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265|回复: 0

《灵宝毕法》功法四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1 0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宝毕法》功法四题
0 |( b$ ]& Y$ n0 K& I) Q! B0 b9 ?
6 Y% N: ]7 D* H6 q0 F/ q' p《灵宝毕法》功法四题
5 p4 z- U8 o% h+ x  |- L, J/ d  W6 q' d" g/ _' y: V
丁培仁 4 u5 z6 O4 a; C! X1 f; @

1 U1 D5 X; _+ [* ]+ k《灵宝毕法》是钟吕金丹派秘典,其书奠定了宋元以降内丹学的理论功法,宋代内丹家“皆祖述钟吕”,盖有取于此书。然时人常推尊张伯端的《悟真篇》,殊不知张伯端语多恍忽,了不将功法示人。明代天师张宇初即评说:“张之书多文而隐”1。而《灵宝毕法》则不然,名曰《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唯因“秘传”,反将内丹功法诀要“泄露”无遗。如所周知,普通内丹书不但含混、模糊,且多用隐名,而《灵宝毕法》一书不仅讲具体功法,且对内丹隐名、术语作释。此二者均属罕见之举,亦为本书的特色,对于修道者颇具操作意义。 ) F5 J' f6 s' h! l' t8 ]
( [$ p1 o2 N4 C! @* y
《灵宝毕法》相传为钟离权得之于终南山,授予吕洞宾,故又名《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郑樵于宋高宗绍兴年间撰成的《通志·艺文略》著录。据此可断两宋间此书己流传于世。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则为《钟离真人灵宝毕法》。按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子”,《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有传,系采自众说,但多神话。南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记“钟离权字云房,自称汉时遇王玄甫得长生之道,避乱入终南山”云云,亦是传闻2。实为五代道士,据宋人称其“五代时隐士”可定,亦可由此推定其书上限在五代。有关吕洞宾的传说也不出宋人的范围,较早的是宋《国史》的记载(元脱脱主编的《宋史·陈抟传》本此)和宋真宗时人杨亿的《杨文公谈苑》(参《宋朝事实类苑》卷四十三)。据此,吕洞宾当亦为五代人,与陈抟同时,往来于陈抟斋中3,宋初又“多游人间,颇有见之者”。钟吕金丹派的另一名著《钟吕传道集》,题为“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述,纯阳真人嵒吕洞宾集,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传”。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钟吕传道记》,“施肩吾撰”。此书与《灵宝毕法》同一思想体系,而且明明白白是在为《灵宝毕法》作解。在《道藏》中收于《修真十书》卷十四至十六,而两宋间人曾慥所编《道抠》亦有节要。《道枢》卷三十九《传道上篇》相当于《修真十书》卷十四;卷四十《传道中篇》相当于《修真十书》卷十五及十六第一篇“论还丹”;卷四十《传道下篇》相当于《修真十书》卷十六“论炼形”。末谓钟离于是择吉日授纯阳子《灵宝毕法》。(可见过去有人认为《钟吕传道集》出南宋光、宁时,是不对的。)考吕洞宾弟子华阳子施肩吾(非唐代栖真子施肩吾)为宋真宗时人,其作《西山群仙会真记》在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之前,而他传道于李竦也在此前后4。凡此种种,可以推断《灵宝毕法》制作年代的下限当在宋真宗以前。显然我们不能遽定这部丹书就是钟离权亲著,但它属于钟吕金丹派的功法经典还是可以断言的。我们今天研究它,也主要着眼于其内丹功法价值。 5 Y& w" `+ s, z
! E. j5 K/ \, y' ]
笔者分别四题,略论其丹法观念。 1 o9 Z2 N: [7 F2 _2 J
" @& w) |+ |; z- c! o- R9 C
一、丹法结构 & F5 m& R) [! V% ^- L/ [: H
- Z  J3 D6 u5 A; q" c3 E2 I
《灵宝毕法序》云:“仆志慕前贤,心怀大道,不意运起刀兵,时危世乱,始以逃生,寄迹江湖岩谷,退而识性留心,唯在清净希夷。历看丹经,累参道友,止言养命之小端,不说真仙之大道。因于终南山石壁间获收《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录》,元皇所述;下部《真源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这里所说“灵宝经”非指作为三洞之一的洞玄部《灵宝经》,而是取义于道教传统中“灵宝”一词的神圣意味。号称三十卷却仅数千言,可见并非实际卷数。根据著录,宋代此书为十卷。今本三卷,分为十篇,这十篇就是原来的卷数。每篇又分六仪,即六种编例。除了序中提到的托于三清(元始天尊、元皇天尊、太上老君)的《金诰》、《玉书》、《真原》之外,还有《比喻》、《真诀》和《道要》。书中把内丹劝法分成小、中、大三乘,即三种层次。匹配阴阳、聚散水火、交媾龙虎、烧炼丹约为小乘安乐延年法四门;肘后飞金晶、玉液还丹、金液还丹为中乘长生不死法三门;朝元、内观、超脱为大乘超凡入圣法三门。这三乘对应于人仙、地仙和天仙这三种成仙层次。比较而言,《钟吕传道集》则是对《灵宝毕法》内丹功法的理论阐释,全书以钟吕对话的专论形式展开,有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炼形、朝元、内观、魔难、证验那专论。这些名目大多是《灵宝毕法》讲过的,但也有小异。如水火等,《灵宝毕法》比较偏重气液关系,始终贯穿着阴阳互含的思想,一如中医学讲八纲,阴阳为总纲。《钟吕传道集》则分论之,且将前著所说心火、肾气之火、膀胱之气“三火”称为“君火”、“臣火”、“民火”。《灵宝毕法》是在玉液还丹、金液还丹二项之下附带讲玉液炼形利金液炼形,《钟吕传道集》则将还丹、炼形分为二项。《灵宝毕法》公“内观第九”篇附带讲“魔”,《钟吕传道集》则把“魔难”作为一个独立专题,并分释“十魔九难”。尽管有此小异,《钟吕传道集》涉及功法的基本结构跟《灵宝毕法》是一致的,其中所讲“法有十二科”即是后者的十法门。正如该集《论证验》总结的那样:“法有十二科:匹配阴阳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龙虎第三,烧炼丹药第四,肘后飞金精第五,玉液还丹第六,玉液炼形第七,金液还丹第八,金液炼形第九,朝元炼炁第十,内观交换第十一,超脱分形第十二。” . n9 z" q( [, j+ B' R7 N  @! o5 K: ^

  I- u" s8 M8 }9 I1 @( Z& T  X- S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宋代以后内丹功法通常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或“炼神返虚”)四步,那么在《灵宝毕法》中是否有此观念或此观念刍型?‘我们知道,同为钟吕金丹派著作的《西山群仙会真记》已有这方面比较清晰的观念,只是提法稍异,作“炼法入道”、“炼形化炁”、“炼炁成神”、“炼神合道”、“炼道入圣”。更早,在唐初道经《洞玄灵宝定观经》中即有得道七候之说,其第五至第七(也是最高层次的征候)为:“五者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者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者炼神合道,名曰至人。”司马承祯《坐忘论》末附《坐忘枢翼》,其“身有七候”全抄自《定观经》。但是《定观经》和《坐忘论》却并非标准的内丹书,所以那里的形→气→神→道只是表明修炼所达到的层次,而并非丹法结构本身。同样的观念也体现于五代谭峭的《化书》中,此书设想宇宙生成是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万物而变得闭塞不通,因此修道就是以形化气、气化神到神返虚的过程。这种顺则生物成人、逆则返虚复命的观念对后世内丹道影响甚巨。内丹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功法,这就形成了内丹从时间上渐次展开的丹法结构。我认为从《灵宝毕法》起,是形成了这样的内在结构的。因为它的小乘四门即相当于筑基功夫,中乘三门皆是炼精化气,大乘三门中的朝元则是炼气成神,即炼五脏之气以朝元,内观为炼神,超脱即返虚。 5 e3 Z& @  p5 x) T6 V) t

# t6 h- r) C* r: f应当说明的是:通常所谓“炼精化气”以下,《钟吕传道集·论还丹》作“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其实“炼形成气”就是“炼精化气”,即炼“形中之精以生气”(同书《论炼形》)。诚如《灵宝毕法·超脱第十》所言:“道本无也,以言有者非道也;道本虚也,以言实者非道也。”《钟吕传道集·论朝元》也说:“道本无形。”“炼神合道”即是“炼神返虚”。 8 i2 n! m& U1 b) {6 u3 K  O

$ j. B0 f$ W8 A  y, r! g) i7 P从内丹修炼的体位程序来说,《灵宝毕法》也是大体合乎精→气→神→虚这种从下炼至上的丹池法构的。如“小乘”一段讲“小炼形”等功法,重视心肾相交,意在通过“勒阳关而炼丹药”(具体地说,“以肚微胁脐肾”,使之渐热),以“炼汞补丹田”(又名“成圣胎”、“胎仙完”),说白了就是聚精、固精。文中指出可补因肾虚而导致的晚年亏损,表明了这就是筑基功夫。其重点在于下丹田精区。“中乘”之法虽要领在“五行颠倒,三田返覆”,自在打通上中下三丹田、心肾肝肺脾五脏,但重心实在中丹田气区。“道要”说肘后飞金晶:“飞金晶入脑,下田返上田;采药,下田返中田;烧药进火,中田返下田。乃曰三元用事。”玉液还丹一段,“比喻”说:“金玉之气凝于空而为瑞气祥烟者,比于气炼形也。”这是说,在前炼精化气的基础上有两种气,一种是金液之气,一种是玉液之气,在还丹后用之以炼形。“真诀”说:“若不行此玉液还丹之法,而于三百日养就内丹,真气才生,艮卦飞金晶,一撞三关,上至泥丸,当行金液还丹之法,自顶中前下金水一注,下还黄庭,变金成丹,名曰金丹。”“金”既指金液,又指金精(“飞金晶”又名“飞金精),则“丹”当指精所化之气,亦指化气的中丹田5。黄庭居身中央,于此变金成丹,可知重点在于中丹田气区。“大乘”之法则中移上,重心自在上丹田神区。朝元“道要”说:“气全可以内观,炁后聚阳神以入天,神炼之而合道,入圣超凡。”内观“金诰”说“观乎神而不观乎形,形无不备而神得见矣。”至于超脱,则是将阳神超脱于圣躯而入虚,是钟吕内丹道最为神秘、最具宗教意味的一幕。这一段功法被《钟吕传道集》概括为五气朝元、三阳聚顶,乃炼气成神,非止于炼形住世。总之,正如《钟吕传道集》所总结的那样:“丹田有三:上田神舍,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丹。”6钟吕金丹派的丹法结构,就身体部位而言,乃是,下而上的修炼程式。这一点在《灵宝毕法》中已初见端倪,到华阳子施肩吾编《钟吕传道集》时就更为明确了。
  V  w" o! O/ k& P1 _) n7 m2 P" W( Q) O% H" e! i2 A0 v
二、时 ( o! ]1 {  s+ ^: T$ v. d

# E, n* P" x. B  u- y; H《灵宝毕法》基于天人合一观念,特重修炼的时。其中言及“时”之处颇多,例如:匹配阴阳一段论人“气散难生液,液少难生气”,于是要求“当其(指修炼者)气旺之时,日用卯卦,而于气也,多入少出,强留在腹,……”又言“又于日入用乾卦之时,以聚元气”;早朝则用震卦;是为乾艮震三元用事之法7。诸如此类,可以说每一节特定的功法都有时的规定。这种时取法于天地自然的循环,诚如“比喻”所说:“以月外比太空,以心肾比天地,以气液比阴阳,以子午比冬夏。子时乃曰坎卦,肾中气生;午时乃曰离,气到心,肾气与心气相合而太极生液。……离卦,心中液生。”《钟吕传道集》对此解说道:“人之一日,如日月之一月,如天地之一年。”“大道长养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人身亦同天地,“不知交合之时”;“月中不知损益,日中又无行持”,就会“端坐候死”。又言:“身中用年,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时,盖以五藏之气,月上有盛衰,日上有进退,时上有交合,运行五气而气传六候,金木水火土分列无差,东西南北中生成有数,炼金生真气,炼气含阳神,炼神合大道。”8
' |. x7 a) g: ^8 F: p) P1 y
% W& }8 x3 N1 k7 G然而《灵宝毕法》所谓“时”实乃身中活子午。何以见得?因为上文讲的十分清楚:子时是作为“肾中气生”即阴中生阳的自我感觉的标识,同理,午时是“心中液生”即阳中生阴的标识。正因为它们描述的是心肾、气液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阴阳关系,所以可用《周易》表示阴阳互含的坎({kan})离({li})二卦象征性地显示出来。换言之,所谓“时”是对身体某种修炼事件的描述的浓缩记号。记时并非根据外部的昼夜变化,而是依赖于自我感觉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 9 w( c* W7 r4 q$ F# {# w& i
+ {, Y* r/ P# ^
即以肘后飞金晶为例。“比喻”说:“阴阳升降在天地之内,比心肾气液交合之法;日月运转在天地之外,比肘后飞金精之事也。日月交合比进火之法加减。阳升阴降,无异于日月之魂魄;日往月来,无异于心肾之气液。”9以下即言“人之午时”当岁之夏至、月十六日,“人之子时”当岁之冬至、月之旦。“真诀”言行肘后飞金精“当正子时,非始非终”,后文又说:“自丑行之,至寅终而可止,乃曰肘后飞金晶。”同样是肘后飞金晶,单行时用坎卦来象征;而行金液、玉液还丹、炼形时,择时又自不同:“方行还丹炼形之法,凡用艮卦飞金晶入脑,止于选卦而已。”艮卦({gen})是东北方卦,时序上次于坎卦(正北方卦)。可见是表示修炼的进一步深化。
" t$ P7 y9 }  c( Y+ h& M. [* V2 q9 _$ E* }# g0 ^/ `2 u
但是这种身中活时用于炼五脏,必须考虑春夏秋冬四时禁忌。正如书中所说:“天地有五帝而比人之有五脏也。……凡春夏秋冬之时不同,而心肺肝肾之旺有月。”因此,“凡春二月,……真气随天度运而在肝。若遇木日甲乙,救土于辰戌丑未之时,依时起火炼脾气;余日兑卦时,损金以耗肺气,是时不可下功也。……”10按五行说,木在四时为春,在人五脏为肝,故春天木气旺,肝气亦旺;若遇木日甲乙更旺。而土在五脏为脾;木旺则克土,故于代表土的辰戌丑未之时救土炼脾气。兑卦是西方之卦,于四季代表秋天,而二者均为金行。肺主金行。五行金克木。故说“余日兑卦时,损金以挽肺气,是时不可下功”。这体现出五脏平衡的观念;夏、秋、冬依此类推,各有禁忌。所谓“五行颠倒”,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考虑四时对五脏旺衰的影响。 ; d5 @" K) _: U& S6 i' K  Z

. c" [3 H5 m1 @2 h  G严格的程式化也是《灵宝毕法》有关“时”的观念的一项内容,因前文讨论其功法结构已言及之,这里不再赘述。 ) D8 p% R3 W+ N, t! X% L

9 m" X0 P8 W6 \三、肘后飞金晶 " }' H" R9 S# H5 r) @( c! |3 z
, S7 Z4 R9 W& ~6 w, J
肘后飞金晶在《灵宝毕法》内丹功法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玉液还丹炼形、金液还丹炼形乃至五气朝元、三阳聚顶的前提条件。“肘后飞金晶”又名“肘后”飞金精”,“晶”即指精。《灵宝毕法》说“又曰抽铅”。关此,《钟吕传道集》解释说:“既以采药为添汞,添汞必须抽铅,所以抽铅非在外也。自下田入上田,名曰肘后飞金晶,又曰起河车而走龙虎,又曰还精补脑,而长生不死。”11若用阴阳消长象征的方式,可以说添汞乃是采{kan}(坎)中的一阳添{li}(离)中的一阴;抽铅则是抽(离)中的二阳(正阳之气)以进火;主旨皆在修得纯阳(阳神)。所谓“三卦”(又称“三花聚顶”)的“三阳”指的正是这种以乾卦({qian})来象征的纯阳或阳神。所谓“河车”,是精水中车轮转动作比喻来指谓精气在身中的循环往来,即后世所说“周天”。肘后飞金精是河车的第一步,“龙虎”喻气液(真一之水和正阳之炁),故说“起河车而走龙虎”。而称肘后飞金精为还精补脑,显然是从实质意义上指明它的功效等同于道教房中术。 , X" N: O$ q2 c/ V- ]% {

. z5 {: D3 z% U) [, h, ^然而最令一些研读钟吕金丹派著作者不解的,恐怕还是词组“肘后飞金晶”中“肘后”一词的意义。其实,答案就在《灵宝毕法》本文之中。兹录其文如下: 1 O5 v; E4 {9 |9 \: j8 m' n

- f2 h* K6 [* k* ]2 n  真诀曰:坎卦阳生,当正子时,非始非终,艮卦肾气交、肝气未交之前,静室中披衣握固,正坐盘膝,蹲下腹肚,须臾升身,前出胸而微偃头于后,后闭夹脊双关,肘后微扇一二,仲腰,尾闾穴如火相,自腰而起,拥企夹脊。慎勿开关,即时甚热气壮。渐次开夹脊关,而放气过关,仍仰面,脑后紧偃,以闭上关。慎勿开之,即觉热极气壮。渐次入顶,以补泥丸髓海。须身耐寒暑,方为长生之基。次用还丹之法。如是前件,出胸伸腰闭夹脊,蹉而升之腰间。火不起,当静坐内观,如法再作,以至火起为度。12
& i/ X+ y0 x% `& J6 g* J$ b, Y
/ p+ n9 |9 z& c/ W8 U9 {这是从背部督脉引精气入脑的修炼方法,其中打通三关是关键。《灵宝毕法》说:“烧药勒阳关,始一百日飞金晶入脑。三关一撞,直入上宫泥丸。”“背后尾闾穴曰下关,夹脊曰中关,脑下曰下关。始飞金晶以通三关。”文中讲得明白,“肘后”是指配合升身出胸、偃头于后,用意念闭夹脊双关等一系列动作,手肘向后微扇一二,然后伸腰,以便使闾尾穴下关如火相的精气自腰而起,放气过夹脊中关。结合下文来看,若火气不壮,还可用手搓动腰间,以助精气升上,而这也是肘后的动作。“肘后”一词,表明此乃背部的功法。
% k- ?2 z0 G% a5 z2 o
1 _5 j4 N1 n4 }7 q% m& I, E2 G; W四、玉液与金液
+ N; x% p. H) p4 `- p2 P9 w* G0 Z  `* L- c) w" o) [9 E
玉液还丹和金液还丹是继肘后飞金晶之后的两种功法。在《灵宝毕法》中,玉液炼形和金液炼形附着于此二名目之下,实则为四节功法。到《钟吕传道集》有专门“论还丹”、“论炼形”,这一点就更明确了13。然而为何分别为“玉液”、“金液”?亟须澄清。因为如果仅从《钟吕传道集》中孤立地寻摘出“金液乃肺液也”、“玉液乃肾液也”这两句话,不仅无法了解其实质,而且易生误解。《钟吕传道集》上下文是这样的: 8 T4 l0 h, i+ g$ e8 o5 e! @! P
+ \0 V  H/ ?* y( w8 I8 z
前贤往圣,多以肺液入下田而曰金液丹,心液入下田而曰玉液还丹。此论非不妙矣,然而未尽玄机。……金液乃肺液也。肺液为胎胞,含龙虎,保送在黄庭之中。大药将成,抽之肘后,飞起其肺液入上宫而下还中丹,自中丹而还下田,故曰金液还丹也。玉液乃肾液也。肾液随元气以上升而朝于心,积之而为金水,举之而满玉池,散而为琼花,炼而为白雪。若以纳之,自中田而入下田,有药则沐浴胎仙;若以升之,自中田而入四支(肢),炼形则便迁尘骨;不升不纳,周而复还。故曰玉液还丹者也。14 6 }, J1 g; N5 I" Y; n& ~$ J
4 r6 {/ c$ F2 U, e9 n
《钟吕传道集》侧重于理论阐释,对“玉液”和“金液”是从脏腑、丹田之间的功能关系去作解释,并未从功法上加以说明。《灵宝毕法》书中表明,“玉液”、“金液”都不过是一种比喻: 2 r& n' ~( M/ P+ J

% X* |! l( O& W5 W“金液”、“玉液”固然是一种比喻,但在内丹功法中却有某些实际意义。“玉液”实因“玉池”而得名,而“玉池”是口腔的隐名15。“重楼”又名“十二重楼”,出《黄庭外景经》,指喉颈。“真诀”说,毕金晶后,“既罢离卦,添入咽法炼形。咽法者,以舌搅上颚两颊之间,先咽了恶浊之津,次退舌尖以满玉池,津生不漱而咽。……乃玉液还丹之法。”“金液”的命名,则与飞金晶和肺均有关,前者涉及功法,后者涉及理论。文中又从五脏关系方面阐发说:“所谓金液者,肾气合心气而不上升,薰蒸于肺,肺为华盖,下罩二气。即日而取肺液在下田,自尾阁穴升之,乃曰飞金晶,入脑中以补泥丸。补足,自上复下,降而入下田,乃曰金液还丹。既还下田,复升,遍满四体,前后上升,乃曰金液炼形。”前引《钟吕传道集》与这一段论述吻合,只是略去了具体功法,但特别点出“金液乃肺液也”。结合《灵宝毕法》来看,可知:之所以命名为“金液”,乃是由于认为金晶系心肾二气相交于肺,形成肺液。而肺在五行中属金,故名此液为“金液”。若不结合理论、功法,融汇贯通来读,就易发生误解。
! e) I: l/ y3 ?9 b& Z' L& g0 {. ^9 x8 M# e
以上讨论的勒阳关、飞金晶、金液还丹、玉液还丹等法,按照作者的观点,“止于炼形住世、长生不死而已,不能超脱也”。尚有朝元、内观和超脱等更深层次的道教修炼功法,值得深入研究,容当另文讨论。
2 r8 S  L; E7 s6 U
) S6 c* C/ |! a5 l; k5 ^
7 w( u5 O' s- O- x6 K( L+ @: h
/ f/ F1 M1 c- N0 x/ k1 G8 D注: 5 N( ]: l1 W# \" g" Z! C5 u
& ^( G; ~" W: _+ M, _$ b8 S5 s# O( m& ~! h
1 张宇初:《岘泉集》卷二。 ; M8 u$ p4 L( n# z

4 v4 ~/ ]) @/ S2 又有称唐代前期钟离权传道者,如宋王常集《真一金丹诀》首云,大唐显庆五午(660)庚申岁正月一日壬寅朔,荆湖北路草泽大贤处士钟离权于鲁国邹城(今在山东)东南崆峒山遇仙,授之丹诀。至麟德元年(664)三月二十五日科试,有鄂州进士吕洞宾访见钟离,问及登科得失。因经数举不第其名,再谒钟离,得真一金丹炼形之道,入终南山修炼功成。真人施肩吾不可隐吕先生之机,乃图于海中邹山石室。此与宋代更为流行的岳州石刻吕洞宾自传唐末传道说(见两宋间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神仙鬼怪》)不同。但皆称唐代。估计是从唐《异闻集》所载沈既济《枕中记》开元中道者吕翁事敷衍、变型而来,且能与栖真子施肩吾生当唐代一事吻合(实则传钟吕之道的华阳子施肩吾系北宋时人)。 + b: V) L* Q, h9 A; r1 v3 g
0 j* d9 {8 B6 X% {/ w
3 《能改斋漫录》卷十八进指出《枕中记》吕翁非吕洞宾之后,案引《本朝(指宋朝)国史》称:“关中逸人吕洞宾,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此段为《宋史》所本)。又《雅言系述》有吕洞宾传云:“关右人。咸通(860—874)初,举进士不第。值巢贼为梗,携家隐居终南,学老子法。”从时间上推,后者与《宋朝国史》并无冲突。
1 ?7 n* h0 T5 @' w  _$ v4 J0 n/ |& N3 n3 N
4 参拙稿《华阳子施肩吾的丹道见想》,载《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4页。昔人多据《上阳子金丹大要》,将钟吕丹道谱系下接刘海蟾、张伯端。实则此说更晚出,且张伯端《悟真篇》自序并未称其丹法传自刘,故“刘海蟾传道”说实属附会。过去研究者以刘鉴泉先生较为公允,将施肩吾置刘海蟾前,说:“唐时传丹诀者最多,纷从无统,洎钟吕施刘显,而道始正矣。”(《道教征略》上册,《图书集刊》第1期第44页)但其传授图仍是调和诸说。
* m" ]. i3 p5 G( G* t6 S2 I, U  w* _' @# }6 `) D  Q
5 《钟吕传道集·论还丹》云:“丹乃丹田也。”故下丹田精可称丹,中丹田气可称丹,上丹田神亦钉称丹。所谓“内丹”,概指以三丹田为本位的精、气、神。
3 T( X6 p- [) W8 ^3 I. R* }0 l4 o8 Y" G6 `' n8 L0 @
6、17 《修真十书》卷十六《钟吕传道集·论还丹》。
8 P: n+ `& H5 l: P9 d# Q) o" C
2 X, s, x  X/ R* J& a2 W2 V; c7 《灵宝毕法》卷上。
0 k6 h" }; x. ?' u
0 A/ V; U) L1 y$ }( e1 b8 《修真十书》卷十四《钟吕传道集·论四时》。 $ U* H5 F& r5 F/ x4 f

) s0 \- B* W* C. [$ Q' Q% ^* w9、12 《灵宝毕法》卷中。
! \. C# T: v4 @* S1 z, z# c4 N2 ^& ]( e+ ~7 \- d+ F; u
10 《灵宝毕法》卷下。
: t: a9 G. k% o- R1 @+ @& Z' m. E, I! L) `" P, x" w0 x6 n
11 《修真十书》卷十五《钟吕传道集·论抽添》。
4 Y7 ], Y+ b( X6 y1 i6 ]) E- ^8 A) `
13 《钟吕传道集·论还丹》关于还丹有更为复杂的一套说法:细分之,“有小还丹,有大还丹,有七返还丹,有九转还丹,有金液还丹,有玉液还丹;有以下丹还上丹,有以上丹还中丹,有以中丹还下丹;有以阳还阴丹,有以阴还阳丹。不止于名号不同,亦以时候差别而下手处各异也”。 ' Y! q8 R" b- i; ?% I& a( H

2 a* d$ m' O' \14 “玉池”一名出《黄庭外景经》:“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 4 z( ]' B/ s6 J

* Q6 E8 z6 G2 U) c4 u5 |: C, v(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宗教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2-22 23:20 , Processed in 0.06423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