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885|回复: 1

无毒不美味:天下最危险的美食排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3 0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豚:
; X. t3 @* ?. q( R% I美味指数:★★★★★
: f) ?( D3 n: r# i7 J. K  a2 b危险指数:★★★★★
1 ~8 F! V" q3 Z' D: F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丧命, 但“无毒不美味”。河豚肉之鲜美已成中国美食界之“貂禅”,越是危险,越是垂涎。宋人梅尧臣《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风潇潇易水寒”之气概,只是他们在动筷之前,总会先让服务员试吃,没倒下,才大快朵颐。东瀛食客亦有此种气概,他们已经研究出吃河豚的安全做法。中国人的土法是河豚肉+萝卜,每年春天,总倒下N个,但在中国永远会有后继者。& d# a$ O. {/ H1 ?
2 F! [* y6 R) l- V
染有疯牛病的牛肉:
5 u1 b0 h1 b' G0 ]$ c美味指数:★★★
. f6 Y( A' _$ F7 P危险指数:★★★★★
0 e2 a3 K1 ~9 Y2 k1 O5 e9 ]至今全球已有100多人因进食染有疯牛病的牛肉而死亡, 更估计已有200多万人感染上克雅氏病(由疯牛病引发的人类症状),这种病的潜伏期是10-30年,危险仍然潜伏在体内。“人如果吃了得疯牛病的牛的肉、脑髓、血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雅氏症,人脑也会像牛脑那样,变成海绵状,最终神经错乱、死亡。”这样的描述显然令人胆战心惊。幸运的是,尽管西餐越发风行,但中国人仍然不是热爱牛肉的民族。于是,我们更担心哪天会发生“疯鸡症”。% V2 r9 R1 d5 b* u: q. e0 l

: }1 y# R7 _3 K0 ?, d果子狸:
' {/ z3 _1 E+ S% |/ F美味指数:★★★★9 w) J% p# l5 j3 b; }$ b
危险指数:★★★★★, P6 I; N& S; K
作为野味派的代表菜,果子狸的鲜味正在国人的味蕾中淡出,尽管它仍然是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允许进入百姓餐桌。但“蹊跷地”,果子狸的身上发现的SARS样病毒与人类感染的SARS病毒惊人地吻合。更传闻,在国内第一批被感染SARS的人中,就有一名野味餐馆的厨师。SARS的恐慌笼罩了一年多时间,果子狸只能暂时退出江湖。可中国人对野味的兴趣仍然未改,没有果子狸,便找“果子狐”呗。# A/ a! d' i, l2 ]2 F- M( e
& K' g. D5 E7 I$ o
狗肉:
% E7 O9 _% F+ D9 Y( U美味指数:★★★★1 k! n  q0 ]' t4 |/ O
危险指数:★★★  ]6 E" i/ t3 D- S
人是跑不过狗的——除非下毒。作为人类身边最为聪明的动物,狗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中国人竟然不信守费厄泼赖的法则,竟然用氰化物下毒的方法来进行捕杀屠宰。韩国人曾在主办2002年世界杯时,因为吃狗肉的作风问题,被洋人抵制。“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并非神仙的中国人,自己躲在自家门里,冒爱狗人士之大不韪,冒流鼻血之险,冒有毒氰化物之几率,其实抱着的是狗肉壮阳的内心渴求。
8 s" X1 J: g: {) v% N. r' @* q( h3 ?5 a: q4 f9 k
生蚝(牡蛎):
1 h$ j3 r) |# O* e2 u美味指数:★★★★. V* C  D$ Z5 C4 `! p5 G" \
危险指数:★★★" k- k3 G- a$ x6 R
催情圣品生蚝(牡蛎)亦是大情圣卡萨诺瓦的毕生之至爱,这家伙能一天周游在十数美女身边的秘诀也许归功于其每日生吞40只生蚝。牡蛎之美在其鲜,所以那些“食用前最好要烹煮5分钟以上”基本属于不懂美味、不切实际的“安全谬论”。世界上最好的牡蛎产自欧洲、北美与日本,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这些可靠卫生的产地吃的话,你只能忍受产生下泻、呕吐与反胃等现象之苦了,无他,我们的养殖环境和海洋正在遭受工业污染,而牡蛎正如其身体般,是个垃圾回收站。
$ B, j' e- O6 C
1 I1 |; u, o& s2 s( r* w3 ~蟹:7 K0 j& Q% l# r
美味指数:★★★★
4 y# I3 t9 r, R+ O$ z危险指数:★★★
+ N; a/ e, i7 F8 g, i$ g9 O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已作古。金秋时节,持蟹斗酒,此乃国人人生之一大饮食乐事。但这种食腐动物,同样也是伤人肠胃的腹泻利物。尤其是不可与柿子同食,两者相配立即食物中毒,其他同样有类似反应的还包括:梨、花生仁、茄子、香瓜甚至冰和茶。吃一只蟹,你就得避讳这么多,但真的能一一避开么?你总会中招。再加上,蟹饲养的激素传闻、“赤潮”的猛烈、福建人在蟹产卵时喂避孕药的招数,作为全国众多海鲜食肆的招牌菜的蟹,无可避免地成为高危险菜种。
9 `- G9 k8 E. J: Q
- h8 c& g6 S' F, q# ~甲鱼:
. h8 ?. k& q: _美味指数:★★★★
: [. i0 F* p% Y8 B9 J$ m( r  f危险指数:★★★* Q- W6 A9 G& g* Z' L+ Q( \
“甲鱼吃甲鱼——六亲不认”这句谚语说的也许是甲鱼的荒诞,但它的确味道不错。不过其问题在于:如果是野生的甲鱼,它是多年生动物,体内大量的寄生虫不得不防;如果是人工饲养的,则被披露是用性激素催长的,7年的生长期竟然被超浓缩到7个月,它的肉是浮的还是发物?令人胆战。医生更告诫:“肝炎病人禁食甲鱼。其丰富蛋白质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 C3 c* o2 I6 ~7 ]# e" v  W! R6 V" _  ~2 w
薯条:
. l- Y# F! S* E6 T美味指数:★★★★+ v  n7 `6 l! N. ^9 f, {/ q. F
危险指数:★★★★
# T/ e* w  ?" N& B这已是两年前的轰动发现, 瑞典人发现“一些富含淀粉的食品,经过煎炸烤等高温加工处理后会产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酰胺”,其中土豆制成的薯条或薯片含的丙烯酰胺最多。而丙烯酰胺是致癌杀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每个成年人每天从饮水中吸收的丙烯酰胺量不应超过1微克,而每公斤薯条中平均含丙烯酰胺1000微克。可现在薯条、薯片还是很多人的零食挚爱,它香脆、热量高、食用方便。
0 X) Q! a& r4 |" i* L4 F; k5 l+ d. Y6 e; i
蘑菇:# _! M, u& J' r/ }, S
美味指数:★★★★
* ]! J. G7 ?; `$ S4 J7 u( T危险指数:★★★★
1 ~! S& K/ P  c+ X4 O每年都有人因自己的选择而死, 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其中包括自杀、游泳和采蘑菇。到山野采集蘑菇野餐煮食似乎成了很多饕客的情趣,于是每年都会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也许世间100余种毒蘑菇的毒都敌不过300余种抗病毒、口感好、滋补、鲜美独具的食用蘑菇的魅力。民不畏死啊!日本年轻人更疯狂,一款名为“迷幻蘑菇”,由数种含麻醉成分的蘑菇加工而成的“不上瘾,但有幻觉的”迷幻药,近年迅速走红成为他们的精神迷幻药8 ?! e8 t! m' B8 }* H; p+ m9 n& s

. c+ P* t1 b3 Z三文鱼:
& h" a5 _% O! K: ^1 L6 b, [美味指数:★★★★$ I- h9 \8 ?# A/ I; e9 V1 ]
危险指数:★★★% _' b6 u. c' g: O% P0 u1 c! V
它那种可爱的粉红色原来源自饲料中的染色素,它的肥美厚实源自人工饲养中使用的抗生素添加,它体内残留的化学毒素如今已经足以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当然,细嫩鲜美的它仍然是最为受宠的鱼生,它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更是脑部、视网膜和神经系统所不可或缺的物质,能增强脑功能、防中风、防心脏病和预防视力减退。它实在是“水中珍品”,以目前的污染状况,还不足以令大家因噎废食。( V7 f" {4 C2 x5 V0 ^# @0 H

2 K9 m. I$ J0 ~" s/ Z3 F腊味:& P3 _  l0 V1 P* f: W( H' x
美味指数:★★★★
6 H: E3 z9 L* r! d! I( @危险指数:★★★★
, j, T: i3 ]+ G  L7 \8 H4 B当年物流不畅, 老百姓不得不杞人忧天,于是采用各种方法把肉类风干做成腊肉、腊肠、灌肠等腊味。但在物流通畅的今时今日,进食腊味已经成了一种口味习惯。它们有种把五香滋味浓缩的味觉刺激,有种体会风端气息的怀旧回忆。于是,我们会冒其中加入发色剂、稳定防腐剂和其他可能的癌变元素的危险而进食,硬要冒患食道癌、胃癌、甚至肠癌的“莫须有”几率,至于是不是在臭水沟旁用死母猪肉做成的,就更不管不顾了。要怪,就怪为何“秋风起”吧。
2 M* g7 y" p+ W0 h! z$ [1 D; F5 E# t' d6 Q5 X
鲨鱼翅:
$ M9 U3 _" i9 _' O& o  z* D2 Q美味指数:★★★★★
+ j" p7 f- F, p$ K危险指数:★★★' S6 k8 M* l+ G; o* h8 V  t
鲨鱼现在全球范围内被人猎杀,关键是不知道哪个坏蛋科学家研究发现说:“世界上所有动物中,鲨鱼是唯一不会生癌的。”在我们每日为身体哪里哪里会不会已经癌变当心的当下,鲨鱼成为危险餐桌上的救命稻草。鲨鱼油在挪威被制成昂贵的保健品;餐宴上鱼翅,则在中国代表了一种炫耀。每年都有上百起鲨鱼吃人事件,成为报章炒作之头条新闻,但人吃鲨鱼事件每天都在发生,人类每年会吃掉80万吨的鲨鱼。又有研究说,不能大剂量或长期服用鱼肝油,否则会引起中毒。
发表于 2006-9-3 1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敢吃有毒的东西,因为它味道鲜美,看来人是贪吃不要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4-4 16:19 , Processed in 0.06611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