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平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东临五台县,西靠宁武县,南与忻州市、定襄县毗邻,北和代县、朔州市接壤。西汉以来就是山西北中部的一个重要县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古城的交通枢纽。东西绵亘群山为历代天然界域,阳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开阔地带。东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长约58公里,总面积为2560平方公里。原平自西汉置县以来,迄今又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隋大业二年(606年),原平始称崞县一直到20世纪中叶,也渡过了1350多个春秋。1949年全国解放后,仍称崞县。1958年12月7日经山西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原平市是县级市,由忻州市代管。全市辖7镇11乡和两个街道办事处,全市52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46.67万人。原平市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素有“东山摇钱树,西山聚宝盆,中间粮粮川”之称。“东山摇钱树”是指东社等东山地区乡镇,盛产水果,尤其以同川梨负盛名,曾为帝王贡品,在全国果品鉴定会上一举夺魁,现在年产水果达2万余吨,是山西省最大的水果产区之一和全国酥梨生产基地。“西山聚宝盆”是指轩岗等西山地区乡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铝、铁、石炭岩、钾长石、硅石、铜矿、粘土等14种之多。煤炭控明储量11.2亿吨,年产原煤400万吨左右,铝土矿储量1.25亿吨,铁矿储量2.9亿吨,石灰岩储量3019万吨。“中间米粮川”是指闫庄、新原等平川乡镇,盛产粮食。有玉米、高粮、小麦、水稻、谷子等,总产5亿斤左右。原平市又是山西省玉米、高梁定点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青椒种植生产基地,山西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1 N( p) h7 C/ j: H) _" @0 y! Y原平市是晋北的交通枢纽,京原铁路、北同铁路、朔黄铁路在城区交汇。京原、乡宁等国道和原太高速公路交汇于城区,贯穿全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新原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原平市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工业已形成以化工、煤炭、机械、冶金、建材五大行业54个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能源重化工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一大批有竞争实力的名优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商贸系统已形成了多方位、多渠道、多战线、少五节的流通体制,城乡市场繁荣。原平市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主要人文景观有崞阳关帝庙 位于崞阳镇东关,据碑记载,关帝庙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关帝庙座北向南,原有关公殿、戏台、东西配房、圣母殿、三义殿、龙王殿、山门等建筑,构成总体平面为长方形。现戏台、西配房已无存,余其皆完整。关公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前有廊子,并有砖铺月台,四周有石质栏杆,栏杆左右各有望柱四根,前有八根。题记为清咸丰元年重修。关公殿后有小式木作圣母殿、龙王殿、三义殿各三间,均系晚清建筑。山门有台阶十四级,遂级而上,又有台阶八级,并有砖铺平台,四周有砖砌花栏。山门门额上书“关帝庙”,门前有照壁一座,石狮一座。现存建筑具有古建筑及艺术价值,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鼓神祠 位于市区城东8公里处,天涯山西,停旨头村东南,依傍原宏公路,始建于元代,后经清乾隆、同治年间屡次修葺。相传元代时,娘家为介休的张显夫人氏,乐于施舍济穷,即在天涯山前建起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神(介子推),后改为介神行宫,随将舍药院更名为“石鼓殿”。现存元代皇帝御书“石鼓殿”大牌匾足证。张显之曾孙敬敬重修此祠,每逢清明时节,远近人流潮涌而至,看戏祈祷。朱氏牌楼 亦名朱氏石坊,位于原平市城西14公里的阳武村。朱氏牌楼是晚清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道加盐运使武访畴,为其母朱氏所修的节孝牌坊。朱氏牌楼原为三座,现仅存两座,均为石建。主牌楼四柱三楼。主体由四根霸王柱支撑,每根霸王术由前后两戗柱紧紧相抱。关戗柱缠绕螭首,精致有力,后戗柱为素面磨光。戗柱上端用螭口与霸王柱相联,戗柱下端蹲于须弥座上。前置麒麟各一,象征守卫。二麒麟昂首挺胸,肌肉突出,巨头卷毛,突目隆鼻,张口利齿;巍然蹲于须弥座上,令人望而生畏。霸王柱上有小石狮追逐跳跃、莲花瓣、二龙戏珠等精美图案,活灵活现。上有石匾一块,上书“圣旨”二字。上下檐额雕有二十四孝图案,并配雕龙凤花卉等吉祥之物。配牌楼与主牌楼相距500米,上有对联二副:
5 _1 l5 }! i7 W$ A' ^恪共臣职抒丹悃;
$ Y7 J4 d/ c/ I! J: t1 ^) W# Y荣赐天书降紫泥。
, F+ k$ o& u5 ^/ {豸节崇褒三秦著迹; $ L" Y- y+ F+ c! x% q( o4 [
鸾书叠贲八座增荣。
/ k* D& W" ?% @# V/ J- {=================================================================
* b6 R. s8 M& \4 ], n7 b" Y【惠济寺楹联】
0 T' I% K! E/ e( }7 @3 O# S0 \9 K〖惠济寺〗 惠济寺位于原平市东北12.5公里处中阳乡练家岗村中,惠济寺座北朝南,创建于唐,重建于宋。名取给困苦者以好处之意,由文殊殿、南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组成,南殿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现存文珠殿为宋代重建,殿内仍保留有唐柱两根。前柱四根呈八字形,稍向内倾,且保留有唐代建筑风格。此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有廊子,并有砖铺月台。整个寺院建筑及雕塑艺术价值极高,其建筑技艺简练是唐塑风格,殿内菩萨及木刻罗汉均属宋代艺术雕塑,现存157尊,其中有十尊三头六臂,雕工精细,刀法有力,特别是其侍女及主殿将军泥塑像,形象优美,结构科学,姿态生动,真可谓艺术大作,为我国目前现存的宋代雕塑之珍品。殿内还有壁画,内容为菩萨救难,色彩以石绿和铁青色为主,笔工古朴。在殿内壁角,有一曹姑姑坐化像,其外部泥塑。其内确有人体骨骼。据传在建此寺时,此地有曹氏姥愿以汲水布施,每清辰汲水一缸,则足够建寺工匠一日之饮用,峻工后而曹氏便坐化了,于是在寺中别修一庵塑其像祀之,以纪其有功于寺。惠济寺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t3 D( ~3 q* m; m福殿巍峨,山接三清法界;
* ]# o: j7 P' ~+ k天香缥缈,如游九府神宫。 6 S. ^. S& M9 V p n
——佚名题惠济寺文殊殿[唐柱楹]
! q0 t X% y" W4 Q0 L0 e. J/ H5 S: C一片婆心,总是济人利物; % i- {, \. Y+ p' k& G
三空妙谛,惟求养性修真。
& g# d' S; O% }# Q# _——佚名题惠济寺观音殿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