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参看另文解释「色即是空」。
\- e# X& e$ B9 Z, L为什么同样的意思要重复四次?原来这四句是对不同的人说的。 , X7 N7 B) }4 [ _' `
「色不异空」句是对凡夫说的。因为凡夫执著世间的物质东西是实有,所以告诉你是空。让你破除这样一个执著。
) U3 R" [$ Q2 Q/ z3 M X第二句[空不异色]是对小乘佛僧说的,他们证了空,却执著空,空成了被执著的东西。这是提醒空也是色,故说「空不异色」。 & x% a! y0 [# s1 U
4 T. Z' O0 f4 F* [ M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这两句是对菩萨说的。菩萨圆融无碍,所以对他们来说[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色空不二。
! K+ U; u" m7 W3 O0 u7 @ u9 Y
% m, U- n! z/ _% J6 V% |' H- y# t「五蕴」中[色]所产生的东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受])的也都是空,所引起的[想]当然也是虚妄的,于是表示思想迁流的[行]蕴也是虚妄的,那些了别([识])当然也是虚妄的。「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4 { K+ W |6 F; W4 z" ]8 x! P# s4 ]! b* c' ?! E0 E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 W: D; d! h; c3 m; D
大士再唤舍利子,并进一步开示说, 这一切诸法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来没有五蕴。 : K: ^( }( x, w9 ?* U
佛说的「法」是一切事物,有形的、无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体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法。 . b4 r6 @! i: B: ^+ X! t
1 J" k4 b$ d4 x$ t& B6 J6 w"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 ^$ z0 j+ P# f* G2 \
[眼耳鼻舌身]是人用来感知色蕴的器官,[意]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这六样合称为[六根],一句合起来代指五蕴, 前面加个”无“,就是说五蕴皆空。
" T! o! i. D; Y. t) L# N[色声香味触]分别对[眼耳鼻舌身]的感知内容。也代指色蕴,「法」是一切事物。这六样称[六尘]。 前面加个”无“字,还是说五蕴皆空。
" H1 P6 G# k; O$ a[六根]加上[六尘]为[十二入]([十二处]),所以这句也可以指[十二入皆空]。
; ^: Q% \# H" r/ `: K2 z L6 b x1 W8 T% \, R9 l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z& W& Y. C7 [- Z% P
这句话代表十八界皆是空。[界]是界限、区别、种类。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尘又成六界,眼识到意识是六识,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 }9 o& f- |- J: y/ n) D& s. O
9 h" y9 u9 A3 R$ C上面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都无,破人我执,叫做为[凡人法]。也就是告诫凡人的。 4 Z0 S; m6 P- m9 J2 R) g
从「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起,下面的是说给修佛僧的道理,破法我执,为[圣人法]。 % N$ ^6 A- c& Q* a
, f+ d' c# T! c4 m- @7 p% z4 z【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3 A( q0 n( L2 @7 b4 t
文中的[无明]和[老死]是[十二因缘]中的两个,因为十二因缘全部内容太多,摘了这两个出来作为代表整个十二因缘。
9 i' n1 J* b. X* \4 v5 P十二因缘说的是因果轮回。
' H1 n1 Z% h- z0 K# C「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教导我们,破除十二因缘的法执。 2 @' c o" @3 {/ A# J
参考:关于佛学十二因缘内容
* j; x, K# i5 L$ ? 【无苦集灭道。】 ' }4 F% G# j0 G# e4 K1 u: b) H6 D
苦集灭道叫做[四谛]。[谛]是真实不颠倒之义。 # B- }6 k4 r3 w/ G7 m9 L# ~
人生是苦,真实不虚,就称为[苦谛]。 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种种恶因,例如无明,爱见等烦恼叫做[集谛]。 一切苦恼永远的消灭叫[灭谛]。 一切能灭除苦恼的圣道(道即道路与方法)叫做[道谛]。
- G7 u& i! m, d/ L2 M }( p$ l1 V
1 T7 o( M9 X7 r$ ~1 [4 l5 v小乘佛教认为人生八苦交煎,苦恼无边,所以首先是[知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消掉苦的因,所以要[断集]。希望苦恼永灭,这就是[灭谛]。为此修习三无漏学,六波罗蜜,八正道等等圣道,即[修道]。 . ]" G% S4 h# J. x" f4 k
­3 {+ X- P( z& s8 ]1 e' x# X8 T
" W+ ^2 h7 ?$ }8 ^ l0 b
大乘菩萨了知根本无无明,也就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苦,都是事相的显现,都若梦中物事,醒来之后就消失。当体全空,本来无苦无集,无道可修。故曰:「无苦集灭道」。
1 ^6 O! V$ B! p% O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 U( y" N6 s' y: C5 g[智]指[四智]。
; u/ n: ^6 A' }, H: x# v菩萨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第六识意识成为「妙观察智」,如镜照物,观察得很清楚,但是没有受影响,没有分别,没有痕迹。第七是执我,变为「平等性智」。执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样,一切都同体,就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变为「大圆镜智」,这也是个比喻,镜子无所不照,一个又大又圆的镜子。我们的镜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镜子是大的圆球,就无所不照。这个智慧无所不照,称为大圆镜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 " v8 G: E6 s: ] r% b; C
­
8 I6 [' c6 a& O) z4 [ y5 A$ P6 s; R5 O; @7 R, O& C: ]
这为什么说「无智」?就是说,转识成智还是在你没有成佛之前的事。真正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这句话: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还要你转,你本来就具一切如来智慧。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转而得的。所以「无智」。
5 g0 h! K; N6 c- w! k2 `* X; p% M. S, A
[得]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可译作「无上」,「三藐三菩提」译为「正等正觉」。合称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所证的最高无上之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所谓新成只是恢复原来的本有,若有新得,就会有所增。经中前已示明「不增不减」,所以「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一句,总结以上五蕴等皆空的理由。 9 A7 V( v2 [/ p. n# ^, o
. o" x- R; U0 C5 F8 I9 b 这里从本补充一句做为参考。「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 s2 s0 n- O& P$ |' N, \5 J, I# b9 c" A, V( q6 W) J. R3 c& S* n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 g: D4 a* m! {( |; S4 S5 N
「菩提萨埵」就是通常说的“菩萨”的全称。指立志解救众生,要自觉觉他的人。观世音就是一位菩萨。 + P0 w U( F$ ]# d8 @# j! v
菩萨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就心无挂碍。 ' [0 J1 j7 Q7 U' O; O. J
2 P1 H! V+ X' }5 u+ G
菩提萨埵是以无所得故,因为无所得故,你就无求无为。你无求无为,才能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时时观照眼前的万事万物当体就是空。如梦中物,梦中见老虎真实是有,要咬自己,而其实完全是虚妄,用不着害怕,对于一切都应这样对待。若离妄念还有什么牵挂障碍。故经曰:「心无挂碍」,也就自然「无有恐怖」了。
! \* M$ @* [* t2 y; U1 H+ x* F0 y3 p. ~9 n0 b. T
无有恐怖,就自然「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动。颠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有四倒。
: k+ u# l5 V$ w/ j0 g+ U' e' `; A7 l$ d. T. X, T
[凡夫的四倒]是把不净的当干净的,把无常的当作常(就是把变化的当作永恒不变的),把无我的当做我(这个我,是个主宰的意思,认为自己焉能主宰自己。其实都是业缘牵引,根本无我。),把苦当做乐。 . U6 \# O/ a/ s! ]
) D, B* x/ k. Y5 V# ][梦想]即是妄想。
2 l7 Q- i* ?" }0 i5 R­5 J4 k- Z2 r% k1 B
观照纯熟,妄想自然不起,一念不生,这就叫做[究竟涅槃]。[涅槃]之义是寂灭,或翻圆寂。因般若才能从无量烦恼中得到解脱。
5 T7 R% z5 M5 B& \/ Y F7 L( B' z7 }8 f" ?( I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 n9 H. @1 |6 m$ ]: `­6 F5 l5 ~' T7 I+ t! _! D
[三世诸佛]指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 * u. c2 V5 q0 [+ y
­1 ^- f9 a3 L8 l7 d
不但是菩萨依般若而修,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佛也都是依般若而得最高无上之正觉。 6 v9 k: j& l7 `7 d
­: w) \( s- Q) N, M
至于以前一直讲「无得」,此处突然出现佛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正显中道,无得之得,才是真得。得而无得,佛不作是念,认为自己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T# U& n# c: P! h+ }9 [! V U- k1 g% V4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S) C% A- O& n: J* n: i0 y6 j0 V! w­0 H' R4 k# n+ W/ Q
密咒为什么称为[密],因它的奥义不是众生的思维所能了达。般若也正是这样,「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此两者都是不可思议,所以用咒来形容赞叹般若。故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为同具无比的妙用;是「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无上咒」,因都是以实相为体;是「无等等咒」,因为般若与咒同是一心,无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诸法,令它们同归实相正印。故知咒与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众生真实之利,「真实不虚」。
4 n3 E% s7 O1 k4 ]# w# y# D
' @) r% g( K$ x; v% y ^$ h【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q; R, p2 H- O7 }( i Y6 \- Z. O
­- N' z4 J* J# a! b$ @# P, f
以前经文是显说,观自在菩萨指出般若即咒,此处经文是咒,乃是密说,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经显密圆融不可思议。即有言说又有离言说。可是无言说中,正说般若[妙法];有言说中,正含无边[密义]。所以蕅益大师说,此咒「正以不翻为妙」。 ; f# M0 a6 k w7 i O; s
­! {, g( L- t' ~& m" D. A, \
总之,咒最好是不解释,因为你解释,只是把咒中无量的意思中说出一两个,反而是局限了。你现在要体会本经,从有说到无说,从显到密,到[离开一切思想],[离开一切含义],就更殊胜。所以不需要解释。因为它巧妙就是从有说的文字到无说,从可思议到不可思议,从显到密,如果你把它翻出来,通通变成可以理解的东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禅宗往往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头,也就是离开你现在这些思想、这些道理,叫你体会你本来面目,你的本性,你本来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样也是如此。
7 V/ b$ x( K& \' h' f) Y关于密咒印顺法师的另一种解说请参看:
7 H, J% l* ^" R' I( |: \1 @: t乙二 曲为钝根说方便
8 w7 |) h$ i8 }: n, P |3 I9 g­
& I/ {! W# }3 H3 {6 n『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5 a* l7 V5 u( Q% B* W" F. H/ t8 ? v
­% R' B$ t5 \% E4 t3 M1 g& H( g5 b
此为钝根人巧说般若。愚痴众生,听闻般若,每不易信受,反生毁谤。这因为深观妙果,过於高上,卑劣众生是不敢希求的;尤其是众生一向执有,今闻经中一再说空,与他们本心相违,极难信受。般若法门,由此即不易宏传。[P204]大概佛灭五百年後,特别是在千年以後,佛法为了适应时机,采取通俗路线,或是迎合低级趣味。因为这样,才容易使世人信受。所以印度的後期佛教,为了适合当时印度人的口味,大乘经中都附有密咒。千年以後,密教更不断高扬。这不失为方便适化之一,如近人说法,每论及近代思想,虽所说的不尽合佛义,也每每引起近代学者对於佛法的好感。同时,人们的思想是散乱的,而般若慧是要从静定中长养起来,此密咒不加以任何解说,一心持诵,即能使精神集中而达心专一境的定境,也可为引发智慧的方便。这种方便,佛法里还不只一种,如读经、礼佛、念佛等皆是。如从慧悟说∶密咒不可解说,而解说起来,实与教义一致∶如「揭谛」是去义,「波罗」是到彼岸义,「僧」是众义,「菩提」是觉义,「萨婆诃」是速疾成就义。综合起来,即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的速疾成就!这末一句,类似耶教祷词中的阿们,道教咒语中的如律令。心经的从般若经节出而单独流行者,为了引令钝根人生信得定等,所以以度脱一切苦厄的波罗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