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12月,我的第一部自传纪实《眼泪》在当时全国最大的G站之一www.weandwe.com发表,并为我建立了第一个个人专栏,由此我开始渐渐崭露头角。
# O1 C* z7 D" e) c5 k( T S R" q- G% E, R# g
不知道为什么,我那篇并没有缜密构思过、完全是凭着刚刚失恋后满腔激情写下的文字,竟然得到了无数的关注。而这种关注程度,是如今我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无法再次达到的。于是,一时被掌声所迷的自己有些忘乎所以起来,不断地按照这个模式继续创作着自己的新作。充满浪漫主义的华丽笔调,同时也洋溢着浓郁的忧伤。我的文章被多次转载,无论是全国性的“朋友别哭”、“阳光地带”还是地方性的Mollis、上海男孩等等,都留下了自己的笔迹。然而,正沉浸在这种万众瞩目的状态中自得其乐的我并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已被贴上了一个本不该属于我的标签。
0 C8 F# P+ P0 O; O6 r
+ t5 T0 @4 }% M& ~* ? “你一定是个忧伤的男孩。”7 `5 v O! k w; y D" e
7 Y) X, a- S* Z; u: U, \+ v4 F
“蓝色水晶怎么总爱写一些哭哭啼啼的文字,像林黛玉一样。”
& D! g3 e* m4 F
7 c$ |) {8 _) |1 \4 U: L0 H0 n( G “蓝色水晶是出了名的‘怨妇’!”
5 U( b0 C2 `' W" K: u4 E
- K- k& b# U+ P/ t/ t, a" b5 B" ~. W ……8 P2 r4 O, C3 b7 j6 ]( T2 J+ X" R
, R* w( T5 Z, z3 s
所有的评价渐渐地指向一个主题,那就是我文章中的阴郁之色,而且评价的价值倾向也越来越贬义。以至于,当一些读者们与现实中的我交流之后既惊讶又直截了当地说道:* V- `& a! @9 R0 g
7 O( ?8 J0 I0 C+ @& X, K$ r “你是蓝色水晶吗?”1 }( \" m) s9 G! p
7 V# d- e% J' z9 ?6 \7 O, |* }
“你的文章并不像你的人,看来你是具有双重性格的!”
0 T, m, Z9 ?5 z+ K' b+ o; b8 Y, E9 J
而我的心理学老师告诉我,许多人都贸然对自己或其他人做出“双重性格”的断言,实际上是他们只看到了一个人不同的角度而已,真正的双重性格其实就很可能意味着人格分裂,如同卡通片《圣斗士星矢》中那个拥有“善”与“恶”两个面孔的双子星战士撒加一样,深深堕入痛苦的抉择中不能自拔。; l, b- I" X: y5 B0 h( v7 c
7 ^6 ?4 Q$ A; {
看起来,是我在文章中刻意放大了自己个性的单一方面,导致了别人的误解吧。但直到这时,我依然不知道当时自己已陷进了一个在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懂得实践应用的社会心理效应中……$ E& W( v# x U4 P/ i2 w! L3 ?
( \- Z M+ x2 S
进入2003年,随着我参与了一个上海地区同性爱人群关爱项目的志愿服务,同样自己的文章也从那时起逐步由感性的宣泄转入了理性的思考中。依靠原来通过文笔在网上建立起来的人气,使得我对外更多地是以一个公益人士的姿态出现。久违了的掌声再次环绕于我的周围。最终2005年10月,这一过程到达了顶点,那一天,我走进了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的演播大厅。# g9 F. r" q' }' h1 K# A' z7 h
; u2 R- ?' h% g( F! z 我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成就是否能够超过这次经历,可至少在那时,原本差不多被认为有抑郁症倾向的蓝色水晶也随之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不少各地看到我节目的男孩们近乎带有一些狂热性的个人崇拜,记得那时我的QQ、MSN或者邮箱等等,凡是在网上找得到的联络工具每天都会收到不下几十个交友申请。1 L* [2 |# m1 j N5 M
5 s- a3 x) [& U
“水晶你好棒!”
( I9 O H' m# J7 i/ v3 y) b6 J" n/ o% m% B- g
“水晶一定是个积极向上的男孩子!”0 c( ~% C& q' r9 ?& Q _! y
: B( c! b- p2 o' V4 o
“你现在的事业一定很出色吧!” C- Z- u; Z8 e$ D8 j
1 _* a9 B& J5 {+ S “水晶长得好帅!”
4 `) m: d% m8 w5 f# }! r7 q6 g' m2 E8 w$ b. H1 h$ |# N
不得不承认,年轻而燥动的心在那一刻近乎迷失了自我,变得飘飘然起来。在许多认识我的人眼中,仿佛自己身上的缺点就真的不复存在,只有那些展示在人前的阳光形象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
) \& K* p6 g8 L1 e$ _# S2 |. b% s: y
蓝色水晶真的就成了完全无暇的个体吗?5 M0 T) K% [# W, M# V
$ h S0 [$ O2 y 过去的公司主管曾用很通俗的话提醒我:“太红了、红得发紫了,接着便可能会发黑了,因为你将招来嫉妒,而在那种时候往往你自己是浑然不觉的。”
$ W2 N9 x% F) {2 R' P5 h! a( G1 R
2 R" a( ^5 ?: ^8 K* P$ \: Y w7 V 事实正如主管所料的那样。就在那阵狂热过去之后不久,在多个拥有我文字或个人专栏的网站、论坛上突然出现了多个奇怪的信息,其中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在表达同一个意思:
$ a5 u" X4 c0 N+ m+ F( ^3 v2 U# O7 `* C3 o
+ K, J! F/ K; N2 T3 b# C 蓝色水晶,其实是个专门靠着BF吃软饭、并且伺机偷盗对方钱财的不耻之徒。因为这些劣迹,他曾经被人拖出去暴打后更敢怒而不敢言。
+ n) p; I$ S8 b% c& C! k: n* s, e# [2 p
看着这一条条貌似有板有眼的大段评论,我不知所措起来。继而,更多的攻击也随之从网上网下如万箭齐放一般向我射来,且条条直指我的人格。不少原本支持我的朋友,因为无法分辨信息的真伪而不明所以,或者害怕惹来非议便与我疏远。很快,这些信息带来的负面评价就占据了主流。在很多人的眼中,我差不多一无是处。更有甚者,当我处在一个公众场合,不少人都带着异样的目光退避三舍,甚至更有传言称“蓝色水晶有被SM(受虐狂)倾向”、“他的文章都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他经常喜欢419(一夜情)”之类云云。对我来说,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恶毒的攻击、更没有过处理类似事件经验的自己,顿时变得一蹶不振……
) l) J. d: J5 N- `0 p) S9 r( q& g! m
直到一位心理学教授的出现,他对我说:“你学了心理学的知识,就应该试着去把它用到实处,为你的生活、工作服务。当你明白了那些希望激怒你、给你抹黑的人们所使用的心理效应及其原因时,你的情绪就不会那么轻易被他们所左右了。”) C6 D% ^+ Y7 @9 H
5 z6 E; D5 U I2 l
短短一句话,仿佛给了我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教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问题的根源,却令我明白了那一连串变故的内在缘由。这是个一直被我挂在口中的现象——光环效应。发现它的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3 V6 }7 K% T7 X3 g6 P5 S" R" c( [
, d9 V, v4 t) E" @0 B 当人们看到我文章中的忧郁气质之时,便会认为我是一个忧郁的人,而看不到我的其他;当别人看到我在公益领域的作为时,便给予了我无数的掌声,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忽略了我身上固有的缺点;当一个反面的信息如莫须有的标签贴在我的身上时,似乎我身上的一切又变得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人们常常喜欢从自己能够最直接获得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亮周围的晕环将月光泛化那样。因此,“光环效应”又称作“晕轮效应”。: R5 e& Z! p3 n7 _3 f, S- c
- Z% @) _6 R2 ^' Z7 x$ I7 ~& C! x7 L 正如我的几次起落一样,光环效应有“好光环”和“坏光环”之分。而要想让公众产生“坏光环效应”,那么只要把某一负面的因素不断地放大,这就涉及到另一个社会心理现象——标签效应。说我有欺骗和偷盗的历史,无疑就是给我贴上了这个毁灭性的标签。促使这种标签的影响不断扩大的前提,便是贴上标签的那个人本身的权威性。就像学校班级里的一群孩子,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评价的影响力总会高于其他任课老师。8 B. ?# Z5 h( j) D
2 c& J; P. Q8 m, R6 H% m
我仔细翻阅着过去一直因为感情上的冲突而无法认真看完的那些攻击性信息,发现落款者自称是我以前的BF。内心一阵悸动,大脑亦快速翻阅着过去的记忆,终于想起了一段几年前的往事:: k3 \: O J( ]8 J" C
" B* G) K e% _% Z
当时,在酒吧里工作的他正被一个客人所纠缠,但很快对方所表现出的某些吸引人的特质让他产生了“光环效应”,认为那个客人能够给自己事业以极大的帮助。结果,当我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酒吧准备等他一起下班时,他却答应了客人在结束后陪同去吃饭,并试图将我提前支走。为此,我们发生了剧烈的争吵。激愤之余,我不顾后果地抛出了一句:2 v3 e' p5 A7 B4 C" W
/ M1 ^, H2 U) r “我可能答应这种无理的要求吗?没有一个在乎对方的人能容他当着自己的面和别人出台的!”* a# a2 X! ]5 ?/ z6 J
/ V9 T& F9 \: ?& P6 e1 G; b! e
可能正是“出台”两字,使他在转瞬间勃然大怒。站在酒吧服务生这个敏感的岗位上,这大概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污辱吧。尽管那个客人最后还是知趣的离开了,可他也没有继续按照原先的计划和我一起,而是拿着我送给他的交通卡自顾自登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 F8 e0 Z8 C2 J4 S1 b5 c7 Y s8 j$ U" r7 I
之后,我并没有回家,而是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打电话联系他。他没有手机,拨打固话让我不断损失着话费,手机欠费了。按照我完全可以先回家后再拨打他的电话,可当时不能理智思考的我已顾不了那么许多,只是抱着他能够重新回到自己所在这个先前分开的地方。又想起那个很轻易便诱惑他的客人和那张帮助他离开且是我亲自买给他的100元交通卡,气急败坏的我随便找了一个网吧,打开了之前他告诉我的银行帐号和密码,在线为自己手机充了100元的话费。, j6 |: s/ Y) n% U+ }+ s) a- Z
- x, M( ^* [/ p/ F) }, F 但是,我没有想到,当他借助那张交通卡离去之时,就已经抱定了要与我分手的念头。当我平静下来以后,任凭怎么和他联系,他也不愿对我有任何的示好。之后,我就再没能以BF的身份和他见面。第二年的冬天,我偶然发现他参加了另外一个同志公益组织,直到和我所服务的组织同在一家酒吧里开展公益宣传时,才又一次碰到了成为对方机构一名骨干成员的他。8 z) x4 s. g @ L# m# g
* m8 a" V& O, |5 w) T8 [
也许,在他打开账号发现少了将近100元之际,就已经把我贴上了“骗子、小偷”的标签。即使在作为BF的时间里在金钱上不分彼此,可在那时他早把我视同为陌路人了吧。而种种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巧合,让随之而来的“光环效应”与“标签效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左右着我的生活和我的内心世界。 J- g/ W' M3 G5 r: [
' S5 O* M" t A$ ^) z 现在想来,不觉有哑然失笑之感。如果我能及早看透这些说穿了十分简单的现象,又岂会那么容易受之摆布呢?这前车之鉴也提醒着自己,每当受到各种或好或坏的环境影响之时,所需要更是理性的思考,从而才能摆脱“坏光环”的阴影。! f; A6 m* b( t* g; [8 d h6 [5 A
/ _! ~6 l5 O5 s7 i0 I; f 到今天,我仍不能得知他为什么会在网上那样做,可当初对他的种种不满和憎恨却也随之烟消云散了。或许,作为他本身亦是“光环效应”和“标签效应”的受害者吧……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