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是我读完《把信送给加西亚》后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生命就是自己的画板,所有的色彩都要靠自己来涂抹,如果现在你看到自己画板上五彩缤纷、生动美妙,那说明你是一个积极主动、努力奋进、脚踏实地的人,你有理由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自豪;如果你看到的只是黑与白的叠加,乏味单调,请不要抱怨任何人,那是你自己涂抹的结果,而这结果很可能就是懒惰、投机、牢骚、退缩的一系列负面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8 Q% C4 ~; F! z, Y$ o* Z! `' w8 K
9 p0 p, M. Z$ ?$ T4 w( k《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内容很短,但是却向人人们传达出很多为人与处世实用经验和原则,结合进入大学以来,在专业学习,社团工作、社会实践方面的经历和经验,我认为,书中所提倡积极主动、执着坚持、勤奋努力、灵活机智这四种品质是我们大学生最缺乏也最需要努力培养的人文素质。3 B$ j% N8 v) C9 ~9 n, @3 y$ i& \
) Q8 v' I/ D, ~8 f, W+ B首先就专业学习来讲。我们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报考第一转专业不是英语,后来被调剂到英语专业。他们中有小部分或者由于本身对英语不感兴趣,或者由于觉得自己没有进入自己想进的专业,于是便对英语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或者考试不好了就以“我本来英语就不好”、“我不喜欢学英语”为借口来推卸责任。可是如果你问到另一部分把英语学的很好的同学(同样是被调剂到英语专业来的同学)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你就会得到“我觉得英语学习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把它学好”,或“我本来基础基础不如别人,所以要下更多功夫,学好英语关键要靠自己的努力”等类似的回答。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所选择的态度和付出的行动不同真的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如果到现在你的英语还很差,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因为如果你每天再主动一点,再勤奋一点,对英语学习再热情一点的话,你不可能会学不好英语。有人说,专业学习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那想想看,如果就连这一部分都做不好的话,整个大学生活还算是完满的吗?6 T5 ?9 o6 _8 o" c& w
( A# Q/ Z, B; N) {
在社团工作方面,我从大一来就加入学院记者站,开始了一名业余小记者的“职业生涯”。刚开始加入社团生活的新奇使我对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心,写新闻的热情也因此高涨。可是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初来咋到的新奇感被厌倦情绪所取代,当初的工作热情也慢慢减退,加之自己又担任班委工作,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所以很快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迷茫状态。一个机会跟一位大三的学长聊天,我跟他说起自己的迷茫。他对我说:对任何一件你选择的事情,你都要把它当做一项爱好而不是任务来对待。至于时间分配问题,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很多人担任的职务比你还要多,但是他们一样做的很出色,如果你想让自己更出色的话,永远不要拿“我没有时间”当借口。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后来有一个多周的时间我对自己的学习、工作进行了反复思考,重新制定了规划,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和热情对待自己的社团和班级工作。凭着这股热情和干劲,大一一年加上大二上半年的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也学会很多处事经验和做人的道理。比如,热爱自己选择的工作并尽最大努力做好。比如,当老师或你的部长等交给你一件任务时,如果你答应了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做得尽可能完美,这样你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信赖。比如,无论你是老师助理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到办公室值班,都不要忽视打扫卫生、浇花等小细节,这些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能反映出你的人文素质。比如,不要抱怨自己现在的处境,那是你自己选择并行动后的结果,如果对自己不满意,那就更加努力追求并争取做的更好而不是整天牢骚等等,我想这些在以后走向社会后,在参加工作和与人交往中都同样适用。* d; c$ f; w5 `; g
# x4 u) k$ Q& T3 K4 z. F; e 总之,生活是自己的,你可以选择平庸,也可以选择出类拔萃,你做出怎样的抉择、付出怎样的努力便会收获怎样的结果
6 e* M2 X' I: A6 B! S; V,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