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878|回复: 1

解读中国“密集恐惧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6 17: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密集恐惧症,人人都有的“中国病”?; |2 G8 G/ B1 E& M$ E1 I; m8 ?
6 h1 m2 _% R- O& j/ z3 \" Y
  夏季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地铁的上下班高峰期,时常会给乘客带来无法忍受的体验——炙热与拥挤让人心浮气躁,争吵打骂每天都有发生,人多所带来的恐惧感,正在激发都市人的隐居梦越来越强烈,看到人群聚集就头晕,成为都市人的逃离借口之一,但恐惧归恐惧,真正离开的人没有多少,相反地是,大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一点儿也没放缓。
, X1 P0 r6 E% Q0 a0 o; V7 e
# T8 i/ z9 i! f# ?! x/ |春运时众人挤乘火车的画面曾是典型的中国形象,但那种拥挤在今天许多城市都已成司空见惯的场景,城市公交可谓“天天是春运”,另外,在医院,在节假日的公园,在特定日期的广场,在每一个招聘会,在大型演出现场,在大多数博览会……无时不见人头涌动,不是每一位害怕人群聚集的人,都可以脱离这些场所安静地生活,“城市病”的一大特点是,谁都无法不被其袭击。例如:2008年1月31日,时逢春运,广州火车站一位晕倒的旅客被接力的方式从进站人群中送出救治。: s; N) S% `3 l0 w
5 U9 r6 p3 W0 U2 o- B+ }! A% `
可以说“密集恐惧症”是“城市病”的附加病种。人为何要奔城市而来?因为城市有各种优质的资源,有相对公平的环境,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有追求梦想的机会……与这些相比,“密集恐惧症”不算什么,陈丹青曾说中国人的信仰是“活下去最要紧”,但在人们要求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质量的时候,对于“密集恐惧症”的抱怨与厌恶就会愈加强烈。例如:2012年2月11日,重庆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上,数以万计的求职者在求职。
& y! C5 T- Z: r8 Y9 T: ]" q4 Z; P3 M9 f' g4 c
追寻“密集恐惧症”的形成基因,会发现生存本身所存在的一些悖论,我们需要信仰,但却急功近利,在拜佛的时候一拥而上,眼睛里看不到虔诚只有焦灼;我们需要理想,但却不懂得理想是什么,于是才有那么多人把国考和艺考当作出人头地的通道,万人抢走独木桥;我们需要理性,但在许多围观事件中,却只有麻木的盲从,会被一个谣言搅得人心惶惶……例如:2012年1月23日正月初一,同于往年为了争得头柱香的好彩头大量香客彻夜排队,万人次涌入北京雍和宫。* L0 B. s- D4 L
$ U9 Y. q9 q- X6 M
社会的畸形发展为“密集恐惧症患者”群体化扩大提供了最好的温床,密集的劳动力在创造着城市文明,但在城市文明展示它魅力一面的时候,却无情地抛弃了为它输血的人群。例如:2012年1月18日春节前,广东中山数万外来务工人员组成“摩托车大军”返回广西、贵州、四川等地。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逾7308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参观,单日最大客流达到103.28万人。例如:2010年4月30日晚,前来观看世博会开幕式的人流达近200万。2010年10月2日,天安门与故宫地区游人如织,创国庆长假游客人数历史新高。
; U4 c. m) @) \- t2 k$ O! |  ?; x4 o3 h( N, z) t: I/ R
制度的藩篱仍然在区分着人与人的差别,制造着种种不平等,但愈是如此,对对岸的渴慕会让被歧视者想强烈地跨越障碍享受平等。“密集恐惧症”是人的群体属性的最好体现,有时候人真的宁愿承受群体的拥挤,也不愿忍受被抛弃的孤单。例如:2012年2月1日,山东艺术学院报名现场,考生等待进场报名。山东万名考生挤爆艺考大门。- @- a6 M- W1 ~% `; a; v

2 Y) f7 Y8 K" y! G! t/ C和城市充满“密集恐惧症患者”不同,想对应的是乡村的寂寥与空荡,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恐慌,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被“孤独恐惧症患者”所拥有的中国。如何让人与人保持密切的、合作的关系,同时又拥有彼此尊重、不至于冒犯的距离,成为一个像麻绳团一样越解越乱的社会难题,放弃对特权的守卫、让人人拥有自由的信仰、可以争取归属于自身的生存权利,这才是消解“密集恐惧症”的方法。例如:2012年2月14日,北京晚高峰,恰逢情人节的地铁建国门站人流攒动。+ v! ^7 P9 H" D' ?! b0 X- d
1 S0 V+ o9 {0 I& B) B7 H! ?
有这样一个故事,把斗鱼放到一个鱼缸里,它们会相互厮杀,直到全部死亡,而将它们放养于江河湖海中,每条鱼才会繁衍并拥有自己的家族和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就是被放置到鱼缸中的斗鱼,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冲出跃身投入自己的江河湖海。例如:2011年10月30日,重庆万人同泡“五方十泉”历时1小时,成功打破吉尼斯记录。2005年11月27日,为了给重病中的儿子讨回工钱,5旬老汉在重庆闹市“裸奔”,引来数人围观。2010年12月5日,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南京考点考生们等待进场考试。公务员招考如今被称为“国考”、“天下第一考”,并且年年热,已成为多数人提升价值的发展渠道。2012年6月7日,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考场,考生考前相互加油。2012全国高考915万考生赴考。4 s" V3 X0 p% X& ]9 G8 }8 t

6 v  E6 E3 ]' _% j" I2011年3月17日,因日本核泄漏污染食盐传言全国出现抢盐潮,中国城市的市民都在超市疯狂抢购。2012年4月3日到7日,又爆发食盐抢购闹剧,各大超市频频出现“抢盐”大军。这可能是近年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抢购了,都抢购完了很多参与者还不清楚为何要抢购。7 R- u3 [) h1 a" b8 u; D+ w5 ]

1 Z0 @# Z' j' h8 `! d2012年2月28日,深圳梅林检查站,机动车辆排长龙驶入市区。深圳市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仅次于北京全国排名第二。道路车辆密度已突破300辆/公里,超过了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例如:2012年6月23日,四川成都大爱音乐节,狂热的歌迷。追星队伍庞大。2012年2月6日,南京夫子庙景区举办秦淮灯会,大约40万游客前来观灯、游玩,迎传统的元宵佳节。逢年过节遇人多,成了不便的定律。2012年2月11日,武汉东湖梅园万人相亲会上,单身男女及其家长们在挂满信息卡的梅枝间寻觅缘分。未婚男女陷入相亲热潮。2012年2月13日傍晚,北京国贸CBD附近,815路车门被乘客堵死,部分乘客从车窗翻入,其为一条开往河北燕郊的跨省公交线。随着北京城市发展,一些北京人逐渐迁往城市周边居住。下班高峰段,挤不上车的情况频频发生。
# C. k7 @3 {( Q7 |( a) Y6 i2 O* O
【威哥-收转】
发表于 2012-6-27 16: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闹妖の熊猫 于 2012-6-27 16:28 编辑
- }) D# X. s3 `: |6 w8 u8 j& V# f1 I" O
这篇文章本身有许多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列举的拥挤事件不能说明论点
! ]/ R8 C7 B; A7 J# m密集恐惧症不是应该害怕人聚在一起么
2 U" I4 @* ]" X  [$ U1 n7 [那为什么所举的事例全是人聚在一起的 恐惧在哪?
, e% e* N" z: B+ R1 V( n1 ?+ B难道作者的意思是让读者看到这么多拥挤的事例之后感到恐惧么?
( ^, p8 k" F; R$ W+ h( T: u- e: X' Z& z& N
“例如:2012年2月11日,重庆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上,数以万计的求职者在求职。”
/ J( B) }9 O6 V7 Y$ z这个事例说明了“密集恐惧症”不算什么,陈丹青曾说中国人的信仰是“活下去最要紧”9 q! g  z; a& r" @8 C% k
但是论断的后半句“对于“密集恐惧症”的抱怨与厌恶就会愈加强烈” 却没有支撑: n0 _# v' l+ S$ i9 y0 A/ {! y( `
真正严谨的例子 应该是 招聘会数以万计的求职者在求职,但数以千万计的求职者因为人多没有参与。
) |( C: R; Z, k; Y& Z0 F可惜我们都明白,这不是事实 所以说作者在跟我们玩文字游戏 目的是忽悠人* I0 u& B8 R: U: Y8 M

  G7 H1 |. |& A7 w$ V作者通篇都把事实案列和自己的主管臆断牵强的结合在一起 最后导致事实的陈列过多并脱离论点
# O, J2 s$ u4 A" `. V: z! \6 e& _( j具体来比方说6 b0 o) ?1 ]8 W0 M, f- t
通过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断定作者其实是只猪.列如,2012年1月16日,作者喝水的时候像猪一样发出哼哼的声音./ s& v8 i% P* m) j7 a! B2 q

$ t- [6 q9 C; f9 ~/ k/ K( |建议写这篇文章的同学回去把高中作文指导书议论文的部分好好看看 弄清楚 怎样用事例说明论点论据
$ L5 m* \9 S# z(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11 09:09 , Processed in 0.08934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