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29 17: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国以顺时针方向依次解决海疆问题后,再行解决边塞问题。重点目标是印度。我国目前在与印度举行的边界谈判中不宜急于以让步的方式达成协议,否则,可能进一步助长其对我西藏地区的野心。印度积极侵占我西藏南麓,其意在控制军事上的制高点。试想,若我方军事力量部署在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传统习惯线,就能居高临下俯视印度的恒河平原。如果由此进攻,则可势如破竹,直捣新德里。这将使我方具有很大的战略威慑优势;然而,目前是印度实际控制约九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如果印度空军对我川藏、青藏公路实施战略轰炸,我方仰视地势如此之高的青藏高原,后勤补给和反攻的难度都相当大。印俄关系由来已久,俄国一直视印度为其在南亚的盟友,因此,它绝不愿意看到印度被削弱。故,我国应支持巴基斯坦牵制印度,并借美国之力平衡俄国的影响。前者不难做到,后者须看美印关系如何发展。
( A* e2 ?; N X
3 j* r, g: Q& Z& u6 P 在正北方,与蒙古的关系事关我国长远的地缘政治利益。蒙古原为我国的外蒙古,本世纪二十年代被苏联控制,成为拱卫苏联西伯利亚(包括重要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南部的缓冲区。1966年,苏蒙结成军事同盟,百万苏军推进到中蒙苏边界,此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仅680公里,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973年苏联远东部队曾举行过代号“东方73”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目标是七天之内攻至北京城下。外蒙的丧失对我国北部安全影响极大。我国华北的国防线等于内推了一千余公里。在现代战争中,有辽阔的战略纵深可以令敌人不敢贸然发动地面进攻,并为防御来袭的导弹提供宝贵的预警时间,尽管这种时间可能非常短暂。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蒙关系有所松弛,但俄国仍保持着最重要的影响力。近几年来,美日在蒙影响力上升较快,这有利于冲淡俄国的传统影响。目前,俄国因自身经济上困难重重,对蒙古的影响力呈下降之势。我国应不失时机地全面加强与蒙古的政治经济合作,增加在蒙投资,并大力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的建设,努力争取使蒙古成为我国可靠的友好盟国。
& i; a1 q- Y' }- f# w% |* y- v3 E- t# W4 b3 K4 G% \9 F: f
3 o" ^; `/ Y- J3 P五.结束语
/ ^; T, @4 c" o( _5 ^
9 e* `8 [2 s8 P, f0 s p" ^ 常言道:弱国无外交。但弱国在一定的时机和条件下也能够创造奇迹。如,滑铁卢之后的法国外长塔列兰和一次大战后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外长施特莱斯曼,均成功地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本国争回了重要的利益。我国的国力并不算太弱,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的空间很大,更应积极进取,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向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为内政服务的。外交上的成就反过来可以缓和国内矛盾,振奋民心士气,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赖和支持。而这又表现为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这种能力是国家凝聚力的象征和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上,出现过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现在,我们更有条件谱写新中国外交史上更加辉煌的篇章。
9 z* q. |2 B( |" b" Y1 A
. _. }, |3 _) M0 A( f- I6 o9 D完稿于2000年12月28日
+ s; x9 E8 N3 p" w6 C作者可能叫:伏波或者海均, M$ q7 `( P& n% t: j7 c
=====================4 t8 T- ?, H8 u8 E3 J" c7 e. O s
3 b8 h4 V% C3 n2 _4 N, n" u8 W
这一篇近八年前的文章,我今天看时仍受无比震憾,此间暴露的近三十年中国外交的种种问题从没见在这“盛世”大宣传的环境下有提到过,特转载于此。* U7 X3 K5 K/ \8 _8 l# X6 e1 v
$ s# D- f: }- U, v& K" D' A/ {( A
[ 本帖最后由 boy3boy 于 2008-5-29 18: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