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v.ku6.com/show/WBjXHQW2baWAv-fg.html/ k; x" x" ^, w5 D! u5 k& [, v
& F2 H0 ]" M& j2 w' M- M郑州一男子脱掉鞋在公园石凳上休息时,新买的布鞋被一流浪汉偷走。该男子将流浪汉打得满脸是血,并要求流浪汉舔自己的鞋底。无奈之下,流浪汉双膝跪地,流着泪伸出舌头舔了该男子的鞋底。该男子被目击群众和巡防队员拦下,随后被派出所民警带走调查。(8月2日《大河报》). _. x7 j) A/ J( u) g) S
t- B/ B' g# r2 ]流浪汉无疑是值得同情的人群,他们往往衣衫褴褛、居无定所,过着捡拾垃圾或乞讨的生活。他们常常还要忍受来自他人的白眼、驱赶,甚至是随意殴打。当然,无论他们的境遇多么令人同情,一旦做了诸如偷窃之类的违法行为,也应该受到谴责甚至是法律制裁。但是,正如不受“嗟来之食”的廉者一样,即使他们捡拾令人作呕的垃圾为食,他们仍然有着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尊严,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会在羞辱面前有强烈的耻感。
9 D' S q5 R! [4 h4 s% _$ N, X' H1 G: i- V& i& o& U
古人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乞丐、流浪者往往寄予很多同情,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一定的帮助。这除了积德行善的观念和道德上的要求外,还基于这样一个想法,即,世事难料,人有旦夕祸福,今日善待乞丐,将来当自己不幸沦为乞丐时才有可能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这样的观念营造出来的社会,会惠及尽可能多的限入困境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风气良好的社会,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而一个风气不好的社会,谁都无法独善其身,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K, ~ `, Z! A* g& R+ |, D
: k( x: e& t8 ]6 z# G7 v$ H5 |流浪汉本就生活得谨小慎重微,在被偷的事主的暴力殴打下几乎不可能有反抗的勇气和能力。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小偷众目睽睽之下偷人钱财,目击者却无人敢挺身制止的新闻,甚至被偷者也会选择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同样是面对小偷,一个是流浪汉,一个身份不明,被偷者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这又是为何呢?
9 N- B' m8 J+ ]' z, d3 K& E- p* `5 J8 N3 _" F" ~% l+ `/ J
对于身份不明的小偷,人们搞不清他们的来历,也搞不清他们的背后是否有团伙,团伙有多大的势力,这种不确实性所带来的恐惧和可能带来的报复,使很多人在小偷面前畏手畏脚。而面对流浪汉,很多人却不会有这样的担心,而且,面对弱势群体时油然而升的优越感也会激起一些人耍威风的冲动,况且新闻中的这位打人者面对的还是偷了东西的流浪汉,这又增加了一层道德上的“正义”感,对其挥舞拳头并尽情羞辱也就在所难免了。
3 s: r( I4 G6 J4 [/ J2 Z+ ]
3 o/ a3 ?9 `( u% p3 ~让偷鞋的流浪汉舔鞋底,与用绳子牵着卖淫女游街,其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以羞辱他人获取变态的快感。8 d* `0 C6 G1 H
3 U$ z8 n0 S1 ]" B
一个社会的进步,并不体现在有多少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也不在于有多少人衣食无忧,而是体现在人们对待弱势群体的普遍态度。一个不再有人把羞辱弱势人群当作乐趣的社会,一个羞侮他人会遭到来自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谴责、惩罚的社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社会,才会有更多的温情,才会更和谐、更进步。(& z2 \5 ^8 M) \1 L6 S4 D1 ]
* i4 Q# L6 I1 k) A
那家伙悲天悯人的情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