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时,人们是如何挖凿深井,从脚下土地采出盐(俗称井盐)呢?带着疑问,我走访了四川省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 E2 z: o6 e- U$ C
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自贡市的西秦会馆内,这里本是清代陕西盐商斥巨资修建的同乡会馆,1959年被改建成现今的博物馆。' ~. F2 w9 Z4 ?
4 ^6 Q1 v; Q/ W) h6 B7 @ 刚到门前,立即被博物馆门口的石狮所吸引。这对高2.27米的石狮,身披卷毛,突目隆鼻,四爪锋利,正身向外扭,两头相望,张口作嘶吼状,颇显威严。踏进门内,呈现在眼前的是古戏台。这幢古建筑处处雕梁画栋,尤其是献技、金镛、贲鼓的木雕更是惟妙惟肖,由此可窥见古代盐商的阔绰与气度不凡。
5 E" r8 }6 p8 ~1 M7 H' ^* }0 I. N5 w. i; q$ C- }1 h7 `
再往里走,是博物馆的主要展览厅,陈列着丰富的盐业史料和完整的传统采盐用具,无不凸现着自贡井盐的千年变迁。特别是一张已发黄褪色的井盐经营契约,据考证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股票;还有一批账簿、打井岩口簿等珍贵的资料和实物,对于研究我国盐业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 T0 s7 d) C4 a1 Q 自贡盐史博物馆内景
, E3 y; f3 y1 u j( r# A
' y, k3 k6 ]2 i9 C X 步入了“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展厅,503件盐井传统钻凿和修治井工具,真切地展示了从钻井、采卤、输卤、天然气开采与利用、制盐诸方面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着种种设计精巧、方便实用的工具实物或工具模型,我们不得不被古人过人的智慧所折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的凿井机械碓架,它通过人力踩动,带动铁制钻头冲击井底岩石,从而凿井取卤。正是利用这个貌似简单实则富含科学原理的工具,蜀人开凿了世界上第一口过千米的燊海井(位于自贡市内,已开辟为自贡的著名景区),创造了盐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 @/ G0 S0 n- f6 l, r% b8 t
; q8 p0 h) |/ y5 L' k0 L-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