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3 ?" m0 P7 T9 P8 a & B, i5 }+ m1 L3 g7 W1 v A) F _比王国维更早更精彩的阐述,是在唐朝禅师吉州青原惟信说的一段话那里,这段话见于《五灯会元》第十七卷:“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相信对于一般人而言,我们对于这几句话并不陌生,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对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有着相当的会心,那么对于这几句话也是很难有什么会心的。这几句话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是完整的出自于一个人的完整的议论,实在是极其难得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种阐述和观点,恰恰和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有着本质的会心,但是,我们的议论,却远远早于黑格尔!我一向认为中西的文化和哲学的最高境界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角度和术语不可能一样而已,在青原惟信和黑格尔这里,我们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证据,要知道,“否定之否定”及其精神,可是黑格尔哲学的精华中的精华呀!虽然它在形式上是本末倒置的,但是就纯粹的哲学的形而上的形式而言,这种精神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社会的最高的精神!也就是一种发展——尤其是一种创造创新的精神!禅宗是最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思想存在形式,最高的境界自然就是拈花微笑,次境界则是打机锋,最次的才是经书——当然,这是就禅宗的思理而言的,整个的佛教,未必如此。青原惟信的这个三境界说,也显然的和打机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因为是单纯的哲学的形而上意味的阐述,就比禅宗中的其他机锋要浅显得多,如果你有着相当的悟性的话——中国文化的继承,主要是这种悟性的发挥,如果没有这种悟性的发挥,可就难以真正领会中国文化的最为核心和最为精彩的那些部分!青原惟信的三境界说的高明于和精彩于王国维的三境界说的地方,就在于他的议论之中,很好的呈现和表现出了第一种境界和第三种境界似乎有点相同的地方和样子,这正是其议论的精微佳妙之处!这种佳妙之处,相信我们也不必来解释了,一般人是可以有着会心和领悟的,这一点毫无问题,因为我们对于“否定之否定”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必然有着相似之点,早已经就理解得很好了,因为我们少年时代所学的哲学教科书里,马克思已经很好的继承了这种观点和精神。只有第三种境界里,才是真正的创造创新的境界,连第二境界也不是,但是要达到第三境界,就必然要经过第二种境界,这也是没有问题的。第一种境界和第三种境界,如果从质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提高了的,是一个高度的提升,如果从量的角度来说,却不一定是多,一般说来,唯物辩证法认为量的增多而达到质变,是一个基本的过程,比如人的寿命的增加,而最终至于老死。但是,也有很多的地方,未必是这样的,比如人的体重,很多人就是在老死的时候,相对于以前来说,是由胖到瘦了的。我认为,从量的角度来考察,那种由于量的增多而达到质变的角度和层面,都不是事物的最为本质的特点和核心的东西,而只是人的自然性的一种体现,相反的在人的社会性的层次上,倒是以质变而呈现量的减少的那种境界,才是最高的最上的意蕴!这种质变而量的较少的过程,其实量的减少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而在内容精神上,却是一个“提纯”的过程,也就是说,那种质变而量逐渐减少的状态状况,其实就是一个锻汰粗糙提取精华的过程!就人的生死而言,显然这不是人的最为根本的问题,或者说是最高价值意义上的问题,因为,我们还有着舍生取义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表面上看来,青原惟信的第三种境界和第一种境界比较起来,加入了人的主体性方面的一些东西,比如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等等,似乎是在量上增多了的,但是,这种增多的态势不是本质上的,其实在这种增多的表面形式之下,是有着一个将思想逐渐的从人的杂多的不合理的欲望和别的思想流派之中解脱出来,逐渐的将自己的思想从杂到一整合的过程,也就是从万中得到一的过程,三教合一的过程,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从纷繁的事物的万象之中逐渐确立自己的人生志意和理想,也就是一个这样的过程,所以说表面上第三种境界比第一种境界是在量上多了一些什么东西,但是就实质而言,却正是一个提纯的过程,因而就是一个在本质上减少的过程,这种的减法,其实是很精妙的!这些意蕴,我们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境界说里见不出来,因而他的三境界说,只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三境界的状态,没有深入到三境界说的核心意蕴中去,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 S# Z- }+ r9 T2 i9 F ' d: U- _7 i$ w. Z 7 h: W- O- F {" o
7 S. h Q6 ^! m+ ?我在读《人间词话》里的三境界说的时候,常常不禁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后,又该是怎样呢?作为悟的一种境界,它是很好的一种会心,但其实悟是无止境的。现在我终于想到了,原来在这种境界,就是“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境界,打一个通俗的比方来说,遇见自己所钟意的人儿,以后的路子还很长呢!必须要做到在精神和肉体上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两种之境界,才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圆满的提高之中的轮回!“无我之境”的不足,由此也可见一斑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