0 N1 I0 o
答:是的。不过学佛的好处,却不是仅仅可以避免灾难,学佛的人所希望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也能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3 Q* ]) o0 m1 `+ l$ A% S S Q P( b$ b+ D: g
问:真的吗?请问成了佛,有什么好处呢? 4 E* ]* u$ r% A" H9 X- P1 f
) a+ V3 v/ D$ n/ _- Z. x 答:你要知道作为一尊佛的好处,应先明白众生的不好处。且就我们人类来说吧。我们一生下来,就和苦恼生死订了合同,亲人偏不到头,仇怨的偏缠搅不休,还有天然的灾害,意外的祸患,任你有钱有势,灾祸还是跟在后面。即使那些可以摆脱得了,却没有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这都是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自然规律(关于惑、业、苦,后面再详说)。佛是已经觉行圆满,了脱生死,进入涅槃,可以不受以上所说的种种苦难。这便是成佛的最大好处。佛看到我们受苦,象在火坑里一般,特地教我们许多成佛的方法,使我们脱离这个火坑,改造这个火坑。 , {/ f' B! J. }6 O
* D8 X) h/ y% G6 S& f) U! } 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工夫,我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弄点毒药把自己药死。这样,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了吗?
( `' J7 A. U" Y3 _7 _
# ?+ A* f& s& V8 u& u1 @7 } 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我们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它变成乐园的,这是佛教的积极精神。如果用寻死的办法,死后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也未尝不可。应该知道,死后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后还需要转生的。照佛经来说,自杀是有大罪的,再转生时,所得的报应将为更苦,那不是跳到火坑更深的地方去了吗?所以自杀的人往往长劫沉沦鬼道,非常痛苦!
r9 d2 S5 L [1 x
& q4 c' B. Q# L, z0 v 问:人死了后,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7 K# R$ x7 E. t5 m& r& w
( f% @/ S( l9 g7 [( O
答:怎么不真。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哄人的吗? : o- `# n }, L3 ~
, n) N' U. a8 k( k( [/ f6 x( @ 问:自然不全是哄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_ f4 ~; l6 V1 n) {0 i2 `/ q3 c( b
. |) E# e9 e% p! ]4 `$ o% ^ 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来说给你听。一般人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做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那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善恶,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做人,或者做阿修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叫做六道。等到这一道受报完了,再转入另一道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
8 e. j3 c% c% T% ~6 L! I9 a" P, M5 k4 S7 a. P% w
问:关于因果轮回的道理,我还不大明白,可以请你详细的再说一说吗? - h* r" O' d& X4 ^( |: b, i
8 F' I# i' r& g! N+ M3 ] 答:因果轮回的道理很明显,只因我们被妄心所迷,我执所缚,本有的智慧被尘俗中名利等念头蒙蔽了,所以,虽日常一举一动无不落在因果轮回之中,但自己一些也不觉得。
9 t% h/ c/ `" `- Q/ O1 a! J6 n8 |8 o, g4 O, Y: J C
“因”就是事实的起因,无因决不能成事。“果”就是事情的结果,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做了总免不了要结果的。果之随因,如影之随行。如人想除掉本身的影子,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了事情的起因,而要避免结果,于事于理也是不可能的。 ; m. V8 m% v* k/ B
) c4 O2 j+ X' I" ?7 W$ s4 Y8 O
因果概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首先说说现在的因果。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说:一、如人叩钟即刻就可以发音;二、如人播谷,春种秋收;三、如人有不良嗜好或者畏难苟安,日后就要冻饿而死。这三个层次,虽然得果的早晚不同,但是完全属于现因现果。 2 ?# r4 ]8 p( m, F% l/ A; h
2 L$ Q K u# J8 S" J4 H. U 其次是过去世的因果。譬如生在富人和贫人家里的孩子,其享受是不同的。那些初生的小孩,在今生本没有造什么因,似乎不应有这样差别的遭遇。不知这全是前世个人已经造下不同的因,所以今生才得到不同的果报哩。 3 k1 ?" e" f7 L0 X* r$ l
# H; E/ H) `$ s& r6 b; h5 J
再说未来世的因果。譬如甲乙两人多年前都造了善恶不同的因,但总是看不到他们得各别应得的果报。要知今生纵然得不到,来生一定逃不了的。《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这说明因果的关系是错不了的,消灭不了的。
) J- X- [9 A% m$ j
n1 D( |' G. h4 ] 至于轮回问题,佛曾告诉我们“四有轮转”的道理,就是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
( E5 E9 }' W- A8 V6 S; c$ `% i4 M* q3 Y: m% u* X p# Y& i+ {$ G
一、我们现在所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合成的身体,就是前世烦恼以及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业所感的结果。当前世临终最后刹那时叫做“死有”。 . Q3 i/ L, L' B* Y- i$ w( |
* r) v" Z0 z- `2 g. e
二、从死有之后,到今世托母胎之前,这中间所有的有情身体,叫做“中有”。这中有身,如五六岁小儿相似,眼目耳鼻和其他诸根都具备的,是极微细的净色组织成的。我们肉眼不能看到,只有天眼才能见到它的形量。关于住在中有位中的时间问题,据法救论师说:“时间长短没有一定。倘若碰不到可生的机缘,中有可以长存,直到因缘和合,中有就去投生到人或畜,或其它各道中去。”(一般说来,中有存在时间至多七七四十九日。) 8 [% L7 U ?* r5 k
2 h% ~4 G* T3 O9 b 三、中有托生的原因,是因为颠倒心。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依着这二种颠倒心,中有才结生于母胎,其结生的最初一念,叫做“生有”。 ; B& f' t6 ], e
# w4 Z+ T" h7 y! Z
四、从结生以后,住胎出胎,直到一期寿命完尽,叫做“本有”,从这本有再起烦恼业因,招得未来的结果。这样,又从“本有”转到“死有”,“死有”转到“中有”,“中有”转到“生有”,依次相续,轮转不息,比如辘轳,循环轮转,没有停止的时候。
; j' }# ~& [: U% Q4 p" v
0 l5 ?- G) Z! K7 L 心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由于心里一时迷惑,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于是随意去造恶业,必然产生恶(苦)果。得了恶果,心里更烦恼,更糊涂,从而又去造业,又受苦果。这样,惑业苦将轮转不断。这就是生死死生永不停息的缘故,我们要断轮回,出三界,必须在起心动念处着手,如能发菩提心,专精一念,求生极乐世界,那么所造的是佛因,将来一定结成佛果。因为所转的念头不落人天福报或贪狠害人的轮转中去,将来一定可以超出轮回的。这道理不是很明显吗?
4 ~) Z4 t& e9 T1 t# F: A2 [/ z, X& W5 ?; l, y+ t" n3 ?, n( E
问:这六道里面,哪几道是好的? 1 m2 _" j1 J6 U1 S
, [. _/ i; r6 I/ Z1 S 答:比较起来说,天道最享福,寿命也最长。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的。再往下说,一道不如一道,恶鬼和地狱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设想了。
& x' ]* k( [' ~ G6 U u" X( Y. v* S) c2 C( C
问:那么,我们最好想法子生到天上去享快乐。不知可有方法吗? 5 Q. V. t/ f' D X
* j8 m' y( n" H$ q g) |$ Y; T( w 答:方法虽有,不过我们却不应该希望生在天上。因为上面说过,无论在哪一道里,等到报应完了,就要转到其他的道里去。那么,生到天上,就算做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尽了,也非死不可,死后仍旧可能到畜生或其他道里去受罪,佛经里是有许多事实说明的。可见,只要落到六道里去,就没有一处是安身之地的。要想享受永久的安乐,非想法子跳出轮回不可。
6 b6 y5 { @# |
- B# u; M. h# V8 f 问:怎样才可以跳出轮回呢? / V z9 P1 _ j, _5 w
9 x" X9 h9 \& `- x2 ^0 N" f 答:我不是已经说过,只有学佛了吗。 6 f' |7 [# C/ F2 y; l4 y; E F
5 W% Z& {- N4 e9 H, F
问:我们凭着良心多行善事,不能跳出轮回吗?
; a8 ^* ` U% C: ^# H/ f
; U; |1 m0 Y$ [/ J. v8 K) j. u% O 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将来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报应,上面我也已经说过。可是这些享受是不长久的。要长久,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凭行善是不够的。 , D5 V1 L9 P" O8 j0 @8 i- s
4 y3 s, {7 G& v" r) m. N! @4 ~ 问:常听人说,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阎王掌管着的。既然说,学佛可以脱离轮回,难道佛也管得着这些事吗?
, P/ {# D$ P; e) @4 z- t" u- G1 R$ Z( R! L
答:不是这么说的。你的生死,不但玉皇大帝和阎王管不着,就是佛也管不着,只有你自己能掌管着的。 7 u; b' `% k' I7 f
& x5 p0 ?7 I% k) z 问:我不愿意死,怎么早晚要死呢?我愿意上天堂,怎么往往入地狱呢?你说生死全是自己掌管的话,我真不明白了。
) Y5 Q' b0 t: a% k/ j& T+ S) U. s6 P8 P: S
答:这也没有什么不容易明白的。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难了解了。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报应就是果。比方说,你今生的行为合乎人的道理,那么你来生就还是个人;你今生的行为和天道相似,那么来生就能升天;其他各道都是这样。这就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都是自然而然毫无奇怪的事。你种的是豆,神不能叫它变一株瓜。同样的道理,你种的是人的因,神自然不能强把你变成畜生,这是很显然的。再说的简明一点,就是做善的得福,作恶的得祸。作善作恶当然由你自己做主,那么,生死祸福还不是由你自己掌管着吗? ( ?5 `, z/ G1 a6 P/ ?9 Z3 U: q
8 e9 D' U: w! l# F 问:有些好人往往遭遇不幸的事,作恶的人倒反运气很好。你说的因果报应怎么讲通呢? ! ]/ ^# d# F8 S2 e* e' f
% Q, @. { n7 e0 Q6 I7 T
答:比方种树,种子刚下到土里立时就能结果吗?比方借钱给人家,哪有才交到他的手立刻就来还呢?佛教讲的因果报应是包括前生、今生、来世三世来说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当生就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几生几十生或几十万生以后才结果。这就和种树的结果有早有晚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会讲不通呢? / k* H' w. \' g0 g- w
/ u4 z9 K, t* p0 L7 s- j 问:阎王、判官、城隍、土地究竟有没有呢?
2 |5 p, j, a' C* v$ }. H2 d* b, |
答:有是有的,不过他们和世间法官一样,只能照着法律办事。你不犯法,他们怎么也管不着你的。 : N! {/ P E5 i
) @5 t' F: n4 q) Y
问:要不要供养他们呢? - m8 F* r$ G9 q8 A
P$ J3 j( k" R" L$ t. Y 答: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轮回之中,但他们造了善业,有福德,我们应向他们表示敬意,但不必象佛菩萨那样供养他们。
+ m8 e- p- y( R& Z7 q
" ?, L( a& M1 ] 问:玉皇大天尊呢?
% s3 \* P5 f7 \; U0 |9 O+ G
$ i( N1 \4 T) \8 i 答:玉皇也在轮回之中,但他是护法天神,我们也应当对他表示敬意。 8 o. X1 k6 N6 |
, H: k7 C( I; p2 a8 F) |* O
问:神仙呢?
/ Q% Q/ w/ L8 X( ?
4 L O6 _' S, s. n: U 答:神仙有天仙、地仙等等不同。或属天道,或属人道,都是六道众生。我们不应该崇拜他们,学习他们,因为我们是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 c% X2 m0 F) Z& J, b4 c; ?4 C' d4 n
2 r7 J0 M) l8 A% f( l 问:大仙堂一类的东西,不是就该取消它了?
* o0 Y$ d4 N6 A7 S4 K& ?6 c+ U( t& D5 i: ^
答:那还用说么?狐狸之流都在畜生道中,用不着恭敬它们。
- I5 L9 \: r" k# [* @+ J: M
) n& D' ]# F+ y" b" J 问:不恭敬它,它作怪起来怎么办呢? . f5 N7 }+ ^7 z
8 _- |! a) A: }1 V; s# A 答:学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来恭敬的,妖魔鬼祟又怎敢来作怪呢?但我们既然学佛,当普度众生,虽不要恭敬它,也不要妨碍它才是呢。 / n6 d* T# B6 U7 b* q9 a7 V V
" D; F$ B9 h9 c- s/ v+ Z' E/ {% q
问:佛既然也管不着我们的祸福,自然我们也不用恭敬他了。对吗? 1 w0 X! i, {4 ^; B. h }" D& n
0 I2 _2 ^; Y8 R; K3 \2 z 答:那就不对了。我们既然想脱离轮回,就要照着佛的教导去学,那么,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你不去恭敬老师,那还算是个学生吗? : F# w8 M. t. s5 j- z
4 a5 C; w4 J2 P# S! M, k8 y 问:还有菩萨呢,我们应该恭敬他们吗?
W' h) R& u) D8 T, L/ W* E# u- G7 I7 w7 Q7 D ^0 _
答:菩萨是梵音,照原来的意思翻译,就是“觉悟众生”。因为众生不觉,菩萨就将他们觉悟到的道理来教化众生,觉悟众生。菩萨的慈悲心很切,他们专门帮助佛来度脱众生。拿学校来比方,佛是校长,菩萨是教员。那么学生恭敬教员是当然的事了。
: O: J% o% ?' P% d' T! w" E! u! p% C" b" \
问: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学佛的人除了供养佛菩萨以外,再供养天仙鬼神似乎更好些,因为有些庙里各类神祇和娘娘很有灵感,求事求财,求病早愈,求消灾免祸,也很有感应。我们难道不要去恭敬他们吗?
) D! I% m9 b$ Z1 b. W2 [9 Z8 }* B: [1 T# S# d& W- I. J
答:有的鬼神确实也有一些灵感,可以满足你的所求,但他们总不如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大,神通广。你为什么不去求观世音菩萨,已获得更迅速更圆满的效果呢?而且信仰了观世音菩萨,时刻想念他,还能开发智慧,消除人生各种烦恼和痛苦呢。还有,因为你要成佛,须一心一意的学佛才行。假使你一面与佛菩萨接近,一面又和鬼神来往,心里自然不专了。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会把佛忘记了,一直跑到鬼道里去,也说不定。
3 }+ d) ~9 ^( D2 b" K6 R
3 D6 o5 [2 ~; F+ \ 问:现在我明白了,要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恼必须学佛。学佛的人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供养。是不是这样? 2 G) H3 I( B7 x6 E% @2 `. M
: Z O5 ], [2 l1 _/ \ 答:这就对了。 ! _* t0 E4 v9 u) O4 n( g& s. z
! o n3 I- ]1 S/ @) ]6 v6 V
/ a/ j) h7 G! X# g
8 t( p- r3 j, h( z 什么人可以学佛 ; Z* ^6 ]' X- S% [8 c
$ a+ j4 _) u9 U( }
( Q2 N6 Y1 {: u1 b 问:不识字的人也能学佛吗? 8 \% d; ^/ ?$ N$ l
3 n* p: Z8 K F, i/ V 答:也可以的。只要有人把这本小册子念给他们听,是他们知道些学佛的常识,照着上面的话做去,是没有不成功的。因为这上面都是些俗言俗语,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懂的。从前唐朝有一位惠能大师,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家里很穷,从小没念过书,就是一位不识字的樵夫哩。还有其他出家和在家的,不识字的佛教徒,获得成功的还不知有多少哩。 6 i; j! B* T9 f. n! A
+ T j8 r0 D! B |( j+ `: X; ` 问:不识字的人能学佛,一定非很聪明不行的吧?
. t% O) v3 m( c; @5 J2 `5 ]& b* ~ o# {7 N1 j; i/ Q
答:那也不能这样说。从前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大弟子,名叫周利槃陀伽。这个弟子资质最笨,佛教他念“苕帚”二字,他念着“苕”字就忘了“帚”字,记着“帚”字,又忘了“苕”字。这总算愚笨到极点了吧?然而他也证了阿罗汉果。
3 J/ |. L9 W5 g/ c2 D% o5 Y; T1 ~. T# Y: n
问:女人也能学佛吗?
5 o8 c2 c& V! Y b$ G. S% B' p5 P
2 x( l9 R5 o% C6 ? G8 y0 } 答:当然能学的。虽然妇女们有家务的牵累,又要养儿育女,可是念佛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念的,操作家务时可以念,哺乳抚养时可以念;而且女人的心静定而慈悲的多,她们学佛的成就也许比男人更快哩。 . [6 _0 ?9 f7 p# `# W
0 M* g5 B& ~$ P2 B# K
问:有人从前做过很多的罪恶,现在想学佛还中用吗?
5 K6 j X! Q M9 o I5 }( f1 I# G8 E; K; l5 B
答:怎么会不中用呢?你不曾听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吗?只要自己忏悔以前的错误,立誓以后永远不重犯过错,一心学佛。那么,以前的罪业虽多,也是可以消除的。 4 S, r o; w0 \# D" P* {; ]5 {
3 W( e8 t+ L" M$ r# p6 |- u0 k 问:老年人学佛还来得及吗?
. {$ U- X6 Z: p: x m( }7 R" ?9 y3 l5 r( _' L+ m" r3 [% _
答:来是来得及的,不过应该自己知道光阴无多,要加倍努力就是了。
4 B- I5 p2 j) U4 k w' F9 F% Z& l i$ Q0 p# f
问:那么少年暂且不必学了?
9 w2 H) q" G- }6 S; D
& e. `* }7 k" @5 }, [9 p 答:那又不然。有句古话说得好“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半少年人。”你知道你能活多大年纪吗?就算能活到很高的年龄,也该趁早学佛。因为功夫越长久,成功就越有把握。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 ! t) P0 U. [. P
) {+ r1 Z0 t+ m 问:道理固然是对的,不过人在年青的时候都有要作的事业,应该争分夺秒地干活,哪里还有闲功夫学佛呢? $ K/ J1 A5 i3 b0 X. Z
! b& v2 T# x0 J
答:那是你把学佛看作无关紧要的缘故。假使你把学佛看作和吃饭一般重要,你就不至于说没有功夫了。况且学佛碍不着作事,并不用另外费功夫的。
; y% \- i1 c n1 M2 k" S( b
, f- h, ]* |0 ~ 问:有钱的人固然应该学佛。穷人衣食不足的还能学吗? 9 r3 ] D5 g! g8 M3 f9 Z# m" Y
6 j: r& L. F' O
答:学佛全在心地上用功夫,不一定要朝山进香,布施财物,只要存心善良,就是在路上拾去一块西瓜皮,免得人滑跌,在车上为妇孺老弱让个座位,上船下车扶人一把,听到福利事业、慈善团体在募化代作个宣传。这些都是学佛的慈悲精神,并不需要花费钱财的。
6 q+ r! i4 s* u0 S! l: @) v! i. d* K1 d9 c! n! n/ `/ h9 N* ?
问:已经入了其他教门的人,把从前的教撇开,再来学佛,还可以吗?
3 e1 i5 E" A; h! R# W- r4 B+ x/ K9 H% b2 w! Q# o7 L, e! t
答:那太好啦,弃暗投明正是有大见识的人所作所为。要知道,我们活在世界上,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光阴,何苦有正路不走,反去到处瞎撞呢?
3 E* B w4 a! x$ ?7 i$ O
& O# ^2 A+ I* {1 D4 V4 a3 @1 X0 @9 n 问:这样说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学佛的了。
& r; }1 T+ G% N" A
: \, y( j& }, j* x4 y5 q4 C 答:对啦!如果佛法是有些人能学,有些人不能学,那就算不得平等了。
4 o3 }$ Q9 a# D" p8 B$ u3 R6 m5 ^( T3 B- Y, ^0 m
6 w' I' l; E* F# C. a, \
2 e6 h- L7 F5 Z8 O6 E( E5 m 学佛的方法
" h D/ i7 i0 H1 F. S' E: r+ W/ c5 p9 t& u& q- Y* J
4 z: h! J0 e* e' W) I# ?4 q 问:佛法既是人人该学,并旦人人能学,我决意学一学了。请你告诉我学佛的方法吧! ) M7 `6 e8 w6 H# B9 d
+ T- I$ Z: \$ r" F( X 答:学佛的法门很多,佛教常分为五宗:禅、教、律、密、净。各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须要看每个人的根性和爱好,选择一门去学了。 / x4 D0 Q& P( |1 E5 R* X$ m. U
4 v" b: }! a6 q2 M 问:佛为什么要说这许多法门呢?
* q' A9 V0 n( d1 n( [* \9 a9 @5 Y& B' q/ k
答:这叫做对病下药。比方众生是些病人,佛是个大医生,众生害的病不一样,所以佛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有的用凉药,有的用热药,其目的都在把病治好。
5 x6 w! P! A. @/ M& m" d! y& p" w/ f; m' l' n8 ^7 L# h1 B
再说一个比方,比如从南京去上海,有的人爱坐火车,佛就教他坐火车的方法;有人爱坐轮船,佛就教他坐轮船的方法;有人爱坐飞机,佛就教他乘飞机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的都是到上海。佛教也是这样,佛说的法门虽多,其目的都是教人成佛的。
9 t+ U2 _2 r# _5 z9 S/ E
9 f2 G0 \- d# \: F 问:学习这许多法门都是一样费气力吗?
; R$ O; J' m9 B4 X! o
$ p1 t: e7 V3 I& j 答:不是的。有的很难,有的很容易。
3 [# y5 |2 g& N5 m7 x1 j7 C n9 {5 A4 z$ d. k4 K8 S/ Z
问:我没有什么才能,你就教我一个顶容易的方法可以吗?
& E3 u0 p- G x4 J# G5 [/ ?6 K0 r- o" S' u9 Z
答:你要学顶容易的,那就最好学净土宗的法门了。
$ y X. `3 V) h ?4 n% \4 _- s" E# k! R+ T' s
问:什么叫净土宗,它的修法是怎样的?
# H8 }% z% f" _! J% }+ |2 z/ T
" [0 i* I# C' _+ `, n. r* K 答:上面不是说过,佛教分为五宗吗?这个净土宗就是五宗里的一宗。它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f' x9 k1 Y$ u, e" p. d! T- j9 J/ u: L- _2 @0 B
问:怎么样算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呢? 3 M" Q" N9 G/ |) R, U" `
4 W3 r: H8 e0 [: d 答: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有一个世界叫做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西方净土。学佛的人应该祈求死后生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说求生西方净土。 + E4 T( ^3 A# w
9 C. }) k4 V: {4 I7 q" z& k( G3 U 问:生在那里有什么好处呢? - C- P( i. C- e6 p/ S
. r4 x' f- x8 y 答:极乐世界的好处多的很。根据《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生在那里的人都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并不是骨肉凡胎。他们想吃什么食物就有什么食物,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是玉宇琼楼,都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能到,不用坐车坐船。那里没有灾荒,没有疾病,没有老少,没有冷热,并且一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不会死亡,终日能听到阿弥陀佛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苦恼,极乐世界里连影子也找不到。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大概的情形。至于详细的好处,尽管说多少时节也说不完的,除非你生到那里的时候,就一切都明白了。
3 T) d( x% I: r; x% D; w/ e, ]+ F
5 j0 r3 l" B0 H1 w0 Z9 v& G' L 问:那就算成了佛吗? : t" V- P4 j% _; c$ E
, i- j- Q0 r8 g# n$ l 答:那还不算成佛,但总是决定可以成佛的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已超脱了六道轮回,永远可以不死了。既然生到那里,就无忧无虑,不饥不寒,自然可以安安稳稳修行,并且常和阿弥陀佛在一起,可以听佛说法。这样时间长还愁不成佛吗? $ g0 {. q A5 d3 { w4 U$ ?( w2 _
5 }8 S s/ I8 |. \
问: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吗?
4 V! [5 @/ b h$ I$ ]9 i, e7 w! Y4 B4 U/ j* n0 e
答:不是的。他是另一尊佛。因为他的愿力很大,又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最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教我们念阿弥陀佛。 1 S! V0 ` D: v K7 P6 Z! n
! Q k) w7 z1 E4 r) K' |7 J! `: b 问:“阿弥陀佛”前面,为什么要加“南无”两个字呢?
& E9 O5 E$ ?) e; [" s, S3 }' v8 q: u8 t1 q3 s6 K/ Y
答:这是印度话,应该念做“那摩”的音,就是归投、依托、敬礼等等意思。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我们投托阿弥陀佛为老师,处处学习阿弥陀佛的样子,求他救度我们。
" a$ J+ V0 y/ p! k
3 m" t9 Q1 i' V! i 问:极乐世界诚然很好,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去呢?
! e; W5 U; z2 x' z, }: n
/ Y* v o3 n, t6 R+ |9 W o) i 答: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可以去了。 4 [4 P& P1 [. o1 G) z+ P
% t: \- I1 j2 f* | 问:就那么容易吗?恐怕还靠不住吧?
1 g& p" I7 P! E# K
( @$ v! p' t& @. l9 \# W" D 答: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不会有错的。 " l! O/ ]1 F2 r9 F: m# C
4 ?. T; T7 u% Y% a8 k- Y0 e0 t$ B# E
问:佛在什么经上说的呢? ( x% K+ w8 c' @8 G) n ^* V
. e( Y% @9 s% [* E$ a, e 答:专门说这个方法的有三部经。一部是《佛说阿弥陀佛经》,一部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其余许多大乘经典里,也都附带地说过的。
8 m* |: X* x8 j: v/ y7 t# v
& s; ~( q2 R" L9 h& S, F* E 问:别的宗里说的是些什么方法,也说给我们听听行不行?
& D+ z i0 t$ \$ V* z4 V. ^3 M! L6 h$ M D; _, V2 k" F
答:我想你们暂时可以不必去研究它们,因为有句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又况且别的法门,都不是我们一般根基的人所能学得到的。有些方法很难,很费功夫,我们的寿命又短促,恐怕等不到修成功,生命已经完了。岂不是枉费一番功夫?还有些方法,非有高明的老师指教不可,否则,往往弄出毛病来,这是很危险的;只有这个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最稳当,最容易,谁学了谁就成功,可是这也尽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为什么要放弃容易的,反而去寻找难的呢?
n" r, o! W ^, M: g$ L, x( ^; R, `- l5 R" s% K
问:这个法门既然是专给我们一般根基的人学的,想来那些有学问很聪明的人,自然不要学这个了?
3 M" \3 Z p8 T, W. g4 O C
) t2 A$ W/ j- d. m$ v, d! } 答:那倒不然,这个法门看似容易,其实佛教各宗的一切法门已经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的人,学这个法门的不计其数。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的晋朝慧远大师,以及后来的善导、永明、莲池、藕益、省庵、彻悟等大师都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们也一生专门念佛。可知念佛不单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的事了。
+ z; _% r+ F, M/ i$ F1 H0 r5 n) D) L4 e) v! l1 G/ S
问:念佛既然比别的法门容易,将来的成功恐怕比学其他法门的要差一些吧?
* C$ k# S3 j( Q! S0 P4 g1 n3 U p, S! h9 |0 h2 F$ V% E: u2 Q
答:哪有这种道理。不管什么事,难的未必便好,容易的未必就差。比方治病吧,不管用什么药,都为的要把病治好。所以只要有效力能把病治好,那么,贵重的药也好,不值钱的药也好,都是一样有价值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比方万病皆治的药,既然什么病都能治,又仅仅是单方一味,你想这味药的效力该有多大呢? d3 N: H6 v4 I2 [
" k3 y, ]+ r/ i+ v9 y6 O) H 问: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既是经上说的,这一定有个所以然的道理在里面吧?还须请你说明一下! 8 K X& V( ~/ d! a( s3 F0 j7 c
! ], \' p; U) g* ^ 答: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现在我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给你听。经上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就是念佛人将来一定成佛的道理。 ) ?$ a6 w) N9 ? }# r1 K. S
L: p1 M; h2 \) J4 D$ t 问:这倒也有理,但不知古今念佛往生的人多不多,怎么知道他们是往生西方的呢?
- e: Z% i$ l. _2 Q! c+ v1 Q# k! N u' U8 p" }
答:《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等书,记载往生的事实很多,并且叙述了往生时种种的情况。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能自己知道往生的的日期和时刻,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们从容话别,到临终的时候,一点痛苦都没有,依然向西坐着,合掌念佛,看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他,他便满脸笑容的往生、或者有时候伺候病人的人还能听见音乐的声音,闻到奇异的香气。有以上种种情况的,我们就知道他是决定往生的。你要知道,人在平常的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到了临终是不能装假的。
+ i& Y$ F3 S: s. Q9 v9 l# I$ ]# ?4 \! h
问:这些书上的话可信吗?
* O) H" h- q* g* k0 Y7 E" b
: i- m3 ^! m7 K3 k 答:这些书都是历来很有道德,很有名望,不会说谎的人记述的,怎么不可信呢?而且近年来往生的人也很多的,各种佛学刊物常有登载,都是确实有据可靠的。
; ~* F, u& Y c
7 ~/ i& w) ?# U) b0 |+ a+ s- f 问:你说临终的人看见佛来迎接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 ~# P* [, T( _3 E
, y8 ~3 n; o8 ], n
答:原来阿弥陀佛曾发过很大的誓愿:“凡一切众生诚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人临终的时候,我一定来接他到极乐世界去。”历来至诚念佛的人临终看见佛来接引,就是体现了佛的宏伟誓愿。
. x: K9 V2 g" t6 F3 Y
' E. `8 O: j7 \ 问:上面你既然说,凡事都是自作自受,佛管不着。现在又说临终佛来迎接,不是自相矛盾吗?
" l, x8 |! t7 q+ y( }% }$ l& n9 c6 Y
% {! J1 W l1 I5 T& Z3 t# A- \ 答:我说的何尝矛盾呀。那还是要依靠自己种因,自己得果的。这怎么说的呢?就是先要你自己肯学佛、肯念佛作为因,然后临终才能感到佛来接引的果哩。假使你自己不肯学佛,不肯念佛,佛虽有大愿力也不能强拖你去的。这还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吗? " F2 [: v0 N3 e" y* | A
; y; l6 g# `" y. T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是不是还要念经? % ^3 o& c1 W$ @2 H. I
! ]# ~. x# d3 f2 z3 ?4 S8 r
答:经,念也好,不念也好,可以随个人的忙闲和力量,不必勉强。 5 |8 o9 e) o% U, k0 ` t
5 N$ L3 v: ]' D 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
9 U" P4 r! E {# n
- q; h$ ^8 c1 j" T" G4 H2 t 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净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离垢地章》、《华严第一回向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最重要。如果不能念,也不要紧,只要念佛号也就足够了。 8 C! y5 z8 n9 Y" m% R' v
- D6 i4 w% c* Z) c( ?5 _" f 问:《灶王经》也可以念吗? & Z" { M+ D; C% Z$ [
w3 ^( k, {1 Z& D 答:不可,不可。《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盆经》、《寿王经》、《眼光经》、《妙沙经》、《观音救苦经》、《高王经》以及各种宝卷和五部六册等书,都是后人胡乱编造的,是毫无道理的。学佛的人切不可把他们误认作真经,千万不要念它们。(五部六册是窃取佛经里的话,并掺杂着编者的邪见,拉杂而成的,所以多违背佛教的原意,坠入偏空这一面。) . X( s; A* x x/ X9 N
6 r9 v% f7 b, m
问:念咒可以吗? 7 l' q7 G) u7 p: n5 b
! e$ s- `) T: d" `+ H2 U
答:佛经上的咒叫做陀罗尼,人人可以念。不过也不如念佛要紧。旁门外道的咒很多,都是任意胡凑,念了毫无用处。就是佛经上的咒,也要有人传授才好;否则,容易把字音读错,失去效益。总之,经、咒都可缓念,可以少念,最要紧的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5 y9 F, H$ `7 g& }( W# D
" E3 i# V' D/ _9 q* p O
/ k- T2 F7 b, u4 G, u( f
/ w! m( p$ \! \2 l 念佛以外的助行
7 Y) _3 I& K& L; b7 R6 b2 ^& ?: y; U8 D0 J& t: J
5 R7 r: e4 e' q4 i+ a, v* w9 g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没有别的事了吗? 1 Y: ^' B/ F7 n( I: y
5 c: B8 U. X3 Y& Y 答:念佛叫作正行,是顶要紧的。还有其他一些事叫作助行,也是不可少的。 $ ~' G! ^% }: H7 r+ Y! K
; b8 o p9 K- ]6 c8 j$ G& D. h
问:助行是什么呢? 2 K1 n5 l7 ^+ |' h5 j9 T
. l; y0 O% T) \1 z 答:那就是多行好事,不做一切不好的事,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 ?( r8 [1 S) [
$ i% i/ a) |$ H6 z. F n$ L 问:什么事是不好的事呢?
5 b$ v6 ?- a/ g, m' m
6 {; P# Y! T# x3 }7 X" e 答:最重要的有五种: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这五件事在佛教中是严厉禁止的,那就叫做五戒(应该戒除的五种不好的行为)。学佛的人对于五戒是不可不守的。还有,不可吸各类的烟,因为吸烟的人口气常臭不清净,这样去礼佛念佛是不恭敬的,更不必说烟草含有尼古丁毒素,对健康有害的了。
- a8 }& I+ F! _+ `/ v; A( q/ m+ Q1 D0 [. b
问:杀生怎样戒呢?
4 Z% {1 Y I" a* b) S3 \
i) J5 Z6 w P. e2 n* b" @ 答:就是一切生灵都不去杀害,也不吃它们的肉。因为照因果报应的道理讲,现在你杀它,将来他必杀你;现在你吃它的肉,将来它必吃你的肉。你想,可以不戒杀吗?至于杀人那更不用说了。
9 c' v1 i/ }8 e1 Y! e- U
v3 P9 J; D& p; }& O- j/ U 问:道理倒是不错,只是吃惯了鱼肉,教我不吃,这事可有点难办,不知可有通融办法吗?
3 f( X# G5 O r7 t! a; F
& t2 V8 \& s6 x3 p# F 答:能完全不吃荤腥固然最好,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暂时吃三净肉和花斋。花斋有好几种吃法。每月初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和月底三天吃斋的叫做十斋。每月初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两天吃斋的叫做六斋。这是最普通的两种吃斋日期,你可以随意选择一种。
Q2 `+ p) I8 B9 o3 d6 D/ c7 a. r
+ i+ p' C& k+ }! D 问:怎么叫三净肉呢?
0 `/ {6 |) B$ H" A, A$ y$ t8 ?4 l4 ]
- `& @$ Q9 |5 J# Y 答:就是杀生的时候,一、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二、也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三、不是为了自己吃才杀的。这样的肉就叫做三净肉。如果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暂时吃这种肉,或到街上买现成已被宰杀了的牲畜禽类等的肉。
4 {0 x8 {" V _+ _; v
4 \4 k! ^1 j2 ^& |9 } 问:吃三净肉和花斋就和长斋一样吗? 3 R8 K. r1 C1 w& s2 a
! ]$ D2 \0 ~ y0 A 答:当然不一样。不能吃长斋的人且先这么吃着,以后习惯了,觉得蔬食远比荤腥肥腻味为爽口适胃,就可以彻底断除荤腥了。
; w$ `6 _$ M" Z3 g4 f: {* g- E; f) ]& L( E' @* P
问:这么说来就不难了。请问戒偷盗是怎么样戒的呢? 7 Q+ P% K" f" z6 t
$ e0 e+ C3 |9 X0 R 答:戒偷盗,就是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属于你的,不应该拿的财物,绝对不可以拿。明抢暗偷、贪污受贿是要严格禁戒的。 7 ^) ]; h& w \# Q/ e, P( e
* C4 W) {& s% _: i 问:怎么叫戒邪淫?
; ^. Q6 f* Y7 \: j l' Q
5 f) N+ A p4 g4 G- v8 u 答:就是除了正式的夫妇以外,不可和其他男女有淫乱腐化行为,也就是说,要切实遵守一夫一妻制。
, J' [. _; a4 W
) T. z! @* ?% s2 q& n( V8 K9 x 问:戒酒自然就是不喝酒了,戒妄语是什么意思呢?
8 D T0 s( f1 F
; g, l8 N+ ?, W9 K; c 答:就是不说谎言诳语和不做哄骗人的勾当。
) \' u( E$ q; f8 j6 I- ~3 z, o8 j6 a1 j! x& T& @8 p6 m
问:这些事都还不很难。
& \, L7 T S: E8 S: U
8 a T9 o; _: A) j3 N# R8 [+ I, y+ e 答:不过还要知道,对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住身体不去做,也要戒住心不要动犯戒的念头。就以戒偷盗来说吧,去偷盗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想着,怎么可以拿来算自己的,这也是偷盗。其它四戒都是这样。 & S, i# j# t3 l9 j8 P( d
# P; F, H" ~2 ^4 |- r! u
你不要以为我不过这么想想,并没有去实行,又没有别人知道,还怕什么呢?不知心里一动念头,就种下了因,将来早晚定要结果的,怎么可以不加小心呢?
6 [6 T6 e ]2 `0 Z" v% E$ T, Y
- c- P, p7 U. F9 n& v/ C% V 问:要掌握住这颗心,那就难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的心,这可怎么办呢? # H9 p; `/ {1 A' x
8 Z o6 g/ F8 \7 Y+ u' [ 答:念佛就是唯一的好办法。当你觉着你的心不受约束的时候,赶紧一心念佛,恶念自然就消灭了。
- g: Q5 M) N/ f7 K/ m- T' _" m5 h
" v' J& i$ Z/ g& c3 S4 b; d 问:不作恶倒还可以勉强着办。说到行善,我没有钱,不是没有办法吗?
0 {5 R+ P8 |6 H$ O, R! \
0 j1 K' H" P5 L( a% Z! c 答:这就错了。行善不一定要用钱,你有身体,遇见对于人们有益的事,费点气力去做一做,这便是身善。你有口,遇见有争斗的,给他们劝解;遇见好人好事极力赞扬赞扬,这便是口善,见人家做好事,听见人家说好话,觉得满心欢喜,这便是心善。有钱的,舍衣施食,修桥铺路,以及供佛斋僧、印送经书,固然是行善,无钱的,就是闻见善事,心口随喜,也同样是行善。 4 |; h* V8 E+ ^. m6 L8 \ u
( q7 _; |+ }+ V9 E2 R6 @" f 问:做什么事情,不用费钱而功德最大呢? - k8 z/ b% L! |. O- G% A) k
: u M3 ^& X- k: o 答:劝人学佛功德最大。因为舍衣施食,不过救人肉体上一时的痛苦;若能劝人学佛,是救人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苦,你想功德大不大呢?
% Q2 `) U0 R1 v" ~' _+ M4 Y1 V+ J6 M4 m5 N! O' r
问:念佛还有别的问题吗?
1 p! B' n" L5 v) C& b1 e, R6 A" Q
答: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初入手还有最要紧的三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 x3 `9 L( G/ b, [0 R" y1 B' p4 k* s* U& e
问:是哪三件事呢?请你说说好吗?
! o3 v& G2 B* e/ Q4 G7 f% ?' }) k8 Z( c6 `
答:学佛难得的是真信,对于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和念佛的人临终佛来接他生到那里去,这一事实,要真信不疑。果然能信,那就成功三分之一了。既知这个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须发切愿,要向那里往生。心中长存着那是我的老家,其它的地方不管是好是歹,我都不去,果能抱定这个念头,那就成功三分之二了。再加上实行去做,就完全成功了。话虽这么说,但是这三件事——信、愿、行是连贯的,缺一便不成功了。
& B: D! i D( q
v0 M9 ~0 D! ]% G) L+ d4 v& V' l 问:你说实行去做,是做些什么呢? ; }! B( t3 i0 J. s
$ C2 X! M0 r- q% L 答:就是实行上面所说的念佛行善各种办法。不过实行起来,还有几点应当注意的地方必须留心,象怎样念佛,怎样供佛,怎样做功课等等。
; u( c% R, X; X6 d. {* r
+ ~" J6 x& q& P, [: y0 E' u. Z% ~. ?
) `( J2 s' n; n2 u. Y* _0 O 怎样念佛
+ z, Z# a! \/ W& y# h
3 M; m. E6 i& {7 @$ u$ y9 E2 F: T
& r: u1 J4 k2 L) X5 v 问: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 r7 G! \, u8 ]$ E3 l9 r
( y6 {" }! X6 e) C- w1 { 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 ! d: E4 U3 u7 |' h# V
9 V5 _+ n* p5 o' l
问:那不是很难吗? , {% z% x; q- K' |; J- h
) p: A8 R: ?: K2 c 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的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了。 / G4 N7 }5 H) [* o$ _
M4 S7 S1 q0 w! b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时最好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 K8 o7 a/ s: |/ C
5 t" Z9 P) E7 W+ U8 F+ [# X3 |' C" F2 R
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呢?
; T) _' ?- u [( Y1 z1 O- Z+ x6 k- O* M5 W
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个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 : V+ s* i- Y1 {( c4 U$ A
7 m* Z" D5 O2 W; ^ `
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4 @0 x- _3 Q2 T
& G6 F8 k5 Q2 C$ d 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也可以念佛,耕种锄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做的更好。 , j m5 H; @4 |0 u
* t- \5 f( j. z, r& g: ^ 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
7 `8 x6 X1 e+ ~; C, c" r
8 K& T5 N. a* v 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 l3 j2 T3 }) `$ o( P
+ T+ |: J/ u: b2 ]% p 问:学佛要供佛像吗?
$ c3 }& A$ D$ [5 j# x; E
' t" O, A+ ^3 p# m( N 答:最好供一张释迦牟尼佛像,或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菩萨,称作西方三圣。) 5 n( u v$ a+ ]$ M2 l
6 _. T. [% {& S% g$ I
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呢? ! ]1 d4 J/ n& A6 B4 A5 V
% w- U: x% M+ p9 q' m" ^ 答:有闲屋整理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方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就不至于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佛的。
" R! P: ^: v/ @3 H6 l" x" ]
6 ^ O8 i8 _4 f4 P: | 问:实在没有适宜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
2 I% s8 |7 _8 S' \4 z
' l0 d& _7 t( ^" R; r; r 答:假使实在办不到,那么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 9 ~3 k1 A! u! \
9 N! L! W# U: P% O 问: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呢?
f, T4 W, s1 I% y9 w* j3 t8 ?/ V) S- r& ?7 a- k" {
答: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以供奉酒和荤菜,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
. _% v; C. {* B7 z) h6 T' f. Y/ @) j& `; q3 K* K; |; G8 r
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呢? " N' r; K8 G N2 U, P3 s
5 d: Y; @/ x. }" V5 g0 z
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著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有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 " j6 l- w2 @5 F
8 G9 l5 p7 O, _ 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点得越多,烛点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时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
$ S& I; \: ?5 t- v Q0 L: O: @7 x0 x: ~$ W
问:对佛应该行什么礼呢?
3 n2 p( y6 A1 i
* C- I3 x8 D, b5 B v 答:这可有多种。可以磕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两手掌并拢一起放在当胸的地方,叫做合掌或合十。)但以磕头礼拜为最恭敬,最能灭罪得福的。 - I; K1 k$ R4 ~( `( z c! r/ K
( S$ k# N. a3 Z
问:念佛的时候必须跪在佛的面前吗? 7 w, Y4 _7 ^" {& U
6 {6 R; d6 Z' @: d 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坐着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当然啦,能跪更好。
; o1 v# S2 \; o& L) j( P! I z3 ~5 ]3 ?" T6 U; _1 C
问: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 $ l! I/ j! r! ]1 M5 P, c/ O
8 i4 o. \4 v( A4 R' s4 x
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 2 ~3 Y9 L4 v' ]3 I+ E6 b' ^
# e4 x6 M. ~( \" e R; ?+ P
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内的字不要念。) % O4 g; c" k% { ]
, }7 p% p6 P- @( w. a: L: @
(一)南无十方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 ' A% ^2 U0 _1 E$ s& C, h9 m- T; W
# o+ y0 g$ _" @* w) o$ ?( y( T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拜) ) G1 G, ~3 B* E) {& E" d' m' f
0 `8 s- c/ q: y4 O3 @5 b2 Y( x
(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 & x+ N, e/ s, J5 _& k8 D7 H- Y
5 G' Z( N4 p- K# T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二、三千声,越多越好,随名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
& d. j6 X3 y, U' ^
5 ~) ]2 Y8 X6 ?# q! B, I (五)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 i0 H! J& |6 w! X! t
( V5 d, _% O- z1 K7 b (六)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 u# c( @% g, i' [" T7 g' d3 g: O# y( ?- n5 D' z1 y* `! W
(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怠一声,拜一拜) % G* c) q+ u1 v9 ]: ]
' F) d- p* Q9 @8 ^( P L (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做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这一课程就算完了。)
0 W2 _/ F. Z" e0 W& A, t8 i" x/ f! j4 M7 [1 \) L
问:这课程很好,请问十方三宝怎么讲呢? 5 I& _+ D" U+ A
2 n7 z5 }; B; i: U
答: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上、下,叫做十方。佛、法、僧叫做三宝。佛,是教主。法就是佛和菩萨所说的,怎样修因证果,成就佛道的经论典籍。僧,是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已证菩萨、缘觉、声闻等圣果的,和依照佛教制度出家学佛的僧众。
8 N0 d0 c _) R4 f. q9 }0 E. Z' x1 m$ Q
问:这佛、法、僧为什么都称作宝呢?
! a* m. E/ v3 d( ~4 n3 F! u& R6 \
答:因为它能发生增长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就象世间的财宝能养活人的生命一样,礼念这一句,是表明我全心全意以佛和佛说的经,以及菩萨高僧等为我师。我就从此依托他们,做一个佛教的信徒。
, a J* o" d; E* [% I
0 {' u9 \$ M' ~' u* J0 q, Y; R 问:请问念释迦牟尼佛做什么? ' l* z! I! e6 E, q' w' a
# M) J! x R6 ^; H, i" B# ]! { 答:因为这个念佛法门是他教导我们的。想念他,礼拜他就是不敢忘本。
: f, k& G. }( T; k! X; Y& Q8 W5 V j/ {. V. O+ b
问:念观世音萨和大势至菩萨,又是什么意思呢? ' f9 t) ^$ B2 B6 k! r5 @
( j- f/ {& i1 S8 a5 I6 p9 h
答:因为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是这两位大菩萨和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到西方去的。所以念完佛以后,对这两位大菩萨的名号,也要念也要拜。
; I2 x" ?. H0 L h4 Q9 X
8 R: I. U4 v% j Z 问: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
1 o2 y' S, j. s) U9 M1 ]
2 M0 y4 j2 k% X0 D, s2 X/ _ 答:清净大海众菩萨是其他众位菩萨的总称,“清净”是说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是说菩萨的众多就和大海一样。我们早晚就要和这些菩萨做伴侣,所以预先要念他们,拜他们。
* \: M& e! F% } b& y5 w v+ y; d& j: Q5 @3 ^) m
问:回向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呢? / k& [ Y$ A( l7 P
1 l' P6 n) v) n7 z0 b" _
答: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归拢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标上去。 " f" c' D7 a( Y" N' I# d2 ]# w
9 ^! D+ o$ ~; H 问:那是什么目的呢? ; D1 Z9 ?# p1 N1 ?6 L
" {+ q1 O# ]! W$ ]3 g9 y
答: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但念佛念经要回向极乐世界,就是无论做了什么善事,也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而不应要求有什么名利、健康、长寿等报应。这样积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大一分。
. M o8 J% O" G+ y; I
L9 i k7 f! ^7 {) Y- m; o$ c 若是把所做的功德不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上去,恐怕下一世只能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报应,那么,依旧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而且福报越大,造罪越容易,等到再下一世就很危险了。
& ] x2 N3 B* N" u8 ]: e; m1 g5 M c& K9 D7 f$ z @1 h
因此,学佛的人必须把一切功德都回向到往生西方这个目的上去。这样,寿终以后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功课的最后,念回向偈的时候,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从心里经过,不能随口念念就了事的。 2 Z& D% [/ N8 q
" i0 M+ G! a1 R. S+ K0 S0 Y! s
问:请你把偈里每一句的意义也对我说一说好吗?
, S! Q/ V6 t& {4 M% T4 Y
+ U9 F9 Z4 I* f9 [ 答:好的。
5 ~* K0 ]7 d6 A3 o* ~
7 t$ m+ r$ Y/ e1 d2 @3 j' [ (第一句)我情愿拿这个念佛念经的功德。 ; J k/ E" z; N8 V- i
: O/ z7 u: a& d (第二句)去庄严阿弥陀佛的净土,使它格外美好。 : V. ?% g1 y$ j. b. Z" k! z
4 A2 e" E+ g# ~" f$ q) _. f5 o: H
(第三句)再用这功德,向上,报答父母、众生、国家和三宝的四重功德。 6 I6 o: z3 s2 y( S
# B) J1 R1 c8 g) v. T
(第四句)向下,救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的苦恼。 7 }( s2 s7 _7 q# n& c0 K
9 @2 b0 G$ f( ~9 Y! ~* W9 ]3 U j (第五句)如果有人看见我念佛念经,或者听见我念佛念经的。 9 @5 P* I; Y; L
. {& K3 O3 [( P* `/ ?8 u6 Z (第六句)都能发起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心来。
6 P$ n: {4 R- S! h/ }
; f2 T7 r% D+ w/ q6 [: P (第七句)等到这个身体受完了报应以后。
# z$ z7 C P1 E% U
. Z1 D( Q. O; [; P) Q7 ?8 }% Z4 X (第八句)就大家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7 S( r; }5 Z4 \5 D( k- O w S9 I% c' H( T# Y+ ?* i
按句解释就是这样。总结起来说,这八句偈有两层重大的意义:第一,是说我们念佛为的是求生西方净土,决不是求功名富贵等等一切世间的利益;第二,是说我们念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不仅是为自己打算。明白了这两层意思,不管念佛念经,不管做什么善事,都这样存心,这样回向,就可算个真正发菩提心学佛的人了。
) X. S& V. p# v( r$ b: {$ R5 M
! X) Q- e& X" y5 s6 q$ Q 问:上面你定的那课程表固然很简单,可是有些人事情很忙,连这些时间也抽不出来,可怎么办呢? 0 ~; s% ]; `/ A$ g" g, M
* Z; K, t# j( j0 v1 x. q5 E
答:对那种极忙的人,我可以介绍一种十念法:早上起床漱毕,向佛三拜(没有供奉佛像的,就向西三拜或合掌问讯。)然后立正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以随个人的自然,不可勉强伤气。 2 o Y h! {) i6 Y
0 f2 n+ v6 l" Q! u/ R 古人订立这十念法,是为了借气束心,使心不乱。念完十念,再念回向偈,最后再三拜或合掌问讯。这叫做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诚心照着这个法子念,将来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阿弥陀佛也曾经发过这么一个愿:“只要有人能至诚的称念我的十声名号,我也要接他来极乐世界的。”佛既然发了这样的愿,那自然错不了的。
! f/ y- ^8 R2 f9 j/ _& U, x; K! i! K5 m9 y( \
0 Z+ o: s* o/ x0 V; X( G) ]1 s4 d* B. O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8 l( H. \: B7 u7 n
2 R. ?" N- [! w& Z3 @
* C) a: G' |2 b: } 问:照上面所说的念佛方法,至诚恳切地念去,等到寿终以后,是不是一定可以生到西方去,没有别的问题吗?
0 q4 `7 t5 S( d4 j
, C1 M& g8 K9 a3 w& \ 答: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格外要紧。这应该预先做一个准备才好。
( q6 @8 |) ]1 q T5 b) h$ A. d- W1 B6 P4 P1 D
问:怎么好好的人需要预先准备起死时的事来呢?这不是不吉利吗?
9 ]9 Z1 C: r* f: y5 Y) H0 F+ E3 ?4 `* i5 \3 L% d
答:吉利也罢,不吉利也罢,人从来没有不死的。既然早晚都有个死,又何妨预先来谈谈呢。况且学佛的人对于死后能生西方净土,就象从火坑里跳出来,进入清凉世界,又和出外的人回到家一样,是很快乐的事,怎么说是不吉利呢? ' q6 W2 y0 L. T/ N% O8 f
. @/ b' C6 L k9 i
问:既然说,平时念佛的人临终佛自然会来接引。那还用什么准备呢? 9 T/ y1 {) G2 O$ S& d2 `. K7 S
0 J. I! S7 S, ^' g4 R" r
答:人到临终的时候,最后那一个念头是最为紧要的。生西方净土,关键在这一念头上;上天堂、入地狱也在于这一个念头上。到那时,必须牢记念佛,不能放松,然后才有生西方净土的希望。倘若忘记了念佛,生西就靠不住了。 / W* F( Y6 T, Z. |
& Y E, q5 N, A3 c
问:学佛的人一生念佛,怎么会在临终时又把佛忘记了呢? # s' H3 o5 m5 {& F* N% W8 y# p
; \) r/ a; l2 T v. f 答:除非有大根器的人,或者平日修持功夫纯熟的人,才有可能临终不忘念佛。至于一般的人,虽然平日也念念佛,也行行善,但是没有真实功夫的,一到临终的时候,就会被妻号子哭、病苦昏迷所扰乱;而且生前经过的事件,死后未了的牵缠,千头万绪,一一涌上心来,于是贪生怕死,手忙脚乱。你想,在这个时候,心里还会有佛的影子吗? % o3 @( A5 ?1 g" u3 Q
( Q$ q+ x( E R; g0 e7 J' h 问:那要怎么办呢?
* g6 I( ~6 W0 ~; t: ~/ x' u0 d
6 q1 G' [* G8 N- ?1 F: e 答:一个人发心学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最好在平时把自己家里的老老少少,以及亲戚朋友们,都劝他们念佛。这样,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被他们混搅乱闹,弄的前功尽弃,后悔莫及了。 . x6 y4 t$ f% i
1 v& S x- P' ~% I1 l# Y
问:往生西方还需别人帮助吗? 6 D6 q, i3 S, @) v! d
- P$ K% Q x3 T- r
答:是的,念佛的人临终有三件很要紧的事,都要别人帮助才行。我且分别说给你听:
% S* n. M- p- [. b6 ]; Z8 J& n" l, G/ {0 t! P5 ], v2 t, J9 l
第一、病人在临终的时候,眷属人等切不可在病人面前说长道短,唉声叹气;应该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向他说明,若他不该寿终,念佛可以使病快好,要是病不该好,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无虚愿,一定亲来接引,使他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那里有说不尽的好处,比在这恶浊的世界上受罪,要好得多。这样随机开导,并在病人能看见的地方挂一张佛像,使病人眼里有佛,心里有佛,自然不会失去正念把佛忘掉了。 # a( z: f4 h- z/ k% S& k$ z( X
$ A7 t. z0 f, @/ Z5 G
第二、帮助病人的工作,除了上面所说的,用佛教道理开导以外,还需要家里的人分班念佛。因为,那时病人心力很弱,非有别人帮助不可。如果附近有学佛同道们组织的助念团,可以请几位道友来助念。若是没有助念团,就把自己家中的人分成几班,在病人跟前轮流念佛也可以。 2 V0 c& y( u- {# |" D, W
5 _' o) Z- |/ N3 f& z3 x6 o: N 念佛的声音要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经心。这班念过,那班紧接着念,不可间断。病人自己能随着念更好,如果不能,就叫他静听别人念也是一样的。 1 P3 r% B" z! @: w/ I J
8 x1 V0 e7 P' R6 O9 s+ _ 到病人绝了气以后,助念的人仍要照常念下去,念的时间越久越好,至少要在病人气绝以后,再念八个钟头,才可以宣告结束。因为死者气虽断了,神识还没离开身体,所以死后几点钟内,别人替他助念还是有用的。这一点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2 F( J: ^, k3 f9 }, M4 p+ C! y! g" _( g, z* b) S* c3 b
第三、在病人气绝的时候,切忌进行搬动、哭泣、揩洗、换衣等事,病人或坐着,或仰卧、或侧卧,都可听其自然,不要随意搬动。因为病人将死或刚死的时候,是或生西方净土,或升天堂,或入地狱的关键时刻,在这霎那时间中,大家可至诚帮助他念佛,这是最为有益的。 , R9 o% p( O t0 e3 ~
7 o) n2 G; w+ v- x0 @" C 一般人对这方面缺乏知识。往往忙着为他揩洗换衣。不知这么一来,在病人还没断气的时候,其痛苦自不必说,就算已经断气,那时他的神识还不曾离开,依然还有知觉,一被触动,就会感到身体异常痛苦。由于痛苦就生瞋心,瞋心一生,多堕畜生道中,变作毒蛇一类的东西,这不是很可怕吗? 6 L6 w; @' R6 t
. l$ j {) {- Y4 n
还有,在这一时刻,眷属们千万不能哭泣,因为将死或刚死的人,如果听见眷属哭泣,就容易动情爱心。一有这样的心也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许多人于父母临终时,不管病人怎么样,总是随从世俗习惯忙着揩身穿衣大哭大叫,以致父母一生念佛求生西方的愿望成了泡影。这岂不是被无知的眷属硬推到恶道里去吗? ( s3 d9 {. P# O# [7 ?
0 k u# x0 @0 O$ y" L( t' x
问:那么,揩身换衣等事,应该在什么时候办理呢?
; M- [6 t+ D- }/ g6 K) |* E/ G- \2 s6 X
答:应该在死者通身冷透后的一日一夜,或更长一些时间,才可以洗澡换衣。如身冷转硬,可用热布搭在臂肘膝弯等处,过一会就会变软的。
4 m$ H8 s2 A$ X9 _8 x' S0 I; ^ P M9 H! `7 d
问:死者究竟生了西方没有,别人有办法知道吗?
% V: L8 P' D$ I* E, @4 Z/ Z& y+ L d5 r. P! D; G
答:有。如果病人预知自己死的日期和时辰,到那时,看见佛来迎接,面带偷悦地念佛而去;或者别人听见空中的乐声,闻到奇异的香气。有这情形之一的,就是往生西方的确证。至于一般念佛的人,只要他平日信愿真切,念佛认真,而且为人处世,能柔和慈仁,乐善好施的,临命终时,家人又不做障碍因缘,能够如法助念,气绝时神情安详的,也就可能往生。
! k& H8 M& m8 b( G* q
9 [; H" S- ~/ N8 i$ D3 P 问:还有其它要注意的事项吗?
7 B" g7 i- g7 e* a9 D9 q0 X8 F, G0 a
答:上面所说的话都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能这样准备,到临终时自然不至出什么岔头。要知道详细,可看《临终须知》。 1 N. s7 C9 m: S. V% E- Q
8 J* ~1 W4 M: h
' c' G8 z" a5 b( g9 H6 R& j. V- \: v7 E, A) n* j' b5 _3 \; A ?1 ?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 c5 y) x( ?- P- w8 p% v& i: ~
# X/ X, D, \) F$ u6 ^2 @
. K2 F y, |; P) ? 问:如果念佛的人临终没有见佛来迎,不能往生西方,其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 9 o, r' u7 }( b2 \
: A2 C* D+ f) O4 e0 s$ X, }
答:念佛的人寿终以后不能生西的,就将转入中阴身(又叫中有身),就是前面所说的“四有轮转”中的中有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一般要度过七七四十九天。
) T5 t* j( f! T( S9 x8 |& S5 E
4 ]: f/ Z; O# K" P 问:转入中阴时会有怎样感觉呢?
' e0 t" ^7 s6 z8 s Z" g' b. ?
答:气绝命终后,死者离体的业识自觉迷闷,思量自已是己经死了呢,还是还没有死?这时能恍惚见到亲属人等,象在梦中一样。接着,就要经过一种昏沉迷惚的境况。待过三、四日后,顿时觉得清明,叫做初入中阴境。
+ ?7 y5 T. @. G$ T% s
" e, l" k: G% @ U3 z/ O 问:进入以后,将是怎么样呢? 1 W4 b. c( n. O7 Y
0 K4 t$ r/ `5 N0 d
答:以后将经历昏迷复清醒,清醒复昏迷的阶段。在清醒的时候,又能见到家属人等。当其清醒,见到家属们时,家属如能轮班念佛,并开示他:“你己进入中阴境界,最应注意的是,不要有一念记挂任何事情,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等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来救度你。佛菩萨是最慈悲的。一定会感应而至。”这样反复开示,轮流念佛,可使他仗佛力加被,往往能引导他往生极乐的。 . r0 H8 A2 T5 D- C, k
! O j% J2 U& C8 h- L' J( ^, u
问:没有人代他念佛,为他开示,又将怎么办呢?能有办法自救吗? , D: G1 e e3 }* r
+ h. e( s7 I. y- T& z& ^+ }
答:应该在生前了解一些中阴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致临时慌张、迷糊,失去正念。
8 v v8 ?0 E- k" j7 z" K- u% |% x9 j- Q7 B
在中阴界内,根据个人生前所做不同行业,会出现各种幻妄境界。如有的因恶业招感而现种种怖境,因惊怖而狂窜逃命,以致堕入苦趣。要知这一切都是业识所变现的虚妄现象,而那时的中阴身已不是血肉之躯,是不会遭到损伤的,应该安定心神,随缘不动,一心念佛。这样就会幻境消亡,佛境现前,了生脱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了。
7 {% P- s( F! [. b. i9 Q- F6 q
3 {+ J% W2 p0 Y* Q 同时,在中阴界中,还会有悦意可爱的各式各样情景显现,也不能受其诱惑,误入歧途。总之,应坚持信念,不被苦乐幻境所动,以深信切愿,持续念佛。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肯定会亲临接引,刹那之间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 Q0 }, p5 I+ D; B% O# r' g
1 z3 P* p/ p( M$ F' D. Y8 ]& l1 S 问:修净土宗的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 b1 \% @+ U" O: z m' S) P
2 ]5 v" d; x2 P0 V! D# G
答: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我们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坐台,叫做莲台。念佛的人越多,池里的莲花就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里的那朵由他念佛所产生的莲花也越大越鲜艳(上面回向偈中的庄严佛净土,就是这个意思)。及至念佛的人快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捧着这座莲花台和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他。这人的神识就坐进莲台中,往生西方净土去了。 : A) W% c1 B2 I
; L: E( ]+ q! ~: S5 m6 s$ G% h, ]+ z 等到莲花开了,就可以看见菩萨的金容,听见佛菩萨的说法,渐渐深入了解佛教的道理。经过继续不断地修持,可以成为菩萨,最后也和佛一样了。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莲花开放的快慢就有早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最好的叫上品上生,一生到西方,莲花立刻就开,立刻可以见佛。这不是根基很好、功夫很深的是不能得到的,最下等的叫下品下生,要经过很多年代莲花才开。我们念佛越多越好,就是为的往生时候品位高,见佛快。不过,就是下品下生,也已了却生死,脱离轮回,早晚一定见佛,一定成佛,比生在天上人间要好得不知几千万倍了。 / r ?; c' w4 k' b* _
1 E- x P) ]$ ]. t 问:象我们这些愚笨凡夫罪业深重,就是下品下生恐怕也没有希望吧?如果能仗着念佛的功德再世还得为人,已经是不错了,即使不能再得人身,在阴司里少受点罪也是好的。是不是呢?
[. T, E) L- S1 w9 P
' y7 C6 v9 x% r0 I7 X 答:千万不可存在这个念头。若是有了这种想法,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要知道,佛是最慈悲的,他的法力是无边的。他曾说过,不管什么人,就是有极大罪恶的人,只要肯忏悔自己的罪业,肯诚心念佛,佛一定会来接他。佛是不说妄语的,象你这样怀疑,对于往生是很有妨碍的。 2 J$ w4 U% V: c3 c" B3 H. p0 `( g7 L
( m+ U [9 A6 l9 W1 C# Q& N2 G 问:向来念佛的很多,成功的很少,都是吃了这个亏吗? & k1 n4 m- \* b3 Q
! V$ x. N0 n! c- P3 H, \9 u7 l
答:有许多人都吃了这个亏,但也有其他的原因。有些人很随便,今日念明日不念,闲时念忙时不念,健时念病时不念,危急时念无事时不念。这样的念法,就不能使净念相续,是不中用的。再有一种人,念佛是装点给别人看的,口里念佛,心里却没有佛。这种念佛,和佛也不发生关系。有的人自卑感太深,虚心太过,以为我是一个凡夫,怎敢希望成佛呢?能依靠念佛功德,到阴司里不受苦难,或者下世再投人身,生到富贵有势人家已经很好了。他们是没有信心想到西方去的。再有等人,念佛是为的求得儿女,求得富贵,求得长生,求得神仙。这种人志在人天福报,极乐世界是不愿意去的,自然也没有他们的份了。
& Y1 a9 E4 [8 B% A! ^4 a) b) a8 S; ]( V' b( T8 y5 u
4 B/ m0 M8 _4 A; E4 I! A
6 c3 m/ V: B f. ~- y" l# k( f 念佛的现前利益
; H" o$ n0 `0 X5 c/ I" m" P& s( m7 u+ I4 [; k9 e$ V3 p5 E
5 f# B. z+ R# l4 g- U 问:难道念佛专为死后打算,活着的时候,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 { |3 f9 o& U5 |3 }/ p: u6 \1 K9 h: ]( V$ V6 I& q% U1 q
答:不是那么说的,念佛的人,在今生活着的时候,当然也有许多好处,不过不愿用心去求罢了。因为生前的好处就算求到了,也不过几年几十年的事,这比如昙花一现,又有什么意思呢?那生到极乐世界的好处,即是永永远远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念佛这样很大的功德,仅仅换取一点天上或人间的福报,这不是等于拿着无价宝珠,去换一根棒糖吃吗? & r# Y( H Y+ S
2 g3 }4 ~/ `$ ]$ F 问:那么,活着的时候念佛,又有什么好处呢? $ B" @* j( d- B
" K7 O0 j1 \% f( Y% U% F; g- A
答: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由妄想杂念引起情绪动乱不安所产生的。念了佛,心中只有佛念,不去胡思乱想,思想安定了,清静了,烦恼苦闷也就消失了。
) E# a0 H1 p9 g* H- G2 \: P
: t8 i. W- E. Y! o. P* R5 B 念佛的人,对于世间名利不贪不求,只知按照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遵纪守法,安分度日,并且尽力帮助人家解决各种困难,因此,心安理得,精神舒畅愉快。 & c r% ]) x* T- {8 I; F3 k& U
$ b$ l9 ]$ Y% H/ g 念佛的人,深信因果,遇到幸福,随缘享受,不执著,不贪求;遇到灾祸,不怨恨,不怪人,以最大的忍受力,安度难关,不使祸上加祸。这样,在精神上就不会遭受过分的刺激,加深灾害带来的痛苦。 ' L: p: k2 E/ A- a% ]0 A: f
4 Z& {' b# q9 u7 k8 A( C
念佛的人,持不杀生戒,蔬食奉斋,随遇而安,生活节俭,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思想上也较为安定。而且不杀生害命,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可以减少疾病,增长寿命。 8 `3 y: G/ D3 T; v7 M/ E5 y
0 z- d# S, n4 c9 s
念佛的人,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可以避免不少是非和无谓的纠纷。 + P5 Y. E' Y" v) W* {
- @! Y3 p% |- ]( V' ?/ o K% O
念佛的人,由于常以忍让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待人接物,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人缘”方面,一定搞得很好。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能得到愉快安乐,无烦无恼。 + c- ]5 [/ N7 r7 ^
+ `$ m. G6 u* P0 h 念佛的人,常年蔬食,以豆类、青菜、瓜果为主要副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佛拜经可以运动肢体,活动筋骨,理顺呼吸;慈悲为怀、仁善柔和、乐观豁达,专志净土,精神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恬淡宁静。以上种种能确保健康安乐,延年益寿。即使偶或患病,也能“乐天安命”听凭医药治疗,不会有深切忧虑和惶惑不安,加重病情,增长病苦。
6 s' _& ]7 S& P$ H3 t- c& S9 E% Q* `5 G4 l
念佛的人,由于万念归一,锻炼成思想能随时集中专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集中思想,专心致志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功效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 e: R! t! a" I- Y D5 z
- Q8 \+ W1 x4 g 问:是的,烦恼苦闷是人所常有,病痛祸患也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问题。人之所以不能够获得福寿康宁,也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所说的,确能解除一部分问题,不知还有其它利益吗?
3 d, y' Z. \" P' w3 Z1 M
1 A* T( M( c* A- d3 C 答:上面我所说的几点,还只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量得到的。念佛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能真诚恳切持续念佛,还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种种好处呢。 5 G5 j$ t- T1 c3 D
# }. X. y" {6 q* d
俗话说的,“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佛教徒看来,并不是不能兑现的祝愿。念佛的人是经常能遇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吉利事,偶然遇到凶险的时候,无意中也会得到解救。 8 F5 ?* G6 s9 n7 ]2 ?. J5 T
, T* p8 P' h9 J: ]) \! ]: Z 还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也是能实现的。他们所经常聚首相会的都是善良的人,并能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尊敬。过去仇怨的人,在各种机缘下,会不知不觉的远离开去,或者化敌为友,重新和好。
7 |) _. x7 f8 Z
6 k/ {" x" y$ o' k: \3 q' V8 ^ 再有,“业消智朗”和“福至心灵”。这“智”和“灵”在学佛者的临事接物中,会自然产生,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又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
8 J( D* p# o+ f* k7 M- ?* v$ y1 Q! T$ x2 \7 t6 b1 K4 t! l& A
由于念佛的人心清静,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名利享乐等虚幻的世俗事的。若是为了贪求现前利益而去念佛,虽有利益,随得随失,如竹篮盛水不能积聚。 ! g# _, |6 a6 F! L2 e' E$ ?0 A
4 R( [* n' ]& r; Q( f; n" u- _ 这些不可思议的灵感事相,是说不尽的,只有当你念佛到了一定程度,自能亲身体会到的。
& d) k0 P* q' H) ]5 G) X" r. M) o: E" J( p
/ T- b& B" h" D) G* _% Y
- ] R3 x6 t, S. y 余话 ) I0 i6 N! v2 s7 B/ J( {
0 I' f8 [) q* q( L6 e$ B4 I
$ B3 f0 F1 W8 H% z
问:承你详细指教,现在我对修佛法能获得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道理,比较了解些了。过去我听人说,佛教是消极的,是叫人遁入空门,谢绝世事的。原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佛教有消极的一面,就是要把名利看得穿想得透,不要孜孜去求名求利,求个人的生活享受;而它更重要的是积极的一面,就是你曾经告诉我的,经中所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须要广行“四摄”、“六度”,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好事。对吗?
8 n; T2 P- S! u5 `" q4 H0 k) s3 V6 U* C. m: J" W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佛教,我想再看几本别的书籍,不知什么书容易看?
3 [/ P. c- s' \) t) d: P L# I% ]* ?5 U+ I$ z% J( n- u8 a
答:可以看《佛教的精神和特色》、《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佛七讲话》、《正信的佛教》、《寺院巡礼》等书。如果再想多看,可以找些对佛学有研究,对佛法有修持的人,请他指导你应该看什么书。若是自己胡乱去看,恐怕看了不合适的书,反而无益而有害的。其实,你能够把这本小册子看懂了,记住了,照上面所说的去切实修行,保管你一定能往生的。
: [. d y8 U3 S+ a5 j
; W) m4 H9 [# _8 v 问:听说有人能架鸾扶乩的,他们请来降坛的,不是神仙就是佛菩萨,那么,照着坛上的教训学道,不是更可靠些吗? : r% L: k/ U' x# u$ b8 ~) Z
/ d! k/ }( l; S4 B 答:我说自己胡乱看书,无益而有害。就是为的这个。乩坛上录下来,编辑成书的所谓“教训”,多半是一些有灵气的鬼假托着仙佛的名字来降坛胡说的。他们灵气的大小不同,所以有的俗滥不堪,叫人看了作呕;有的能舞文弄墨作诗作词。他们说的话表面上虽都是劝人为善,但和佛所说的道理却不一样。相信他们的话,至多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至于要脱离轮回,超生极乐,应该彻底听信佛的教导。一切旁门外道和沙盘上抄录下来的书籍都看不得。一般见识浅薄的人看见书上有佛菩萨的名字,便当作真正的佛学书籍来看,那就上当了。
* E! a1 t& j- K& L
, E$ I3 o" n b; n$ T) r, O1 W# F 问:那么,你说的这些话就都可靠吗?
& N" g$ B C0 \
% ?0 k% |3 c4 G. p( a! c( \ 答:当然是可靠的,这些话都是古往今来对于佛学很有研究的人说过的。不过,他们所著的书很多很深,一般人很难看懂,我把其中重要的意思变成俗语来说说,使得无论谁都能明白罢了。 ( V9 C: K2 ?$ n; h
% ^8 c9 n+ k8 }) V% g* t# |% y8 A 问:古往今来那些人的话,就一定没有错吗? 8 D' F" q5 A- v6 B7 ?, C
* @+ g8 H' {2 \& h L
答:他们的话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思,都是佛经上所记载的,是经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难道讲了半天,你还不信佛的话吗? - x) `* f8 k6 `% C6 g% X. S
7 v, d. i% n I, _) C9 |% D, D 问:现在有很多念佛老太把念佛颂经的功德,准备死后作鬼的时候当作为钱用,或者以此作钱财,赠死去的眷属、亲友们。这事有根据吗?靠得住吗?
% u: A9 s$ x) p1 ?# l5 ] Y! d X
% {) g n9 Z- f 答:这是毫无根据的,佛教里根本没有这回事。念了佛,念了经,说是死了可以当钱用,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则,佛号是我们念着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怎么可以当钱用呢?再则,佛经是佛教导我们修行证果所说的话,也怎么可以当钱用呢?三则,死了应该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才是正理,怎么还想去做鬼呢;做鬼比较做人更加要苦了。所以念佛念经总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才算是佛教的真正道理呢! ; C" [1 H( l" ^
$ Q( k7 R* E7 y2 I& K1 g& E& \ 问:那么,焚化锡箔、纸钱、冥器有没有用呢? 0 G- c. }1 U/ k; v
2 ^6 m4 C! n7 n
答:佛教的经典里不说焚烧锡箔、纸钱、冥器可以给鬼使用,或可为生人存库。这是中国人的习惯,自汉朝“丧葬瘗钱”,才开始演变而来的。因为佛教不认为人死以后一定去做鬼。鬼只是六道之一。人死后说不定能生到其它五道中去。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的纸扎冥器、锡箔、纸钱能够供鬼使用。
& l1 Z5 }' q9 w$ N( X* U# z3 A( q- N/ ~# n7 ?
问:一个人能修成仙人,有了种种神通,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去,巴望成佛呢?
3 f3 P& T( Z ?8 A
- s' o! ] U: }; m0 {8 I; i! F 答:仙人虽然也有神通,不过他们的神通最多不过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五种通罢了。讲到六道中最重要的漏尽通,他们是一点也沾不到边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五通神仙,六通罗汉”。就是说仙人只能得到五种神通,罗汉才可以得到六种神通,而且仙人所得到的五种神通,比较罗汉所得的,表面看起来,虽然一样是五种神通,但是神通的作用就相差得远了,就比如土块比泰山一样。那么,仙人还比不上罗汉,又怎能和佛相比呢?
" E( p9 U+ z/ N' P& b, w
- h5 l0 W }1 B 还应知道,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仙人因为得不到漏尽通,所以就不能超出三界,只好仍旧在这个轮回里不住的转来转去。他们化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功力,由于没有依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行,到头来还是不能回复本有的佛性,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实在是太可惜了。
2 V" o* H8 H K! I7 o8 M0 |+ z3 b( _7 M
问:你的一席话使我了解了佛教的大概情况,不过,我的记性很不好,今天你所谈的话又多,我觉得有点模糊了。请你再简单了当地重说一遍,不知还耐烦吗?
$ o5 s, \0 s* }* j* H- y2 f7 C6 F V i+ _7 |
答:可以的。我且分成几条来说说吧: * x' m# Y0 d9 \+ {8 T8 f/ O
0 V2 V4 D2 A2 ^0 n& T1 q 一、人的肉身会死亡,但人的神识是不灭的。因果报应、六到轮回是确实存在的。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学佛。 1 J. t X) `$ ?
: O- a# W) e5 x% n/ O* O 二、信仰不好的教门害处很大。佛教的教理最高深,宗旨最纯正,历史最久远,信徒最众多,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教。
, P' n7 r+ {( z; ^* [
& E' P% J3 m4 D" I: ~ 三、佛教的法门很多,大多数法门都是很难学的。最方便最容易的要算净土宗了。所以我们学佛应该学净土宗。
2 R) L* g. I T* e. w7 D- y
. g% y1 u% Q. |5 @ 四、修净土的应该信极乐世界是真有,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只要我们一心念佛,到了临终的时候,佛自然会来接引,一定不会错的。 * u, P7 Z: j: n6 P( {2 Q
2 M0 j+ K! ~$ J3 f2 ]7 Q3 {
五、修净土的人应该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并且要劝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
% X8 j( c/ b9 }. s1 J: Y/ |
3 I9 q) {) }) F i8 U2 | 六、修净土的人应当时常诚心念佛。在劳动中,除了操心的工作以外,都可以念佛的。 7 g8 |6 X* ?9 B2 v/ ]! P
; z; y0 ~' y% z- W% f( `8 g
七、念佛的人应该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且根据自己的力量,随时随地多行善事。 " W3 h- c% D' O& y: ?6 T0 O
' @! d/ W7 q5 W# g1 I 八、学佛的人随着功夫的浅深,今生就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
) ? ?8 T# c, W4 C5 S' q' r3 w8 ]+ [; h! g/ b; T
九、学佛的人应该把念佛行善等一切功德,完全回向往生净土,不可但求避免灾难,或求天上人间的一切享乐。 & l+ H9 }9 e/ ^/ E) z3 F
, |" w. x; E$ \
十、学佛的人应该随时随地劝人念佛,对自己的眷属亲戚朋友更为要紧,以便临终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1 ?* P, c& A8 Z8 c3 M$ v
$ x: `% h$ @! @5 ^9 S/ e4 E* e$ w 十一、学佛的人不可相信外道书籍,不可听旁门外道的瞎说。 2 ^; l5 `$ o5 C, ^& ~
" N/ X% w: k! ^/ `: d z
以上十一条,你只要记得住,信的真,踏踏实实去修行,往生西方净土是稳稳当当的。 9 e% @ c6 l+ F3 K# f
+ B% F& a; z* Z2 J9 R4 E. s3 A9 \
问:现在我对于佛教,已经丝毫没有疑问,决定如法去实行了。将来我得脱苦海,往生极乐,全是沾了你的光,我将怎样报答你呢? ! s. y) c$ i2 P+ d6 |
0 f& ]5 l+ I6 `$ Q! l1 k
答:我不敢接受你的报答,我把学佛的利益和方法老老实实告诉人,是学佛者的本分。但愿你找着我的话多多念佛,同时,多劝别人念佛。这样,当你生到西方净土,见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以后,早日回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一切在苦恼中的众生完全度脱,那就是报我的恩了。
' i5 |7 a+ c+ L0 d; C6 _$ E: C1 ]" U- P2 ?4 i d J* S
9 A. _3 m# ^/ s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